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百战精锐(特鸣谢书友 牧野风 的2张月票!)
张齐贤略一思索,道:
“回禀陛下,自施行退役制这十五年来,皇家海陆军计有六十多名万户以上将领退役,七十二万余名军士退役。
兵部将这些人都已如数给予“退役金”,安排妥当。”
柴宗训微颔首,道:
“如此就易办了。
即然开通更远的海贸航线利国利民,朕便下旨允准民间海贸商号雇佣护商队,但对其严加管控:
其一,只准雇佣皇家海陆军退役将士为护商队。
其二,每家海贸商号护商队人员上限为一千人。
其三,所有民间海贸商号须向当地官府每年报备情况一次,由护商队长与当地武德司或龙骧卫建立随时联络。”
殿中众臣一听,均觉皇帝柴宗训此策精妙,即可使民间海贸商号拥有护商队开拓远洋商线,又能保证其忠于皇帝、忠于朝廷。
圣旨发出之后,民间众多海贸商号大喜,能雇佣退役的皇家军队的军士,当然更好,因其皆是帝国东征西讨的百战精锐。
虽然年过三十五岁退了役,但战力和战场经验岂是民间人士可比?
因而众多海贸商号大东家为开辟新贸易航线,一时均纷纷上门拜访当地的皇家海陆军退役军官,邀请其为自家商号的护商队长。
这些退役的皇家军队军官,最年轻的刚三十六岁,去年才退役;岁数最大的也才五十岁,身体还强健的很。
在大周民间,几天时间即形成了皇家军队退役将士的雇佣价格:
千户为月俸八十两,为在役时月俸百两的八成。
百户为月俸二十四两,为在役时月俸的八成。
军士月俸则与在役时月俸相同,为三两。
这些皇家军队的退役将士,自退役后从事的职业,大约有六成人在家务农、耕种官府分配给他们的至少十亩田地,依原籍土地的多少而有数量差异。
另三成人则在如今大周商业兴盛的大好环境下,投身商海之中,以可观的上百甚至上千两“退役金”经营商业,已经转型成了大东家,收入颇丰。
另一成人多为武艺高强的百户、千户,回到原籍后,兴办了私塾,招收学子习练武艺、备考武进士,生意也很好。
是以,最终民间专攻海贸的商号招募到的,多是回家务农的退役将士。
开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柴宗训在养心殿阅看了一阵儿奏折,停了下来喝茶小憩。
柴宗训道:
“汤总管,如今民间海贸商号给的皇家军队退役军士们的月俸如何?”
侍立柴宗训身后的大内总管汤启一一介绍了一遍。
柴宗训略有些诧异,道:
“看来朕大周民间商号经商利润颇丰嘛!
给这些退役军官的月俸为现役军官的八成也还罢了,给退役军士们的月俸都赶上现役军士了。
看来朕大周全社会百姓的收入,近年来又有较快挺升。”
汤启道:
“陛下圣明!
自从陛下免除月入2两银以下百姓的一切税收、开征富人“财产税”之后,普通百姓们负担减轻了许多,大家都更舍得购买以前舍不得买的商品了,我大周社会中各行各业又兴旺了不少。”
汤启顿了顿,续道:
“陛下,年假时奴婢得陛下隆恩,得以回家乡祭祖,对河阳府当地的民生有了一点了解。”
柴宗训一听,来了兴趣,道:
“哦?朕向来只从内阁众大臣处获知总要,出巡时也只是浮光掠影,未知民生全貌。
汤总管此次回乡祭祖,有何所见,详细给朕说说。”
汤启家乡在河阳府,七岁时其父亲死于契丹人入侵,其母带着汤启和他一弟一妹,在村里种六亩薄田、平日给村里大户浆洗衣服,艰难渡日。
到汤启九岁、大周广顺二年时,眼看日子越过越差,其母忍痛让汤启净身入皇宫为太监,当时小太监仅有月俸六百文钱,却是可以养活其家里三口人。
不想,汤启入宫二年,被太宗派为时为梁王的柴宗训贴身太监,助柴宗训除去赵逆一党后,就此飞黄腾达,如今更是成了位高权重的太监第一人。
汤启行礼后,道:
“是,陛下。
奴婢此次回到家乡河阳府时,一进家乡地界,看到四处皆是良田,乡亲们的房屋都比奴婢小时候的气派了许多,心里着实高兴。
奴婢回到祖屋后,乡亲们都赶来看望奴婢,据聊天中得知,家乡的百姓如今都家家有余粮,不少人家的儿郎还到县城或州府里作工挣钱。”
柴宗训听得津津有味,道:
“汤总管,那这些儿郎每月能挣多少工钱?东家对他们如何?”
汤启道:
“回陛下,奴婢听乡亲们说,出外做工的儿郎,每月最低的也有1两5钱,会干木匠、首饰活的,一月能有3、4两银钱呢。
我中华之人皆秉持“仁义礼智信”,非那些天天口喊空号、待百姓、工人如牛马的星星教国家可比,东家们逢过年过节,都会给工人们封“利是”,工人家里有红白喜事,还会给事假、红包。
若是有才干,做到掌柜的一级,东家还会给予一定的商股。”
君臣二人感叹了一会儿,柴宗训道:
“那当地物价比之十年前,如何呢?”
汤启回忆了一下,道:
“回陛下,近十年来物价略有涨幅,大米八百文1石,上等猪肉银钱4分1斤,上等羊肉银钱3分1斤,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2厘……
这价钱,大致比十年前都上涨了二成左右。
陛下,也有价格下跌的商品,譬如食盐从十多年前的每斗七、八十文,降至了如今的七、八文钱。
犁田的铁器从一副七、八百文,降至了如今的二百文钱。
因陛下广开“四科科举”,近些年又兴办了“国民学堂”,乡里上私塾的学费,也从十年前的每月一百文钱,降至了五十文钱……”
柴宗训听罢,欣然点头,道:
“汤总管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当不会有假。
一国之要,首在吏治。
唯有吏治廉明,好的施政才能让百姓得到极大实惠。
若是官吏腐败,那么无论多好的施政,百姓都得不到好处,只会沦为贪官污吏巧取豪夺社会财富的工具!”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131/3131458/11110775.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