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九章 真正自由的国度
董良这次军贸充分考虑了欧洲的政治形势。
普鲁士和奥地利全都有扩张海军的需求。
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协议,两家分别向华族订购五艘铁甲舰。
全都是两艘巡防舰和三艘蚊字炮艇。
巡防舰通常比欧洲的护卫军要大一些,可以作为主力战舰使用,哪怕是遇到了对方的风帆战列舰都有一战之力。
蚊子炮艇则可以用来近海巡逻,在决战的时候,其主炮同样可以伤到战列舰。而它的吨位却只有五百吨不到。
这样就将成本控制下来了。
华族的手中虽然有现货,但是却不能直接交付给他们,总要等一段时间的。
两国要先回去挑选水手和海军军官过来,华族这边会上舰指导他们战舰的操纵。
等到舰队回去之后,华族还会派遣海军军官给他们担任顾问。
这样的售后服务让两国使团非常感动。
不仅仅这两个大国,汉诺威和奥尔登堡这两个稍微小一些的沿海邦国也各自购买了两艘战舰。
本来只是一次访问,结果愣是变成了军购。
使团在华族呆了整整一个月才离开。
阿达尔波特亲王还有些意犹未尽,他这段时间一直在跟华族海军的人交流。
第二舰队的人很多都是出身海盗,性格豪爽,与这位亲王殿下性格相投。
许多人与亲王殿下成为朋友。
俾斯麦接下来又见了两次董良,与其深入探讨了三步走建立德意志帝国的事情。
时间来到了九月份,北方已经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
北疆获得了大丰收,这是在战火中的丰收,非常难得,董良对其进行了通报嘉奖。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报名要去西域,为国家守卫西北边陲。
这个时代的人很多都有英雄情怀。
这些人有读书人,有官员,有普通的工人、农民,他们的到来将为西域的开发注入新鲜血液。
中线战场上,华族占领了图伦城,将战线推进到了西西伯利亚的边沿。而且华族占据了西萨彦岭,沙俄人占据的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华族这边居高临下,随时可以从任何方向进攻沙俄人,因此沙俄人必须要在西西伯利亚布置重兵进行防守。
华族这边守卫的都是山岭,则要容易的多。而且他们都是骑兵,一旦某个堡垒受到攻击便能够迅速支援。
在地利上,华族已经处在了上风。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冬天即将来临,很多草原战士必须要回去打草,这便造成了一个空窗期。
华族这边不得不从后方抽调守备队前往西北去帮助骑兵军团守卫堡垒。
这便涉及到了大量的军事调动。总参最近就因为这些事情忙得焦头烂额。
位于北线的雪城,已经完全进入了寒冬。
但是驯鹿突击队对于躲到日甘斯克的沙俄人的围剿依然在进行。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狩猎活动。
周围方圆数百公里的因纽特人以及雅库特蒙古人都加入了进来。
孙传忠给他们许诺了丰富的报酬。
而且他们也知道,没了沙俄人之后,这北方的狩猎地都是他们的了。
华族承诺不会干预他们的狩猎活动,只会在雪城以更加合理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猎物。
这显然是比沙俄人统治这里的时候要强多了。
南京城,下关码头。
苏达拎着两个大箱子走下客运班轮。
这种在华族沿海行驶的专用客运班轮比欧洲的那些商船要舒服多了。
几年过去了,曾经的那个少年已经变成青年,瘦长白净的脸颊,笔直浓密的眉毛,深邃的眼眸,绝对是少女眼中的梦中情郎。
客运班轮上一位来自广州城的富家小姐就总是制造与苏达偶遇的机会。
不过苏达的心思似乎并不在这上面。
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看报,整理自己的想法。
这次回国,他有很多事情需要实践。
之前经过南洋的时候,他去吕宋看了父亲的橡胶园。
家中有多座橡胶园,不过以吕宋的那一座最大,其中倾注了父亲太多的精历。
那里确实非常漂亮。
但是苏达觉得还有很多不足。那里的工人见到他之后会像仆人一般恭敬。
他们从来不会对父亲的决定提出质疑。
苏达觉得这些人像是机器一般,又或者说像是牲畜一般。
这不该是一个健康社会该有的样子。华族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发挥每一个人主观能动性。
不能为了方便管理就将一部分人的主观能动性给遏制住。
当然了,也许是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吧。开启民智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接下来他又去了广州,回到了自家的祖宅去祭拜先祖。
一路上,他看到了华族建立之后,南方的巨大变化。
自从离开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南海之上,华族的商船随处可见。
大海将华族南方与南洋地区的城市连成了一体。
沿海的港口城市发展的都比较快。
苏达认识到商品果真是要流通的。
在流通中商品的价值虽然没有变,但是其使用价值变了。
假如一户人家一年只要消耗500斤粮食,但是他却生产了1000斤粮食。
那多出来的500斤粮食便无法产生出使用价值。但是有一些工人,他们专门生产家具。他们的家具不能自己用。
用不了便无法产生使用价值。
但是当那500斤粮食换成了家具。种粮食的人家,因为有了家具,生活质量提高,这些家具在使用中产生价值。而那500斤粮食也被制造家具的工人吃掉了,同样产生了价值。
因为存在交换,人们就能够一直从事自己熟悉的生产活动。一项生产活动做的熟练了,才有可能会产生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效率便能够得到提高。
而基础建设,比如说道路、房屋。会在这种稳定的交换过程中越来越完善。
从外表上来看就是城市变得更大了,道路变得更宽了,人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如果一直这么稳定地发展下去,华族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在董良的书房中,苏达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突然间见到自己喜爱的学生,董良也是非常兴奋,空出了大量的时间与苏达交流:“苏达,经济的发展,不会笔直上扬的,一定会是波浪线。有上升也会有低谷,这是人性的贪婪决定的。如果一户人家能够一个月吃上一顿肉,那么他们就会想要一周吃一吨。能够一周吃一顿,他们就会想要每天都吃。”
“工厂在赚钱了之后,便会不断地扩大规模,没有一个工厂主会放着赚钱的机会不要。当所有人都在提高产量。总有一天,某种商品的产量就要超过需求。如果这种超过需求的商品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一些工厂因为产品积压,资金无法周转而倒闭,工厂倒闭之后,工人就会失业。失业的工人没了固定收入,便会缩减消费。这便更进一步激化了经济危机。”
这些知识,在董良的时代早就已经写进了教科书中。
“那老师,华族为何看不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苏达问道。
其实这两年在英国,苏达跟着大胡子后面已经知道,老师所说的通货膨胀在欧洲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董良道:“那是因为咱们华族还处在上升期,现在的情况是各种物资都缺少。所以哪怕那些工厂不断扩张,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华族首先做的就是缩减相关商品的进口。”
“另外,咱们华族已经做了相关的准备。华族的所有工业企业中,国属的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位置,而且控制了经济的命脉。每年都会有人统计相关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大概了解到总需求和总产出。如果一种东西的需求过剩,我们便会通过国属企业打压价格,从而调节其产业。”
“那么老师,咱们华族的经济便不算是自由经济了。”苏达道。
“确实如此,哪里有绝对的自由,就像公民自由是相对的一般,经济的自由也是相对的。如果放任不管,经济危机的到来会非常快。即使像我们这样由国家干预,也会出现问题,因为人也是会犯错误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彻底消除这种有隐患。毕竟每一次危机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此发展,不过是在透支地球上的资源,满足人类的欲望而已。每一次泡沫都会让人们的欲望膨胀。”苏达道。
对于自己的学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董良感到非常欣慰。看样子苏达已经摸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门槛。
董良可从来没有跟人说过这个问题。
这个时代的人也少有能够认知到这一点的。
如果不是自己的学生,董良都要以为苏达是穿越而来的政治老师。
不过对于苏达的问题,董良只能摇头:“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根除这种事情发生。”
苏达却不死心,他说道:“既然老师您说了可以用国家控制的企业来缓解这种情况。那么可不可以将所有的经济部门都掌握在国家的手中,一切生产活动都按照计划来做。这样就不会出现泛滥的情况了啊。”
这种经济模式,并非是苏达突然想出来的。
他在跟大胡子的后面学习的时候,曾经跟对方商量过这种经济模式。
如果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国家掌控,国家又是由全体国民通过选举来管理。那么所有人就成了主人。
那样的国度才算是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度吧。
(https://www.66kxs.net/book/3173/3173622/109289043.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