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玩蛇怪 > 第209章 万人相送

第209章 万人相送


第209章  万人相送

        宝元元年十二月,赵骏在潭州待了四个月,从八月份发生水灾,到九月份灾区重建,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一直待在这里。

        调度粮草物资,组织生产重建,打击不法行为,防止人口买卖,设立完善的制度。

        像秦三娘、周武这样几乎家中完全没有劳动力的人,官府出面将他们原本的田地租下来,并且分配一定新开垦的田土,同样租出去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

        虽然他们没办法开垦田地,但在家里种种菜,或者想办法打点零工短活,加上官府每个月利用他们自己家里就有的土地出租,还是能勉强维持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人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五保户,由于家中没有青壮劳动力实在无耕作维系,所以享受官府提供的基本生存保障。

        虽说在古代提供这样的福利听上去不太现实。

        但实际上以宋朝发达的经济情况和占城稻引入后的生产力提升,即便是在三冗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真要诠释保证人人不饿死,居然是一件勉强能实现的事情。

        因为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奸相蔡京,在当时朝廷财政已经相当吃紧的情况下,就已经建立起全国性质的社会慈善和救助制度。

        不但设立了专门收养“鳏寡孤独者”的居养院,还有专为穷人治病的安济坊以及公共墓地漏泽园。

        除此之外连孤儿院和收养制度都配备,名字叫做慈幼局以及婴儿局。

        所以宋朝因繁荣的商贸环境以及确实有钱也不是一句空话,只要朝廷有这样的福利政策,只要地方官府执行得当,只要基层治理上能够保证这些福利发在这些人手上,做到保障百姓基本生存需求也许真能达到。

        但很可惜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实现,即便朝廷有这样的政策,地方官府的执行以及基层治理就决不可能达到最理想状态,包括蔡京的福利制度,中后期基本上也烂得差不多。

        长沙这边要不是赵骏盯着,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样完善,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帮助对于像秦三娘、周武他们这样的贫困家庭能维持多久。

        不过好消息是荆湖南路这边的官员还算可靠。

        除了陈希亮不管能力还是政绩都极为优秀以外,荆湖南路转运使王遥,提点刑狱司李肃之,潭州知州王罕,转运判官刘元等都是靠谱的人。

        能力和政绩虽然比陈希亮稍微差一点,但人品和道德值得肯定,治理水平不能说特别优秀,可也是中上级别。

        所以赵骏在亲眼见到地方官府已经将所有灾民妥善安置之后,便继续踏上巡视之路。

        到宝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038年年底,赵骏就北上至荆湖北路。

        出发的时候是十二月中旬,这一日清晨卯时末,天色还没完全亮,赵骏收拾好了行礼,在诸多卫士的保护下,告别了王遥、李肃之、王罕、刘元、陈希亮等大小官员,就出发前往码头。

        他本来是想悄悄地走,不通知地方官吏。但陈希亮认为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跟王遥他们说一声,否则不告而别,有点说不过去。

        赵骏觉得有点道理,就在昨晚上和他们吃了顿便饭,又指导了一些对于荆湖南路治理的意见,等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便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路前往码头。

        这个时间点其实是早上大概七点钟,由于正是冬天,天色还是灰蒙蒙的,虽然街上已经有了行人,但不算多。

        陡然出现大队人马从县衙出来,一些百姓便好奇驻足观看。

        有人很快认出了那是赵骏以及诸多荆湖南路高级官员,便议论纷纷道:“知院这是又要去哪里?”

        “也许是去别的乡县巡视吧。”

        “但往常也不会这么清早,知院这段时间可累坏了。”

        “是啊,真心疼知院,刚来潭州时我见过那模样,意气风发。但最近这段时间,知院仿佛老了好几岁。”

        “走,跟过去看看。”

        大概有那么些百姓虽然很快就是要上工的时间,但还是想跟着去瞧瞧。

        此时赵骏出了西城,慢慢到了码头附近。

        他的卫队已经集结,两艘从当地雇佣来的运输大船,每船都能载数百人,整个一千四五百人的队伍,轻松可以装下。

        这次北上荆湖北路后,就没打算去南阳了,最多顺汉水到襄阳那边看看,然后就逆流去四川。

        按照路线他明年上半年视察完四川后,就会继续北上到陕西关中去。

        那个时间点想来也是宋夏战争的关键时刻,赵骏没打算去添乱,但慰问一下士兵,做一点思想工作或者政治工作还是没什么问题。

        一路上赵骏边和王遥等人闲聊,一边看向码头江面。

        随着治理恢复后,潭州也渐渐发挥起他连通广东和湖北的交通枢纽工作,此刻码头上零星已经出现几十艘商船。

        虽然比不得后世民国时期,长沙码头上几百上千艘船只的壮阔场景,但有开头就是好事。

        毕竟北宋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城市只有六个,分别是汴京、京兆府、杭州、福州、泉州和潭州。经济上,长沙商税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大运河沿线的杭州、汴京、楚州。

        只要经济能够恢复过来,长沙也很快会恢复到原来的繁荣昌盛。

        “好了,我要说的话就是这些了。”

        赵骏站在码头上,旁边士兵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登船,他对众人叮嘱道:“治理和发展都缺一不可,广东路现在是海外贸易的重要渠道,但大多数商船即便到了广东,也只会继续行船去福建,去杭州。”

        “这次南下我去岭南,也叮嘱了当地官员,要求他们积极对外开放,营造更好的经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商人,最好能组建船队,亲自派人去西方看一看,瞧一瞧。”

        “只要能继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广东那边就能源源不断地吸入国外的金银铜币,为大宋带来数不尽的财富。”

        “而湖南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风口,如果我们能够把水运打得更通畅一点,让广东来的商人通过水运可以直接把货物运到长江,再通过汉水送到襄阳,走陆路直接去汴梁,从路程上也要比去江东近得多。”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发展本地的手工制造业,将湖南的商品运到广东去,卖到国外去。走出去,引进来,就是我对广东路和湖南路最基本的要求,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实现。”

        这些天来,赵骏也科普了一些基本词汇知识,比如贸易、市场、风口。实际上这些词汇在古代就有,但意思和后世有点不同,所以才需要解释。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而就在赵骏这边正讲的时候,城外的百姓已经越来越多了。

        因为跟出来的一些百姓越看越不对劲。

        以前赵骏巡视潭州周边受灾乡县,是从来都不会带军队的,最多也就带几十个护卫。

        毕竟一千多人的军队跟着四处跑,一是不方便,二来给地方增加负担。

        所以平时这些军队都是留在长沙,帮助长沙受灾百姓清理淤泥、开挖田土以及修筑堤坝,根本不会跟着赵骏走。

        但现在是怎么回事?

        百姓们几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知院要离开潭州了。

        一时间很多人都纷纷往城里跑,四处大喊大叫。

        <div  class="contentadv">        “出事了,知院要走了。”

        “都快起来,快去码头看看,知院要离开长沙了。”

        “还喝什么茶,现在快赶到码头去啊。”

        那些人纷纷呼朋唤友,一下子引得整个全城都轰动起来。

        长沙县城池不大,但人口却很密集,而且非常多,到宋徽宗时期,就已经超过杭州仅次于汴梁。

        此时得知赵骏离开的消息,瞬间满城都仿佛活了过来,很多人还在床上,就听说这件事情,连忙穿上衣服走出屋外,然后撒丫子向着西城门方向狂跑。

        赵骏这边士兵们差不多已经上了船,也跟王遥等人进行了叮嘱,说话间便扭过去上了船准备离去。

        便在这个时候,就忽然听到远处城门方向,传来各种杂乱的声音。

        众人看过去,就看到城门口不知道何时涌来很多百姓,他们嘴里纷纷呼喊着:“知院别走”“留下来吧”“多待些日子”的话。

        把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而且不止是城门口,还有南面郊外,依旧有百姓不断跑来,嘴里呼喊着希望他能够留下。

        赵骏此时已经到了船上,看见这个场景一时间有些惊讶。

        他在别的地方,比如淮南等地其实也遭遇过这种事情,但不管从场面上还是人数上都比眼下这个情况小许多。

        毕竟他在淮南造福的是整个淮南路,离开的时候是在真州,真州那边的百姓对他所作所为感触不是很深,淮南各地受他恩惠的百姓不可能过来。

        但现在是在潭州施恩,这些日子赵骏做的事情潭州百姓都看在眼里,因此得知赵骏离开,不可能不来相送。

        “知院,开船吗?”

        旁边的江大郎问道。

        赵骏见到百姓已经蜂拥而至,很多人都已经跑到了码头边,便苦笑道:“若是直接离去,伤了百姓的心,就先在这留一会儿,跟百姓道个别吧。”

        “是。”

        江大郎就命令先不开船。

        片刻功夫,码头上就已经是人山人海,岸边无数百姓伸出自己的双手向赵骏挥舞。

        有人高声喊道:“知院,再多留几日吧,潭州百姓还未谢过知院。”

        “知院,你是我全家的救命恩人,还请知院受我一礼。”

        有人跪在地上磕头。

        “知院,此去一别,还请珍重。”

        有人放声哭喊。

        “知院!”

        还有人干脆不知道说点什么,只知道呼喊赵骏的职务。

        更多的人则是举起双手叫喊着什么。

        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充斥四周,将整个码头仿佛都要被这样的声音给淹没。

        赵骏只能站在船头不断招手,喊着:“回去吧,乡亲们,都回去吧。”

        没有人走。

        有人脱帽致敬,有人跪地哭喊,还有人拼命踮起脚尖,拍着船体,想与他拉拉手。

        眼看越来越多的人向着码头聚集,赵骏怕出现踩踏事故,只好说道:“开船,再这样下去就要出事了。”

        船只便徐徐启动起来,百姓们更加狂热,不断高呼。

        随着大船缓缓驶离港口,人群很远的方向,因消息得知的太晚,姗姗来迟的秦三娘,拖着大儿子,背着小儿子,红着眼睛,向赵骏离去的方向微微欠身。

        周武跑得浑身是汗,眼见来晚了一步,当时就嚎啕大哭,嘴里喃喃着为什么自己不能再跑快一点,这样就能赶上知院离开了。

        不止是他们,很多人都是如此。

        人群当中县衙和州衙的属吏记录下这个场景。

        万人相送,呼声如雷,百姓们纷纷脱帽致礼,一个个泪流满面。

        而且还依旧有不断的人过来,来送赵骏的百姓从西城门排队排到了南城门大街,一眼望不到尽头。

        很多人见到他在船上看着下方码头,都拼命挥手致意,更多的人无不哭泣哀嚎,希望知院不要离开他们,希望知院能够一路顺风。

        赵骏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远去的这一幕,不由得感慨。

        原来这不是只出现在后世人民拥戴解放军的场景,在古代也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似乎想想,百姓最能知道谁对他们好。

        谁最爱人民,人民也最爱他。

        比如范仲淹治理西北的时候,善待当地百姓,他离去的时候不仅当地汉人,连本地羌氐之类的少数民族都希望他别走。

        他死的时候,当地羌人得知消息,更是“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还有包拯仅仅只担任过一两年的开封知府,为什么这么有名?

        还不是因为他能够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事。

        赵骏的善举可以说是活人无数,殚精竭虑地四处巡视灾区,慰问百姓,肉眼可见的憔悴,亦是被百姓们看在眼里。

        因此他得到了潭州百姓的拥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甚至在他走后。

        潭州本地百姓多有为他立生祠者,跟历史上范仲淹在邠、庆二州一个待遇,可以说算是地方百姓对一名官员的最高敬意了。


  (https://www.66kxs.net/book/3180/3180908/115569029.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