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知否:我是袁文绍小说名字 > 第321章 秦风路经略安抚使

第321章 秦风路经略安抚使


第321章  秦风路经略安抚使

        “朕准备让你担任秦风路经略安抚使,领兵五千前去河湟边境,若是河湟有变,你可以便宜行事。”赵宗全说道。

        经略安抚使,光听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古代对于州郡的划分,每个朝代都有不同。

        像汉朝郡县之上是州,而唐朝州和郡是同一级的,州郡之上是道。

        而大周和唐朝差不多,不过并不是道则是路。

        而经略安抚使则是管一路兵民之政,和汉朝的州牧有些类似。

        因为这个官职的特殊性,大周很少设立,只有在一线边境的路,才会偶尔有经略安抚使,还不常设。

        一般都是紧急情况临时任命,事后就会撤销。

        赵宗全之所以任命袁文绍为秦风路经略安抚使,是因为秦风路和河湟之地接壤。

        如今河湟动荡,若来回请示就会错失机会,因此他才会任命袁文绍为经略安抚使。

        “臣领命!”袁文绍躬身道。

        他虽然还不确定河湟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从赵宗全能任命他为经略安抚使来看,河湟之地的情况肯定十分紧急。

        虽然不怎么想接这个任务,但是赵宗全看似在和他商量,实际上却没有给他拒绝的余地。

        袁文绍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了。

        赵宗全把河湟之地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如今情况紧急,袁爱卿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内出发,兵马就从你后军抽调五千人,人选伱自己定。”

        倒不是说赵宗全对袁文绍有多放心。

        秦风路防备的是河湟,河湟吐蕃在夹缝中生存,不敢对大周出兵,因此驻扎的兵马不多。

        即便袁文绍掌管秦风路军政大权,加上这五千兵马,也没多大威胁。

        因此他并不怕袁文绍有异心。

        当然了,监军和监察使还是要派的。

        “是!若陛下没有别的吩咐,臣先告退,回去准备了!”袁文绍躬身道。

        “去吧!”赵宗全点了点头。

        袁文绍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从大殿出来,袁文绍眉头就皱了起来。

        从赵宗全的讲述来看,好像是河湟吐蕃内部发生了巨变。

        但是袁文绍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对劲,总感觉和西夏有关系。

        毕竟西夏向大周示好,本身就存在着不对劲。

        大周面对西夏和辽国一直采取防御姿态,就算西夏什么都不给,光是给个信号,大周这边估计都会主动找西夏达成联盟。

        但是西夏不仅给了两座城池,还给了那么多战马。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袁文绍当时就猜测西夏这么做是稳住大周,图谋河湟。

        然而他人微言轻,根本影响不到赵宗全的决断。

        袁文绍觉得如今河湟的变故,很可能是西夏在暗中谋划的。

        即便不是,西夏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赵宗全只给他五千兵马,加上秦风路现有的两万多驻军,也就三万多点而已。

        这点兵马别说阻止西夏的计划了,连河湟吐蕃和羌族都不一定对付的了。

        一旦让西夏拿下河湟,他作为秦风路经略安抚使,就得背锅了。

        袁文绍不是没想过问赵宗全多要一些兵马,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

        首先这只是他的怀疑,没有证明之前,赵宗全不太可能答应。

        最重要的一点,赵宗全给了他这么大自主权,等于是一方诸侯了,怎么可能再给他大量兵权。

        虽然事情有些棘手,但是袁文绍觉得,有几万兵马,即便真是西夏在背后谋划,也能拖延一二,到时候再上报就是了。

        想到这里,袁文绍放心了不少。

        从宫中出来,袁文绍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军营,吩咐人把郑武和盛长梧找了过来。

        “见过大都督!”两人行礼道。

        袁文绍摆了摆手,说道:“官家刚刚召我入宫,有新的任命。等我离开后,郑副都督暂领后军。长梧,你从你手下士卒中选最精锐的五千,看看缺少什么装备,尽快上报补齐,等调令下来,随时开拔,前往秦风路!”

        虽然赵宗全已经任命他为秦风路经略安抚使,并让他从后军调五千兵马。

        但是诏令还未下达,包括调兵的圣旨都没下来,兵马他还调动不了。

        不过先行准备倒是可以的。

        “大都督,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秦风路那边防备的是河湟,难道河湟的吐蕃对我大周用兵了?”郑武惊讶道。

        袁文绍把大概情况说了一遍。

        “河湟之地确实重要,不能落入西夏之手,末将甚至怀疑,西夏当初所谓的和亲,就是为了麻痹大周。若真如此,可见西夏早有谋划,大都督带五千兵马加上秦风路的驻军,怕是有些少了。”郑武慎重道。

        袁文绍有些惊讶,不愧是将门出身,果然不能小瞧。

        “你说的没错,不过大周和西夏有盟约,秦风路和西北边境不远,若是增兵太多,西夏有可能会指责大周假意往秦风路增兵,实则是往西北增兵。我此去也是以防万一,一旦西夏真的出兵,也好拖延一下,为调兵争取时间。”袁文绍说道。

        郑武闻言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不管官家有什么用意,领兵的不是他,他也没资格说什么。

        倒是盛长梧听说要领兵出征,十分兴奋。

        袁文绍把军中事安排好,就离开军营回到了家。

        官家只给他三天时间,对华兰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袁文绍把事情跟华兰说了一遍,拉着她的手说道:“娘子,我这一去,不知需要多久,家中就拜托你了。”

        “官人放心,家里我会打理好的,官人也要注意安全。西北苦寒,要不官人把冬雪带去伺候吧。”华兰眼中带着担忧和不舍。

        两人成亲这么多年,最长的分别也就袁文绍练兵那一段时间。

        但是那时候袁文绍好歹还十天半月能回来一次。

        即便不回家,她也知道袁文绍就在城外军营,并不担心。

        像这样长期分别,还是第一次。

        华兰虽然不是出身将门,但是嫁给袁文绍后,经常和武将人家的夫人走动,对这种情况也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

        认真算起来她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汴京将领领兵外出,按照规定都不得携带家眷。

        而她和袁文绍成亲这么久,袁文绍还是第一次出远门。

        “我这次是去打仗,哪里能带女眷。”袁文绍摇头道。

        他自然明白华兰的意思,所谓带着冬雪在边上伺候,实际上就是让她把冬雪收了。

        如今小环刚生产不久,而小翠有了身孕。

        <div  class="contentadv">        她这个主母不能跟着去,两个妾室也不方便,只能派丫鬟去了。

        但是他这次去,大概率是要打仗的,带个丫鬟像什么。

        “娘子,我这次离京,别的都不担心。不过顾廷烨离京的时候,叮嘱我橙园那边若是有什么事,让我帮衬着点。如今桓王巡盐并不顺利,我甚至听说已经遇到几次刺杀了,估计顾廷烨短时间是回不来的,你没事多去那边走动走动。一旦情况不对,就劝六妹妹回盛家去暂住。”袁文绍叮嘱道。

        原剧中,小秦氏就因为顾廷烨离京小动作不断。

        最后甚至把曼娘弄了回来,让她刺杀明兰。

        袁文绍不知道这一切还会不会发生,便叮嘱了华兰几句。

        “官人放心吧,那边我会盯着点的。”华兰说道。

        “若是真有什么事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可以去找沈国舅帮忙,明天我会去找他说一下。”袁文绍说道。

        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闲聊到深夜。

        第二天袁文绍去了威北侯府,拜托他帮忙照应一下。

        沈从兴对此自然不会拒绝。

        ……

        三天时间匆匆而过,汴京西城门外十里处,袁文绍在一群人的相送下,汇合大军,往西北而去。

        这次不仅袁维昌夫妻俩,就连盛家都倾巢出动,前来相送。

        一直到大军消失,华兰一行人才上了马车回去。

        中军,盛长梧骑在马上,跟在袁文绍身侧,脸上丝毫没有离家的不舍,反而充满了兴奋。

        这还是他参军后,第一次出征。

        “大都督,你说这次有仗打么?”盛长梧激动的问道。

        “你觉得呢?”袁文绍身子随着战马的起伏而摆动,闻言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我觉得应该会,我听说河湟之地已经十分混乱了,如今吐蕃动乱,更是一个导火索。现在河湟之地怕是已经乱成了一团。就算西夏不动,对大周来说也是个好机会。我们完全可以趁这次机会,一句拿下河湟之地,这可是开疆拓土之功。”盛长梧兴奋道。

        对于武将来说,战场才能展现他们的价值。

        而开疆拓土,则是武将无上的荣誉。

        袁文绍摇了摇头,说道:“那若是西夏出兵了呢?咱们这五千兵马,虽然看着精锐,但是上过战场的并不多。许多都是新兵,真若和西夏打仗,你觉得能是西夏的对手?”

        “这…”盛长梧犹豫了一下说道:“秦风路还有两万多驻军,应该没问题吧?”

        “你信不信,秦风路驻军的战斗力甚至有可能还不如我们这五千兵马?”袁文绍说道。

        “不可能吧?”

        盛长梧吃惊道:“不都说边军是大周所有兵马中战斗力最强的么?”

        “那是因为边军经常见血,这些年西夏虽然没有大举进攻,但是时常偷袭。然而秦风路的驻军面对的却是河湟吐蕃,吐蕃可没胆子对大周动兵,你觉得战斗力能有有多强?”袁文绍说道。

        任何一个朝代,刚开始都十分强盛。

        那是因为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都说英雄造就时势,袁文绍却觉得是时势造就英雄。

        每逢天下大乱的时候,就会涌现出许多名传千古的人物。

        甚至一个朝代的精英人物,都不如一个朝代开国那一个阶段的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下大乱给了他们积累经验和展示能力的机会。

        这一点对于普通士卒来说,同样也是通用的。

        秦风路可能几十年都没有打过仗了,那里的驻军根本没有感受到战场的残酷,又能有多少战力?

        袁文绍甚至怀疑,那里的驻军都不如一些地方厢军。

        因为一些原因,大周各地经常爆发一些起义。

        这些起义都是被地方厢军给剿灭的。

        初次外,各地厢军时常还会剿匪。

        虽说那些起义军都是普通百姓,土匪也没多少战力。

        但好歹见过血不是。

        盛长梧闻言心里的激动瞬间被扑灭了,有些担忧道:“如此说来,若西夏真的对河湟出兵,我们这点兵力,岂不是完全阻止不了?”

        “确实很难,不过西夏的国情注定了他们打不了持久战,我们到了后,需要抓紧时间整军,若西夏真的出兵,只要想办法拖延即可。”袁文绍说道。

        这些年袁文绍也仔细研究过西夏的情况。

        西夏不足三百万人口,养了几十万大军,穷兵黩武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这种情况在游牧民族的时候能玩的转,但是如今的西夏已经基本从游牧转换成弄耕了。

        古代虽然是农业社会,但是农业条件却十分落后。

        青壮是种地的主要人群。

        西北本就穷苦,粮食产量不高,若是大量青壮为兵,很难种出足够的粮食。

        西夏之所以有几十万大军,却没有崩溃,就是因为西夏的制度和唐时的府兵有些类似。

        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西夏的国情就注定西夏的进攻性不高,只能打打防守战。

        即便偶尔进攻,也要速战速决。

        而河湟之地却是平原,虽然建有城池,却无险可守。

        一旦拖久了,西夏就撑不住了。

        因此袁文绍还是有些信心的。

        袁文绍之所以和盛长梧说这些,就是看出盛长梧有些过于兴奋了,想给他降降温。

        后军的将领中,也有一些带过兵的老将,能力比盛长梧强的多。

        但是袁文绍还是选择了盛长梧,因为他信任盛长梧。

        别人能力再强,不信任,袁文绍也不敢用。

        而盛长梧的缺点就是缺乏经验,袁文绍担心他上了战场,大意之下,出什么问题。

        盛长梧虽然不知道袁文绍的用意,但是听了袁文绍的一番话,确实冷静了不少。

        赵宗全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因此并没有让袁文绍携带过多的辎重。

        就连路上的粮草,都是从沿途的城池征调的。

        因此袁文绍他们行军速度非常快,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已经快抵达秦风路了。


  (https://www.66kxs.net/book/3161/3161200/114590041.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