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军功爵制的完善
第292章 军功爵制的完善
此刻刘泰在邺城中找上了陈元达,开口道,“长宏,新的商业法在渤海湾试行的怎么样?”
“已研究出来,至少在渤海湾试行时没出什么大问题!”陈元达对刘泰道。
“这样就好,尽可能在河北地推行开来,我们对商人不需要太好,但也不需要太坏。
但最重要得是对商人交易收税,毕竟商人交易就算是再杂乱,但追根溯源,终究能追究到产地和出售的终端。
至于中间怎么折腾是商人的事,我们就从这两头想办法收税。”
刘泰说到这里,继续道,“而那些粮食布匹交易起来税自然要少收免收,但绫罗绸缎金银财宝,这些就要收取重税,以免百姓贪慕虚荣,痴迷铜臭。”
“臣明白了!”像陈元达这种相对清贫,重视法度的人来说,税务律法可太喜欢了。
尤其打击的对象还是商人,陈元达在研究完商法后,开始准备去制定商税了。
“对了,税务的事你跟苟纯交流一下,毕竟将来肯定会有不法分子逃税的,而他们就是你税法的维护者了,怎么惩罚,最好也顺路弄出来。”刘泰相当郑重的对陈元达道,
“另外这东西出来后,跟当初商法一样,先丢到幽冀青试一试水,若可以再逐步推广。”
“遵令!”陈元达听到刘泰的话点点头,然后便选择离开,回到自己所在整理治疗去了。
这时候褚翜走进来,手中拿着的是他整理好的功军功爵制度的目录,以及大概的奖励与责任,而这上面的奖赏经过褚翜的完善后,也变得相当清晰。
因为有跟刘泰作战的经验,所以这里的军功爵制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士卒类的,一种是军官类的。
士卒类的覆盖全军,而军官类的覆盖屯长以及以上的军官。
士卒类奖赏就是直接写明战场上做到什么就能获得什么奖赏,得到什么待遇,像是斩将夺旗先登等都在这里。
而军官类的则拿下破军类的集体功劳,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与待遇。
小到给全军士卒优先挑选好吃伙食,大到全军士卒能够享受装备,基本上都是团体享受到相应待遇等等。
当然,这种制度制作出来,要有足够的冗官冗爵的空余,其中差不多第七第八第九这几集是相当关键。
因为前面虽然表面上提升了爵位,但实际上还是牛马,只不过外表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并没有掌握权力,就算拿到爵位一样是被吸血的对象而已。
但第七层开始,因为已能通过这个爵位做一些看似不重要,但掌握地方的实权职务。
比如说管理城门的城门令,管理渡口的津令,管理粮仓的库令等等……
别看这些职务甚至算不上九品,但对地方来说,已是不能忽视的权力掌握着了。
“对第七第八第九层的爵位数量再压一压,福利再提一提!”刘泰思索道,
“尽可能精简机构,但要提高所有者职务的含金量,我们要得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而不是招募多个蠢材进来磨功夫,应当重用勤劳工作,减少懒鬼的生存空间!”
说实话,这时候刘泰倒不由想到房玄龄了,真不知道他怎么能把一个官僚机构直接裁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依旧能稳稳当当维持住整个机构的正常运转,而没背后身中八刀自杀身亡,大唐第一宰相实至名归。
毕竟官僚体系想要扩张很容易,哪怕一个傻瓜上去,依照官僚体系的本性,也会扩张。
但想遏制住官僚体系的扩展本性,并且风轻云淡的裁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而不受到任何的反噬,那可真的是惊为天人。
就算现代社会,想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都无比艰难,就更不要说遏制权利的的无序扩张。
往往一个人干活,头顶有七八个领导人是很正常的,企业也不也常常裁员裁到大动脉上。
这是人类组织架构的通病,只要有利可图,就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臃肿。
褚翜听到刘泰的话点点头,只不过褚翜觉得,功勋爵制的最大问题,并不是遏制数量。
因为这只能治标不治本。
最大的问题是,到最后要么没有战争打,要么有没有土地分。
真等到那时候,却才要刘泰头痛的,而对于这至少现在褚翜没什么办法。
“对了,在关内侯这一档开始,有关内侯与以上爵位作为担保,才可以使得公司或企业在股市挂牌。”刘泰抬起头对褚翜道。
“股市?什么股市?!”褚翜听到刘泰的话,却带着几分迷茫。
“先加上这一条吧,股市这种东西,等到还于旧都再执行好了。
至于现在,别人问起来,你就是我准备在还于旧都之后执行的政策,现在还没打算实行!”
刘泰对褚翜道,“总而言之,不会让老兄弟们吃亏就是了!”
“诺!”褚翜听到刘泰的话,却是连连点头。
说实话,刘泰一直思索着,军功爵制度到尽头,土地不够分了该怎么办?
只能拿出新的利益点来满足军功体系,刘泰想要尝试的便是股市。
对比起,后世那种把做空机制推陈出新的市场,至少现在把上市牌照跟军功挂钩,这本身就是个相当大的门槛,可不像是随便什么人弄虚作假就能入股市。
因为想要成为至少是关内侯,哪怕这没有食邑,但却也是彻彻底底的军功侯爵。
这就杜绝了什么阿猫阿狗靠着资金来回转账就进入股市的可能。
其次,自己推行的是军功爵制,而军功爵制的尽头要么敌人没了,要么地不够分。
对于敌人说实话,刘泰是真不担心,因为胡人就好像韭菜,自己就算想尽办法去同化他们,但一定还是会冒出来的。
匈奴没了有鲜卑,鲜卑没了有柔然,等到柔然解决了,说不定突厥又冒出来了。
而只要国家腐朽了,那肯定是会有敌人的,刘泰真不担心。
自己的所做所谓,只是想要给后世皇朝提供一个军功爵制在走到了尽头后,能不能通过别的办法既延续军功爵制,但又不会打击武将积极性的办法。
<div class="contentadv"> 而股市牌照,就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这牌照给武将,到时候武将靠让自己手下做生意,或者借给其他商人借壳上市,总而言之,至少是武将变现的渠道。
这也符合从王翦开始,华夏君王一直以来对武将的最终归属,要么赐死,要么赐财。
而一个皇帝通过赏赐的财富到底是有限的,但通过百姓赐予武将财富却是无限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真发生股灾倒没什么。
但出现弄虚作假,造成民愤民怨,波及到了他们后代的身上,那皇帝也就能借助民怨,把这些册封出去的侯爵给收回来,从而在不动声色间,完成爵位回收。
毕竟自古以来,汉代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让三公动一动,而现在只不过是把这种民怨更针对的集中在某个具体的侯爵身上而已。
当然这制度,肯定不是现在拿出来的,怎么也要等到自己还于旧都之后,也就是拿下长安与洛阳之后再拿出来。
毕竟到那时候,最初一批跟着自己讨伐的家伙们说不定会逼着自己登上帝位,以巩固他们的地位,但称帝这种事情,绝非刘泰愿意见到的啊!
因为朕若称帝了,给手下人分封了各种爵位,不利于他们继续奋斗啊!
毕竟这时代的江南是什么地方,那不过只是穷乡僻壤,哪怕随着衣冠南渡已有所开发,但江南土地,哪里有中原那些开发出来的土地好。
更不要说现在荆州扬州更以潮湿闷热著称,北方士卒不愿意南下,想要去开发江南土地的怕就更少了,所以自己需要长远考虑。
不管怎么对刘泰来说,商人的确是要打压,但把手持兵权的武夫下降为富家翁,那就是另外的操作了。
毕竟不论怎么样,自己都已盯死土地了,总不可能让他们连发财的地方都没有吧,那必然会遭受到整个军功集团的反噬。
自古以来说,为政之道,就是应该一手萝卜一手大棒,否则怎么处理这群骄兵悍将。
刘泰对褚翜道:“细节再优化一下,就正式的发行出去吧。
同时为了避免将士不明白,发布一个月内,伱与习参军一起安排人去军营里面解析这军功爵制,让士卒清楚知道,怎么样能够升爵,怎么样会被降爵,什么样能够获得土地,怎么样能够成为关内侯。
只有这些全部都给每个将士都讲清楚了,将士们才会乐意奋斗。
另外一个月后,我会安排时间去军营抽取将士询问,如果他们不懂得如何晋升如何得田,那这军功爵制就要打回去重做。
总而言之,你的目标就是,哪怕是一个傻瓜,只要当兵了,就要知道怎么获得军功!”
“遵令!”褚翜对刘泰提出这样的要求,雀也并不感觉到任何的意外,即刻应答下来。
说实话,褚翜跟着刘泰也已经这么久了,也明白刘泰带兵的性格。
相对其他将领来说,对麾下士卒更加重视金银财宝各种物资的奖励,又或者假借天命鼓舞士卒,又或者是用严苛的军纪保证士卒的令行禁止,但汉王不是这样的。
汉王有能力保证将士们的物资消耗,的确是非常强,但更强的是,汉王虽然重视物质上的保障,但更重视战士们意志上的信念。
从最初加入汉王的军队便是开始讲《汉书》,到现在更成为汉王统兵的无上法宝,即使如此,汉王一直在想办法增加将士们的内驱动力。
更重要的是,他真实现大汉复兴,且跟着他一路而来的将士们也在分享红利。
这红利大到一众将领,小到只提供税收的百姓,都能感受到大汉统治下的安稳,这一种感觉甚至让他们怀疑几年前的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仿佛是假的一样。
褚翜看看手中的军功爵制,不论怎么说,这制度从自己的手中去完善,去颁布,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就在刘泰颁布军功爵制,让奖惩制度让麾下士卒深入人心,逐渐为南征中原做好准备时,王羲之与王度的船支也已经到了津口,坐船进入永济渠。
这时候的王度呆呆的向家乡方向看望,心中略略带着几分不舍与无奈。
“子器这是想家人了!”王羲之看着王度的样子开口道。
王度听到王羲之的话,脸上不由流露出了几分的坦然道:
“拙荆身怀六甲,不便与我远行,如今分离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心中自然有几分的忐忑,逸少你是不会明白的!”
王羲之听到王度的话,倒坦然道,“若担心嫂夫人,便先在邺城置业,等到时候把嫂夫人接过来就事了,如今又何必做女儿姿态。我等匹夫当有凌云志,勇夺三军万户侯!”
“好!”王度听到王羲之的话,却也对王羲之道,“逸少所言甚是!”
两人继续饮酒,观赏津口千帆过尽的热闹景象。
只不过这条河道逐渐向着南边通行,王羲之突然反应过来说,道:
“这航道就是汉王修建的永济渠吧,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船只向邺城而去!”
“是啊,我也没想到这段永济渠也不过只刚通航而已,居然已有这么多商船,真不愧是商人,逐利而生,不见疲倦!”王度不由感叹道。
说实话,王度因为是寒门出生,所以格局视野小,一直都是王度自带的问题,就算想改正,怕也需要时间去慢慢的磨炼。
但王羲之不一样,不论是他的父亲,亦或者他的世家,都是站在天下最巅峰的位置上指点山河的。
所以在永济渠打通之前,王羲之觉得刘泰主张修建这永济渠,真是神经病。
但此刻这永济渠真正修建起来,看着幽州与青州的商船,通过永济渠向邺城而去时,王羲之顿时发现刘泰所在物流资源的运转效率高的可怕!
要知道不论是幽州亦或者青州的东部,就算不是苦寒之地,也算是地广人稀。
但现在随着永济渠沟通了他们与邺城,尤其渤海湾中还有刘泰的军舰保护时,顿时整个北地,就仿佛在这一刻彻底的盘活了。
王羲之终于明白了,这两年刘泰在挖掘永济渠,就是为了不浪费自己曾经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冀州与青州,因为已经开发好的两地,能够源源不断的把资源运输到邺城,而不需要太高的代价。
因为陆路运输人吃马嚼,想做好征伐晋廷的准备,怕需要更高成本。
但现在的话,王羲之心中一紧,总感觉若是这永济渠修建完成,这战争怕就要临近了。
(https://www.66kxs.net/book/3189/3189337/115058978.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