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大结局 > 第165章 曹操挖得,义军也挖得

第165章 曹操挖得,义军也挖得


围攻安阳城的晋兵都不是成都王的邺城军,为了减少伤亡,司马颖将自己的邺城步卒留在了荡阴城,只带了骑兵掺进各支军队里,充作督战队。

    因此成都王已死的传言开始流传后,东、南两面的晋军开始动荡,又值黑夜,督战骑兵也无法面面俱到。

    最先撤出战场的是填河晋兵,义军的防守规规矩矩,弩箭、抛石没少招呼这些顶在前线的敌兵。

    距城墙三四百步的后方军阵只出现了骚乱,没有将校率先撤军,他们大多在观望局势,若成都王的死讯坐实,这些牙门军、许昌军会毫不犹豫率军南返。

    他们南返的目的地自然不是荡阴县,剿贼统帅都战死了,先回各家驻地看看局势。

    局势似乎还有可为之处,起码没到各军争先溃逃的那步。

    “若北军旆旗不派出将军安抚东南两军,恐怕等上个把时辰,这些将校就会带队南撤。”河南尹王衍忧心忡忡,“请成都王立即召唤附近诸将,表明身份以稳定军心。”

    他便是王澄的老哥,其女儿曾与愍怀太子司马遹有过婚约,贾后专权时,王衍便上表请求取消婚约,这种见风使舵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

    但成都王大字不认识几个,偏巧喜欢跟声名在外的清谈名士交往,此次北征便将王衍带在身边,以其为幕僚。

    司马颖深以为然,派了身边的亲兵骑督将最近的中郎将公师藩传唤过来。

    黑夜之中传令相当不便,足足过去了一刻钟,公师藩才在上百名步卒、数十名骑兵的簇拥下来到这支晋军附近,等确认是成都王后,他一骨碌翻下马,连滚带爬赶到成都王马下,跪在地上高声哭泣。

    “万幸大王无虞、万幸呐!”

    成都王被他的拖延搞得很心烦,正值大战,每迟一刻钟,局势便恶化一分。

    “将军请起,以公师将军所部为我亲卫,传唤各部将军,再图攻城之事。”

    即便到此时,司马颖仍旧对局势持乐观态度。

    北军那两万人也改变不了大势,东南两军攻破安阳城轻轻松松。

    公师藩却不这样想,“大王,先前贼首李将直冲旆旗,等发觉大王不在旆旗之下便派人谣传大王已薨。此乃诱骗大王现身的诡计,等大王召唤诸将、稳定军心时,我军动静必会被贼兵所知,那时贼首率军冲杀,若大王躲闪不及该当如何?

    况且已是一更天,与诸将联络只靠口耳相传,这一来一回的功夫,只怕刚把诸将传唤到大王身边,贼将便带兵杀过来,反而让他一锅端。”

    这也是老成之言,剿匪大军足足有二十余万,步步为营都能逼到邺城,只要成都王与领军诸将活着,总有收复邺城的那一天。

    也不用担心晋兵会临阵投降,打头阵的牙门军、许昌军家属都在洛阳、许昌附近,以家属为质的策略自曹魏时便开始实行,颇为好用。

    司马颖一听这话也有道理,且公师藩也常年带兵,比清谈名士出身的王衍更为老成达练。

    “以将军之见,我该如何应对?”

    二十二岁的成都王想起今日下午时自己的举动,觉得派兵北上过于冒险,按兵不动才是正理。

    “即便贼将李昊再骁勇,将北军杀散也得好些时辰,东南两军领军将校仍在,随他们自行南撤,待到天明时分大王再现身整军,如此方能保全这两部将士。”

    公师藩站在地面上,态度恭敬地回复成都王的问话。

    “那岂不是放任贼将攻杀北军那两万人?安阳城就在眼前,如此退去我实在不甘心。”

    司马颖还想搏一搏,虽然正值黑夜,但晋军兵力优势相当大。

    “牙门军家小都在洛阳近畿,即便李贼杀散了北军,也来不及将这两万人全杀了,大部分军士还是能逃出来的。为今之计唯有快速撤军,迟则生变、变则生乱。”

    公师藩仍旧主张成都王不作为,径自率部离开。

    周围兵卒的喧闹声此起彼伏,将校们还在派人查探剿贼统帅的死活,已经有底层军士趁着夜幕零零散散往南走。

    一举攻城的那口气已经没了。

    司马颖低叹一声,“请公师将军护送我南下。”

    今夜注定是攻不下这座小县城了,早走一步还能早些进入安全区域,等贼将李昊发觉旆旗之下没有他,贼军骑兵说不定就冲着他这股骑兵杀过来了。

    公师藩再度献策:“禀大王,诸将都会率军南下,李贼必定尾随大军趁势追杀,乱兵一起,即便是我部兵卒再精锐、再忠心,也在黑夜之中无法确保大王安全。还是往东走,长乐县仅在东面四十里处,更东面的顿丘郡尚有四万大军,贼将李昊已经在安阳现身,若他按兵不动,大王可命荡阴之兵北上攻打安阳,若他率军继续南下,大王可聚前锋军各部,渡过漳河直取邺城。”

    前锋军被打散的仅仅是驻守在安阳城内的那两万人,长乐、内黄两县各有一万人,顿丘四县之兵由陆云统帅,合起来足够打一场攻城战。

    司马颖越琢磨越觉得这个公师藩是个人才,如今四五万贼兵、二十余万朝廷大军云集在魏郡这一地,以反贼的兵力,只能来得及攻略一两個县,无论安阳之贼是攻是守,晋军总能有应对。

    他正思虑间,北面忽然出现了数百只火把,马蹄声随之响起。

    “敌阵已乱随我杀~”

    “成都王业已授首,晋军诸将投降不杀。”

    各种口号自义军骑兵嘴里喊出来,司马颖等人定睛一瞧,为首贼兵举着一杆长枪,枪尖插着一颗血淋淋的脑袋。

    这脑袋头顶高盔尖的铆接扎片盔,是将军、校尉一级的军吏常用的铁盔,还用了邺城扎片盔特有的大扎片,只用三十四或三十八片就铆接成一个铁盔。

    司马颖大怒,刚想派兵拦住这支晋军,抢走那颗扰乱军心的人头,却被公师藩抱住了大腿。

    “大王息怒,贼人正欲诱引大王出现,趁早率军东撤。”

    公师藩看得很清楚,那颗脑袋面部被砍了一刀,得凑到跟前才能分辨出到底是不是成都王,东南两军的士气已泄,即便是督战的邺城骑兵,也没几分心思再打下去。

    胸口剧烈起伏好几次后,司马颖才下令让公师藩整军东撤。

    成都王不敢让自己的亲兵脱离公师藩麾下的步卒大队,只下令熄灭大部分火把,安稳向东行军。

    义军骑兵对步卒军阵没啥兴趣,即便楔子形阵能冲进空心阵里,但步卒行动迟缓,溃散的速度都比骑兵军阵慢的多。

    何况稍有地位的步兵督、校尉、中郎将等将校军吏都骑着战马,只要追着骑兵杀,就能实现斩将,没了军吏指挥后,步卒也会慢慢溃散。

    上千名义军骑兵呼啸而过,逮着晋军骑兵追杀的同时,也给动作迟缓的晋军步卒提供南逃的动力。

    每经过一处晋军军阵,李昊与身边亲兵便射出一轮箭雨,打下邺城后,大将军的武器库大为丰盛,随身携带的弓箭也换成了弓力最大的长弓。

    这种重型长弓也被民间称作灵宝弓,据传是当年飞将军李广同款,李昊还没试过能否在百步之内射入石头,但几十步之内破开札甲片轻轻松松。

    也不用义军骑兵特意追赶,晋军步卒阵被射一轮后便自行撤退。

    整整兜着安阳城杀了多半圈,义军骑兵也没有找着成都王司马颖及其护身亲兵。

    “难不成这司马颖没有来?只派了一名护军将军和几名中郎将?”

    义军骑兵的头头脑脑聚在一起,将自己见到的军情相互交流,王弥所部最能折腾,曾围着北军杀了一圈,但仍旧没有找到司马颖。

    成都王镇守邺城长达两年,随便找几个画师就能将他五官身形描摹出来,攻打安阳的义军将士南下之前,人人都看过司马颖的画像,今晚折腾了半夜,居然没见着他。

    先前的那颗脑袋是旆旗之下的一位护军将军,洛阳中军的牙门军由四位护军将军分管,这是今夜之战最大的斩获。

    “司马颖必定来了,只是躲在某处没有现身,王弥率两幢骑兵从西侧往南追,我带剩下骑兵自东侧往南追,直追骑兵。”

    李大将军下令。

    晋兵主要朝着东方和南方撤退,以荡阴方向居多,因为主要粮草都囤积在荡阴城内,跑到东边的长乐、顿丘等地的军士八成会饿肚子。

    夜深人不静,四面八方都有人声,义军将士短暂整顿后便翻身上马,继续搜寻不知道躲在何处的成都王司马颖。

    从安阳城到荡阴城之间的五十里地上,小规模的遭遇战一直持续到了天明,数万又累又乏的晋军散布在这片区域,在军吏的管辖下垂头丧气往荡阴附近的军营行军。

    一夜苦寻无果后,义军骑兵也避开南撤的晋军,慢慢返回北方。

    安阳城被破坏的更残破,尤其是北城墙,昨夜以北面晋军攻得最快,若不是义军骑兵斩将夺旗一气呵成,恐怕这支晋军的攻城兵卒就能大举攻上城头,给守城的义军步兵造成更大的伤亡。

    粗略统计,加上昨日的攻城战,已经战死将士、民夫超过了两千。

    为了快速提升将士们的凝聚力与临阵之时的士气,将军府给战死义军的抚恤一直很丰厚。

    之前的抚恤标准是,一人战死,家属得到十五吊钱,额外赠田三十亩,若有未满十岁的小孩,则每月供给麦、粟三斗。

    连占数个大郡后,战死将士的家属的额外赠田提升到了五十亩,一次性结清的抚恤钱来到了三十吊钱,供养小孩的麦粟不变,还多了一条免役三年。

    田产和麦粟很好解决,唯独现结的钱始终有点紧缺,因为义军的钱主要来自搜刮士族、晋廷官府衙门。

    义军收的税绝大部分都是实物税,也没有开设专门的铸币场,所以义军的五铢钱没有固定的来源。

    “派出那些氐人、羌胡兵,去挖开安阳附近的大族坟墓,所得钱财用来抚恤战死将士。”

    在城门口,李昊让中郎将李辑派兵去挖安阳附近的大族之坟。

    汲郡、魏郡、顿丘郡这几地的士族没剩下多少,义军就是想抢大户也没得抢,西南方向的兖州倒是挺有抢头,但隔了一条黄河,义军从目前地盘到兖州来回往返不便。

    所以只能从士族坟墓里找补找补,毕竟跑得了人跑不了坟。

    自西汉初期开始,权贵世家就有往坟墓里陪葬铜器、漆器的习俗,铜器里又以五铢钱、铜镜为主。

    一百年前的人物曹操起家之时,经常派人挖坟搞出铜钱来养活自家军队,甚至还设置了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等专门负责挖坟的军职。

    曹氏军队挖的最有名的坟墓便是大汉棋圣的弟弟汉梁孝王之墓,搞出来的东西运了几十艘船。

    虽然大墓被曹氏军队挖了一遍,但曹丕掌权后到如今的这八十一年里,新坟数量在持续增加,曹魏后期到西晋这段时间又极为盛行奢靡之风,连带着坟墓里都有不少好东西。

    这大墓,曹操挖得,义军自然也挖得。

    李辑领命而去。

    巳时正,即上午十点前后,由中郎将李祥率领的那一万义军突然派斥候通报了一条军情。

    “成都王司马颖昨夜趁黑往长乐县逃窜,身边仅有五六千兵卒、七八百骑兵,李祥中郎将率部将司马颖与这股晋军围在了一处庙附近,但恐骑兵不足,围堵不住司马颖,李祥将军请大将军派骑兵助战。”

    这支义军原本是准备攻打长乐县,比李昊亲率的这一万人迟了半天出发,原本打的是等长乐县晋兵西援安阳县后于野外对战的主意,没想到长乐县晋兵一直没有动,死死守在那座小县城里。

    而荡阴附近的晋兵又大举北上,于是李大将军便派人将这支义军调到安阳城来。

    没想到还能有如此收获。

    “堵的好,李祥这次立了一大功。征召全城骑兵,随我出战!”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235/3235397/11110957.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