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全文免费阅读 > 第170章 断陇之计,街亭八虎将集结(68求追

第170章 断陇之计,街亭八虎将集结(68求追


第170章  断陇之计,街亭八虎将集结(6/8求追)

    “乱世需要英才来平定,大汉需要良才来治理。”

    “以伯约之才,只要勤习文武事,今后必也能如子干公一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夫人好郑学,想必也听过康成公对儒学的注解。”

    “康成公认为,儒学的核心,是为了治理国家、安抚士民,身为儒者,需识时务、习六艺、以文治国、以武卫国。”

    “倘若儒者只敢苟安于后方,去当一个皓首穷经、寻章摘句的俗士,纵然能座谈高论,对国家士民又有何用?”

    “当今乱世,国家动荡,士民百姓皆受战祸之苦,令人悲戚。”

    “倘若如伯约这等英才良士都不能为了汉室复兴、国家安定而奋斗。”

    “还有谁会愿意挺身而出?”

    “我知道夫人担心伯约的安危,怕伯约会亡于战场让伯约的妻儿也尝尽丧夫丧父之苦,让夫人年迈了还要为伯约哀伤。”

    “夫人之心,我深有感触。”

    “在我年幼时,家父遭黄巾之祸,因病去世;曹操兵屠徐州时,家母又在逃往途中病逝,家兄也在途中走散。”

    “叔父带着我与弟弟姊姊前往扬州时,又遭到袁术恃强阻拦,逼我叔父去豫章,叔父也因此卷入兵祸而亡。”

    诸葛亮长叹一声,记忆在脑海中回溯。

    “自那时起,我就立下誓言,定要以自身的才学辅佐仁义之主,来终结这个乱世。”

    “我在南阳耕读十余年,一直未逢明主,直到遇到了陛下。”

    “陛下跟我一样,亦是幼年丧父。为求生计,陛下织过席,贩过履,戎马半生,只求能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如今陛下将近六旬,虽然不坠凌云壮志,但终究年迈,汉室的复兴,仅靠陛下是不行的。”

    “陛下选中了我,才有我这个儒生统兵。我自知才学微薄,时常如履薄冰,生怕辜负了陛下的厚恩,也辜负了汉室的厚恩。”

    “故而,我让年近十七的长子随我北伐。”

    “当父母的,谁又真的能狠心让幼子披甲上战场呢,奈何身逢乱世,不能自主。”

    “倘若有一日我故去,而天下战祸依旧。”

    “我的长子既不能继承我的遗志报国安民,又无法孤身对抗乱世兵贼保全家小,最后只能被乱世的洪流吞没,与家小同亡兵戈之中,岂不悲乎?”

    诸葛亮言语真诚,既有对匡扶汉室壮志的矢志不渝,亦有对诸葛乔的期待和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姜夫人心中虽然有万千言语,但此刻竟不能说出口。

    在这一瞬间,姜夫人仿佛从诸葛亮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姜维,那种经历了战祸的痛苦却无法让子嗣避免战祸的无奈。

    扑通一声,姜维跪在姜夫人面前:“阿母,阿父虽是因武勇而亡,但我以阿父为荣。”

    “因为我知道,阿父是为了他的信义而亡,亦是为了保全冀县,保护阿母和年幼的我。”

    “我自幼勤习武事,就是想完成阿父临终前的遗憾,让战祸能休止,让世间能少一些如我一般幼年丧父的悲剧。”

    “阿母,请允许孩儿参武事吧!”

    “我不想当一个刀笔吏!”

    见姜维跪求,姜维的少妻也跪在身边:“君姑,夫君这几年一直都是郁郁寡欢,若不能让夫君遂心中壮志,我心亦是不安。还请君姑成全!”

    姜维的少子见父母皆跪在了姜夫人面前,虽然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也跟着跪在一旁。

    一旁的诸葛乔心中,亦受震撼。

    不论是姜夫人还是姜维及其妻儿,站在谁的立场都没有错。

    错的只是这个乱世。

    “姜伯母。”

    诸葛乔近前,单膝跪立行礼。

    “若是以国家大义来说事,有大义绑架伯母的嫌疑。”

    “然,少年负壮志,奋烈自有时。”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名。”

    “拯国家于危难,救万民于水火,方为我等志士仁人的襟怀。”

    “伯约兄气概,令我钦佩。”

    “若伯母不嫌我粗鄙,我愿与伯约兄结为兄弟,今后不论我与伯约兄谁亡于战场,都会护对方妻儿一生。”

    姜夫人心情复杂。

    不论是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的诸葛亮,还是怀有壮志的姜维,亦或者是气概不凡的诸葛乔,都让姜夫人心绪百转。

    姜夫人的脑海中,也不由想起了昔日那个策马持鞭又能作赋论文的亡夫姜囧,同样的意气风发、胸怀壮志!

    看着以头叩地的姜维,姜夫人长叹一声:“罢了!你跟你阿父一样,都是这般的固执,老身不拦你了。”

    姜维惊喜抬头,随后再次叩首:“孩儿,拜谢阿母!”

    在同意了姜维习武事后,姜夫人的心情也为之一松。

    知子莫如母,姜维这些年郁郁寡欢,姜夫人又何尝不知?

    只是姜夫人实在不想让姜维去碰武事,生怕姜维有个意外,让贤惠的儿媳将来饱受丧夫之苦,让年幼的孙儿幼时就没了父亲。

    姜夫人也深知,以姜维的性格,拦是拦不住的。

    哪怕姜维对外宣称不愿为将,但这些年依旧在结交义士、蓄养死士孤儿,更是每日里不怠的研习兵法武艺,盼望着姜夫人松口的那一天!

    姜夫人将目光看向诸葛亮:“丞相,令郎方才说要与伯约结为兄弟,不知此事,是否当真?”

    诸葛亮见姜夫人松了口,这心头也是一松,微微抚髯笑道:“伯松要认义兄,我又岂会阻拦?伯松和伯约,皆是少年英杰,皆有麒麟之才。”

    “若能义结兄弟,亦是汉室之幸!”

    姜夫人笑道:“既然丞相同意了,那老身今日就与丞相一同作个见证。伯约,还不快上前行礼!”

    虽然同意了让姜维从武为将,但姜夫人这心思也是玲珑。

    诸葛乔是诸葛亮的长子,这姜维跟诸葛亮当了义兄弟,以后姜维在官场上也能有个照应,而不会再跟姜囧一样文武兼备却在仕途碰壁。

    姜维本就跟诸葛乔惺惺相惜,两人又都是当世少有的少年才俊。

    对这结义的事,姜维自然是欣然认同的。

    在诸葛亮和姜夫人的见证下,姜维与诸葛乔对天地盟誓,结为义兄弟。

    姜维年长为兄,诸葛乔年幼为弟。

    “丞相,伯约就托付给你了。”姜夫人看向姜维的眼神中,有慈爱,有不舍。

    诸葛亮承诺道:“夫人放心,伯约既然与伯松结为了兄弟,我自然也会视伯约为子侄。”

    暂别了姜夫人,诸葛亮再引姜维与诸将相聚。

    得知姜维跟诸葛乔结为了义兄弟,马谡顿感担忧:丞相该不会真的要让姜维来都督陇右五郡吧,若不能在街亭立功,我就只能在丞相身边当个小小的参军了。

    马谡暗暗发誓。

    只有立下奇功,才能让众将信服,才能如兄长马良一般,真正受到刘备的器重!

    正议间。

    赵云部将陈凤返回:“丞相,赵将军奉令前往攻取广魏郡。虽然攻下了广魏郡治所临渭,但广魏太守和临渭的兵马却不知所踪。”

    “赵将军心中犯疑,不敢留驻临渭,引兵先去取临渭北部的略阳县了,特令我星夜返回请示丞相。”

    诸葛亮蹙眉:“取地图来!”

    马谡迅速将地图铺开,然后在临渭和上邽两城一指:“临渭亦在渭水,位于上邽以东,恐怕是郭淮得知丞相出兵陇右,担心陇右诸军被各个击破,将临渭的驻兵都调去了上邽。”

    诸葛亮眉头紧锁:“郭淮能当雍州刺史,谋略果然不同凡响。”

    “他将临渭的兵马抽调到上邽,保全了广魏郡的兵马,等子龙离开临渭,又能再引兵夺回临渭。”

    “这是在故意避战藏兵,让我摸不清他的意图!”

    倘若临渭的兵不被调走,赵云就能强攻临渭,然后再借破临渭擒广魏太守的声势迫降广魏郡的略阳、平襄和清水三县。

    广魏郡就能尽在掌控。

    而如今。

    广魏太守和广魏郡的驻兵都避战而走,就等于在诸葛亮的心腹之地埋了颗钉子。

    诸葛亮若是要往北再取安定郡,就得担心郭淮会不会奇袭后方。

    到时候凉州兵和长安兵抵达,诸葛亮这支入陇右的兵马,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失策了!”

    “没想到郭淮竟然会如此果断。”

    诸葛亮暗道失策。

    然而这世事本就难以全盘预料,有得必有失。

    郭淮出现在天水郡让赵云趁机速夺了冀县;但也因此让郭淮提前调走了临渭的驻兵而让赵云扑了个空。

    诸葛乔分析道:“我以为,郭淮调走临渭的兵马在上邽藏兵,此意重在牵制。目的是想拖延时间,等长安的援兵抵达陇右。”

    “车骑将军不仅要取南安郡和陇西郡,还得防备金城郡的郝昭魏平引兵救陇西郡,短时间内难以顾及东面战事。”

    “要破此局,唯有将郭淮引出上邽!”

    诸葛亮凝声问道:“如何引出郭淮?”

    诸葛乔将手指向街亭:“放弃抢夺安定郡,直接去抢街亭!郭淮若得知我军去抢街亭,就绝对不敢一直待在上邽。”

    “上邽到街亭有水路前往,中间有一小城,名为列柳城。可让黄老将军引兵驻守列柳城,阻断郭淮北上街亭的去路。”

    “郭淮若是离开上邽,立即让埋伏在上邽外的冯习抢占上邽断郭淮归路,再通知略阳的赵将军引兵再抢临渭,优先击破郭淮!”

    “若败郭淮,远胜得一安定郡,且汉中到天水的粮道也不会再受到威胁。”

    “击败郭淮后,丞相再令众军齐聚街亭,与长安来援的魏兵对峙!”

    “届时,北至街亭,南至临渭,皆为我军掌控,断陇之计也就成功了!”

    “最多一个月,未降的陇西郡、广魏郡和安定郡,必会有官吏惊惧投降,陇右传檄可定!”

    诸葛亮当机立断,问道:“何人愿往街亭?”

    马谡见机会来了,当即请命:“丞相,我愿亲往街亭,阻挡长安来的魏兵。”

    黄忠顿时蹙眉:“街亭重地,你一介参军,从未经历战阵,如何能守?不如让魏镇北前往。”

    张南、陈式等将亦是纷纷反对。

    马谡一个从未带兵的,去守街亭,那不是在搞笑吗?

    马谡见众将反对,顿时心急:“丞相,我愿立军令状,如不胜,请斩我头!”

    魏延不客气的喝道:“马参军,用兵岂能儿戏?若是丢了街亭,你立了军令状又有何用?”

    马谡强忍怒气,目光看向诸葛乔。

    马谡很清楚,能不能去守街亭,目前就只需诸葛乔一句话。

    诸葛乔见状,制止了众将:“我也认为,可让马参军去守街亭。”

    黄忠、魏延、张南、陈式等将,纷纷愕然的看向诸葛乔。

    魏延更是直言问道:“辅汉将军,你莫非是要让马参军带兵去送死?”

    诸葛乔微微凛言:“魏镇北误会了,我又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只是我以为,马参军通晓兵法,又善巧思,若以马参军未经历战阵就断言马参军守不住街亭,有失偏妥。”

    “当然,这街亭重点,也是不可儿戏。”

    “可令马参军为街亭主将,我率无当飞军五部,魏镇北率南郑勇卒两部,姜都尉率冀县劲卒两部,同往街亭。”

    “主将又不需要亲自临阵冲杀,丞相可再分马参军一部精兵,居中调度。”

    “如此,街亭万无一失!”

    “诸位,丞相也未曾经历战阵,也是第一次统兵,难道你们也要说丞相是纸上谈兵吗?”

    “大家都是同僚,要彼此信任,如今敌军未至,就先内讧,岂不是让人笑话?”

    话音一落。

    黄忠的表情有些怪异。

    魏延不服马谡,诸葛乔和姜维又是义兄弟,倘若到了街亭诸葛乔不想听马谡调度了,马谡能指挥的兵马就只有一千人。

    马谡早就知道诸葛乔的用意,若是调度有问题,诸葛乔就会临阵夺权。

    即便如此,马谡也不愿意放弃这个统兵的机会!

    只要调度不会有问题,那这街亭的功劳就都是马谡的,今后谁还敢说他马谡只是个纸上谈兵的?

    马谡再请命道:“请丞相分我一部兵马,与众将同行。我定能守住街亭!如有失误,我甘愿受罚!”

    诸葛亮扫了一眼众将,凛言下令:“伯松言之有理,战事凶险,众将不可再疑。”

    “令,参军马谡为主将,辅汉将军诸葛乔、镇北将军魏延、牙门将向宠、都尉姜维为副将,各引本部兵马,即日起,速往街亭布防。”

    “若有因私废公误我大事者,军法处置!”

    诸葛乔见诸葛亮将向宠一部调给了马谡,遂知诸葛亮猜到了自己的意图。

    毕竟这次比起上回跟诸葛亮讨论时,诸葛乔新增了姜维加入,马谡真正能调动的兵更少了!

    向宠性情平和,为人善良,精通军事,用兵最是方正严谨。

    诸葛乔的无当飞军中,本就有王平、马忠、句扶和张嶷这四个虎将,如今再加上魏延、姜维和向宠,称一声“街亭八虎将集结”也不为过。

    至于街亭八虎将会不会变成街亭九虎将?

    哈?

    众所周知,马谡只是街亭主将,不是街亭虎将。

    魏延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住了要问的话,拱手应命。

    诸葛亮又看向黄忠:“黄老将军,伱与陈式各引一部兵马,前往列柳城设伏,我会遣人通知子龙与你配合。”

    “一但郭淮出现,能擒则擒,能杀则杀,若不能擒杀,也决不能再让他留在陇右!”

    黄忠领命道:“丞相放心,老将在列柳城,郭淮就别想离开!”

    诸葛亮单独留下了马谡,仔细给马谡叮嘱街亭的防御部署。

    魏延则是找到了诸葛乔,语气有些不善:“辅汉将军,你为何要让马谡当这主将,还让我等都听他的命令?”

    让一个参军当主将,魏延这心中着实气不过。

    诸葛乔轻笑:“魏镇北,何必急躁。”

    魏延冷哼一声:“辅汉将军还是先告诉我原因,否则我这心头不顺,难以释怀。”

    诸葛乔扫了一眼左右,拉魏延到了僻静处:“魏镇北,倘若得了陇右,丞相让你都督陇右五郡,你意下如何?”

    魏延一愣:“为何要让我都督陇右五郡?”

    诸葛乔细细说道:“魏镇北,你想想看。”

    “这车骑将军、卫将军和翊军将军,他们肯定是不会留在陇右的。”

    “留在陇右的,就只能是我们这些小辈。”

    “伯约兄初降,不适合留在陇右;而我要去抢关中,也不适合留在陇右;其余众将,要么资历威望不足,要么不懂抚民理政。”

    “除了魏镇北,还有谁适合留在陇右?”

    魏延一愣:“你让我等为副将,就是为了给马谡攒军功,让他有足够的资历威望都督陇右?”

    诸葛乔摇头:“并非如此!”

    “马参军此人有才学但过于自负,虽然到了而立之年但心性不稳,难以独挡一面。”

    “若不能经历一次战阵毒打,他就改不了这自负的毛病;丞相又对马参军颇为信任,一心想培养马参军。”

    “我若劝得太过,难免有嫉贤的嫌疑;我亦不可能时时刻刻的盯着马参军。”

    “与其让马参军今后因为自负而误事,再演昔日廖立丢长沙的祸事,不如让马参军在街亭长长见识。”

    “倘若马参军能幡然醒悟,从此变得谦逊,丞相的压力就能减轻了;倘若马参军改不了他的臭毛病,丞相断然也不敢再重用马参军。”

    “至于街亭重地,有我和魏镇北同往,又岂会让马参军误了大事?”

    “魏镇北,丞相如今亦是第一次统兵,倘若我等遇事就反对,丞相的威望何在?”

    “丞相,才是北伐的主帅!”

    诸葛乔加重了语气,不论马谡能力如何,诸葛亮的威望是不能被质疑的。

    哪怕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在决策上有纰漏,诸葛乔也要维护诸葛亮在军中的威望。

    诸葛乔不会去反对诸葛亮的决策,而是会选择替诸葛亮查漏补缺。

    就如同在南郑议军时,诸葛乔会喝斥众人“争辩平取陇右和子午谷用兵,就是在浪费时间”。

    同样。

    诸葛亮信任马谡这事上,诸葛乔也不能傻愣愣的就站在诸葛亮的对立面直言反对。

    对诸葛乔而言:诸葛亮在北伐中的威望,是第一位的!

    魏延的怒气也逐渐消失,纵然骄傲不愿跟人结交,此刻也不禁钦佩诸葛乔的胸襟:“辅汉将军的器量,我不如也!”

    诸葛乔返回无当飞军营地。

    召来王平、张嶷、马忠、句扶、姚伷、龚禄、柳隐、杜祯、柳伸和麋照十人。

    “诸位,你们一直都嚷嚷着要立功,现在立功的机会来了,就是这任务有些艰难,稍不留神就得没命。”

    “因为我们的对手,极有可能是曹魏的左将军张郃,此人戎马半生,作战经验极其丰富,麾下也多是劲卒老卒。”

    “无当飞军的军士虽然在南中的时候有过小打小闹,但其实都是没经历过大战的新兵。”

    “按照无当飞军的惯例,没作好死战准备的,可以先退出;否则到了街亭,谁要敢怯战,那就休怪军法无情了。”

    诸葛乔坐在主位,将去街亭驻守以及可能遇到的危险,告诉了王平十人。

    张嶷笑道:“将军几时见过我等怯战?”

    糜照拍了拍胸甲:“将军,谁都是从新兵过来的。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阵,但也有敢战的勇气。若我真的怯战了,将军可斩我首级以正军规!”

    众将皆笑。

    既然选择了加入无当飞军,就要有死战的觉悟。

    “很好!”

    “将是兵的胆!将消息都传入军中,不要勉强任何一个军士。”

    “只要有要退出的,都允许他们退出;当然,也要告诉他们,若是退出了,今后就不再是无当飞军的军士了。”

    “无当飞军,不留懦夫!”

    诸葛乔语气一寒,众将亦是凛然。

    王平等将如何去激励士气,诸葛乔没有去理会。

    这是王平等将应该具备的能力。

    若事事都要诸葛乔去亲力亲为,又何须将王平十人征调入无当飞军。

    诸葛乔要做的,就是保证好无当飞军的钱粮军功,赏罚分明。

    只要让无当飞军的每个军士都相信:跟着诸葛乔,能打胜仗,能立军功,更不会被贪墨了军功,就足够了!

    将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赢!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92/3192192/11110953.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