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183章 废除幽州人丁税

第183章 废除幽州人丁税


幽州世家大族出身,蓟县本地人,曾经担任豫州刺史的徐武(历史上曹魏重臣徐邈之父)说道:“如果只是为大汉的便利店培养人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出路。

  现在蓟县由我们政府管理、新建的工厂皆是当地百姓最佳的选择,无论是待遇、福利还是工作的保障皆是整个幽州甚至全天下最好的。”

  “此学堂不只是为大汉便利店培养人才,还要为我们生产香皂、肥皂,加工海洋食品,制作丝绸衣裳的工厂,以及沿海养殖场等各种产业输送人才。

  而且学堂并不局限男孩,女孩也可进入学堂学习。

  学堂会将男女分开,除了必须的语文、算术、思想品德、自然科学外,男孩们和女孩们会分开进行其他不同的学科。

  学习好的学生,毕业之后会自动成为我们大汉在幽州各地店铺的管理人员,学习一般的则只能从普通店员干起。

  当然,学习一般的成为店员后,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也能通过努力工作与学习,晋升为各店铺的管理人员。

  我们每年都会对优秀的员工进行考核,通过后,亦可晋升为店铺的管理人员。

  具体的规则和流程,我会在后续制定出来,到时候每个店铺都会将晋升的规则和流程贴在店铺内,公开、公正、公平的让每一位店员知道。”刘辩介绍道。

  “女孩也能上学堂?”刘辩说完后,立刻有部分官员露出疑惑的目光。

  “没错,相比男人,女人们更加的细心,制造丝绸衣裳,生产香皂、肥皂等技术工作,女人比起男人更加的适合。

  而且如今我们幽州的工厂,大部分皆是女性工人,没有她们,我们的工厂完全无法正常的运行。

  或许有一部分人会纳闷,为什么我制定的政策里面,对于女性的关爱比较多?你们听听接下来的事情就明白了。”刘辩双掌轻拍两下后,坐在众人当中的刘和站了起来。

  “在下刘和,目前担任司隶校尉一职,我们幽州的司隶校尉和大汉的有些不同,除了督察百官以外,还有收集各地情报的工作。

  在去年一年时间里,整个幽州发生了一千余起抛弃婴儿的事件,其中九成皆是女婴,幸运的是,这些被抛弃的婴儿皆被我们救了回来,等到长大后会进入学堂学习。不幸的是,我们也不知道是否还有被百姓抛弃的婴儿没有被我们发现的。”刘和郑重的说道。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婴儿被抛弃,且大多都是女婴?难道因为百姓家里太穷困,无法抚养孩子?”右北平郡太守臧洪惊异的问道。

  “没错,这确实是主要原因。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位父母会真的忍心抛弃自己的孩子。

  这一切的源头还是要从我们大汉的人丁税说起,诸位想必早已经对人丁税非常熟悉了,我也不详加解释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了孩子每年都要向政府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男孩还好,长大后就能种田、参军或是参与其他工作为家族减轻负担。

  而女孩则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嫁人,是无法为家里减轻负担的,这也是女婴被抛弃的主要原因。乱世还看不出来影响,因为天下各地战乱不止,男子需要参军上阵杀敌,死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男女的比例还处于平衡当中,甚至部分地区女性还要多于男性。

  一旦处于和平时期,男子不在因为战争而死亡,而女婴被过多的抛弃,就会造成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加上男子可以一妻多妾,会出现许多娶不上媳妇的单身汉。

  这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法娶妻生子的平民百姓会成为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不再因为过高的人丁税而遗弃自己的孩子。”刘辩双拳紧握的说道。

  “我能理解史侯的心情,只是近年来,幽州为了鼓励百姓种田养蚕,不断降低百姓的税赋,我们又处于边境,长期和外族作战。前几年一直是朝廷从冀、青二州挤出两亿钱支援我们幽州。

  今年开始朝廷已经无力支援我们,要不是史侯您另辟蹊径,不但售卖香皂、肥皂,又建造沿海县城,利用无穷无尽的海洋资源,我们幽州只怕早已经无力支撑了。”荀攸担忧的说道。

  “所以我们才需要将大汉便利店开设的幽州各处,这样收入才会源源不断,足以弥补免去人丁税带来的损失。

  诸位切记民强才能国富,一旦国富而民穷,则走入歧途,王朝必将走向灭亡。”刘辩正色的说道。

  此时一直稳坐其中的卢植,在幼子卢毓的搀扶下,慢慢站起,轻咳一声后,缓缓说道:“诸位不管财政或许并不清楚,老朽身为大司农,掌管整个幽州的财政。

  蓟县内两家大汉便利店一月的收入,足以抵得上整个右北平郡一个月的税赋,这还是没有算上我们便利店夏季刚推出的各种冰镇饮料。

  当然,这也和右北平郡的人口不足十万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你们觉得我们如果在幽州所有的县城内至少都开设一家大汉便利店,又会如何呢?”

  “怎么可能有如此之高的收入?”

  “仅凭肥皂、香皂以及海鱼、海带等食物竟然能达到如此高的收入,那算上现在如此畅销的冰镇饮料,岂不是要上天了?”

  “如果是其他人所言,我还会怀疑,卢公如此说了,必然没有问题!”

  “不愧是史侯,竟然能想出如此奇思妙想的点子,下官佩服,佩服啊!”

  在座之人听见大司农卢植说完后,尽皆议论纷纷,并没有一人产生丝毫怀疑,毕竟卢公是整个大汉士人眼中的楷模,国家的栋梁,是天下闻名的大儒,百姓心中的太阳。

  “自从我有此打算以后,就让史公物色人才,培养他们这方面的专业技能,不知现在进行得如何了?”刘辩向史子眇问道。

  “启禀史侯,贫道惭愧,数月以来,也只培养出二十名可用之才。”史子眇面露惭愧之色的说道。


  (https://www.66kxs.net/book/3252/3252518/11110941.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