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国泰民安,太平昌盛
大宋庆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上个月开始,周边各国使节团就陆陆续续抵达了开封。
天气虽然寒冷,却也阻止不了汴梁百姓对于庆典活动的热忱。
因为朝廷找到了遗失百年的传国玉玺,普天同庆,所以原定于十二月二十八日的庆典活动提前举行。
经过朝堂上的商议,先于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祀活动,再在二十八日开始新年庆典。
之后庆典活动将持续到正月初三天圣节,后面从初三到十五日,朝廷的庆典活动结束,基本上就是天圣节到上元节的民间庆典活动。
毕竟朝廷举办大型活动花费会非常巨大,基本上只能维持数日,更多的活动还是要民间自发举行,如以前每年新年和上元节盛会,官府只负责维持秩序即可。
而之所以选择在二十四日,便是恰好二十四为灶神节,又称为小年,这个节日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北宋时期尤其隆重。
据《东京梦华录》载:“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果酒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谓之照虚耗。”
此外,是月还要供胶牙糖,即灶糖,以黏灶神之口,使之不能说坏话;小年将灶神送走后,腊月三十日要“接灶”,过了三十日晚,到大年初一才算是新年来临。
二十四日清晨时分,汴梁各坊市、街道都张灯结彩,许多汴梁百姓逛着各街市,采购年货,并且还有大量外国人穿梭其间,一个个好奇四下打量着。
前几日那些外国使节团需要把精力放在正事上,与大宋朝廷谈合作,谈贸易。除了军火交易以外,其它的贸易合同也谈了非常多。
像茶叶、丝绸、铁器、瓷器、服饰、书籍、铅笔、纸张、白糖等手工制造品与工业品的订单加起来就不比军火少。
现在大宋愈发区域工业化升级,迈入电气化时代之后,如宋代五大官窑之首的汝窑如今就已经用上了电力,让转盘飞速转动起来,更方便匠人捏制以及雕刻。
还有工厂当中,一些制造业的流水线,也开始从蒸汽机时代向电气化时代过渡,不少打螺丝的钢铁加工以及纺织厂,都慢慢地引进了电力。
所以如今依旧保留着传统手工制造的行业已经不多。
要么是像茶叶这种产出与制作比较难工业化的商品,要么是像丝绸、瓷器这种只能用少量工业,大多数时候还是得人工的产业。
也难怪后世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商品卖到了全世界,却始终在茶叶、丝绸和瓷器上被清朝掐脖子。
种茶、养蚕、捏瓷、炒茶、缫丝、雕刻等工艺,可不是靠机器就能够轻松完成。
二十四日上午清晨,汴梁外城和内城的各个街道就开始逐渐拥堵起来,上工干活的工人,走街串巷的小贩,还有临街买年货的百姓络绎不绝。
“冰糖葫芦嘞,又甜又脆的冰糖葫芦嘞,都是上好的白糖熬制。”
“钢锅,好锅,武安钢铁厂产。”
“毛巾啊,擦脸用的毛巾,还有牙刷,新年新气象,买点洗漱用品吧。”
摊贩们吆喝的声音不绝于耳。
宋代糖少有白糖,因为古代糖当中杂质与沉淀物非常多,导致制出来的多是黑糖或者红糖。
直到南宋时期,有制糖人偶然发现了“黄泥水淋脱色法”,这种方法被记载在了南宋的《糖霜谱》当中,最终在元明时期广泛使用。
最近这些年大宋在菲律宾、越南、海南、广州等地大量种植蔗糖,又从中东商人那引入甜菜,通过工业榨取,加上化学院研制出来的脱色法与去杂质法,广泛制取白糖。
使得近两年大宋百姓终于开始能够享用到没有杂质的糖品。
虽说由于甜菜的产能不高,蔗糖虽有一定产能,但受限于只能在亚热带与热带种植,依旧无法全国性推广,让糖制品价格还是略高,也不能惠及到全大宋家家户户。
然而这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始,一旦甜菜在全国推广,糖厂也大量建立,糖制品惠及全国也是迟早的事情。
至于各类厨具和生活用品,其实并不是武安钢铁厂或者汴梁纺织厂生产,作为大宋目前最大的钢铁厂和纺织厂,这两家主要生产原料,也就是钢铁和布。
锅碗瓢盆、毛巾衣服之类的东西,是加工厂制作。他们从两个大厂购买原料,再进行二次加工,这也是一个良好的生态发展。
街头巷尾人潮涌动,许多百姓也纷纷向着宣德门外广场而去。
清晨的时候有升旗仪式,到了早上辰时末刻,也就是八点半的时候,宣德门外广场上已经有大批官员,穿着传统朝服在那等着。
现在很多官员都已经上行下效,在政制院以及各部换上中山装或者青年装之后,也都少有穿官服办公。
不过这个重要的场合,还是要穿用于隆重祭祀的朝服,以表示对祭祀的看重。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各国使节团,单独站在了右侧广场上。
另外就是赵氏宗室子弟。
这次毕竟是祭祀太庙,算是祭祖,因此也来了不少人。
稍远处还有十多名穿着儒生长袍,或戴眼镜,或手中拿铅笔、笔记本,一眼看上去就像某些文化份子的中年人。
官员队伍当中的欧阳修似乎跟他们很熟悉,在活动开始前还特意过去与他们打招呼。
这次活动流程安排也很简单。
二十四日在太庙举行祭祀,二十八日举行盛世庆典活动,二十九日举行大阅兵与授衔,三十日到大年初一举行新年庆典。
原本太庙的位置是在太庙街,位于皇城东南角的秘书省东侧。
但后来皇城扩建,把太庙街也纳入了进去,赵祯就提议重修太庙,于是在皇城东南角,大概在原来汴梁潘楼一带,修建了恢弘的建筑群。
具体位置便是在如今长庆宫的东侧。
很快随着辰时末刻时间一到,宣德门三座宫殿大门打开,城门楼上王守忠宣旨道:“陛下有诏,太庙祭祀!”
“走吧。”
百官队伍最前面的赵骏撩起了他宽大的紫色正一品官服,朝服的头冠上没有两支翅膀,更显得他英武非凡。
冬日的寒风当中,所有官员与使节团的成员都不觉得寒冷。
里面厚厚的棉服遮蔽了冷风。
百官们排列队伍,在政制院诸多宰相们昂首阔步的带领下,徐徐踏入宫门。
此刻赵祯的车队已经在宫中等着他们。
所有人到齐之后,前方赵祯与曹皇后坐在八匹马拉的宽大马车当中,那马车比几张床还大,金碧辉煌,充满了尊贵与华丽。
在周边一些国家国王羡慕的眼神当中,马车带着众人穿过了长庆宫,到达了皇城东南角的太庙。
这里依旧是个更大的广场。
广场由大理石铺成,中央树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纪念那些为中华汉人流血奋战的民族英雄与战士。
原本上面写的应该是大宋,但赵骏坚决反对,最终改成了中华民族英雄纪念碑。
到了碑前,队伍停下。
赵祯从车上下来,两侧礼仪卫兵随即马上走到了碑前。
礼部尚书站在一旁,手中拿着鲜花。
在碑前还放着五谷、牲畜、香炉等祭祀用品。
赵祯走到碑前,接过鲜花,身后跟着赵骏等宰相,一步步向着纪念碑走去。
接着旁边乐队开始演奏宏大的曲子,周围文武百官以及六十多名全球各国的国王和使者纷纷注视着这一幕。
之前那些穿着儒生长袍的中年人看到赵祯拿着鲜花向着纪念碑的方向走去,纷纷从怀里掏出笔记本,用铅笔开始在上面写下话语:
“庆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大宋皇帝陛下于太庙前广场向中华民族英雄纪念碑献鲜花。”
“纪念碑塔高约五丈,分为基座、底座、塔、塔身、铜像五部分。”
“其中铜像高一丈七尺,宽约八尺,由一名手中高举环首刀的青年将军和胯下战马两个塑像组成,代表了奋战中的古时将领,曾有人说它的原型是冠军侯霍去病”
那些人笔尖在纸上划动,迅速写下了一篇通稿。甚至有几位大神居然还能够现场素描,描绘出赵祯拿着鲜花,向纪念碑进献的一幕。
赵骏好奇地走过去瞟了一眼,然后又走回了自己的宰相方阵,对身边的范仲淹道:“这些报社的人真是人才。”
“都是你筛选下来的嘛。”
范仲淹笑了笑。
赵骏也笑了笑没说话。
为了掌握舆论,大宋朝廷对这方面还是控制得比较严。
一来是要把握舆论方向,要让舆论成为大宋手中的一柄利箭,给予百姓和知识份子,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
二来也是防止有些人煽动,万一有国内反贼借用舆论的手对付朝廷就不好。
所以多年下来,这些报社人员也算是练就了一身本领,知道在写报纸的时候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
很快随着两声礼炮的奏响,赵祯献花的仪式结束,一曲音乐也陷入尾声。
赵祯回到车内,马车再次启程,前往太庙。
整个太庙分为纪念碑广场、太庙以及祭坛三个部分组成。
上午祭祀活动自然是先纪念碑,再太庙,最后则是要祭祀上苍与天地。
大概半刻钟的样子,一行人到达了太庙前。
赵祯再次下了马车,在礼部的主持下,众人鱼贯而入,不过太庙再大也进不去那么多人,因此只允许部分人员。
即便是赵家宗室,也只有一些近亲才可以进入。
大概有五六十人,赵骏虽然已经是千年后非常远的族裔,但作为宰相,那自然是有资格进入。
这还是太庙修成之后他第一次来,就看到里面恢弘高大,左右两侧放着架子,上面摆满了香烛,中间有个巨鼎,里面插满了檀香。
而大殿最中央正前方,竟然还有雕像,那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雕像,是个面容富态的老者,下颌长了一缕山羊胡,眼睛如佛陀一般低垂看着下方,充满了神圣感。
从赵匡胤到赵祯时代,毕竟才过去76年,虽然亲眼见过赵匡胤的人大抵已经没了,不过皇室还保留着赵匡胤的画像,要造这样一个雕塑还是很容易。
只是在赵匡胤雕塑的旁边还有另外一座雕像,也是个面容富态的老者,仔细一瞅,跟赵匡胤的雕像还有点像。
赵骏撇了撇嘴,那是驴车战神赵光义的雕塑,在赵光义下面才是宋真宗赵恒的雕像。
这场面辣眼睛。
赵骏没想到赵祯夹带私货。
把他爷爷的雕塑放在了赵匡胤的旁边。
这要是赵匡胤真显灵的话,不得一脚把他那抢了自己儿子江山的弟弟踹下去?
而自己作为赵匡胤的直系子孙后人,那是真见不得这样辣眼睛的场面。
奈何现在祭祀的时候,不然高低得把赵光义雕塑拉到左右两旁去。
别的不谈,即便赵光义没做那些耻辱的勾当。
可按级别来说,后续皇帝哪有资格跟开国皇帝站在一起?
放在唐代太庙,李世民都没胆子和李渊的牌位并列。
“上香!”
礼部尚书那边又长又臭的祭祀文说完之后,将祭文点燃放在那巨鼎当中。
赵祯随即上前点燃香火给祖宗插上。
接着他又诵读祭文。
整个祭祀过程其实非常无聊,就是诵读祭文,然后点燃烧给老祖宗,告诉老祖宗自己过得多好,跟清明上香环节差不多。
只是诵读祭文的时间非常长,大家在太庙折腾了快半个时辰,总算是结束了仪式。
之后等祭祀完天地,就已经是中午时分。
上午活动结束之后,大家还不能走,要在长庆宫举行盛大宴会。
这次跟上次宴请诸多使者就不同,这是迎小年宴会,比上次隆重盛大得太多,光宴席桌子就摆了数百桌。
接着歌舞表演,音乐不停,从长庆宫外面的小广场,到连绵宫殿群,到处都是歌舞,到处都是乐队,到处都是吃喝的官员。
醉生梦死,犹如极乐盛宴。
宴会一直到下午未时末才算是结束,到也仅仅只是结束而已,今天一天的活动重头戏,却是在晚上。
文武百官以及使节团、宗室子弟和记者们才回家没多久,又重新洗个澡,换了身衣服,熏上香喷喷的香囊,到傍晚酉时初,再次进宫。
此刻的宣德门外广场附近真正的开始热闹起来,全城的路灯打开,灯笼高高挂起,人流如潮水一般涌动。
至傍晚酉时末的时候,整个宣德门外已经是一片海洋,人们欢呼着,高唱着。
“万岁,万岁,万岁!”
“官家赐福,大宋连绵昌盛!”
“国泰民安,永享太平!”
外面的百姓们呼喊着,将双手高高举起挥舞。
宣德门上赵祯看时候到了,就走到了麦克风前,高声说道:“朕是赵祯。”
“官家,是官家在说话!”
“以前新年庆典,最多就是远远地看一眼官家站在城楼上,今天我竟然听到官家的声音了。”
“官家万岁!”
百姓们在这一刻再次激动了起来。
严格来说,大宋庆典是每年都举行一次,时间分别是年底的三十日以及大年初一。
每到这两天大宋皇帝都要站在宣德门或者东华门上举行庆典,与民同乐。
但皇城禁地,距离遥远,百姓最多也就是远远看到无数人影而已,根本分辨不出谁是皇帝,谁是大臣。
然而此时此刻,他们虽然依旧距离遥远,可却能够清晰地听到赵祯的声音,这就已经令人震惊。
赵祯手里拿着稿子,继续说道:“新年将近,朕祝我大宋百姓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高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新的一年,朕希望我大宋人人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朕有一个梦想,愿我大宋万世太平,愿我中华汉人自强不息,愿我国家繁荣昌盛!”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几乎是赵祯每说一句话,下面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赵祯最后大声说道:“现在朕宣布,庆历十三年新年庆典,正式开始!”
“咻咻咻咻咻”
随着有什么东西一飞冲天的声音从皇宫方向传出。
成百上千道烟花直冲天际,在夜空当中绽放,绚烂的烟火在这一刻点燃了整个庆祝活动的高潮。
“咚咚咚咚!”
锣鼓的声音震天响动。
下方城门打开,诸多歌舞伎女走到了外面的广场上,音乐声响起,舞动曼妙的舞蹈。
紧接着外面各种舞龙、舞狮、杂技等活动也纷纷上场,为百姓演出。
一时间。
远处宣德门外御街上,人山人海的欢呼声同样达到了顶峰,百姓们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涌来。
上方城楼上赵祯讲话结束,掌声雷鸣。
唯有赵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走到了赵骏身边,低声说道:“大孙,怎么样,朕讲得还行吧。”
“还行,就是声音有些颤抖。”
赵骏一边鼓掌,一边目不斜视地盯着下方。
外面礼花不停,歌舞升平,全城百姓都在欢庆。
即便是那些贫困的人家,每年开封府也会送上温暖,提供帮助,为他们脱贫致富。
在这个时代,赵骏已经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好。
赵祯苦笑道:“这毕竟是朕第一次在数十万人面前讲话,有些紧张。”
“已经很好了,以后要慢慢习惯。”
赵骏笑道。
“大孙。”
赵祯听完了他的话,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远方。
“嗯?”
“朕其实很感动。”
“怎么说?”
赵骏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忽然发现赵祯的眼角居然有泪花。
赵祯用宽大的衣角擦了擦眼睛,边哭边笑着说道:“如果没有你,朕这辈子,都见不到这也的场景吧。”
“是倒是,但也别忘记自己的功劳,换了别的皇帝,就算有我,这辈子也别想见到。”
“哈哈哈哈哈哈。”
祖孙二人对视一眼,会心一笑,脸上已是灿烂的阳光。
赵骏来时,大宋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十余年过去,不仅山河无恙,同时已是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如果没有赵祯全心全意的信任,也没有今天这样的大宋皇朝。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80/3180917/11432887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