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董卓行废立,周琦围雒阳
第148章 董卓行废立,周琦围雒阳
中平六年。
夏,四月,灵帝崩于嘉德殿。
时有上军校尉蹇硕,受天子密诏,立皇子协为帝,命盖勋以及车骑将军、安丰县侯周琦辅国。
然天子忌惮周琦乃是外军,因此密令蹇硕,除非迫不得已,不可召车骑将军入京。
“陛下!”
“陛下!”
“陛下!”
蹇硕作为天子最信任也是最器重的宦官,看到天子驾崩,当即哭天喊地,伤心欲绝。
左右心腹却是劝道:“陛下驾崩,天地同悲。”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上军校尉乃陛下心腹,自当秉承陛下遗愿,拥立皇子协为帝。”
蹇硕闻言止住了哭声,擦干眼泪暗自思忖:“陛下待我恩重如山,又以皇子协性命相托,我自当竭力报答。”
“然大将军何进勾结士族,手握重兵,已然失控。若不除之,皇子协必难继承大统。”
去岁天子身体已经江河日下,为了给皇子协继位铺路,设置西园八校尉分何进兵权,并命心腹宦官蹇硕为元帅,统领西园八校尉。
为了拉拢士人,八校尉统帅除了蹇硕以外,其余皆为颇有名望的士人,袁绍、曹操、鲍鸿、淳于琼等,都各领一军。
蹇硕知道,何进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故去岁蹇硕就向天子建言,让何进统兵前去平定王国、韩遂、马腾叛乱,好将之调离雒阳。
奈何计策被何进识破,进乃先遣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叛军,又上表称需要等到袁绍击贼返回之际,才能领兵平叛。
帝无奈,这才启用周琦。
蹇硕此时欲立皇子协为帝,而何进作为皇子辩舅父,何皇后胞兄,必然会拥立皇子辩继位。
如此一来。
上军校尉蹇硕与大将军何进之间,就有一人会被踢出局。
念及于此,蹇硕眼中当即露出了凶狠的光芒,对着左右亲近之人说道:“陛下之死不可张扬,再以陛下名义召何进入宫,就说是为了商议立皇子辩为帝之事。”
心腹闻言,当即知晓蹇硕之意,急忙领命而去。
却说由于蹇硕秘不发丧,故此除了少数几人以外,根本没有人知晓天子驾崩之事。
大将军何进收到诏书,以为天子终于下定决心立刘辩为新帝,当即大喜过望,轻装前往宫中。
何进刚刚抵达宫门,就看到蹇硕麾下司马潘隐挡在前面,以目示之。
何进不解其意,眉头微皱,
潘隐见状大急,索性走到何进旁边,低声说道:“不可入宫,蹇硕欲杀将军。”
何进闻言大惊,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急归自己私宅,心中既恐惧又愤怒。
他急召大将军府诸大臣,欲尽诛宦官。
座上一人挺身出曰:“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
何进视之,乃典军校尉曹操是也。
何进当即叱曰:“汝无知小辈,安知朝廷大事耶?”
直到此时,天子驾崩之事仍未传出宫中,否则曹操也不会说出这番话。
何进正踌躇间,忽闻蹇硕麾下司马潘隐至,急忙出门迎接,道:“若非阁下暗中提醒,吾恐早已命丧黄泉矣!”
潘隐却是脸色凝重的说道:“大将军可知,蹇硕为何要杀你?”
何进问道:“为何?”
潘隐曰:“帝已崩,蹇硕秘不发丧,矫诏宣大将军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何进闻言大怒,骂道:“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皇子辩身为嫡长子,自当立为新帝,蹇硕一介阉人,焉敢插手皇家事务?”
潘隐继续说道:“蹇硕见不能赚大将军入宫,又与十常侍商议,准备再次矫诏国舅进宫。”
潘隐话音刚落,当即就有使者进入大将军府,宣何进入宫,以定后事。
何进闻言大惊,问众人曰:“如之奈何?”
曹操说道:“今日之计,宜先正君位,然后图贼。”
何进觉得曹操之言有理,遂托病不入宫,并且示意朝中公卿拥立皇子辩为帝,自己却是统兵虎视眈眈。
蹇硕见何进没有中计,天子死讯也压制不住了,又看到满朝公卿皆上表拥立皇子辩为帝,心知自己独木难支。
他只得暗中隐忍,唤来心腹之人,命之送出先帝遗诏,召盖勋、周琦带兵入京。
由于蹇硕不敢拿出先帝遗诏,刘辩作为嫡长子,又得到了何进以及满朝公卿的支持,自然毫无疑问登临帝位。
皇子辩即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
以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袁绍心腹门客张津,劝何进悉诛诸宦官。
何进知晓袁氏累世贵宠,而袁绍与之从弟虎贲中郎将袁术皆为豪杰所归,遂信而用之。
不仅如此。
何进亲近士人,征召逢纪、何颙、荀攸及河南郑泰等二十余人,皆引为腹心,自此声势大振,独断朝纲。
被党锢之祸压制许久的士人,再次开始得到重用。
却说蹇硕看到何进声势越来越盛,盖勋、周琦那边迟迟没有回信,不由心中大急。
他暗自思忖:“莫非盖勋、周琦知皇子辩继位,不敢引兵入雒阳?”
蹇硕想到这里,焦躁不已。
他此前谋诛何进之事已然泄露,以何进的性格,早晚要对其动手。
蹇硕之所以活到今日,乃是因为手握兵权,且何进初掌朝政,根基不稳。
一旦何进在朝中站稳跟脚,也就是蹇硕授首之日。
蹇硕心中不安,盖勋、周琦又迟迟没有回信,他当即准备先发制人,设计诛杀何进。
蹇硕乃与赵忠等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埽灭我曹。只因我掌握禁军,这才犹豫至今。”
“今宜先发制人,赚其入宫而后关闭宫门,急捕诛之。”
时有中常侍郭胜,乃何进同郡人也。
何太后与何进能够登临如此高位,也多有仰仗郭胜之处,故郭胜十分亲信何氏。
郭胜遂与赵忠等人商议,不从蹇硕之计,反而将蹇硕之书送给何进。
何进看完书心以后,勃然大怒,当即召来麾下众人,喝道:“蹇硕阉贼图我性命,谁敢与吾正君讨贼?”
袁绍挺身出,道:“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诛杀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进视之,乃袁逢之子、袁隗之侄,袁本初是也,现为中军校尉。
何进大喜,遂点兵五千,绍全身披挂。
袁绍入宫追捕蹇硕,蹇硕慌忙逃走,却为中常侍郭胜所杀。硕所领禁军,尽皆投顺。
袁绍返回大将军府,劝何进曰:“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
“将军宜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
何进听到袁绍之言,当即有些意动,不过还有些犹豫不决。
袁绍见状,不由在心中叹息,只得继续说道:“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只因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不得不防。”
“今先帝遗体就在前殿,将军受诏统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免得为宦官所趁。”
何进深以为然,乃称疾不入陪丧,又不送天子遗体入山陵。
张让等人知大将军欲尽诛宦官,后悔没有听蹇硕之言,当即慌忙前往何太后之所,泣曰:“设谋陷害大将军者,只蹇硕一人,并不干臣等事。今大将军听袁绍之言,欲尽诛臣等,乞太后怜悯。”
“且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恐欲专权以弱皇上。”
“若无我等中常侍忠心护持,陛下必为大将军架空,还请太后明查。”
何太后闻言脸色微变,想起了历代外戚干政之事,不由心中凛然。
她虽是何进妹妹,却也是当朝天子刘辩的母亲,自然不希望自己儿子被何进架空。
她当即对着张让等人说道:“汝等勿忧,我当保汝。”
何太后遂传旨宣何入宫,谓之曰:“我与汝出身寒微,非张让等,焉能享此富贵?今蹇硕不仁,既已伏诛,汝何听信人言,欲尽诛宦官耶?”
“且此番若非张让、郭胜等人通风报信,汝已被蹇硕所杀,焉有今日?”
何进道:“宦官乱国,士人欲尽诛之,吾若不遂其意,士人岂能归心?”
何皇后闻言大怒,喝道:“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先帝新弃天下,兄长就为讨好士人,而尽诛先帝近臣耶?”
何进难违太后之意,也想起了十常侍往日恩情,再加上这次也的确是郭胜告密,才能保得性命,并且诛杀蹇硕,当即选择了妥协。
何进遂出谓众官曰:“蹇硕设谋害我,可族灭其家,其余不必妄加残害。”
袁绍心中一沉,急忙劝道:“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
何进一甩衣袖,喝道:“吾意已决,汝勿多言。”
众官皆退,诛杀宦官之事,就此告一段落,袁绍等人却心有不甘。
时董太后宣张让等入宫商议曰:“何进之妹,始初我抬举他。今日她儿登基为帝,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
经过了袁绍劝说何进尽诛宦官之事,张让等人也感到了强烈的危机,不想让性命交托别人之手。
董太后的出现,让张让等人看到了契机。
张让于是说:“太后亦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则大事可图矣。”
董太后大喜。
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
至此,张让等人与董重苟合,两位外戚开始明争暗斗,以致朝堂局势不稳。
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
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
董后大怒,指着何皇后骂道:“汝鸩死王美人,任性善妒。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敕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耳!”
何后亦怒,曰:“吾以好言相劝,何反怒耶?”
董后曰:“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两宫互相争竞,张让等各劝归宫。
何皇后余怒未消,连夜召何进入宫,告以前事。
何进闻言亦怒,返回大将军府以后,召三公共议。
来早设朝,何进与三公及弟何苗等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蕃后故事不得留京师,舆服有章,膳羞有品。请永乐后迁宫本国。”
奏毕,何进遂举兵围骠骑府,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
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董太后返回河间国,不久暴毙,众皆以为其乃大将军何进所杀。
张让、段珪见董后一枝已废,遂皆以金珠玩好结搆何进弟何苗并其母舞阳君,令早晚入何太后处,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董太后举柩回京,葬于文陵,何进托病不出。
司隶校尉袁绍入见何进,奏曰:“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昔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
何进犹豫道:“且容商议。”
左右密报张让,让等转告何苗,又多送贿赂。
何苗入奏何后云:“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侍,此取乱之道也。”
何太后纳其言。
少顷,何进入宫面见何太后,告其欲诛中官之事。
何太后曰:“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何进本是没有决断之人,听太后之言,只得退下。
袁绍迎问曰:“大事若何?”
何进曰:“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绍已经彻底看清何进,知其优柔寡断,难诛宦官,准备以势压人,当即献计道:“将军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有大军逼迫,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闻言大喜,道:“此计大妙。”
随后再问:“可召何人入京?”
袁绍沉吟半晌,道:“车骑将军周琦、前将军董卓,皆手握重兵,屯于司隶,可召此二人前来。”
袁绍想法甚好。
他原本以为,周琦、董卓都乃袁氏门生,如果召两人领兵入京,也就可以逼迫何进以及太后,诛尽宦官。
若能劝说二人留在雒阳,以袁氏为尊,那么此后整个大汉,都是袁氏说了算。
至于何进,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却说何进听从了袁绍建议,召车骑将军周琦以及前将军董卓带兵入京,却也留了个心眼,又召他自己提拔的丁原等人入京。
主簿陈琳知晓此事,急忙劝道:“万万不可。”
“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
“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笑曰:“此懦夫之见也。”
旁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
视之,乃曹操也。
且说曹操对何进说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之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
曹操退下以后,叹道:“乱天下者,必进也。”
何进独断专行,乃暗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地召豪杰入京。
却说前将军、斄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屯兵河东,以待天下有变。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日夜兼行。
为了防备周琦,董卓又使其婿牛辅守住陕县,自己却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往雒阳进发。
董卓麾下谋士李儒说道:“今虽奉诏,中间却多有曲折。将军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则大事可图也。”
董卓大喜,遂上表。
内容如下:
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雒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何进得表,出示大臣。
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虎狼之辈,性格残忍,狼子野心。若倚重其为朝廷除贼,反而会令其野心膨胀,危害社稷。”
“将军贵为外戚,乃辅政大臣,当自行决断,诛杀中官,实不宜以董卓为援。”
“且吾尝闻: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将军大张旗鼓召董卓等人入京,必然泄露消息,十常侍岂会坐以待毙?”
“诛杀宦官当施以雷霆之势,不宜继续拖延,否则窦武便是前车之鉴。”
卢植亦谏曰:“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
何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何进见状,不由后悔,当即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董卓进京。
种劭在黾池见到董卓,要求其返回河东郡去讨伐流亡匈奴单于于夫罗,董卓怀疑雒阳有变,不从,领兵进入河南尹。
种劭怒不可遏,手持诏书大声斥责,弄得军中人尽皆知,将官皆向董卓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今汉室威信尚在,这些将校可不敢无诏入京。
董卓无奈,只得领兵撤回距离雒阳二十里的夕阳亭。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
张让等人乃先伏刀斧手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
让曰:“若到大将军府,骨肉齑粉矣。望太后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太后乃降诏宣进。
何进得诏便欲入宫,主簿陈琳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曰:“太后诏我,有何祸事?”
袁绍曰:“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
曹操见劝不动何进,当即建议道:“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何进笑道:“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袁绍再劝:“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袁绍与曹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
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进入。”
于是乎,袁绍、曹操等人都被挡在了宫门外。
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张让厉声责喝问:“董后何罪,妄以鸩死?国母丧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
何进慌急,欲寻出路,宫门尽闭。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
张让等人既杀何进,袁绍久不见进出,乃于宫门外大叫曰:“请将军上车。”
张让等将何进首级从墙上掷出,宣谕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宥。”
袁绍闻言心中骇然,知晓若今日不能除掉张让等人,日后必然又是宦官当政,暗无天日,袁氏也会遭到报复。
念及于此,袁绍当即心中一横,厉声大呼:“阉官谋杀大将军,诛恶党者前来助战!”
何进部将吴匡得知消息,便于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
袁绍、曹操斩关入内,赵忠、程旷、夏恽、郭胜被剁为肉泥。
宫中火焰冲天。
张让等二十余人,将太后及新帝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
时卢植弃官未去,见宫中事变,擐甲持戈,立于阁下。遥见段珪拥逼何后过来,植大呼曰:“段珪逆贼,安敢劫太后!”
段珪回身便走,太后从窗中跳出,植急救得免。
吴匡杀入内庭,见何苗亦提剑出。
吴匡大呼:“何苗勾结宦官,同谋害兄,当共杀之!”
众人俱曰:“愿斩谋兄之贼!”
何苗欲走,四面围定,砍为齑粉。
袁绍复令军士分头来杀十常侍家属,不分大小,尽数诛绝,多有无须者误被杀死。
曹操一面救灭宫中之火,请何太后权摄大事,一面遣兵追袭张让等,寻觅少帝。
且说张让、段珪劫持少帝及陈留王,连夜奔走至小平津,六玺不自随,公卿无得从者,唯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至河上。
闵贡厉声质责张让等人:“今不速死,吾将杀汝!“
乃手剑连斩数人。
张让等人惶怖,叉手再拜,悲哭辞曰:“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
遂皆投河而死。
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乘夜色追着萤火虫发之微光,徒步往南行,欲回皇宫。
走了几里地,他们从百姓家中借了一辆板车,推着少帝与陈留王乘车到洛社后下车休息。
天亮以后,闵贡找到两匹马,少帝独骑一匹,陈留王与闵贡共骑一匹,从雒社往南行,这时才渐渐有公卿赶来汇合。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失色,帝亦大惊。
袁绍拍马出问:“何人?”
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
帝战栗不能言,陈留王勒马向前,叱曰:“来者何人?”
董卓曰:“某前将军董卓是也。”
陈留王曰:“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
董卓应曰:“特来保驾。”
陈留王曰:“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董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
卓暗奇之,已怀废立之意。是日还宫,见何太后,俱各痛哭。检点宫中,不见了传国玉玺。
时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卓出入宫庭,肆无忌惮。
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擒也。”
袁绍畏惧董卓手握重兵,乃推脱道:“朝廷新定,未可轻动。”
鲍信见王允,亦言其事,王允曰:“且容商议。”
鲍信知事不可为,自引本部军兵投泰山去了。
却说董卓招诱何进兄弟部下之兵,尽归掌握,乃私谓李儒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
想要成为真正的权臣,废立天子乃是最常见的手段。
此举不仅可以树立威信,还能看出哪些人与自己不对付,可以趁机将之铲除。
李儒沉吟半晌,道:“今朝廷无主,当即刻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可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闻言大喜,不过还是有些迟疑的说道:“余者我皆不惧,然周琦手握重兵,正往雒阳赶来,又当如何应对?”
李儒笑道:“彼麾下不过两万兵马,钱粮也要朝廷供应,今有牛辅屯兵陕县,短时间内周琦不足为惧。”
“待将军行完废立之事,吞并何进、何苗以及西园八校之兵马,何惧区区周琦?”
“彼识相便罢,如若不然,只需一封诏书,即可削其兵权。彼若不从,则将军可据大义以讨之。”
董卓闻言,大喜过望。
次日,董卓大排筵会,遍请公卿。公卿皆惧董卓,谁敢不到?
待百官到了,董卓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
酒行数巡,董卓令停酒止乐,厉声喝道:“吾有一言,众官静听。”
众皆侧耳。
董卓说道:“天子乃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诸官听罢,不敢出声。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汝是何人,敢出此妄言?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卓视之,乃执金吾丁原也。
丁原本来乃是并州刺史,位高权重,奈何朝廷为了削董卓兵权,于是命其为并州牧。
丁原为此卸任并州刺史之位,被封为武猛都尉,还将麾下猛将张辽、张扬等人都派到雒阳大将军府任职,也因此得到了何进的器重。
正是为此,何进才会召丁原领兵入雒阳。
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
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李儒急忙劝道:“今日饮宴之处,不宜谈论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
丁原恼怒,率众而走。
董卓乃问百官:“吾所言,合公道否?”
卢植道:“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
“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臣,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
“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大怒,拔剑向前欲杀植,侍中蔡邕、议郎彭伯谏曰:“卢尚书海内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
董卓乃止。
王允劝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董卓见众人皆反对此事,只得暂罢,于是百官皆散。
等到百官散去以后,董卓乃问李儒:“朝中公卿皆反对废立之事,如之奈何?”
李儒沉吟半晌,道:“今有丁原屯兵雒阳,百官以此为依仗,这才不服将军。将军若杀丁原,并其麾下兵马,则雒阳尽归掌握之中,谁敢再有异议?”
董卓皱眉道:“丁原麾下兵马不少,并州军又骁勇善战,与之火并,若短期内分不出胜负,等到周琦领兵而来,如之奈何?”
李儒笑道:“今日园中丁原麾下有一猛将,颇得丁原亲待。此人勇则勇矣,却贪财好色,见利忘义,若将军许以重利,未尝不能诱其诛杀丁原,尽收其部。”
董卓闻言大喜,遂暗中许诺吕布以高官厚禄、美女神驹、钱财金帛。
吕布果然心动,斩原首诣卓。
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布善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至此,董卓威势更盛,准备继续行废立之事。
次日,董卓设宴商议废立之事,乃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当立之。”
袁绍心中愤恨,自己好不容易诛灭了宦官,并且袁氏兄弟都掌握了兵权,眼看袁氏就要权倾朝野,却被董卓这个浑人摘了桃子。
袁绍心知,董卓此问乃是想要逼自己就范,如果袁氏都支持废立,那么此事基本就能定下。
可真要如此,袁绍必然名声尽毁,袁氏在士林之中也将没有立足之地。
念及于此,袁绍当即说道:“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董卓没有想到,袁绍居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当即按剑怒斥袁绍:“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袁绍看到董卓模样,心中惊惧,不敢与之硬钢,当即说道绍:“此国之大事,还请让我先出去与太傅商议一番。”
太傅,也就是袁绍的叔父袁隗。
董卓见状,却是压低声音威胁道:“若不立陈留王为帝,其余皇族刘氏子弟,我将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彼时,你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袁绍闻言勃然变色,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言毕,袁绍横刀长揖而出,随后将印绶悬挂于东门,奔冀州而去。
董卓得知消息勃然大怒,就想要命人追捕袁绍。
袁绍出身袁氏,自身又颇有名望,这些人自然不愿看到袁绍被董卓所杀。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颇得董卓信任。
他们都想要暗中帮助袁绍,周毖当即劝说董卓:“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
“今追捕之急,势必为变。”
“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
“将军不如赦免其罪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伍琼亦是说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以为然,乃拜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董卓随后召来太傅袁隗,道:“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且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也没想到,自己这位曾经的门生故吏,居然如此狼子野心。
他晓得袁绍已经激怒了董卓,若自己再出言拒绝,袁氏必有灭门之祸。
无奈之下,袁隗只得说道:“太尉所言是也。”
董卓闻言大喜,而后环顾众人,道:“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群臣震恐,皆不敢言。
九月,董卓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
卓拔剑在手,对众曰:“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乃命李儒读策曰: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毕,董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
眼看废立之事即将完成,忽有董卓心腹将士仓惶冲入殿中,打断了废立大典。
董卓见状大怒,持剑骂道:“汝冲撞大典,欲死耶?”
那名将校急忙拜服于地,道:“兹事体大,末将不敢怠慢,还请太尉赎罪。”
董卓心中起疑。
他可是知晓,这位心腹将领绝对不是冒失之人,如此仓惶过来,必然出了大事。
“究竟何事,速速道来!”
那人声音颤抖的说道:“车骑将军攻破陕县,已经兵临雒阳城下,太尉母亲、女儿、女婿皆被俘虏,已经被车骑将军绑于阵前。”
“车骑将军命人在城外喊话,若太尉执意行废立之事,则先斩太尉母亲、女儿、女婿,再奉先帝遗诏征召四方豪杰入京,必将太尉碎尸万段!”
董卓闻言,当即勃然大怒,道:“我家老母居于凉州,怎会落入周琦之手?”
董卓虽然残暴好杀,却也是个至孝之人。
他可以不在乎女儿、女婿的死活,但是对于自己的母亲,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
他也没想到,看似谦谦君子的周琦,居然会做出此等下作之事,拿自己母亲当做威胁。
殿中众臣听闻此事,全都大喜过望。
袁隗更是趁机劝道:“今日大典受了冲撞,继续下去恐有不详。”
“依我之见,太尉可暂停大典,先去见见车骑将军,再来商议此事。”
现在最高兴的莫过于袁隗。
董卓这个袁氏门生故吏是白眼狼,周琦却是谦谦君子,忠孝勇智信,哪怕已经身居高位,仍旧对待袁隗颇为恭敬。
袁隗相信,有了周琦领兵入京,雒阳局势必会翻天覆地。
感谢两位大佬的打赏,一位是“奈何是天涯”兄弟5000起点币的打赏,荣登起点粉丝榜第一。
一位是“alvinsung”兄弟两千起点币的打赏,荣升为本书第八名弟子。
还有之前“XX蜘蛛”的打赏,前面那两个字不会读,抱歉哈。
还有“浅蓝—夜之叹息”兄弟的打赏,中间那个也不会打。
“战锤之全面战争”兄弟打赏了500起点币、还有此前的数字兄弟打赏了800起点币。
前面还有兄弟打赏,时间太久俺就不说了,打这个名字挺难的,问题是也不能复制,俺都看在心里,多谢了。
(https://www.66kxs.net/book/3132/3132112/116580651.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