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 > 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黄泉

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黄泉


第284章  父子同赴黄泉

    大唐。

    贞观众臣看了一眼还在当木偶的皇帝,开始与皇后、太子自主讨论起来。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武将权力兵权导致皇帝不放心。”

    “皇帝不放心武将,朝臣就会献策解除武将的权力。”

    “到了这里,就有了两条路。”

    房玄龄看了一眼殿内的武将。

    除了混世魔王不在,就连原本缠绵病榻的秦琼也白着一张脸来参加朝议。

    看着众武将毫无异色的表情,房玄龄继续道:

    “武将放弃兵权,皇帝依然担心他的党羽,武将被追究掌权时的责任,被皇帝杀死。”

    “二是武将不敢放弃兵权,随后与朝廷对抗,被剿灭。”

    房玄龄举着笏板冲上首躬身一礼。

    “皇后殿下、太子殿下,到了此处事情很明了了。”

    “史思明的复叛并非主臣有误,而是武将问题已经成了死结,迟早会爆发。”

    “不是以对大唐有利的方式,就是以大唐更加被动的方式。”

    “肃宗与那位李光弼的做法虽然看上去卑鄙,却是争取上风的做法。”

    “至于是否成功,则带着很强的偶然性。”

    “说到底,一是自府兵制崩坏,而玄宗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于是边兵重、内地虚,遂成尾大不掉之势。”

    “二,则是大唐缺了一套可以使武将安心放权也不会被追责的制度。”

    “而这个制度,只有陛下可以确立。”

    “以陛下天威,定万世基调!”

    ……

    大唐·玄宗时期

    “啪!”

    李亨一个猛劲扑倒在地!

    李世民收回愤怒的熊掌,叉腰怒喝道:

    “你就非得这么急!”

    “人家带着十三万人投降,才让你有机会结束战争!”

    “你不想着彻底平复战争,反而开始谋算着杀他?”

    “伱就不能等天下安定再徐徐图之吗!”

    随后一指旁边幸灾乐祸的李隆基怒声道:

    “你比他还要蠢!”

    李隆基一懵,关我何事啊?

    面朝黄土的李亨委屈啊!

    不说自己是替别人……替自己……替未来的自己受过。

    这问题的本质也不出在我身上啊!

    还不是因为……

    “你还笑!”

    一声怒喝!

    李隆基与李亨一个姿势趴在地上。

    李二凤双手叉腰看着死皮赖脸趴在地上的两人气不打一处来!

    “朕威名一世!”

    “怎么有你们这么蠢的后代!”

    “脑子!动动脑子!你们没长脑子吗!”

    “给他许一个地盘!让他安稳富裕的度过余生有那么难吗!”

    李隆基和李亨泪流满面。

    太宗皇帝!您说的好轻松啊!

    但朕/我不是您啊!

    ……

    大唐·肃宗时期

    李亨苦笑着。

    一边怕,一边用。

    你们当朕想这样吗?

    太宗、高宗之时,所有的士兵都是由皇帝派遣的直辖官员指挥。

    到了我老子那,北方边境的节度使获取了军事指挥权、征兵权、任免权、财政权。

    他们指挥的士兵谁认识皇帝是谁啊?

    兜兜转转的,又回到两汉那种你是我的臣子,你的臣子却不是我的臣子的怪状里了!

    你们让朕怎么办?!

    ……

    大宋。

    终于看到宋,还看到解决兵权。

    兄弟二人也都明白了。

    赵匡胤压抑着翘起的嘴角,双手扶膝从台阶上慢慢站起。

    低头拍了拍浮尘,强装淡然道:

    “也就是借鉴了一下前朝出现的问题。”

    “算不得什么……”

    一旁赵匡义目光斜挑,幽幽道:

    “兄长,这里又没外人,想笑你就……”

    “哈哈哈哈哈!”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执着玉壶看着天幕,嘴里连连称赞着

    “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一个开国皇帝不杀功臣的!”

    “平稳收回军权的,只有我大宋太祖一人!”

    ……

    大宋·神宗时期

    王安石看着天幕,一脸追忆之色。

    “在五代十国那混乱的两百多年中。”

    “无数阴谋、背叛、杀戮和战争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人性之恶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敢憧憬明天。”

    赵顼背负双手静静听着。

    “但同样是在如此险恶的时代,太宗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

    “没有使用阴谋、没有举起屠刀。”

    “而是开诚布公的谈判,和曾经的兄弟推心置腹,达成相互谅解。”

    “这是独属于太祖皇帝的魅力!”

    “太祖皇帝给大宋留下一抹光辉,大宋的风度也由此而来!”

    “但是……”

    王安石再次看向背对着他的皇帝。

    “陛下,这股遗韵到如今已经成了大宋的跗骨之蛆!”

    “不得不治了!”

    赵顼面色不动,眼神挣扎。

    “……王卿,一切等天幕讲完,再下决议吧。”

    ……

    【三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战败,以朔方军切断河阳桥,以保东京洛阳。】

    【史思明兵至邺城,杀安庆绪,留子史朝义在邺城,自己则返回范阳。】

    【四月,九节度使溃败,监军宦官鱼朝恩将罪责推给郭子仪。】

    【唐肃宗遂召郭子仪还京,以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

    【同时重赏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为抑退李光弼做准备。】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支着腿倚着凭几,见状无奈道:

    “这皇帝……实在是反复无常!”

    “疑则不用,用则不疑!”

    “用人之术无外乎这八字。”

    “这人……没脑子!”

    一旁的卫子夫则语气柔柔道:

    “皇帝不信武将反信宦官,怕是要重返后汉覆辙啊。”

    刘彻闻言烦闷的挠挠头!

    豪强!大臣!武将!宦官!

    怎么这历朝历代都在一个圈子里打转呢?!

    这原因出在哪里?

    ……

    【九月,史思明率大军南下,渡河,攻取汴州。】

    【李光弼只好放弃洛阳,迁出洛阳百姓退守河阳。】

    【史思明在河阳大败于李光弼,逃回东京。】

    【公元761年,鱼朝恩、仆固怀恩怂恿唐肃宗命李光弼出兵攻打洛阳,李光弼被迫出战,在邙山大败,因此失去兵权。】

    【三月,史思明乘胜进攻长安,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随即史朝义洛阳称帝后,叛军分裂,从此没有力量再向唐朝发动进攻。】

    ……

    天幕上。

    垂垂老矣的李隆基坐在龙座上,仔细观摩着手上的香囊。

    看着殿内的角角落落,过往的回忆屡屡浮现眼前。

    “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

    “今宵魂在何处,冷雨里,碎铃声咽。”

    “点点滴滴,心似寒泉落飞雪。”

    “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

    余晖从殿外映进,照的满殿通红。

    老者头颅垂下,香囊自手中滑落。

    ……

    【公元762年四月初五,李隆基辟谷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七十八岁。】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四月十八日,李亨“闻上皇登逻,哀慕,疾转剧,乃命太子监国。”,病重,崩逝于东内大明宫长生殿,享年五十二岁】

    【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大臣们感念李亨在两京沦陷之际力挽狂澜,维持了大唐的社稷,追谥庙号为肃宗。】

    【李亨最终没能在自己手上完成平定叛乱的大业。】

    ……

      被软禁还能熬死自己儿子,李隆基真是……完美避开李家短寿基因,得到武则天的长寿基因。

        真奇妙……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88/3188810/11110831.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