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在线 > 第418章 辽东惊变,荀谌来信

第418章 辽东惊变,荀谌来信


张明坐在屋内的主位上,抚着下巴,看着蒯越,露出了满意之色。

“军师……”

在张明的注视下,蒯越不免有些尴尬,毕竟曾经是张明手下败将,虽然刘备接纳了他,但是张明的态度一直不明,他也十分忐忑。

即便蒯良由于之前选择了张明,以及在朝堂上获得了立足之地,蒯家在襄阳也渐渐恢复了昔日的荣光。

不过他很清楚,眼前的张明能够让他们蒯家复兴,也能让他们蒯家灭亡!

相比于蒯越的窘迫,张明语气缓慢而坚定地说道:“异度,你在成都朝堂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啊?”

蒯越一惊,不清楚张明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秋后算账?

虽然现在的确是秋天,但都这么久了,是不是有一些些太后了?

没有理会蒯越的惊诧,毕竟有闻人府在,想要知道这些事情不难,

“别紧张,我并非是想要追究什么。”

随着张明此言一出,蒯越镇定了许多,就听张明继续说道:“你非无智之人,相反,你在成都朝堂的表现,足见对朝堂之事,你亦有甚深了解。”

“你不觉得,现在的朝堂,有些太安静了吗?”

蒯越身子前倾,听到张明这么说,不觉有些怔愣,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张明的意思。

是啊!

现在的朝堂,没有党争,别看刘备内阁人员安排得很巧妙。

有张明这样的本地代表,有贾诩这样的元从故旧,有顾雍这样的东吴旧人,有陈群这样的颍川士人,还有张松这样的益州新人。

但是!

哪怕这些人背后是不同势力,可是他们所有人,却偏偏都是以张明马首是瞻。

蒯越有点明白张明的意思了。

果然,张明继续说道:“异度,你应该知道,权力集中太久必然滋生腐败,治国需得众职各司其事,各有所畏,各有所争,方能长治久安。”

“这朝堂之上亦然,若能适度争论,利弊自辨,岂不是更能激发出治国之良策?”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蒯越懂了,张明这是想要给自己树敌,同时也是想要保身。

不得不说,张明的确厉害,想的也足够深远。

可惜蒯越有些担心,他怎么搞得过张明呢?

所以蒯越一边点头如捣蒜,一边悄悄擦了擦额前冷汗,说道:“军师制衡深意,我已经明了,不过是希望在朝堂之上形成党争,以搅动水面,以免朝堂上过于死气沉沉,从而失去了锐气。”

“可是我有一个问题,军师就不怕,最终演变成内耗吗?”

“毕竟党争之患,猛于恶虎,我在成都深有体会。”

张明微微一笑,斟酌言辞:“不错,党争虽然祸害无穷,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正如我刚才说的,适度之争论可以激发治国良策,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并且我并不是要你在朝堂上肆意攻讦,刀光剑影,相互倾轧生乱,而是希望你能在朝堂上,挑起些许波澜,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大家一起探讨。”

听了张明的话,蒯越彻底明白了。

“军师放心,我心中已有分寸。”

“在朝堂之上,挑起争端,却也不至于失去理智,胡搅蛮缠,这一点我还是有把握的。”

张明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你去做吧。”

“记住,目的是为了陛下的长治久安,切莫弄巧成拙。”

蒯越连连点头,他当然知道,这是他的机会!

“放心吧,军师,越知晓分寸。”

送走了蒯越,张明轻轻揉了揉眉心。

如今地位越高,也就越是如履薄冰。

老刘都已经称帝了,他现在也是位极人臣,虽然他始终相信,老刘肯定对他绝对信任,也绝不会做那鸟尽弓藏的事情。

但是作为臣子,还是要懂点事,主动藏拙和招污,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同时张明也清楚,让蒯越做这个事情,只是现在的无奈之举。

不过他也不担心,因为他的下一个目标,正是赵国袁绍。

张明猜测,袁绍应该时日不多了。

本来袁绍就比历史上多活了四年,再加上现在突然称帝,很难让张明不怀疑袁绍的身体。

等打败袁绍,有袁绍麾下那一帮极品加入朝堂,到时候想不党派林立都困难。

说到多活了几年的人,其实除了袁绍外,还有一人,让张明也颇为在意。

正当张明想到此人时,一道暗影突兀出现在张明身前,来人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信。

“大人,辽东急报。”

此人的出现,吓了张明一大跳。

不过能够无视守卫来到此地的人,除了天缺外,也再无别人了。

“缺啊。”

张明张了张嘴,不过看到天缺脸上的那张面具后,又摆了摆手,“算了,没事了。”

接过急报,张明脸色微微变化。

明晃晃的月光洒在那份短报之上,中轴竖书的四字岀现在眼前,“公孙度死”。

这让张明的心猛地一跳,这个雄踞辽东数十载,不显山不露水,悄悄壮大发育自己的一方诸侯,终于死了!

历史上,公孙度本该前年就死的,不过不知为何,熬到今年才死。

不过不重要,他死了就好!

公孙度一死,张明安排在辽东的手段就能用上了。

历史上,公孙度死后,他的长子公孙康顺利接位,后面公孙康因为死得早,子嗣尚未成年,于是辽东太守的位置,就变成了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

怎么样,这个剧情,是不是有一点点眼熟?

和曾经的东吴,是否有一丢丢相似呢?

没错,张明嘴角微勾,他在辽东布置的手段,就是让公孙恭提前和公孙康争夺一下这辽东太守的位置。

据说那公孙康,并非公孙度嫡子。

张明计划利用舆论,夸大这一点,从而挑起公孙恭和公孙康之间的争斗。

而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开辟第二战场!

在张明的手上,还有另外一封信,一封早些时候,来自辽东属国荀谌的信。

这些年,荀谌和张郃,不仅在辽东属国彻底站稳脚跟,将整个辽东属国打造的铁板一块,还屡屡重创了辽东郡以及辽西郡的乌丸人。

荀谌写这封信的时候,公孙度还没死,因此他也只是询问张明,何时开辟第二战场。

因为荀谌的猜测和张明差不多,都认为袁绍应该时日无多了。

现在公孙度一死,出兵辽东,就可以拿上日程了!


  (https://www.66kxs.net/book/3238/3238578/11110706.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