253 精简军士
别说士大夫瞧不起商人,就连普通的农夫对于商人也是相当地鄙夷,自古以来,朝廷都是重农抑商,农户的社会地位是要优于商人,当然两者的生活质量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不过这份自豪感,却是朝廷赋予给农户。
这也是为什么商人们削尖脑袋,不惜花费重金也要获得爵位的重要原因,哪怕是最低级的爵位都行,他们也不会嫌弃。
同样因为这种原因,很多诸侯国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时候,会提出捐赀的通道,从商人手中获得大量的资金或者物资,然后颁发相应的爵位。
易衡想不通的一点在于,商业提升的好处显而易见,并且他有严格的限制和监督机制,税收同样非常的重,并不是说完全放开,譬如盐、铁、茶、酒等必须是官营,黄以默等人只是起到一个调节和运输的作用,譬如铁矿石这种原材料由黄以默想办法进口到渠国,最终的成品,全部都由官府掌控,黄以默没有任何的贩卖经营的权利,酒业、茶叶同样如此,并且为了避免农户提高收益,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不搞正常的农物,经济作物都有数量的限制,一旦超标或私自偷种的话,会对农户进行重罚。
易衡非常清楚商人需要什么,所以适当的抛出一点爵位,能够提高商人的积极性,毕竟商人能够创造大量的税收,易衡认为这不属于卖官鬻爵的范畴,而是正常的奖赏制度,数量控制得非常严格,授予的商人,易衡也会进行审核调查,结果士大夫们还是不接受。
关键时刻易衡行使丞相的权力,以及国君的特权,直接乾纲独断,不管士大夫的怒火,强行实施新政,懒得解释太多吗,浪费宝贵的时间,他还要处理很多事情,没功夫跟士大夫掰扯。
草原氏族走私的事情和贸易的事情处理完毕后,易衡马上要处理军士的问题。
穷兵黩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的道理,易衡一直牢记于心,奈何环境就是如此的恶劣,易衡不得不奋力反击。
征伐战场次数多了之后,易衡越来明白后勤的重要性,以及骑兵需要消耗的钱财乃是天文数字,张燕的重骑数量不多,还不到1万人,已经要拖垮整个财政。
易衡认为军士的质量很重要,同时要提高军士的待遇,而不是贯彻诸侯国的思想,竭尽全力地压榨军士,这样的思想下,军士如何能为国家卖命?
所以风国使用了军功晋升爵位的办法,以此来提高军士的积极度,易衡保留军功晋爵的制度,同时还想提高军士的待遇,以此来提升军士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首先易衡废除了强征兵役制度,这样政令下发之后,所有人都认为易衡疯了!哪能废除兵役,这样一来的话,如何保证国家稳定。
文武百官皆是不认可,纷纷询问易衡,为何要自断双臂,作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易衡认为强制兵役太过于没有人情,而且渠国不需要那么多的军士,可以继续实行徭役中的军役,但是要改革,首先年龄从维持在17岁,并且一户不准同时征调两个以上劳动力服役,要确保农户的劳动力不短缺,不至于农忙的时候,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首先军役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削减到最多3年,适龄男子经过1年的军事训练后,方可转为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或楼船,之前统一为民壮的编制,也就是预备役,这段时间内,维持之前的制度,官府负责衣食杂用。
以前规定男子17岁开始服军役,至少要3年方能免除军役,并且免除之后,每年至少要有1个月时间服从官府的安排,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要注意这是无偿,官府没有一分钱补贴,必须要年满56岁,方能免除徭役。
现在规定依然是17岁,但是50岁即免除徭役,按照以前的规定每年无偿1月时间,17到50岁一共需要无偿工作33个月。
新规直接废除了旧法中无偿的做法,没有强制兵役的说法,适龄男子只需要接受军事训练3个月,外加33个月的军役,一共刚好3年时间,3年到期之后,军役即可结束,之后从事地方的安排,官府就不能无偿征用,而是要给予正常的费用。
之前的旧法规定成年男子必须无条件遵守征调,也就是说哪怕服役已经达到3年,因为各种原因,还能继续延期服役,而且这属于义务,军士的待遇极低,军饷非常的少。
新法规定,适龄男子当地军事训练三个月后,按照就近原则,分配到附近充当民壮或者屯兵,如果分配到戍边或者自愿戍边的话,服役从3年时间,减少到2年。
服役结束之后,可以自愿选择是否服役,当然也得通过军事考核,随后转为材官、骑士或楼船,待遇非常高不说,还能在退役之后,享受一系列的特权以及补贴。
易衡的新法首先减轻了老百姓的徭役负担,其次没有完全废除兵役制度,只不过强调加强国民的军事素养,并非压榨底层劳动力,通过自愿原则以及考核,留下精兵强将,极大地减轻了财政的负担,同时加强了军士的待遇问题,后续的退役政策,更是给予了军士生活保障。
再加上渠国保留了军功晋爵的制度,军士的积极性和忠心程度不用质疑和担心。
通过范衢的演算,实施新法之后,渠国依然拥有着大量的经过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同时军士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减轻了财政压力,军士的待遇也会大幅度提升,不再成为一个‘苦差事’,而且压在百姓身上沉重的徭役又有所减轻。
表面上易衡兜兜转转一大圈,看似什么都没改变,实际上彻头彻尾的大变革,引起了渠国朝野震动,全国议论纷纷。
易衡想要通过筛选留下好苗子,在经过严格的训练,组成精锐之师,人数不用太多,战斗力就能非同小可,加上丰厚的粮饷,以及完善的保证制度,军队的凝聚力非比寻常,必然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百胜之师。
当然易衡也不会自断双臂,削减渠国的战斗力,新法依然没有废除响应号召的义务,危急时刻,官府依然能强制募兵。
褚良对此比较赞同,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很多诸侯国的军队战斗力极差,由于是强征招募,往往战损到2成就会崩溃,连3成都坚持不到,而且军事素养极差,无法做到令行禁止,这样的军队,哪怕有百万之巨,只需要几万精兵即可击溃。
张燕有些不同的看法,认为有些激进,短时间内很难训练出合格的军士,以目前的环境来看,渠国还得依仗新法所谓的‘民壮’,如果渠国环境稳定的话,推行新法无可厚非,目前还是延续旧法比较稳妥,最多加强一点军士的粮饷,不能直接废除旧法。
这些意见易衡在听取,也有所考虑,决定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但是主体框架不变,渠国实施新法,旧法宣告废除。
民众自然是欢呼雀跃,他们不懂太多的东西,但是明白新法的好处有多大,首先无偿变有偿,强制变自愿,同时军士的待遇提高了许多,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改变,民众焉有不高兴的道理,易衡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民众就差给易衡建生祠,以此来表达对易衡的爱戴。
生祠这玩意易衡可受不起,得知消息后,严厉禁止这种行为,不允许百姓修建,并且郑重其事地解释,给他修生祠就是折损他的阳寿,要是真爱戴他的话,万万不可行此荒唐之事。
庙堂之上,对于易衡最近推出的政策可谓是颇有微词,不论是廷议还是朝议,都是争吵不断,易衡耐着性子的解释,依然受到了不少训斥和指责。
易衡见状直接发飙,开始耍起了‘流氓’行径,反倒是这种行为,让文武百官无可奈何,只能怒骂几句后,接受了事实。
易衡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是蒙混过关,实际上不论是哪一个政令,易衡都不是一拍脑门,就下达了决定。
每一个政令下达之前,都要在丞相府经过数次激烈的讨论,并且还会吸纳各方的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改,还会观察政令的效果,随时进行整改甚至废除。
目前来看的话,大多数的政令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达到了易衡想要的结果。
“丞相,可否借一步说话。”太医朝着易衡挤眉弄眼,示意两人私聊。
易衡点了点头,移步走出了大殿,询问道:“什么事情,值得打断朝议找我?”
太医拱手说道:“恭喜丞相,甄霁郡夫人有喜了。”
易衡一愣,说道:“当真?”
太医连忙说道:“这个可不敢乱说,丞相夫人也是老夫诊断出来,这件事情不难判断。”
易衡微皱眉头,说道:“也没有几次啊,这么准嘛!”
太医说道:“这是好事啊!值得大肆庆祝,丞相回府之后,切莫叮嘱郡夫人,让其谨遵医嘱,不要在骑马射箭了。”
易衡点头表示知道了,掏出金叶子放在了太医手上,太医自然不敢收,易衡示意这是报喜的钱,金叶子也才1两并不多,别客气了,收下吧!太医这才双手接过金叶子,叩谢易衡之后,施礼告退。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https://www.66kxs.net/book/3901/3901107/22077134.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