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在线 > 第304章 朱元璋:什么?后代尽是奇葩?!

第304章 朱元璋:什么?后代尽是奇葩?!


【唐文宗李昂这一年也只有十八岁,比他哥哥敬宗李湛只小四个月。】

    【加之其父兄的所作所为都令人十分失望,因此唐文宗刚上台的时候,大臣们并不看好他。】

    【但刚刚继位的文宗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

    ……

    天幕上。

    年轻的皇帝高坐龙座,面上强压平静。

    殿下群臣肃穆而立,一言不发。

    站立在皇帝身旁的宦官大声念着旨意。

    “按元和旧例,五坊鹰犬,一律放出。”

    “度支、盐铁、户部、州府每年朝贡,一律以兴元旧例定额供给,不得增加。”

    “禁内廷诸司所辖宦官增加衣粮。”

    “每逢单日,文武百官皆上朝议事!”

    此言一出!群臣俱都惊愕目视上首。

    ……

    【公元826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放无职事宫女三千人,裁宫廷教坊乐工、翰林伎师、苑总监术士等吃闲饭的一千二百多人,停止各司新加的衣粮。】

    【御马坊、球场及近年另外存的钱谷所占用的田地,完全归之于有司。】

    【先前穆宗、敬宗时期宣布上贡求取的的刺绣、雕镂器物以及金筐宝饰的床榻,全部停止。】

    【敬宗时代,每月不过上朝一两次,文宗恢复旧制,每当单日必定上朝,在朝会上与群臣讨论政务也非常认真,有时甚至因过于投入而忘了退朝的时间。】

    ……

    大汉。

    “刘邦,你觉得这小娃娃能不能扫除大唐的弊端?”

    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刘邦挠了挠大腿百无聊赖道:

    “观此种种,只能说他足以称得上是一个好人,但能否成为一个好皇帝……难说。”

    “还是那句话,大唐此时缺的不是好人、好皇帝。”

    “缺的是有决断力,有那种不顾一切、一往无前决心的皇帝。”

    吕雉娥眉一蹙,略有不同意见。

    “禁内廷诸司所辖宦官增加衣粮,这不是要明摆着要对宦官出手?”

    “这难道还不算有决心?那都是执掌生杀大权的宦官了。”

    刘邦看了她一眼。

    这么激动干嘛?还没放弃让刘盈当太子?

    这人怎么这么倔强呢?

    “说,谁都会。”

    “主要还是看如何做。”

    “李昂的改革,正好怼在掌权宦官的利益上。”

    “如此毫不掩饰的想法怎么不会让宦官人心浮动?”

    “大权都在人家手里,他能做什么?”

    “朕跟你打個赌,这人的种种措施必定接连受挫!”

    吕雉看着满脸自信的刘邦,点点头正色道:

    “好,你说的对。”

    “我不赌。”

    被噎了一下的刘邦无奈的白了她一眼。

    “你学坏了你。”

    吕雉立刻顶回去。

    “跟你学的!”

    “啧啧,朕就爱你这个劲儿!”

    “呸!恶心。”

    “嘿嘿,更爱了!”

    “……”

    ……

    【公元827年二月,改元太和。】

    【大臣们废寝忘食,不计个人利益的为皇帝出谋献策。】

    【文宗也和大臣们终日待在一起,商议军国大事,定下未来最重要的国策。】

    【从朝廷用人到国库储藏、从各地灾情到水利兴修,无所不问。】

    【从大政方针到具体措施,都详细与宰相大臣们讨论研究。】

    【并且要求把各种节假日或者辍朝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双日,以便不影响单日的上朝。】

    【同时文宗还下令铸造“谏院之印”,改变谏官进奏表章还要在其他部门请印以造成奏事泄密的状况。】

    ……

    大唐·宪宗时期

    李纯看着天幕眼前一亮。

    “朕看李涵也不错,干脆直接立为皇太孙好了!”

    郭氏皱着眉略有几分不满。

    “他是恒儿的儿子……越过其父而当太孙……”

    “于礼法不合吧?”

    李纯眉头一竖,一掌拍在案几上,大声喝道:

    “都什么时候了!”

    “礼法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让他继位,把朕造就的大好局势毁之殆尽吗?!”

    “此事就这么定了!”

    “朕说的!”

    ……

    【公元828年三月,唐文宗下诏制举,以贤良方正与直言极谏问策取士。】

    【于是,各地推荐的举人纷纷到京都应试。】

    【其中有一个叫刘蕡的举人,在试卷里直陈宦官专权于国于民不利。】

    【他认为天下倾覆、举国之乱、朝政危机都是由宦官的专权所导致的,还论述了藩镇擅兵、奸臣当道的诸多危害,主张要使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帅。】

    【考官们将它传来传去,赞不绝口,觉得是篇难得的佳作。】

    【但是,到了决定录取的时候,谁也不敢表态,因为一旦录取了刘蕡,就得罪了宦官,自身的官位必不能保。】

    【唐文宗对刘蕡的观点非常认同,但由于羽翼未丰,只得任用了其他应试者,唯独没敢用刘蕡。】

    ……

    {历史说文宗喜欢和大臣商讨,但决策能力不行,如果有权力,谁会好谋无断。}

    {那些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还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

    {他是没办法,不是他不想做决定,后面的宦官不愿意。}

    {讲真,唐朝即使到了晚唐,大部分皇帝也都是非常不错的皇帝,都有理想有抱负,而明朝,除了前面三个其它各个都是奇葩。}

    ……

    汉末·(曹操偷袭益州擒刘备的时间线。)

    诸葛亮望着天幕悠悠长叹:

    “称国以弑者,国之人皆不赦也!”

    “宪宗、敬宗两位国君被弑杀,这些大臣中能够免除不赦之罪的又有谁?”

    “他们有何面目站在新帝的朝堂之上?”

    “宦权之势……张矣!”

    “但也不似桓灵二帝之诸宦官那样斩杀忠良之臣、将天下士人除灭殆尽的地步!”

    “也无蔡中郎那般受髡钳之刑、张元节逃亡之祸!”

    “这文宗一朝的诸位大臣亦有何惮而不孤鸣其公愤?!”

    “国之无人至于此极,呜呼哀哉!”

    一旁的曹操饮着黄酒,看了一眼身边往嘴里扔青梅的刘备,小声嘀咕着:

    “孤怎么觉得……你家‘丞相’意有所指呢?”

    刘备嚼着嘴里的青梅看着曹操微微笑道:

    “魏王多虑了。”

    曹操脸色微微好转。

    “孔明就再骂伱。”

    曹操彻底脸黑!

    大耳贼!要不是孤舍不得孔明……

    可恨啊!

    怎么云长和孔明都这么死心眼呢!

    这大耳贼哪里比得过孤!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里唐文宗的选择,暗自叹息。

    升起的点点希望转瞬消失殆尽。

    商议国策的时候踌躇满志,真到了执行的时候却显得犹豫不决。

    所谓宦官制之,说白了就是皇帝怕死而已。

    但此乃天子的承担,非趋利避害可以为之。

    还有这满朝大臣……

    李世民看了看因为要不要将政权也归纳秘阁里,从而争论起来甚至开始动手,然后被武官架开的文臣们。

    又看了看天幕里那些装死的大臣们。

    毫无气节!

    ……

    大明。

    “妹子你看!”

    朱元璋兴奋的指着天幕里话大声道:

    “咱的大明三代以后,皆是奇葩!”

    “好啊!好啊!”

    老朱兴奋的在地上来回踱步。

    “奇葩好啊,奇葩好!”

    “嘿嘿嘿!能越过朕和标儿,这后代子孙得多厉害啊!”

    “好!好!”

    马皇后看着一圈一圈转悠的朱元璋看得直迷糊。

    “行了行了,别转悠了!跟驴拉磨一样!”

    朱元璋停住脚步,一屁股坐到马皇后身边。

    “妹子!咱高兴啊!”

    “代代奇葩,两汉也不敢如此说啊!”

    马皇后给他倒了杯茶水,淡淡道:

    “知道了知道了,喝水吧你!”

    朱元璋轻瞥了一眼,鼻子哼了一声,但不敢回嘴。

    端起玉盏直接牛饮下去,随后将杯盏一放,起身就往外走。

    “诶!你干嘛去?”

    马皇后忙声问道。

    朱元璋连停都没停,直接摆了摆手道:

    “咱找标儿去!”

    马皇后看着越走越远的老朱无奈的笑了一声。

    “不显摆出来你是真难受啊。”

    随后看向天幕。

    “奇葩?重八心头上的石头算是放下了。”

    “不过……那个嘉靖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88/3188825/11110811.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