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红楼之挽天倾林悦南兮大结局 >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这大汉……没卫国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行!(求月票!)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这大汉……没卫国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行!(求月票!)


宫苑,福宁宫

        魏王与南阳公主夫妇起来,抬眸看向崇平帝方向,见煌煌灯火之下,天子气色萎靡,心头都是担忧不已。

        崇平帝面颊凹陷,声音几近沙哑,沉声道:“魏王,城中情形如何?”

        魏王恭谨道:“城中倒是一切太平,五城兵马司也在街巷巡视着。”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五城兵马司要多盯着一些,不可使城中有心之人,造谣生事。”

        比如他吐血一事,不可多为声张。

        魏王躬身应命,道:“母后南下,这会儿应该到了洛阳,父皇,是否派人唤母后过来?”

        崇平帝皱了皱眉,道:“你外公在南省病重,你母后既然去探望,如何半道折返?”

        可以说此时此刻的天子正处失意之时,如何会去见宋皇后?

        这般说着,崇平帝沉吟说道:“容妃,去派人到洛阳知会皇后,就说朕身子并无大碍。”

        端容贵妃闻言,轻轻应是。

        魏王道:“西北情事紧急,父皇还望不必忧心才是,卫国公这几天就当回京。”

        南阳公主陈蕙柔声劝道:“父皇,还是别太过忧心了。”

        丽人容颜娇俏明艳,温婉如水的声音中满是忧心忡忡。

        一旁的南阳驸马也在一旁相劝着。

        崇平帝摆了摆手,低声说道:“朕无事。”

        待魏王与南阳公主夫妇离了厅堂,崇平帝又是叹了一口气。

        冯太后柔声道:“皇儿,不要再忧心了。”

        崇平帝抬眸看向冯太后,轻声说道:“母后,儿臣无事了,母后也早些歇息吧。”

        冯太后叹了一口气,而后看向容妃,叮嘱道:“容妃,你晚上多照顾着,有什么事儿,派人到重华宫。”

        重华宫那边儿还躺着一个身子虚弱的太上皇,冯太后也得过去照顾。

        “母后放心。”端容贵妃轻声说着,与几个宫女相送冯太后离去。

        崇平帝此刻仍是睁眼看着窗外,心底后悔与难过交织一起。

        南安,柳芳,石光珠等一干人等,误军误国啊!

        端容贵妃看向失魂落魄的崇平帝,幽幽叹了一口气,也不好多说其他。

        ……

        ……

        重华宫,殿内

        太上皇坐在床榻上,微微闭上眼眸,耳畔响起一个内监的读书声,从回目来看,分明是三国话本其上所载文字。

        “这卫国公这书写的智谋百出。”太上皇赞了一句,捂了捂嘴,似乎有些犯困。

        那内监总管停了念诵书本,带着褶子的面皮笑意繁盛地看向太上皇,低声道:“陛下,天色不早了,奴婢伺候您安歇吧。”

        太上皇问道:“今个儿外间的气氛有些怪,前朝生了什么事儿?”

        此刻的太上皇在后宫一心静养,尚且不知西北已经遭逢大败。

        内监总督放下书册,沏了一壶茶,说道:“陛下,这个奴婢也没听到。”

        太上皇道:“罢了,人老了,也不能操心了。”

        说着,打了个呵欠。

        就在这时,一个年老的内监近前说道:“陛下,太后娘娘来了。”

        太上皇原本耷拉的眼皮,忽而睁开,抬眸看向那屏风上由远及近的影子,看向冯太后道:“前殿怎么了?”

        冯太后叹道:“西北大败,南安吃了败仗,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太上皇闻言,心头一惊,陡然坐直身子,原本苍老的眼眸精光闪烁,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儿?雍王呢?南安也是老行伍了,何以落得如此大败?”

        冯太后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南安以及柳芳等人轻敌冒进,被人劫了粮道。”

        太上皇皱了皱眉,急声问道:“那雍王呢?”

        “又气的…吐血晕厥过去了。”冯太后说着,叹了一口气道:“不让人省心啊。”

        太上皇闻言,默然半晌,叹道:“他还是那般要强,给自己身子骨儿过不去。”

        十万大军大败亏输,的确是一场惨败,尤其是先前才打赢了对虏之战,就乐极生悲,也难怪他那儿子气的吐血。

        冯太后轻声道:“他那个女婿,明明打仗好好的,他非要派到江南去推行新政,用已老迈昏庸的南安,南安人老了,不论是精神头儿还是能耐都不如年轻人了。”

        太上皇皱眉说道:“南安年岁大了,不堪为用,现在兵败被擒,西北局势恶化,朝廷是怎么个应对章程?”

        “已经召咸宁的驸马回京了。”冯太后道。

        太上皇点了点头,说道:“如是一开始用咸宁的驸马去西北,倒也不会有此番大败了。”

        冯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谁也没有长前后眼。”

        此刻,不仅是宫中为之愁云惨淡,就连夜色笼罩之后,青楼酒肆的百姓和读书人,也在纷纷讨论着这场西北战事的大败。

        一家酒楼中,一楼大堂,众人都在喝酒,议论着这场大败。

        “你们说这也奇怪,卫国公一领兵,从河南到江南,从江南到塞外,那是连战连捷,这一换上南安郡王,就吃了一场败仗?”

        “南安家的早就不行了,如果有能耐,前几年头里早该显着他们了,还会等到现在?”

        “我就说,这打仗的事儿还是得看卫国公。”

        “可不是,那女真人可比西北的鞑子凶狠多了,落在卫国公手里,尸骨无存,身首异处啊。”

        “就是可惜了六万京营好儿郎,这次京城不知道多少家披麻戴孝呢。”这时,一个老者感叹道。

        众人闻言,面色变了变,一阵唏嘘感慨。

        京营六万精锐葬身青海,哪怕没有被全歼,有一小部分跑了回来,但至少也有数万个家庭要闻听噩耗。

        这本来就是自辽东大败以来,京城百姓最为难熬的一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反战情绪,比如文人墨客作几首闺怨诗。

        这就是征兵要去老少边穷地区的缘故。

        “诸位爷,你们要的酒来了。”一个年轻伙计陪着笑脸道:“莫谈国事,莫谈国事,这城外五城兵马司的人都在瞧着呢。”

        随着西北大败、征西大军全军覆没、崇平帝吐血晕厥的消息渐渐传开,京中的气氛也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而城中百姓的议论,不仅是三教九流,城中一些中低阶官员,相熟的科道言官也在一起相议。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种潜在的共识正在官民人等中悄然形成。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这大汉,仅兵事一道,没卫国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行!

        嗯,差不多就是,不管再如何防备,再如何担忧,但只要还打仗,作为京营的缔造者,东虏的克星,远东战场清道夫……在兵事一道还是首要用着卫国公。

        或者说,已经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证明,而且将持续证明,卫国公在兵事上无可争议的话语权。

        当然,还没有到《关于崇平元年以来若干……》的地步。

        这种凝聚而成的共识,无人诉诸于口,恰恰就是看不清、摸不着的人望。

        韩宅,布置轩敞的书房之中,灯火如豆,橘黄明亮,将一道人影倒映在身后的书柜上,几案上的乌纱官帽压着厚厚一沓笺纸。

        韩癀面色凝重,心绪仍是久久难以平复。

        “兄长,陛下怎么样?”颜宏问道。

        这位神京城中的国子监祭酒,自从涉韩晖舞弊一案后,因为韩癀在江南新政上的态度让步,虽说没有身败名裂,但也安分了许多,于国政大计不敢上疏建言。

        韩癀道:“现在已经没有大碍了,圣上已经急召卫国公返京,商议军机。”

        想起先前天子那一副元气大伤的模样,韩癀眉头皱的愈发紧了几分,心头担忧更甚。

        颜宏面上愤然说道:“这南安郡王与柳芳等人也太过不中用,领着十万大军征讨西北,竟这般酿成大败,实在可恨。”

        说着,叹了一口气道:“也是朝廷这二年愈发穷兵黩武,刚刚打赢了一场胜仗,不知兵事险恶,滥发武力。”

        如果他为阁臣,定然力劝天子不可发兵西北,岂能那般好大喜功?

        韩癀摆了摆手,道:“现在说这些已经于事无补,卫国公不久就会返回神京,经此一事,朝廷在兵事上对其愈发倚重,我忧心如前汉之外戚专权,祸乱朝纲,殷鉴未远。”

        东汉之时,外戚秉政。

        颜宏沉吟片刻,道:“兄长其实不必过于忧心,如说戒备之心,那位自承天命以来,何时任由权臣做大?”

        韩癀闻言,目光微动,忧心忡忡说道:“我也知陛下英睿果决,非寻常臣下可欺,但卫国公其人锐气无匹,不是简单的武勋,他在江南推行新政,手段凌厉,又通理财经济事务,如此人物,岂是寻常武勋?”

        说来说去,什么担心太阿倒持,势大难制,不过是争权夺利的借口,归根结底在于贾珩身为武勋,又通政事,几乎将相权侵夺殆尽。

        颜宏道:“可兄长,他在江南推行新政,已经得罪了江南的不少人,将来岂会有好下场?”

        “江南……”韩癀嘴唇翕动了下,徐徐道:“江南新政推行并未闹出大的乱子。”

        颜宏道:“兄长,贾珩这次回来,以我看,宫里也不过是因事而用,等到事成之后,有些事儿也说不大准。”

        用那卫国公所著三国话本所言,当今天子,外宽而内忌,刻薄寡恩,从即位到如今,岂有常侍之臣乎?

        兄长这是当局者迷。

        韩癀叹道:“事到如今,多说无益,西北之事,还得迅速解决才是,这场大败,大汉伤筋动骨啊。”

        此刻,几案上的烛火轻轻跳动着,灯花似爆鸣一声,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格外清晰。

        ……

        ……

        金陵,晋阳长公主府,后宅

        咸宁公主以及李婵月坐在一方条案之后,轻轻抚着古筝,不远处的宋妍一手托腮,柔润如水的目光落在丽人隆起的小腹上,那张不施粉黛的妍丽脸蛋儿上怔怔出神。

        晋阳姑母她好像有孩子了,所以,孩子的父亲是谁?

        晋阳长公主柳叶细眉之下,美眸笑意盈盈,柔声道:“婵月,让我看看,你最近都学了什么舞蹈?”

        李婵月玉颊羞红成霞,柔声道:“我都是胡乱学的,跳的不大好看。”

        那些舞蹈太不庄重了一些,原是跳给小贾先生看的,如何能够跳给旁人去看?

        晋阳长公主看向眉眼羞怯的小郡主,笑着打趣道:“我们家婵月还害羞了。”

        说着,将目光投向那少女手中的书本,问道:“婵月手里的三国话本,可是最新的回目?”

        李婵月柔声道:“前个儿刚刚出来的新书,已经刻版印刷了。”

        说着,近得前来,将手中的书本递将过去。

        咸宁公主纤纤素手微顿,那张妍丽、明媚的玉容上现出怅然之色,道:“先生这几天也不知在忙些什么,平常也不怎么见他过来。”

        因为贾珩忙完之后,在这段时间是陪着黛玉,自然又冷落了咸宁。

        其实,贾珩搞排列组合,也是迫于客观困难所限,非如此不能雨露均沾,面面俱到。

        一碗水端平。

        “殿下,卫国公回来了。”就在这时,一个身形苗秀的女官从外间而来,向着屋内的几人说道。

        咸宁公主闻言,幽丽冷艳的脸蛋儿上现出惊喜之色,说道:“婵月,我们去迎迎。”

        正念叨着呢,先生就过来了。

        贾珩此刻与陈潇沿着公主府的绵长回廊,向着后院行去,正值傍晚时分,晚霞漫天,透过朱红梁柱落在草丛以及石头上,让人心头生出一股怡然之情。

        陈潇说道:“水师那边儿有了最新的消息。”

        贾珩问道:“怎么说的?”

        陈潇道:“海师已经出海,向大陈岛进兵,水溶还是向这边儿递了公文,希望你能去一趟督战。”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现在对海寇的清剿,只是压缩其活动海域,最终还是要捣毁匪巢,才能收得全功,而且之后如果不复有海寇之患,先前那远洋公司也要在海岛。”

        南洋之地可不止有降头术,还有不少海寇盘踞在海岛,做着大海之上纵横来回的无本生意,有的甚至还是闽浙等地的百姓。

        陈潇道:“那就先紧着西北之事。”

        “先生,潇潇姐。”就在这时,咸宁公主与李婵月迎将过来,看向那器宇轩昂的少年,轻轻唤了一声那少年。

        贾珩点了点头,温声说道:“咸宁。”

        咸宁公主道:“我们都在家里等着先生呢,先生这两天怎么没有过来?”

        “在锦衣府问案子呢,你和婵月怎么样?”贾珩近前,自然而然地拉起两个少女的纤纤素手。

        合法夫妻,倒不用顾忌着周围下人的目光,更多是羡慕夫妻恩爱。

        众人说着话,进入厅堂之中,贾珩看向端坐在条案后的丽人,轻声说道:“见过长公主殿下。”

        目光瞥见一旁的红裙少女,微笑说道:“妍儿表妹也在。”

        其实咸宁没有说错,与宋皇后的确有些像,肌肤白皙,眉眼温婉不失灵动、娇憨。

        或许从了咸宁?青春版可以弥补一下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

        “表姐夫,你来了。”宋妍玉颊羞红成霞,怯怯地唤了一声。

        咸宁公主抬眸看向那忽而红了脸蛋儿的少女,目光闪了闪,暗道,也没枉她这段时间与妍儿表妹叙说先生的好来。

        贾珩点了点头,凝眸看向那丽人,说道:“刚刚得到锦衣府的飞鸽传书,南安郡王在西北粮道被劫,我说不得需回京一趟。”

        晋阳长公主蹙了蹙秀眉,愈发流溢着母性气息的美眸看向那面色凝重的少年,心头微动,问道:“京里出事了?”

        前不久就听他这般说,果然经过这么长时间,西北边事就出了变故。

        咸宁公主幽丽玉颜上渐渐蒙起忧色,柔声道:“粮道被劫,此事竟这般凶险?”

        贾珩道:“一个不好,大军大败就在顷刻之间,说不得这会儿,败报已经在路上了。”

        元春丰美脸蛋儿上见着担忧之色,低声说道:“那西北那边儿,朝廷这次该如何应对?”

        晋阳长公主秀眉蹙紧,美眸盈盈如水。

        贾珩道:“看情况,朝廷刚刚在西北新败一场,想要出兵,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晋阳长公主轻声道:“别的本宫就不叮嘱你了,你路上万事小心。”

        “放心好了,没事儿的。”贾珩道。

        宋妍看向正在叙话的二人,心头忽而生出一股古怪念头。

        也不知为何,总觉得两人的对话语气像极了……也可能是丈母娘关心女婿。

        贾珩点了点头,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低声道:“先这样吧。”

        咸宁公主明澈的清眸涌起关切之色,温声说道:“先生,要不我随你一同回去吧。”

        “这一路太过奔波了,你和婵月在这儿照顾好你姑姑好了。”贾珩叮嘱说着,拉过少女的素手,道:“好了,乖。”

        咸宁公主抿了抿粉唇,清眸之中有些羞意,道:“那先生…好吧。”

        也不知为何,她心底深处却有着一股隐隐的不安,似乎先生此次回去,要发生一些似的。

        晋阳长公主道:“天色也不早了,怜雪,让后厨准备晚饭吧。”

        “是,殿下。”怜雪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贾珩与晋阳长公主、李婵月、咸宁公主、宋妍几个人开始用着饭菜。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是五六天时间过去。

        贾珩没有在金陵多做盘桓,派人知会了甄家以及两江总督高仲平,就骑着快马,在陈潇率领一众锦衣府卫的扈从下前往开封。

        而整个江南也在随后收到了惊人噩耗,南安郡王率领的征西大军在西北遭逢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此消息一出,江南震惊!

        金陵,两江总督衙门——

        高仲平手中拿着邸报,双手都在颤抖,脸色也不好看,道:“十万大军,六万京营精锐,不过几天,就一朝丧尽,就是十万头猪,也够和硕特蒙古抓半个月,这南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如是让东翁领兵去西北,也不会说不胜。”通判吴贤成也唏嘘感慨道:“宫里怎么用了南安这个老迈昏庸之辈。”

        高仲平允文允武,由其领兵前往西北,稳扎稳扎,还真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事。

        本质上,陈汉的国力是强于西北一隅的。

        高仲平面上青气勃发,沉声道:“经此一事,江南新政推行速度将被大大拖累,南安等人该杀!”

        “东翁息怒。”

        主簿邝守正开口说道:“东翁,如今勋戚的田亩已经清丈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官绅,多是关注着锦衣府的案子。”

        贾珩这几天让锦衣府带走了南京工部尚书严茂,礼部尚书郝继儒,还是有力地震慑了江南的一众官绅。

        高仲平沉声道:“朝廷如今心思不在江南,而在西北,如今朝廷一年两战,又丧师辱国,尚不知下一步如何走?”

        在这一刻,高仲平无比希望自己身在中枢,执掌内阁,能够规劝天子。

        “吴通判,准备笔墨,本官要向陛下上疏。”高仲平面色一肃,说道。

        卫国公此去京城,天子以及朝臣多半还要用其出兵,他必须要向宫里规劝。

        吴贤成闻言,道:“东翁这是?”

        高仲平徐徐道:“主不可因怒兴师,西北之事难以挽回,不宜再继续出兵征讨,徒耗国力。”

        他担心卫国公此去,为了给天子出气,又领兵前往西北,如今的大汉连续打了两场战事,不宜再发兵西北。

        邝守正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劝道:“东翁,圣上正值盛怒,东翁此疏一上,只怕圣上会迁怒东翁啊。”

        “是啊,那卫国公不是去了京城,以其军国重臣之身,定然明白利害,也会规劝圣上的。”吴贤成也开口道。

        高仲平叹了一口气,道:“卫国公规劝是卫国公,老夫自圣上潜邸之时就有跟随,先前出兵西北,就未及规劝,使卫国公南下,才使南安等无能之辈丧师辱国。”

        其实,先前他就已看出不妥,但江南新政紧要不在西北之下,本来以为那南安郡王不至如此无能。

        “那东翁更不可再上疏了,圣上许是将卫国公就江南而就西北之事,转而迁怒于东翁。”邝守正眉头紧皱,苦口婆心道:“那时反而影响江南新政。”

        高仲平道:“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再言。”

        邝守正与吴贤成闻言,也只得暗叹一声。

        感谢书友“PonyPearl”的盟主打赏!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49/3149509/75715783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