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汉末:家祖乡啬夫最新 > 第276章 诛忠良独断朝纲,逼天子本初称

第276章 诛忠良独断朝纲,逼天子本初称


第276章  诛忠良独断朝纲,逼天子本初称帝

        却说群臣纷纷上表,欲请赵王诛杀反贼袁术。

        袁绍却采纳沮授之策,打算利用袁术来试探朝中文武态度,当即于皇宫之内召集群臣,商议处置袁术事宜。

        时有太尉杨彪,出身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乃西汉立开国功勋,先祖杨喜因功封赤泉侯。

        及至汉武帝时期,弘农杨氏祖先杨敞作为司马迁女婿,更是平步青云,最终官拜丞相,至此开启了千年世家弘农杨氏。

        到了杨彪这一代,若算作杨彪自己,弘农杨氏也算是四世三公,累世功名,只是门生故吏却比不上袁氏。

        弘农杨氏亦与其他世家相互通婚,杨彪的妻子就出自汝南袁氏,而且还是一位才女,乃袁绍、袁术兄弟二人的姐姐。

        如果按照辈分,袁绍还要尊称杨彪为姊夫。

        这也是为什么,袁绍迎天子入邺城以后,就对待杨彪甚厚,直接拜其为太尉了。

        除了杨彪本身德高望重,家世显赫以外,也未尝没有这层姻亲的关系。

        只不过。

        相比较袁绍、袁术的野心勃勃,杨彪对于汉室却存有忠诚之心。

        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杨彪才不被曹操重用,刚刚迎天子入许县就免去了杨彪的官职。

        等到袁术称帝以后,曹操更是以杨彪与袁氏有姻亲为由,将杨彪下狱,最后迫于杨彪德高望重,再加上很多人为其求情,才被迫释放了杨彪,而后拜其为太常。

        不过后来,曹操又以莫须有罪名将其免职,到了次年,甚至剥夺了杨彪的爵位。

        杨彪深知曹操对于自己如何忌惮,只得以诈称腿疾病闭门不出。

        根据《后汉书》记载: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

        这里讲的乃是曹操杀杨修。

        曹操杀了杨修仍不罢休,还特意跑到扬府进行试探,看到杨彪以后,故意问他为何茶饭不思,日渐消瘦。

        这个是一个送命题。

        杨彪如果回答不好,就说明对于杨修的死心怀怨恨,彼时恐怕整个杨氏都会遭受牵连。

        杨彪却也并非常人,而是坦坦荡荡的说道:“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这句话,前者乃是一个典故。

        匈奴人金日磾是在其父休屠王被汉朝杀害之后投降,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侍奉着汉武帝。

        有一次,汉武帝在逗弄金日磾长子的时候,其子不分体统从后面勒住汉武帝脖子,金日磾看到之后异常恐惧。

        等到金日磾孩子长大后,公然调戏良家妇女,金日磾看到之后将其杀掉,汉武帝因此越发重用金日磾。

        杨彪引用这个典故,乃是告诉曹操,自己没有有金日磾那样的先见之明,也做不到金日磾那样的大义灭亲,却对杨修依然怀有老牛舐犊的父爱。

        这一句话,杨彪既承认了是自己教子无方,儿子杨修就如同金日磾长子那样胡作非为,将杨修被杀的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又解释了自己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的原因。

        此时的曹操,已经自觉时日无多,本来想提前为自己的儿子扫平路上的绊脚石,却没想到杨彪的回答滴水不漏,没能找借口将之杀掉。

        次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以后非但那没有因为杨修曾经帮助曹植而冷落杨彪,反而要拜其为三公。

        杨彪却以自己曾担任汉朝三公,却于国家没有做出有益之事,如今年纪老迈,也没办法担任魏臣,因此极力推迟。

        曹丕尊重杨彪的个人意愿,并没有勉强。

        后来,曹丕又拜杨彪为光禄大夫,在初一的朝会时,杨彪位次三公之下,待以宾客之礼。又赐杨彪延年杖及冯几,允许戴鹿皮冠,杨彪都是推迟不受。

        那个时候,世家几乎都选择站队曹魏,几乎没有人心向汉室,唯有杨彪始终记着自己乃是汉臣。

        却说杨彪得知袁术称帝以后,也是痛心疾首。

        其妻乃贤德之人,听到弟弟行此大逆不道、有辱门风之举,一病不起。

        此番召集众臣,向袁绍进言处死袁术者,就是杨彪带头。

        大殿之内。

        袁绍看着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的杨彪,脸色阴沉的有些可怕。

        他本来对杨彪委以重任,寄予厚望,却没想到对方却心向汉室,极力要求按照国法处置袁术。

        袁术是生是死,袁绍倒也不再那么在乎。

        只不过,他却在乎自己的名声,更在乎这些朝廷公卿是否心向自己。

        今日,他们能够以袁术称帝为由,极力主张将其杀掉,那么自己称帝的时候,这些人也绝对会跳出来反对。

        大儒孔融亦是声色俱厉,说道:“袁术妄称伪帝,不仅有悖于君臣之礼,更是有辱袁氏门风,此等大逆不道之徒,当以国法处之!”

        听着众人的吵吵嚷嚷,袁绍只感觉头大如斗,却也没有阻拦众人发言。

        他只是在恼怒之余,默默记下那些执意要自己处置袁术之人。

        等到所有人都跳出来以后,袁绍才不急不慌的开口说道:“孤率军围困汝阳之际,就对袁公路承诺过,彼若愿意除掉帝号,开城投降,孤不仅可以留其性命,还能保留其王爵。”

        “诸君却建言孤将其处以国法,难道是想让我袁本初失信于天下?”

        众臣没想到,袁绍不仅不打算杀袁术,居然还要保留其王爵。

        要知道。

        哪怕袁绍自己称王,当时都遇到了极大阻力,现在却要让袁术这个叛逆者保留王爵,众臣当即都想到了许多。

        很多心智不坚者,想通了其中的凶险以后,尽皆悄然退后,不敢再掺和这件事情。

        杨彪、孔融闻言,却是脸色大变。

        他们知道,袁绍这是在挑战并且践踏汉室权威,只要能够留下袁术的王爵,那么日后朝中再也没有袁绍做不成的事情。

        要知道,当初嚣张跋扈如董卓、李傕、郭汜,都不敢贸然称王。

        袁绍现在不仅自己称王,还要保留袁术的王爵,一门两王意味着什么,傻子都能猜到。

        杨彪眼中露出了复杂的神色,却仍旧没有选择退让,而是上前喝道:“大王之承诺,较之汉室威信以及朝廷尊严,敢问孰轻孰重?”

        孔融也是个不怕事的人,厉声喝道:“袁本初欲凌驾于朝廷之上乎?”

        面对孔融的指责,袁绍心中虽怒,却也不敢发作,只是说道:“兹事体大,岂能妄做裁决,还当谨慎再三!”

        朝会散了,袁术之事不了了之。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邺城之内即将掀起惊涛骇浪。

        袁绍敬重杨彪、孔融名望,朝会散了以后,主动前去拜访二人,想要他们回心转意。

        未曾想,袁绍却都被拒之门外,这让刚刚灭了袁术,正意气风发的袁绍勃然大怒。

        他不敢拿杨彪怎么样,却可以弄死孔融,杀鸡儆猴。

        袁绍当即指使麾下心腹谋士逢纪捏造证据,并且搜集孔融平时放荡之言,而后以“诽谤朝廷、勾结诸侯、不遵礼仪、不守孝道”为由,认为孔融“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证据收集以及宣判都很快,就在朝会结束五日以后,袁绍就下令逮捕孔融,将其处死,孔融妻、子皆被株连。

        <div  class="contentadv">        就这样,身为孔圣人苗裔、当代大儒的孔融,以莫须有罪行被杀弃市,妻儿都不得幸免。

        此事发生以后,天下皆惊。

        当几个大骂袁绍专横,妄杀朝廷栋梁的儒生皆被下狱处死、家族被牵连以后,众人哪怕心中再如何愤怒,却也不敢继续声讨袁绍。

        他们可以不怕死,却也不想家人遭受牵连。

        杀掉孔融以后,袁绍又以莫须有罪名罢免了杨彪的太尉官职,当初在朝堂之上发言,极力主张处决袁术者,皆被清洗。

        自此以后,朝中几乎都是袁绍爪牙。

        是岁八月间。

        各地纷纷报来祥瑞,有凤凰来仪,麒麟出现,黄龙降世。

        于是沮授、逢纪等人商议:“种种瑞征,乃赵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赵王。”

        二人遂同审配、辛毗、荀谌、钟繇、陈琳等一班文武官僚四十余人,直入内殿,来奏汉帝,请禅位于赵王袁绍。

        却说审配等一班文武,入见汉帝。

        审配奏曰:“伏睹赵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赵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帝闻奏大惊,半晌无言,觑百官而哭曰:“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百官需再从公计议。”

        逢纪奏曰:“自赵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赵当代汉之象也。”

        又有司天监官吏奏曰:“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星隐匿不明;赵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

        帝曰:“祥瑞乃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

        辛毗奏曰:“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听着辛毗略带恐吓之语,帝心中恐惧,看向百官却无一人敢为自己说话,不由大哭不止,却仍不松口,入后殿去了。

        百官哂笑而退,不以为意。

        次日,百官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汉帝,帝忧惧不敢出。

        高干、袁尚带剑而入,请帝出殿,帝惧而从之。

        逢纪奏曰:“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议,免遭大祸。”

        帝痛哭曰:“卿等皆食汉禄久矣,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行此不臣之事?”

        辛毗曰:“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帝曰:“谁敢弑朕耶?”

        辛毗厉声喝道:“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赵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帝大惊,拂袖而起,辛毗以目视淳于琼。

        淳于琼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而言曰:“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帝战栗不能答,颜良、文丑拔剑大呼:“陛下切莫自误!”

        心腹宦官忠心耿耿,颤巍巍挡在天子身前,颜良、文丑大怒,上前连杀数人,鲜血染红大殿。

        帝颤栗不已。

        只见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袁兵。

        帝无奈,泣谓群臣曰:“朕愿将天下禅于赵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沮授道:“赵王必不负陛下,还请陛下即刻降诏,以安众心。”

        帝只得令陈琳草拟禅国之诏,令辛毗赍捧诏玺,引百官直至赵王宫献纳。

        眼看大事将成,正重病不起的杨彪夫人袁氏,却是被仆人抬了过来,横冲直撞进入赵王府中,面见袁绍。

        袁绍急忙上前拜道:“姊姊身体抱恙,为何不在家中修养?”

        袁氏厉声喝道:“吾家四世三公,累世功名,世受汉禄。汝兄弟二人不思报效朝廷,兴复汉室,反而野心勃勃,妄自称帝,败坏袁氏门风。”

        “百年以后,尔等有何面目面见袁氏列祖列宗?”

        袁绍闻言,却是脸色微沉,正好此时天子率领百官至赵王府门口,齐声呼唤袁绍出去接受禅让。

        袁绍沉声说道:“军国大事,岂是妇人所能掺和?”

        “来人,速速将家姊送回府中,病情大好之前,不得走出杨府一步!”

        袁氏却是惨笑出声,而后猛然从病榻上走了下来,厉声喝道:“汉与士大夫共天下,今汝逼迫天子,行篡汉之举,纵然侥幸夺得天下,未来也必然步入后尘!”

        言毕,袁氏直接朝着附近的柱子上撞去。

        “砰!”

        只听得一声闷响,袁氏当即脑浆迸裂,鲜血潺潺流出,身体也软软倒在了地上。

        “姊姊!”

        袁绍没想到自家姐姐如此刚烈,急忙上前抱住其尸身,痛哭不止。

        就在此时,见袁绍久久不出的高干走了进来,看到这幅情形,也是呆立当场。

        袁绍见高干走进来,声音略显示嘶哑的说道:“何事?”

        高干小心翼翼的说道:“天子与百官皆在门外,欲请大王出去接受禅让。”

        袁绍深吸口气,缓缓放下袁氏尸体,而后站起身来脱掉染血的锦袍,让人又拿来一件锦袍,沉声说道:“让人好生整理家姊尸体,莫要将此事传扬出去。”

        言毕,袁绍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大步朝着外面走去。

        及至门外,有人送来天子禅让诏书,开读诏曰:“朕在位期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袁氏。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赵王。望其毋辞!”

        袁绍听毕,正欲受诏,钟繇却是谏道:“不可,虽然诏玺已至,大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袁绍从之,令陈琳作表,自称德薄,请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帝览表,心甚惊疑,谓群臣曰:“赵王谦逊,如之奈何?”

        辛毗曰:“昔赵王受王爵之时,三辞而诏不许,然后受之,今陛下可再降诏,赵王自当允从。”

        帝不得已,往复三次,袁绍方才受诏。

        为了表达诚意,天子还命人筑起三层高坛,择良辰吉日举行禅让大典。

        至期,天子请赵王袁绍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于袁绍。

        袁绍受之,答谢天地,定国号为“赵”,定都邺城,改元黄初,设立三公,册封群臣,大赦天下。

        百官之中,袁绍麾下心腹众臣,唯独不见荀攸踪迹。


  (https://www.66kxs.net/book/3132/3132094/115618999.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