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小说阅读 > 第1145章 灭国

第1145章 灭国


高昌城北,

    有一座红色的山矗立在高昌盆地绿洲中部,东西连绵二百多里,

    任谁初见此山,都得为之震撼惊叹,特别是在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烧烤下温度能达七八十度,热浪翻滚,成为一座火焰山。

    “此山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炎火之山?”

    “嗯,正是此山,当地人也称为赤石山,火焰山。”

    由于雨水冲涮、风化等原因,火焰山还成为一座大型单面山,北侧平缓,南部陡峭,就好似突然有一座巨大的城墙矗立在高昌城北部。

    而山体坡面上的千沟万壑,更是状若道道熊熊燃烧的火焰。

    “这是西域最热的地方,几乎终年无雨,夏天沙窝里可以直接烤熟鸡蛋。”

    高昌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这里甚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夏季最热的地方,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怎么也无法跟天山北的伊丽、碎叶河谷相比的地方,却是天山东部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这不仅仅利益于丝绸之路的带动,也还因为这里虽热虽旱,可却也有肥沃的绿洲,盆地边缘群山环抱,山顶终年积雪,这些冰雪融水养育了肥沃的绿洲。

    而早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就利用坎儿井引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因此高昌有很发达的农牧业。

    “其实高昌百姓这些年也挺辛苦的,”曲雍陪着武怀玉再回高昌,说了些实话,

    高昌国小民寡,虽有丰富地下水和坎儿井引水渠,但毕竟绿洲有限,土地其实大多在那些贵族豪强手中,百姓田地很少,大多只能是佃种别人的田地。

    而这些年西域动荡,战争频繁,

    高昌也不得不维持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甚至还得雇佣突厥、粟特等胡兵,养兵既很费钱粮,也还需要大量的战马、挽马等,

    高昌国因此要求高昌百姓,每户都要为国家养一匹马,养马的负担其实不小,加上越来越高的税赋和加派,以及贵族豪强与寺院的田地兼并等,都让高昌百姓负担很重,

    高昌的田地价格并不算高,一般每亩也就五六文银钱,折大唐开元通宝也就一百五六十文一亩。

    高昌的税赋,和以前中原差不多,最大头是人头税,也就是丁税,丁税有丁输、丁束、丁木薪等,不仅要按人丁征收粮食,还要征收薪炭,以及丝布等。

    除了税,还有役,役有道役和俗役,道役是给寺庙做役,俗役自然是给官府做役,高昌国是丝路必经之地,故而还有羇人伇、商人役等,

    此外,高昌也还计田输银钱,根据土地不同等级,征收不同的银钱,这土地税也不轻,且近些年一直在加,这也导致了田地兼并的加剧,以及大量百姓逃户脱籍,托庇于豪强。

    各种名目征收,什么上敛之麦,什么杂调附加,又有租酒等。

    各种税赋越收越多,还有各种劳役兵役,还得为朝廷养马,普通高昌百姓苦不堪言,要不是地处丝路节点上,大家还能做工赚钱,哪里能撑的住。

    高昌有棉花种植和纺织棉布产业,也有葡萄和酿酒产业,以及铁矿和冶炼产业,加上他们的农业、畜牧业,高昌也是出名马的,

    再加上贸易等,

    表面上维持了高昌的兴盛,但中下层的百姓却过的很苦,都被掏空了。

    高昌国是以汉人为主的西域绿洲城邦国家,以往中原每次内乱时,西北都会有很多百姓来高昌这个汉人政权避乱,河西、陇右甚至是朔方、关中都有人来。

    来的都是想求一份安稳,

    可高昌却带着他们越过越累。

    许多人都慢慢的沦为了无产者,成为了部曲、佃户,甚至是奴婢。

    “高昌百姓这些年过的难,其实跟中原有很大关系,”曲雍实话实说,

    “哦,说来听听。”

    曲雍便举例,比如说高昌以前种白叠花,纺织白叠布,这个产业在高昌以前很红火,他们生产的白叠布通过丝路流通,远销波斯、拂林以及中原内地,卖的还很好,其细白叠布比丝绸都卖的贵。

    就这個产业,养活了多少高昌人,甚至让多少高昌人收入丰厚。

    可后来中原也种植白叠花了,也纺棉布。

    “你们叫棉花,纺的布叫棉布,”曲雍感叹,以前高昌的棉花种植纺织产业,始终是定位于高端奢侈产业,精品小众,因此产能也是有限的。

    但中原搞棉花种植,在武怀玉的带领下,一年种的比一年多,很快其种植面积就远超高昌,甚至不知道甩开高昌多少倍,

    而武家带头的棉纺技术,更是超了高昌无数倍,产能、效率都远超高昌。

    于是乎,大唐的棉纺产业物美价廉,迅速的冲击着高昌落后的传统棉纺业,就跟当初武家改进了白糖工艺后,把以前天竺商人垄断的高端白糖市场冲翻一样,

    高昌的这个棉坊产业一下子就崩了。

    他们的白叠布卖不出去了,中原内地的棉布反而沿着丝路卖到高昌来,更好更便宜,而且货也充足,要多少有多少,各种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多少白叠布纺织作坊倒闭,多少相关产业的高昌百姓失业,高昌人损失了多少钱。

    “后来焉耆要开楼兰古道,也对高昌影响巨大,丝路新开一条路,路程更近,一下子就分流了许多商货,严重影响了高昌的贸易和税收,”

    高昌跟大唐翻脸,这也是很大原因。

    高昌各个方面都受到很大冲击,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而高昌王又错误的选择了对抗大唐,于是既要对突厥进贡,还要自己招兵买马,当然会把负担转嫁给百姓。

    武怀玉听了只是呵呵一笑,

    这固然部分属实,

    但又如何。

    “如今高昌国归附大唐,高昌的汉家儿女以及高昌的胡儿,也都回归中华,以后这里不再是高昌国,而是大唐西州,西州五县,完全推行大唐的制度。

    各种苛捐杂税不会有,各种沉重的役也不会有,

    以后这里跟中原内地一样,都实行两税法,税制简单,而且负担轻,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贞观十四年,

    闰六月初九,

    武怀玉抵达高昌城,

    炎风下的高昌很平静,城外是包围的跟铁桶似的唐军,城里是老实且带着几分彷徨不安的高昌军民。

    他们被堵在城中,

    如今武怀玉终于来了,他们的世子也跟回来了,世子还活着,情况还好。

    城外一众唐将前来迎接拜见。

    武怀玉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

    被他夺去军职的郭孝恪低着头,看不到表情。

    而暂代兵权的社尔看到跟着来的麹智盛,则是表情复杂。

    那块肥肉,他们终究是没能吞下去。

    “契苾何力将军呢?”

    武怀玉没有发现这位右龙武大将军的身影。

    社尔闻言,上前几步,有些无奈的回答,“契苾将军三日前执意率部去取可汗浮图城了。”

    “你们没拦着?”

    “他执意要去,拦不住。”社尔无奈,他是衡阳公主驸马,也是毕国公,还是东突厥右贤王,这次随征高昌,统的是东突厥兵马,

    而契苾何力是右龙武大将军,统的是铁勒契苾部人马,他娶的也是宗室女临洮县主,爵封凉国公。

    社尔这个临时主将,名义上能节制何力,但何力这人向来不是什么听话的人,之前打吐谷浑时,他就不听总管薛万均兄弟的,独自进军。后来两人还争功,闹到金殿之上。

    “他执意要去,你们就任他去,本相的将令,你们都不当回事吗?”

    此言一出,

    帐中安静。

    社尔请罪,他确实有失职之罪。

    郭孝恪倒是继续低头,反正他早被解了军职,何力他们怎么弄,跟他都无关了。

    帐中沉默,

    良久后,武怀玉问,“契苾何力可有消息传回?”

    “早上有信使刚从可汗浮图城来,契苾将军已经进驻可汗浮图城,不过,”

    “契苾将军跟处月朱邪部的人发生了冲突,”

    所谓冲突,是原本处月朱邪部在武怀玉这里拿到了谁先攻下浮图城,那这座天山东北最大的城池就归谁的承诺后,他们为了跟沙陀部争夺此城,

    为此不惜兵分两路,一路攻西面的莫贺城,一路由他亲自带队攻浮图城。

    结果攻打的正激烈,也付出了不少伤亡,

    契苾何力带兵来了,他还带来了高昌国的大将曲士义前来。

    他派兵送曲士义入浮图城,很快告知了城中高昌守军们最新的局势,国王死了,世子也投降了,再守就没意义了。

    于是乎,守军向契苾何力投降。

    这下朱邪部不愿意了,我们打这么久,你们这跑来摘桃子,哪有这道理的。他们围住浮图城,投降可以,但浮图城按约定得归他们朱邪部。

    契苾何力不肯。

    他这么急着来,甚至违抗军令,也是有些原因的,当年隋朝时,西突厥处罗可汗坑杀铁勒首领六百余人,铁勒诸部奋起反抗,共同推举了何力的爷爷契苾歌愣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推举薛延陀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小可汗。

    契苾部就是东迁贪汗山,在可汗浮图城立牙,与铁勒诸部合兵,击杀了西突厥泥利可汗,建立铁勒汗国。

    高昌、焉耆、伊吾等皆服属之。

    歌愣与隋亲善,还曾为隋出兵征吐谷浑,败伏允可汗,可惜不久病逝,其子继立,位西突厥射匮可汗复盛,契苾部败迁热海。

    何力九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任可汗之位,降号为大俟利发。

    贞观初,契苾何力与母亲率领本部六千余帐,前往沙州内附大唐,他们的部落被安置在甘、凉一带,他被征召入朝为官,弟弟契苾沙门任贺兰州都督,继续统领部落,其母也被封为姑藏郡夫人。

    何力入朝后,还是深得李世民赏识信任的,如今贵为北衙禁军的右龙武大将军,又赐宗室县主嫁给他。

    何力内附大唐,入朝为官十年了。

    但他还是记得当年他们契苾部在西域,记得祖父哥愣曾经在可汗浮图城立牙称汗,记得祖父曾在浮图城中供设佛像浮图。

    武怀玉不让他们拿下唾手可得的高昌城,契苾何力非常不满,可有社尔等人在,他也没办法入城。

    于是他一气之下,强行带着本部契苾部的兵来了浮图城,

    处月朱邪部阻拦,他就毫不客气的带兵冲击朱邪部,撕开了他们的包围,强行进了浮图城,并接收占领。

    武怀玉静静听完,没有出声。

    这又算是一个意外。

    契苾何力这是想进浮图城缅怀下祖父留下的痕迹,还是说另有野心,比如想趁机让十年前迁移到河西甘凉一带的契苾本部,重回贪汗山,再据浮图城,甚至是把留在西域的契苾部落,都重新聚拢过来,重新壮大。

    他们也想在西域建立一个自己的羁縻自治的都督府?

    这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但契苾何力一而再的违抗武怀玉的军令,这是绝不允许的。

    “准备一下,先进高昌城,受降。”

    武怀玉开口。

    契苾何力一定要收拾,一定要处置,包括可汗浮图城,以及朱邪部等,但现在还是先入城,

    先把受降仪式完成。

    受降仪式并没搞的多隆重复杂,

    高昌早就降了好些天了,

    这不过是补个仪式,

    高昌城门大开,

    麹智盛先回了城,然后换了身白衣,带着高昌令尹、长史、司马、诸将军,以及麹氏王室出城投降。

    那位高昌王后宇文氏也是白衣出降,

    她又自称大唐常乐公主李氏了。

    这位还在为麹文泰戴孝的宇文氏,如今因高昌灭亡,倒是不必再嫁给世子麹智盛了。

    麹智盛原本还想着守住高昌,击退唐军后,再正式继位国王,这下也是彻底没机会再当国王了。

    武怀玉接过麹智盛呈上的高昌国王印玺,以及高昌降表,还有户籍田地账籍,以及高昌地图。

    这些便代表着高昌国,

    如今献给武怀玉,也就是彻底投降归附大唐。

    武怀玉收下这些,

    也接受了高昌国的投降,

    然后当众宣布,

    “从现在起,高昌国便改为大唐西州,下设五县,高昌军民,皆为大唐子民。”

    武怀玉入城,

    麹氏让出了王宫,但武怀玉却并没有住进王宫,他让人把王宫先封存,里面的东西都一一登记造册。

    “让契苾何力立马来高昌城,”

    “把朱邪俟斤和沙陀俟斤也都请来。”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33/3133208/11109979.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