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未雨绸缪,图谋长丰
政策倾斜牧民乃是易衡故意为之,本就是走着怀柔政策,相反对于其他的百姓来讲,渠国依然是重典治国,两者一对比,足以让牧民感激涕零,特别是草原上的小氏族和小部落,易衡的政策仍然是一视同仁,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易衡非常的清楚,底层的基数永远最大,只要善待底层的人民,自然能获得民心和威望,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政策的推广以及政权的稳固。
对下怀柔,对上重典,这是易衡采用的策略,严格要求士大夫阶级,这也是为何易衡对于名门望族、王公大臣、贵胄子弟如此严厉,不允许犯一点错误,一旦有人违背律法,马上就是雷霆之势,从严从重处罚。
渠国正在快速地恢复元气,云泽、筱风两郡的劳役极重,郡县压力极大,易衡心知肚明,已经派遣了大量的军士前往两郡帮助建设,褚良提议可以采用类似于屯民的性质,募集一些工兵,给予军籍的待遇,这样一来的话,基础待遇的提升,能够吸引民众自愿成为军籍,便于统一管理,毕竟民壮只有3年的服役期间,好不容易熟悉了工作内容,却因为服役时间的期限到达,被迫退役,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培养新人。
易衡同意了褚良的提议,褚良指出10万工兵户籍足够,如有不足可以补录为工匠户籍,不用占用太多的军籍,毕竟工兵平时为工匠、力夫,战时为军士,与工匠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这样一来的话,全国拥有军籍的人数达到了30万人,转为工匠户籍的民壮自然高兴万分,毕竟民壮属于军役阶段,粮饷待遇完全不能与正规的军士相提并论,特别是在易衡提高中下层军士将领的待遇环境下。
这一举动好处自然多多,工兵的效率快速提升,各地郡县的建设速度加快,坏处自然有,本就负担极大的粮饷开支,因为多录入了10万军籍,财政完全捉襟见肘,范衢已经严厉警告了易衡,目前财政亏空严重,怕是撑不到秋粮之时,就要出现拖欠粮饷和俸禄的情况。
看着范衢拿过来的账簿,易衡感觉格外的头疼,说道:“以目前的税收,还不够养活军士和官吏吗?”
范衢冷冰冰地说道:“本来还有富余,奈何丞相又是提高官吏的俸禄,说什么高薪养廉,又是提高军士的粮饷,说什么饭都吃不饱,谈什么忠诚,现在好,官吏和军士都开心了,财政却无力负担了,丞相要不然你就加2成税赋,哪怕1成也行,除开提高俸禄和粮饷,全国大兴土木,本就让困难无比的财政,再次雪上加霜。”
文琼在一旁说道:“如今国家困难,目前税赋只有2成而已,要不然的话,加到3成或者4成,等财政好转之后,恢复到2成税赋。”
易衡摇头说道:“无济于事,我看账簿,全国财政税收7成来自于商业,这就意味着纵然农户的税赋翻倍,依旧是杯水车薪。”
范衢插嘴道:“完全不一样,如果能加到4成税赋,财政立马提升3成,不说完全扭转亏空的现状,至少能够坚持良久,不至于如今的境地,连粮饷和俸禄都没有办法发放。”
易衡沉默片刻,说道:“让大王签字盖印,扩大出售田地的面积,收上来的钱暂时用于周转。”
范衢摇头说道:“这才是饮鸩止渴,我们已经出售了一部分田地,还要继续出售的话,无疑于恶性循环,要知道卖得田地越多,每年的税赋就越少。”
易衡说道:“我记得没错的话,我们现在出售的田地面积非常少,甚至还没有一县的面积,我们现在可是有6郡接近100个郡县,在出售一点无伤大雅吧。”
范衢说道:“纠正一点,所谓的接近100郡县,这是无稽之谈,目前郡县不足60个,还有40个处于修建之中。”
易衡很是无语,说道:“暂时就这样办吧,范衢你先算一下还差多少钱,严格控制土地的贩卖,不要一次性卖出太多,导致赋税严重下滑,顺便计算一番,是否还有增长空间,让农耕的面积继续扩大起来。”
范衢皱着眉头说道:“目前来看的话,基本上能利用的都利用上了,开荒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农户非常的繁忙,已经无力承担更多的农耕事物,虽说我国徭役轻,税赋低,但是人力终究有限,哪怕配备了大量的耕牛,依然无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事实。”
易衡说道:“这样说的话,实际上我国的耕种面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范衢皱着眉头说道:“主要在于大量的无人区,北境之地实际上可以耕种,但是难度颇大,除非万不得已,耕田面积已经无法增加,否则调遣农户到北境耕种,实在是强人所难。”
“大概能让多少人耕种?”易衡打断范衢的话语问道。
“北境之地宽广无比,实话实说就算迁移上百万农户,也够他们开荒数十年的时间,甚至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范衢说道。
易衡表示明白了,范衢不明所以,北境之地环境极为恶劣,难以耕种和牧养,所以连渠国牧民都受不了,目前北境之地完全就是犯了重罪和错事的流放之地。
易衡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北境占地极大,各大诸侯国对于北境之地都是不闻不问,没办法条件过于艰苦,加上冻土地带,耕种颇为不易,易衡却认为正是因为诸侯国的疏忽,或许能从北境奔袭千里,偷袭到赵国的大后方。
当然历史上从未有过成功的案例,补给困难,环境恶劣,纵使经验丰富的牧民,也不敢保证能够安全地到达后方。
易衡只是把北境突袭定为奇谋,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轻易尝试,但是必须要做好准备。
目前农耕面积仍然足够,易衡已经未雨绸缪,因为按照最新的报告,渠国每年新增人口达到了7万,也就是所谓的2%,这种增长速率,10年之后人口就会翻倍,意味着渠国将会有700万的人口!如此庞大的基数,意味着现有了6郡之地根本不够用,农户无田可耕,人口庞大的同时,粮食消耗的速度超越粮食收获的速度,所以易衡已经开始着手北境开荒,以及计划夺取长丰郡。
这需要提前做好战略部署,至少要保证粮食和武器补给,以及辎重器械,楚国肯定不会轻易让出长丰郡,同时赵国也会蠢蠢欲动,风国会不会参与进来,目前来看说不清楚,易衡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关于渠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的情况,文琼心知肚明,渠国增长的速度有些不太‘合理’,大量的移民涌入,加上低徭役、低税赋政策的影响,导致新生儿数量呈现出井喷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周里,易衡先是检阅了军队,随后视察了各郡县的土木工程以及漕运进展,最后作出了储备粮草的指示,同时前往了新建立的‘天工坊’,察看了墨矩的最新成果。
墨矩拆解了楚国留下的攻城器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了的改良,目前渠国制造出的攻城投石车,不仅射程远超楚国,而且更加的‘小巧’,更便于随军移动,但是依旧有着很大的弊端。
首先耐久性极为不佳,大概投掷一千次就会濒临报废,勉强还能投掷,但是准度大失水准,误差达到了惊人的几百米。
同时投石车的造价不菲,墨矩正在进行改良,力求缩减造价,达到易衡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除了投石车之外,墨矩继续改造了风国的军弩,如今军弩的有效射程可达200步,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距离,所谓的神箭手无非百步穿杨,能够做到百步射程的神箭手并不多,军弩却是人人能击发,这样一来的话,渠国游骑的威力大幅度增强,搭配着极为优越的战马,可以说是无人能敌。
军弩依然有着严重的缺点,首先不能长时间连续击发,同样寿面非常有限,大概击发百次就会报废,杀伤力和射程严重衰减,其次造价同样非常昂贵,并且制造的工期极久,天工坊每天只能制作50把军弩,并且军弩还需要搭配特制的弩箭,才能展现出最大的威力,弩箭制作同样复杂耗时,成本依旧高昂,如果要大规模生产装配的话,举全国之力依旧是不够。
易衡对于军弩和投石车特别满意,奈何造价过于高昂,这样的产品根本无法大规模装配。
墨矩直言已经遇见瓶颈,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有突破,但是他正在研发一种单发弩弓,制造成本极为廉价,并且可以装配普通的弩箭,目前正在解决耐久度问题,等成品出现之后,第一时间通知易衡。
易衡表示期待墨矩的好消息,墨矩则是顺势要钱,直言改造和研发颇费钱财,目前天工坊账面上的资金所剩无几,希望易衡能够调拨200万两。
易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同意了墨矩的请求,同时表示如果有什么需求,及时向他汇报,他会竭尽全力的满足,但是重金研发之下,如果毫无进展的话,那他就要问责墨矩了。
墨矩自然是满不在乎,平静的说道:“如果投入资金,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宋国早就是天下第一强国了,毕竟宋国的财力,天下闻名,但是宋国的处境跟渠国一样,都是四面被围,夹缝求生。”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https://www.66kxs.net/book/3901/3901096/2207712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