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次回家
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在场院里堆成了小山,在老乡不断地翻动下,日渐成熟,脱粒机已整修完毕,待一声令下,将玉米棒子放入脱粒机,玉米粒和玉米核就分离了。玉米核被分到各家用做烧火的材料,玉米粒则该交公粮的交公粮,该留出来做饲料粮的装进队里的粮仓,好的玉米粒留下来当作种子,余下的就是余粮,全部售卖给国家。灯笼红的卞萝卜、青皮红心的心里美、上青下白的长萝卜、鲜红的辣椒、翠绿的柿子椒则开始入缸腌制,每家每户的缸都得有半人多高,腌制的菜要一直吃到来年“五一”。为了生存,我们工作队的人也投入到该行列中,往菜窖里堆白菜、放土豆、萝卜,准备过冬食用。
来了快一个月了,回家的事宜早已提到日程上来。那会出差的人是“四子”:出门像公子、下车像兔子、办事像孙子、回家是驴子。但这回不一样了,出门没有出差补助,当不了“公子”、下车就进村,不用找店、更不需要求人办事、只是回家时还是要像驴子那样往家搬东西。大家都笑称:“参加工作队,四子变一子”。
终于等来11月份回家度假的通知,经我骑车往来联系,最后确定石河的程科长、章玉葱;小胡营的段科长和小邓都到我们村集合,然后大家一起回家。等到走到那一天,他们推着自行车,货架上放着面口袋,里面装满了大青白萝卜、土豆、心里美等蔬菜,居然间还有几捆芹菜,想的真是周到呀!由我们这开始到公路就不能再推车了,我们将三辆自行车锁在我们的小屋里,六个人扛着各自的口袋,里面装着差不多的东西,顺着宝林寺通往河边的路走去,路上的村民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此时的景儿还真应了后来听到的当地人们嘴里长叨叨的顺口溜:
工作队呀工作队 一月4天城里退
土豆洋葱大罗贝 一样不少往家背
米面粮油加特产 公社粮站全预备
城市户口真正好 谁不愿当工作队
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全当听不见。背着、扛着、倒着肩,走过通往香村营的妫河上的小桥,穿过这个村子,气喘吁吁地来到延永公路旁,虽然已是初冬季节,但大家脸上都冒着热气,后背也已经在棉衣的包裹中汗津津了,放下肩上扛的口袋,等着永宁那边开过来的车。不知过了多久,后背已变得冰凉,双脚也在不停地跺着地,大家不自觉地带上口罩,那时戴口罩就好比穿上了一件棉毛衫一样暖和。车子终于来了,排着队、扛着口袋挤上车,迎着寒风向延庆驶去。为了怕车内有哈气,影响司机视线,公交车内的车窗只能摇一半高,我们这些没有座位的人只能迎风而立,而有座位的人们则是各个将头缩进衣领中瑟瑟发抖,好在也就行驶个5、6站就到延庆县长途汽车站了。下车后,我们来到售票处买车票,售票处的屋子中间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大洋火炉子,烧着大块的烟煤,屋子里可暖和了!由延庆到北郊市场的长途汽车是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一班,因为此时不年不节,乘车的人不多,所以买到的都是坐票。离开了温暖的屋子,蹬上冰冷的班车,坐在冻屁股的座位上,等着汽车开动。虽说我们都是出差路上沙场老将,但真坐在这样的班车里,还真是有点……才来延庆一个多月,八达岭这边已是败叶扫光、万木萧萧,一片悲凉的景象。穿过居庸关,偶见翠柏苍松,更显雄姿挺拔,傲然于冰霜之中。车内人们思绪万千,也只有回家才能给予慰藉。车子到了北郊市场后大家各自乘上市内的公共汽车,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https://www.66kxs.net/book/3141/3141781/11110935.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