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最新 > 第286章 大发展的六一年,即将到来的六二年

第286章 大发展的六一年,即将到来的六二年


老爷子寿辰这天,刘家庄及周边地区受过他恩惠的人们纷纷赶来祝贺,即使是红星公社的领导们,也不例外。

    现场热闹非凡,气氛十分欢快。

    他的故事在周边流传已久,人们都期待着他的寿辰,希望能借此机会向他表达感激之情。

    郑朝阳和白玲这对夫妻当然也来为老爷子祝寿。

    一方面,当年是老爷子把他从死神手里救回来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与刘之野之间的深厚交情。

    郑朝阳见到刘之野后,抱怨他不够意思:“之野,亏咱俩还是兄弟,老爷子过八十大寿,你竟没通知我。”

    “感情儿!咱俩这兄弟情谊难道只是做做样子的?”

    刘之野自知理亏,只好点头哈腰地给人家赔不是,“是……我的错,您大人大量就饶我一回吧……”

    “待会儿,我自罚三杯!”

    郑朝阳闻言气笑了,“我去你的吧!你那是自罚吗?”

    刘之野哈哈一笑,引领他们俩进入屋内拜见老爷子。此事终于告一段落,翻篇儿了。

    除了郑朝阳夫妻俩。

    还有红星厂的蒋副厂长、后勤副处长鲁大川、治安科长周卫国也来了,他们都代表红星厂的同事们前来祝贺。

    另外,刘芳亮、徐世芳、霍存则代表治安支队的同事也来了。

    他们再加上与刘家庄合作过,前来采购物资的各大单位也纷纷派人一同前来,浩浩荡荡地像赶庙会似的。

    场面真够热闹的,大家都是来给老爷子祝贺的,给足了刘家以及刘家庄人的面子。

    刘家人意外地接待了一群不速之客,差点被打了措手不及。好在刘家庄物资丰富,又临时多了几桌酒席,这才把这些来宾安顿好。

    原本他并未打算告知这些人,但刘家庄有点儿什么新闻似乎总是能迅速被传开。

    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刘家庄对外的联络过于频繁了。

    自从有了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设施越来越齐全的集训营后,加上每天到刘家庄来采购地各个单位,那来来往往车辆更是络绎不绝。

    刘家庄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迅速传播出去。得知刘家庄那位德高望重地老爷子要过寿,这些人和单位很快便有了行动。

    在祝寿的人群中,他们的到来无疑为现场增添了不少色彩。

    宴会现场的公社干部们,见到许多单位纷纷遣人前来刘家庄给老爷子贺寿,其中还不乏高级领导干部,场面十分隆重。

    他们内心惊讶不已,这位刘老爷子虽然无官无职,但如今他的影响力却是挺大的。

    这也从侧面讲刘家庄如今早已今非昔比,外面的人或许并不知道红星公社在那儿,但一定听说过刘家庄。

    现在京城市面上的蔬菜、淡水水产品、禽蛋类、应季水果、山野货以及少量的肉类,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刘家庄生产种植的。

    年初蔬菜大棚的尝试在刘家庄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尝到了甜头的他们,也在上层那里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于是在下半年,村里大举扩建了蔬菜大棚的规模。这可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所以他们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连紧缺的地透明玻璃等物资也敞开了供应。

    预计在今年冬天,京城的老百姓将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了,再也不用吃土豆、白菜、萝卜这老三样了。

    到时候,会有丰富多样的蔬菜供应,如黄瓜、茄子、西红柿、茭瓜、芹菜、蘑菇、香菜、辣椒、芸豆、冬瓜、油麦菜、菠菜等等。

    这些蔬菜将为京城的老百姓带来更多的选择,一举改变了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这也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享受到美食的乐趣。

    继京城农学院在村里开设农业研究基地之后,华夏农业大学也在刘家庄开设了研究所,刘家庄被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些个研究所带来了更多的先进种植技术,也给村里带来了优良的农作物种子。

    学校的科研人员严谨认真,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提高农业产量,改善生活质量。

    他们与村民们共同合作,共同进步,让刘家庄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等宴会结束后,刘之野看着眼前还没有选择离开的鲁大川等人,他是心知肚明。

    于是,他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去参观那个规模庞大的蔬菜大棚种植区,也是这帮人心心念念的地方。

    鲁大川等人来到村西的丘陵地,原本是种植耐旱作物的地儿,现在却建成了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头。

    “我的乖乖!这片面积得有多大啊!”其中一位采购科长见状,他无比惊讶地道。

    三大爷刘元海笑着道:“这片大棚,一共有三百亩地,建设了一百多座蔬菜大棚。”

    “如果是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西葫芦、菜心等蔬菜的亩产量均可达到两万斤以上。”

    鲁大川心里头默默算了一下,然后惊讶地道:“嚯!这么说这里的总产量岂不是能达到六百万斤左右?”

    三大爷点点头,道:“如果顺利地话,是完全没问题地。”

    鲁大川惊喜地道:“哈哈,这么多蔬菜足够我们红星厂以及几万家属们吃到明年春天了!”

    “鲁处长!你做人要厚道啊!你打算把这里的蔬菜都包圆了吗?”京大的采购科长,不满地说道。

    “就是,就是,你们红星厂可不能多吃多占啊!”其他人闻言也是纷纷声讨起鲁大川来。

    鲁大川一瞧惹了众怒,讷讷地道,“嗐!我就是这么一说,比如,比如你们懂吗?”

    六百万斤蔬菜,看似不小,但若放在偌大的京城,人均还不到一斤。这是漫长的一百多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杯水车薪而已。

    刘家庄能将蔬菜大棚建成如此规模,实属不易。

    六台履带拖拉机昼夜不停施工,村里的劳动力与附近招来的打工人员更是挑灯夜战,经过两個多月的努力,才成功地建成了百五十座蔬菜大棚。

    这一成就足以让人感到惊讶。

    为此,刘家庄地付出地也不少,建设大棚资金十几万元已经用去,加上三百亩土地及无数人力物力,其他村子即便有心也无力承受。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地,这种植地蔬菜还没有正式开始上市,就已经被这些单位给包圆了。

    刘之野心里头暗自琢磨了一下,反季节地蔬菜要比正常季节的贵一些,大约三倍的价格。

    这年月,青菜等蔬菜的价格一般在每公斤1~3角钱之间,三倍也就是每公斤3~1元钱。

    六百万斤蔬菜,也就是一两百万元的总产值。

    “嚯!”这不算不知道,一算下了他一大跳。

    单指刘家庄的蔬菜大棚的年产值,就赶得上一个地级市的年财政总收入了。

    这分明就是一座座绿色的金山啊!

    随着刘家庄的繁荣发展,附近地区出现了一种颇具趣味的现象。

    在六十年代初的京西地区,竟然出现了人们出门“打工”的情景。

    这个在后世才会出现的名词,在此时却提前出现了。

    究其原因就是,大集体时期农村的生产劳动也不是一年到头的忙,有很多的空窗期。

    加上附近出现了刘家庄这么一个蒸蒸日上,各种事业忙个不停。

    随着刘家庄的快速发展,原本的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获取更多的劳动力,刘家庄不得不面向其他地方进行招工。

    招工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附近大量的务工人员前来刘家庄工作。

    其中,一些务工人员来到了村里的各个施工地打工,他们挥汗如雨,建设着村庄的基础设施,为村庄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有的务工人员则是来到了村里的村办企业,他们在这里从事着各种生产工作。

    还有一些务工人员则是参加了农业生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种植着各种农作物。

    以至于区里也看到了刘家庄的巨大发展潜力。

    这个村子的面积足够大,四周被连绵起伏的山区环绕,然而,由于永定河千万年来的冲积,这片土地却形成了一片十几里的平原地带。

    这个广袤的区域中,仅有一个村落,人口数量却相当可观,大约有4000人左右。与其他相临的村落相比,他们的人口数量几乎占据了两三个村子的总和。

    刘家庄的发展红红火火,相比之下,其他两三个村子却还停留在之前的贫困山村生活,不温不火。

    这几个村子,由于地理条件不如刘家庄优越,交通也不便利,因为他们处于偏远的山区,且没有什么特产。要想发展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有区领导提议,可将这几个村子合并到刘家庄,这样可一举两得。

    一方面解决了刘家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让这两千多贫困人口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刘家庄合并了这些村子后,土地面积将超过一些大型公社,虽然这里大部分都是山区。

    人口预计达到7000左右,几年后将会超过一万人口。

    这已经不是一个村子的行政规模了,刘家庄的行政等级必须相应地提升。

    不再是个普通地村级单位,应单独设立成一个公社,但人口有些不足。

    所以,干脆将其纳为区里直接进行管辖,这样才更为合适。

    于是,作为书记的三大爷刘元海被叫到区里开会商讨此事。区里领导询问他的意见,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

    这是一件大好事,刘家庄有望更快发展。然而,刘家却不能继续在村子里一家独大了,各有利弊。

    即使,他想反对也无济于事,刘家庄如今因耀眼的成就而备受瞩目,各级领导纷纷关注这个京城第一村。

    那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都姓刘,这也的确有些太扎眼了些。之前,村子闭塞,大家还并未注意到他们。

    但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拿着放大镜去研究这个村子的发展,他们刘氏就显得格外突出了。

    刘家庄的人也明白,早晚会有那么一天,他们也会被“掺沙子”。

    因为搁那朝那代都不可能让一家一姓独大的,届时宗法大于国法这还得了。

    但若真到了那一天,他们就得小心谨慎处事了。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屹立不倒。

    三大爷回来后,他忧心忡忡地去找了刘之野,想要商量对策。

    刘之野听完三大爷所述决定后,略作思考,随即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劝说三大爷:“此事您无需过多忧虑。实话说,这并不算什么大事。您若静心聆听我稍作分析,便可理解其中的缘由。”

    “首先得提一下,这三个合并过来的村子,自古以来就跟我们村关系紧密,姻亲关系更是频繁,关系可谓是近在咫尺。”

    “另外就是,合并过来后咱们的人口也占大多数。民主集中制嘛,咱们说了算,毕竟人数在这儿呢。”

    “因此,我相信只要咱们不欺压这些合并过来的人,对他们一视同仁,只要他们不是傻子,就会知道跟谁走。”

    闻言,三大爷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他不是担心别的,而是害怕新来的人不支持他的工作,拖村里的后腿,打断了刘家庄如火如荼的发展事业。

    “那就好,谁成想老家伙我竟然混了个正科级干部。”三大爷笑了笑,他倒不是真的在意官位,否则早就去公社当副主任了。

    如果真要实施合村并镇政策,那么他作为村高官,行政级别提升外,其他村委干部也将相应地得到级别提升。

    当然,也扩大村委会干部规模,增添几名副职,并安排合并过来的其他村委干部们。

    还有不到两个月,这一年就将结束。刘家庄在短短十个月内,发展之迅速,令人惊叹。相比过去两年,这一年的增长速度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经过彻底修缮,从区里到刘家庄的二级公路已焕然一新,再无昔日那坑洼不平、泥泞难行的景象。

    如今,刘家庄到区里的时间仅需二十分钟左右,便可轻松抵达。不仅如此,通往京城的路程也缩短至三十五分钟左右,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村子里,交通的建设也得到了重金投入,经过建筑队的多年施工,这里的交通系统如今美轮美奂,既实用又美观。

    沿着道路前行,你会发现每十米就会有一处路灯,照明效果极佳。

    此外,这里的每一条道路下都隐藏着暗沟,为村子的排水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村子的繁华十字大街上,几个公共厕所静静伫立,为来来往往的集市行人提供了方便。这些公共厕所的设计简约实用,散发出一种现代的气息。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设施,更是这个村子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村子里的第二项民生工程即将启动,那就是为每户的地下建立排水排污系统。

    他们计划将全村的污水统一汇聚到沼气池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最后,这些处理过的污水将被排放到永定河中,确保河流的清洁与健康。

    这项工程将极大地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为每个人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它不仅体现了村民们对于环保的重视,更是对他们未来的期许。

    沼气池的建立不仅会提供可再生的能源,同时也会净化排入永定河的水质,使河水更加清澈。

    另外,经过特殊的沉淀处理,泥沙粪便经过发酵成为了优质的肥料,这为刘家庄规模日益扩大的种植生产活动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这就是一个良性地循环,人与自然环境地和谐发展。

    等村里的资金逐渐充裕,于是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改善交通状况、优化环境、新建住所外,还对村里的公共设施进行了升级。

    全国首个农村健身广场的建立者是刘家庄,这个宽敞的广场在农忙时用作打谷场,而在闲暇时,它就成为了村民们晚饭后健身和聚会的宝地。

    广场上设施齐全,包括滑梯、秋千、单杠、双杠、跷跷板、篮球架、乒乓球案子和休闲座椅等。

    这里还有一个大戏台,可以放映电影、唱戏、平时开村民大会所用。

    在刘家庄,每月都有两三场电影放映,与别处一年只见得几回电影的情形相比,这里的电影文化显得尤为活跃。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还会从京城请来戏班子,唱上一两场大戏,为乡亲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随着沼气工程即将竣工,地下排污系统启动在即,村里的房屋改造计划也即将展开。

    在过去的村庄,由于缺乏规划,房屋多为平房,且经常乱搭乱建,导致整体环境显得杂乱无章。

    如今,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村庄逐渐开始注重规划,房屋建设也逐渐变得有序起来。

    在水电通了之后,加上未来沼气供暖和地下排污系统的构建,楼房居住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235/3235758/11110838.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