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小说名字 > 第1133章 不慌

第1133章 不慌


来时昼夜兼程,餐风露宿,万分辛苦。

    不过当武怀玉率领联军东归,杀向高昌国时,却是轻松惬意许多了。

    一日只行军百里,轻松许多,晚上能够住进温暖舒适的帐篷,也能生火吃上新鲜热饭菜。

    沿途有诸部供给牛羊等粮草补给,伙食也很好,不用再连吃十多天的干粮。每天都能喝上炖羊汤,路过河流的时候,还能网点鱼加个餐。停止行军后,还能去打点野羊捉点旱獭射点兔子野鸡,再挖点野菜捡点蘑菇加餐。

    天可汗的大将军武怀玉,沿途受到诸部的极大尊崇。

    天可汗在西域的威名也越来越盛,以前天可汗的权威还主要是在漠南漠东以及漠北部份地区,但现在西域各部,天可汗之名已经尊贵无比。

    诸部的啜设、俟斤们甚至在主动的宣扬天可汗,

    打不过就加入,但他们选择的加入也是有其特有的方式。

    天可汗李世民,既是大唐皇帝,也是草原的可汗,是最大的那个可汗,在诸可汗之上。

    这样一来,突厥人觉得自己也不算是臣服了唐国,而是突厥选了一位更伟大厉害的大汗出来。

    “想不到,这些西域人倒是挺会转变的。”

    “适者生存,”怀玉捧着奶茶,看着美丽夕阳下,正在扎营的将士们,唐军大营在中,突厥仆从军,按各自部落划分营,环绕在外。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弱者只会怨天尤人。

    拳头硬才是真理。

    以前大唐虽然灭了东突厥擒了颉利,又灭了吐谷浑征服了党项,还击败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吐蕃,

    但是西域对大唐也只是表面尊敬,甚至当欲谷设实力稍强,他还仅是能压过南庭,就已经开始对大唐不尊重了,连高昌都觉得大唐天高路远,不可能对他们怎么样,就放肆起来。

    汉朝有夜郎自大。

    可高昌比夜郎差多了。

    说到底,就是还没有挨过打,还没吃到痛,当武怀玉雷霆出击,一剑封喉,把咄陆可汗生擒,把他麾下猛将预支俟支斩杀,把要勤王的炽俟部俟斤斩杀,一剑又一剑,斩的他们落花流水,

    他们终于知道痛了,

    于是诸叶护、咄设、俟斤们就变得恭敬、驯服,甚至是热情好客起来,唐军走到哪,他们就来拥军慰劳,送牛送羊送骆驼,还把自家部落的青壮男丁送来从征。

    珍贵的茶砖、牛奶、酥油、奶干、肉干,都是一驼驼的送来。

    好的就跟失散多年再重逢的父子一样。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白了还是实力为尊,挨打吃痛了才知道谁是大小王。

    安禄山给义父剔好一盘肉,送到义父面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西域胡儿,不可轻信。”

    武怀玉听他说别人胡儿,非我族类时,感觉有点奇怪,安禄山严格来说也是胡儿,但他自己是不承认的,他精神上早就是大唐人了,甚至自认汉人。

    在大唐的许多胡人,其实都跟安禄山一样认为,而很多唐人也不觉得这有问题。

    就好比鲜卑人,现在谁还会特意的说鲜卑人?

    在中原的鲜卑人,尤其是北魏以来的那些汉化鲜卑人,虽然还保留着鲜卑胡姓,但却已经融入汉家,不管拓跋还是长孙,还有独孤、尉迟,贺楼,步六孤等等,现在没人觉得这些是胡人,

    而也有许多北魏鲜卑胡姓,也有改为汉姓的,比如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改刘姓,步六孤改陆姓,贺楼氏改楼氏等,

    安禄山的这个安姓,也有许多是北魏鲜卑安迟氏改成的安姓。

    南北朝以来,汉胡大融合还是主流的,

    如今大唐一统天下,国力蒸蒸日上,汉家文化礼仪制度也是越发受到尊崇,在中原的那些胡人,都在积极主动的融入中国,以中国人自居并引以为傲。

    安禄山就不觉得自己是胡人,他觉得自己就是妥妥的唐人,甚至是汉人,他说汉话,做着唐朝的官,生活饮食等等各方面都是主动汉化的。

    他们愿意为大唐忠心耿耿,

    虽然有点奇怪,但却是当下真实情况。

    西域漠北,甚至是边远之地的部落,在安禄山他们这些人眼里,那才是胡人,是野蛮人,甚至不算人。

    安禄山的脑袋,他的思维,其实就是一个唐人。

    武怀玉让他做弓月镇的镇守使,给他三千唐骑留镇,他欣然接受。

    美丽的双河,河水并不算深,发源于弓月西北的雪山,由西向东流经温泉、博乐市,在精河与大河沿子河汇合后,以北偏东流入艾比湖。

    正是这条双河,与东面向北流的精河,也就是石漆河,一起蕴育出了美丽的双河河谷草原,

    现在这片美丽的双河草原,武怀玉在此设立了双河都督府,交给了之前表现积极的摄舍提部,让暾啜做了双河都督。

    而把此前积极起兵要勤王救驾的三姓葛逻禄中炽俟赶去了额尔齐斯河的上游,扔到了准噶尔盆地去了。

    武怀玉虽在战后,赦免了那些葛逻禄人首领,但有大半要送去长安,跟欲谷设做伴侍奉天子,

    那一万多的葛逻禄人也放了,

    可并不表示武怀玉就信任了他们,只不过是如今统治西域的一個策略,不能一来就到处砍杀,

    而是得先让他们服,让他们承认天可汗是西域最高之主,

    这样大唐的西域羁縻体系才能建立起来,而大唐接下来才能明正言顺的插手西域事务。

    可就算放,也不能放在身边,也不能对他们太好,否则他们就不知道威严,必须把他们从丰美的双河河谷迁去准噶尔,

    而把暾啜的部落迁来双河,也是向所有突厥人宣示,跟着大唐,忠心大唐的,自然有糖吃。

    就如最先表示归附的突骑施部,他们响应最早,贺逻施啜也比较识时务,故此武怀玉就给他们部落设了两个都督府,甚至把原本并不属于他们的碎叶河北边的地,也给了他们。

    所有一切,都是在传达那个简单明了的信息,跟着大唐,大唐也不会亏待他们,但谁敢对抗大唐,不会有好结果。

    这还是头一次,武怀玉宽恕了他们,但再有下次,惩罚会更严厉。

    “义父,双河这么好的地方,就给摄舍提部,实在是有些可惜。其实我觉得,当初咱们击败炽俟部后,可以直接就把双河留下,咱们在此驻军屯田,岂不是更好?”

    双河流域,不仅水草丰美,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让他成为丝绸北路的必经之地,再加上独特的地形,使得这里相对封闭,

    最适合唐军驻守,周边的各个山口一封,这就易守难攻,简直就是天然的唐军大本营啊。

    “做人不要太贪心,一步一步来,我们现在能够拿下大小弓月城,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咱们不能表现的太过强势。”

    武怀玉接过盘子,刚煮好的带骨羊肉,撒上点青盐,吃起来就很美味了。

    “我还是觉得双河现在让出去可惜,以后想再拿回来就难了。”

    “不急,西域这池水不会平静的,热闹还在后面呢,不过你说的也对,双河位置还是很重要的,”

    武怀玉手指蘸上奶茶,在案上简单的画了个地图。

    从北边越过阿拉山口,就是黄草泊了,也就是后世的艾比湖,沿湖西岸而下,就能到双河的入湖口,再沿河西进,然后再往南翻越车岭,就到了弓月城。

    “咱们以维护丝路,保护丝路商货为由,可以牵头修建从弓月到黄草泊的丝路驿站,并修配套的烽燧堡,这样不仅你们可以派兵进驻、巡逻,也可以征召突厥、粟特等胡人为协从,

    咱们五六十里修一驿、数十里修一烽,百里筑一堡,每个驿站、烽堡不仅屯兵驻军,还可以以此从周边划入一一些地用以屯田、放牧,

    咱们的驿站烽堡建起来,到时还可以在旁边修建市场,招部落来交易,咱们还能从中得贸易之利,也可得税收,”

    要介入的办法很多,并不一定要一来就把整个双河圈下占领,这样肯定引起各方反对。

    而现在武怀玉把炽俟部赶走,却没自己占领,而是让地位更高的五咄陆部之一的摄舍提部迁移来,让暾啜做都督,

    这矛盾就转移了,

    暾啜肯定会想办法为自己争取双河,不会再给别人,而他也必然因此更靠向唐军,

    唐军把这么好的双河都给了他们摄舍提部,现在说要在他们境内,修几个驿站,建几个烽堡,以维护丝路,保护商货,并加强通信,他们能拒绝?

    这丝路不仅有北路,也还有南线呢,

    若是北线通畅,商货更多,做为地主的双河都督府摄舍提部得到的好处也多,

    唐军送你一头牛,现在要走一腿肉,你难道还能拒绝?

    而唐军看似只要走了一腿肉,但却不用担心突厥各部的不满,有什么不满找摄舍提去,毕竟双河给他们了。

    “弓月城扼守车岭,处于双河、伊丽之间,其实也很不错,足够了。你留镇弓月,要搞好与摄舍提和突骑施这两大咄陆部的关系。”

    “孩儿明白了,定会牢记大人教诲。”安禄山很认真的点头应诺。

    武怀玉看着这个快突破三百斤的肉山壮汉,忍不住还是提醒了几句,“你这体重还是要稍加控制一下,两百来斤就行了,可别再胖了。过胖就是一种病,你还年轻,路还长。”

    “谢阿耶。”

    “好了,你也就送到这了,明日伱便回弓月吧,”

    “阿耶,我送你到高昌,也顺便蹭点功劳。”安禄山笑着道。

    “这么多人去,高昌哪还有胆子反抗,再说连贺鲁都在来的路上了,说不定不等我们到高昌,那边的突厥人就把高昌给先拿下了,你跟着去也白去。”

    小小高昌,武怀玉毫不放在心上,其实就他这支唐军都能直接灭掉高昌,但武怀还是兴师动众的征召各部,

    主要还是要搞个武装大游行,展示大唐的强大,震慑诸部,要让整个西域都看到,各部的臣服,免的有些人还看不清形势。

    高昌国,放在中原,顶多算一个州,还是中下州,甚至还不如富裕的大点县。

    “你留守弓月,我再提醒你一下,遇事不要直接硬冲,要懂得分化拉拢,要驱虎吞狼,”

    天可汗这面旗子要扛好,有了这面旗子,唐军处理西域事务,那就是处理内部事务,家事。

    没有这面旗帜,那就名不正言不顺,是入侵,容易引发整个西域的抵抗。

    一顿美味的手把肉刚吃完,爷俩谈心也差不多了,

    突然有快马疾驰入营,带来一个很惊人的消息。

    “高昌国王麹文泰闻武相率西突厥东西两厢十箭,十万铁骑杀往高昌,直接被吓死了。

    世子麹智盛在国王死后,诱突厥高昌吐屯阿史那矩入王宫,埋伏刀斧手,将吐屯及手下众军官乱箭射杀,然后他又派人给城外突厥军送酒肉,在酒肉中下毒,待毒发,他亲率高昌军杀入突厥军营,尽歼一营人马。”

    ······

    武怀玉听着那位世子的连串动作,都忍不住挑了挑眉头,这人挺狠,这种时候了,还敢这么疯,

    诱杀吐屯阿史那矩,又给突厥军下毒,然后突袭入营,杀光他们。

    再然后这位世子带着高昌军,伪装成阿史那矩的人马,跑到高昌北面的突厥可汗浮图城,诈开城门,杀入城中,把贺鲁留守的人马杀的人仰马翻,一举夺取了可汗城。

    然后他留下一军驻守这座高昌北边重镇,他马不停蹄的又回了高昌。

    发丧,征兵,

    这家伙居然迅速拉起了两万人马,誓要与唐军决战到底。

    “义父,儿愿率本部三千骑打前锋,为义父拿下高昌,擒下麹智盛这狂徒!”

    武怀玉却只是呵呵一笑,“他狂任他狂,事到如今还认不清形势,也不过一庸人蠢人,”

    “好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明日便回弓月镇守。”

    至于武怀玉,当然一切照旧,高昌发生的那些事,对于武怀玉来说,没有丝毫影响,他们抵抗,也没有用,实力悬殊,尤其是唐军可是早掌握了破城的大杀器。

    高昌世子的抵抗,对武怀玉来说不过是给了他破城后,彻底吞并高昌改置为正州的方便罢了。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33/3133217/11109991.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