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安心地当一个二道贩子算了
等将最后一网收上船,时间也快到四点钟了。
得赶紧返航了。
现在天黑的时间非常早,六点二十左右天色就完全暗下来了。
而在未来的一个半月之内,这种情况还会进一步加剧,天黑得会越来越早,一直持续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在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过完了冬至,夜晚的时间才会逐渐缩短。
直至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都是12个小时。
然后慢慢就变成了昼长夜短,一直到夏至,白天达到最长。
随即白天又慢慢缩短,等到了秋分,又是昼夜等长。
一年四季,就这么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我去开船了。”
阿灿扔下一句,小跑着就进了驾驶室,启动发动机,加足了马力返航。
冯晔留在了甲板上,解着最后两张网上粘到的鱼。
解完鱼,整理了一下甲板,他这才有时间查看一下今天的收获。
从吃完了午饭开始,他们就一直紧赶慢赶地收粘网,也没空去注意具体有多少货。
也就在渔网收上来的时候,看一下都粘到些什么鱼。
看看有没有什么能给人惊喜的好货,或者个头比较大的鱼。
可惜,今天的运气不咋地,还真的没有。
昨天还有一条大黄鱼和八只水獭,今天的货却很是普通常见,也就那一条幽面仔稍微能看得上眼。
但是,它也就是大一点而已,依然算不上是啥好货。
不过,今天的收获还是不错。
价格不够,数量来凑。
冯晔数了数,加上后面收上来的,今天总共捕获的幽面仔差不多有六百斤。
蛤蟆鱼的数量也不少,比昨天少了三筐,但个头普遍大一点,估计也就少一百斤左右。
其他的货也是差不多,少了一点,只有300斤左。
不过,总的算起来,能卖到的钱,应该比昨天少不了太多。
正当他数完渔获的时候,无意中抬头一看,却看到一艘陌生的渔船慢慢地靠了过来。
他刚开始还有点吓了一跳,以为倒霉催的碰到了长尾岛的船。
但转念一想,现在距离白石岛已经没有多远了,长尾岛的人还不至于胆大包天到这种地步,也就放下心来。
等到那艘船靠近了,冯晔都没认出这是谁家的船。
而一直到看清了船上站着的人,他才感到一阵惊讶。
原来,那人竟然是陈福生。
他记得自从陈福生的船出事后,用的就是他老爹的小木船,在沿岸放地笼和延绳钓。
今天怎么跑到一艘陌生的船上了?
难道说那艘船是他新买的,但也没听说他买船了啊?
冯晔心生疑惑,先打了个招呼:“福生叔,你这是?”
陈福生站在船头,拍了拍船头护栏,一脸笑容地道:“阿晔,看看,我这船怎么样?”
“这是你的船?新买的?”
冯晔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艘船。
这船比旭日号还长了几米,差不多有二十米了。
船身涂着鲜亮的蓝色,虽然看起来非常新,但还是能看出来这是一艘二手船。
“是啊,刚买的,今天刚开回来。”
陈福生得意地说道:“怎么样,不错吧?”
“确实不错。”
冯晔笑着点了点头,“福生叔,你这是发了大财啊。”
“哈哈,算是吧。”
陈福生大笑着道,“不过,这还是得感谢你们呢,要不然我也没这么快买得起这船。”
“感谢我?这是怎么回事?”
冯晔糊涂了。
“你们不是收鱼干,我晒了不少……”
听完陈福生的解释,冯晔才明白过来。
这事情,他还真知道。
准确地说,陈福生是第一个收鱼晒鱼干卖给他们的人,比萧国文还早。
不过,那时也只是小打小闹,只收他两个弟弟,以及一些堂兄弟的。
而自从萧国文从县里收鱼回来晒,在海滩边上的盐碱地搞了块地盖作坊。
他也跟着做大做强,跟他两个弟弟合伙,有样学样地在那里搞了块地。
实际上,现在的盐碱地已经全部被瓜分完了。
或是合伙,或是单独搞,整个盐碱地都变成了晒鱼干的场地。
有钱的修了围墙仓库,暂时没那么多钱的就只是把杂草清理了,平整了一下……
搞得冯晔都有些后悔,早些时候没有多搞点地过来。
也不知道这一世,他们村的旅游业还能不能搞起来?
但估计是难了,拆迁成本太大了。
而且,那些盖了作坊的人也未必答应。
除非有一天,他们的鱼干生意不干了,而那些人又没有找到新的销路……
冯晔将发散的思维收回来,说道:“福生叔,那是你自己肯干能干,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哎,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你们收鱼干,我自己可不敢晒这么多,都不知道卖去哪里。”
陈福生认真地回答道,“而且你们的收购价格很公道,让我赚了不少钱。”
“福生叔,你这话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冯晔笑着回应。
晒鱼干的利润有多少,他再清楚不过了。
就拿最便宜的杂鱼来说,收过来的价格是5分钱左右。
差不多五六斤出一斤鱼干,加上人工等其他成本,不会超过3毛钱
他们给出的收购价是6毛,这就有了3毛钱的利润。
其他一些更贵的鱼干,利润还会更大。
这也就导致了一种现象,整个东头村,甚至白石岛,晒鱼干的人家非常之多。
只要有钱赚,大家就会一窝蜂地上。
有船的自己打渔回来晒;
没船有点钱的就去镇里、县里收鱼回来晒;
船也没有、钱也没有的人,那就没办法了,但也能够在本村找到活干。
因为很多父子船和夫妻船为了多赚点钱,宁愿请人上船帮忙,也要留一个人在家里晒鱼干。
这就变相地给很多人创造了就业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冯晔和冯暄,以及阿灿三家人绝对是整个岛上最受欢迎的人。
这都是因为他们让这些小规模生产者有利可图。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面是,他们的货源非常稳定,而且收不过来,不用担心某一天没货卖。
要知道,现在整个白石岛一天的鱼干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三四万斤,基本上都是通过他们销售出去。
也幸好冯家清和冯家凌又开发了几个客户,也有一些闻风而动的其他买家,否则还真难以消化这么大的量。
他们两个现在每天送往市里的货,一趟都送不完,要分作两趟,甚至更多。
而弊呢,则是他们现在收不到什么便宜的鱼了,一天连一千斤都没有。
冯晔都有想法不大量晒鱼干,安心地当一个二道贩子算了。
利润虽然比不了自己晒,但也不低。
更重要的是省事省力,不会搞得天天那么累。
(https://www.66kxs.net/book/3575/3575628/1111070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