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当众请功


  张献回到长安,第一时间就上了请功折子,将头功推给了吕大人。

  他在折子上写了,南阳平稳粮价的计策乃吕大人所出,嵇无银负责协助官府运作。

  这也是他们商量好的说法。

  当今是个什么性子,现在大家心里都有点数。

  此次嵇辽联盟赚了那么多粮食,当今找人一算,即使不知道准确的数目,也能知道个大概数。更别提他身边还有一个见不得他们好的左安民,肯定会把这事抖落出去的。

  嵇辽联盟注定要露财的,所以他们决定将赚的都推到嵇无银头上。反正在皇上眼中,嵇无银这个首富本来就是一块大肥肉,八斤重和十斤重没区别。

  张献不仅上了请功折子,还在回归后的第一次大朝中,被点名问起南阳赈灾的经过时,直接为吕德胜请功。

  “……当时,微臣面对南阳被抬高至两百六十文一斗的粮价,真的是束手无策。后面多亏了吕大人来信,为微臣出谋划策,南阳的粮价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稳下来。”

  这个时候,张献也不怕暴露他和吕大人交好一事。

  吕德胜对张献来说,是恩师,也是盟友,必须推他上位啊。

  这还用选吗?当初他因为南阳问题一筹莫展,谁管他的死活了?

  而且他事前也做了一些铺垫的。当初在给吕大人去了信之后,他还给另外几位有交情的同僚写信请教过南阳赈灾的问题。

  这也算是替他和吕大人关系的掩护,至于皇帝信不信,信几分,他就管不了了。

  反正他们这位皇帝十分多疑,怎么着都会怀疑,所以做好了准备后,就不用管他怎么想的了。

  众位大臣没想到,时隔将近一年,他们竟然再次听到了吕德胜这个名字,一时间大家的表情各异。

  而且瞧瞧他们听到了什么,吕德胜竟有此等大智慧以及这等精妙手段?他们怎么不信呢?

  有些个别大臣,突然想到了吕颂梨,她随夫家流放前,凭借一己之力将谢氏一族拉下马一事,让他们至今记忆犹新。

  就在大臣们恍神时,张献继续说道,“现在南阳的粮价实行按户限购方案,每斗粮食才一百文。这个粮价,乃大黎最低。并且嵇氏商号承诺,这个粮价,会持续到来年夏粮下来。”

  臣工们有第一次听到这个数目的,吃了一惊,这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低价粮,都不是平价粮了。难怪南阳能那么快稳定呢。

  这个价格,真的不会亏本吗?

  如果是亏本的,这简直是赔本赚吆喝了,他们图的是什么?

  张献最后说道,“故,皇上,微臣以为,南阳赈灾一事中,吕大人应居头功,富商嵇无银亦有功劳。请皇上论功行赏。”

  听到这话,臣工们觉得自己懂了,原来嵇氏商号图的是皇上的赏赐?

  张献话音一落,就有大臣出列。

  “皇上,臣以为嵇氏商号和辽东商会此举乃示恩于民之嫌,不可依张大人所言再行重赏。”说话的是太尉萧群,他同时也是四位顾命大臣之一。

  张献听到他的控诉,是一点也不着急。

  当初他可是给皇上递了秘折的,秘折上有另外一个方案,因为有可能会背负骂名,而且需要动用到国库的钱粮。最重要的是,如果实施不当,有可能会出现亏损。

  种种原因,皇上没选那个方案。如今倒让嵇氏商号和辽东商会出尽了风头,揽尽了民心。

  萧群这话,算是捅了皇上的心窝子了。

  果然,此时宋墨脸色黑沉黑沉的,他磨了磨后槽牙,心想,他能不知道这点吗?啊!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其实,这会宋墨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萧群一开头,他一个派系的官员也跟着动了。

  “皇上,张大人乃此行赈灾的主官,居首功者应当是张大人才对,另外左大人应居次功。”

  “对啊,张大人太谦虚了,他也是有大功劳的。”

  “是极是极。”

  出声的大臣们的意思,就是把功劳都给张献和左安民。

  对于吕德胜,他们都有心理阴影了。

  如今好不容易将他踢出长安,他爬那么快,那岂不是又快回来了?不要!

  大理寺卿姚松闻看了萧群一眼,知道他这是防着吕德胜借着大功让秦家起复呢。他身为掌管兵马兵事的太尉,如今北境那边的元帅可是他的心腹。

  但此事事关吕德胜,而且他注意到了,皇上听到萧群的话,并不是很高兴。

  姚松闻出列,道,“皇上,臣以为,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兼顾公平公正,才是正理。”

  “吕大人为皇上安定了南阳,实在不应事后鸡蛋里挑骨头,意图抹掉有功者的封赏。有功不赏,不仅令立功者寒心,也会让旁人心凉。”gōΠb.ōγg

  姚松闻出言说了一句公道话,好歹当初他能当上这个大理寺卿,是承了吕德胜的情,他这会还人情呢。

  这事人家张献都没意见,他们其他人操什么心?!

  “皇上,姚大人所言甚是。这功劳该谁的,就是谁的。”张献环顾四周,冷笑,“你们不用打着为我好的名义,却一再罔顾我的意愿,我张献话就放在这里,不属于我张献的功劳,我不屑要!”

  话都说到这了,宋墨当然要表态了。

  宋墨迟疑了,这吕德胜再往上升,就是刺史了。该把他放在哪里合适呢?近来地方并没有空出刺史的缺。

  这时,朝堂上还在吵吵。

  “行了,都给朕闭嘴!沈爱卿,你命人速速前往辽东郡确认此事。”

  顾命大臣之一的沈碗出来领命。

  这事查清楚很快的,派去的人很快就回到长安了,同时吕德胜也往长安递了折子。

  吕德胜的折子里,知道自己立功了,趁机提出了自己想要的奖赏,他希望以此功劳换取秦家平反的机会。

  宋墨嘴角微抽,吕德胜还是一如既往的脸皮厚。

  宋墨很清楚秦家因何被流放的,对于让秦家平反一事,他始终心存犹疑。

  他一直知道,他和秦家隔着两条人命,这也是他压制着秦家的原因。

  宋墨再次命人前往平州,询问平州刺史施焘有关秦家在流放地的表现。


  (https://www.66kxs.net/book/3190/3190969/10342768.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