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隆万盛世小说名字 > 第1130章 1221新战争模式

第1130章 1221新战争模式


魏广德说出的“赋役尽出田亩”很是打动张居正,概因这就是这个时代人们对财富的认知。

    虽然魏广德一直对外宣传经商能聚财,但受到四书五经的影响,“有土斯有财”始终被文人奉为金科玉律。

    当然,张居正对于财富,还有自己的看法,其实从他早年做的“生财有大道”这篇八股文章就能看出来。

    是的,其实张居正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朝廷敛财,积财,他认为财富都是增收节支积攒下来的。

    他不是不知道魏广德提倡经商,也知道经商能够致富,但做为首辅,他不能苟同。

    “斯则勤以务本,而财之入也无穷。俭以制用,而财之出也有限。”

    这才是他认可的致富之道,绝对不是靠着经商,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获利。

    “之前因为考成法,听说下面有官员为了完成每年的任务,对百姓施以酷刑,逼迫钱财完成赋税任务”

    张居正低声开始说起来,其实对于张居正改革,虽然历史上褒大于贬,但争议其实也是不小的。

    根源就在于不管是清丈田亩还是施行一条鞭法,本质上并没有减轻百姓的税务负担,只是减缓了缴税的方式,同时给了赎买徭役的政策。

    在此以前,这些都是私底下由胥吏操作的,并没有国家大政的支持,属于一个灰色地带。

    但实际上,虽然开了这个口子,但是百姓还是拿不出钱财来,提调到了还是只能背井离乡去服役。

    而对于让百姓倾家荡产的,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役和丁税,毕竟赋出自田亩,家有薄田有可能被压榨,但是无田,再没有了丁税,官府自然就不能再对庶民强征苛捐杂税。

    可以说,魏广德摊丁入亩的法子施行,只要杜绝地方上对无地百姓征税,正税、杂税尽出田亩,虽然土地兼并制止不了,但是却能把压力转移到地主身上。

    而对于魏广德来说,发展资本经济需要大量劳动者,让他们没有负担只为了生计,那不管是在地里刨食还是进城务工,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之后,再把支持工坊的政策制定出来,百姓失地就进城打工,做个打工人,也能维持地方上的稳定。

    即便有人说地主会把官府的赋役强压到农民头上,给他们加租。

    其实这不重要,他们只要知道,除了种地,其实还可以进城做工赚钱养家就好了。

    到时候,怕不是农民租不到田地耕种,而是地主找不到佃户租地。

    张居正话说完,魏广德也感触颇深,严肃道:“地方上为了完成考成,官员拼命压榨百姓交税,此事我也听说过。

    也询问过具体细节,其实多是无地百姓的丁税,吃饭都难,哪来钱交丁税。

    若推行摊丁入亩,则朝廷必须明文禁止对百姓收税,包括杂税,赋税尽出田亩。

    朝廷的规矩,执行到下面都变了味儿,我们也只能尽可能完善不使其有漏洞可钻,让百姓凭白受苦。”

    张居正深以为然。

    其实,土地兼并是大趋势,人为是阻挡不了的,历朝历代皆如此。

    就算是立法,下面人也可以采用超长期的租约变相修改土地属性。

    明朝因为所处时代,受技术发展影响,也不可能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至于更高一层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条件都很难达成,最多就是庄园经济过度一下。

    而庄园经济,那也需要土地兼并以后,由地主来主导。

    不过作为大明内阁阁臣,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解决国家财政的问题,兼顾地方稳定。

    张居正改革最大的成绩,其实就是扭转了明朝中期开始的长期财政赤字,让明朝政府在这个时期有了一定的结余。

    也正如张居正自己所说,“虽国有大事,而内府外府之储自将取之而不匮矣。”

    所以,财政问题其实才是内阁阁臣考虑问题的首选。

    只要能让朝廷收到更多的银子,其实就算侵犯小民利益,他们也会继续做下去。

    当然,张居正选择的道路,对士绅阶级也是不好,所以人亡政息就能理解了,可谓上下似乎都不讨好。

    不过现在魏广德提议清丈田亩后,推行一条鞭法时把丁役全部并入其中,却是可以实质性减轻百姓负担的善举。

    最起码,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赚到的都是自己的,不需要再给官府交税。

    两人开始就摊丁入亩进行实质性商议,其实主要是考虑推行此法后,地方上可能的对策。

    是的,他们需要考虑周全,自然不能不考虑到地方,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古至今皆如此。

    善政,要是不考虑周全,到了地方上,可能就变了味儿,变成吃人的恶政。

    这也是他们要杜绝的。

    “嗯?”

    正说话间,魏广德眼角余光忽然瞟到房门处有人影晃动,他下意识转头看过去。

    “芦布,可是有事?”

    门外那人是他房中书吏,按说不应该过来这里的。

    既然来了,那肯定就是有事了,于是魏广德停止了和张居正的商议,直接问道。

    “首辅大人,老爷,兵部那边有急件送来,所以小的只能冒昧过来.”

    芦布进房,先是冲张居正行礼,之后才对魏广德说道。

    “拿来我看。”

    魏广德猜到了,十有八九是西南的战报。

    从芦布手里接过公文,翻开快速看了起来。

    前两日,他已经知道戚继美率部吃了一次“败仗”,算不得多惨,毕竟没有损兵折将,只是见势不妙后退。

    之后又连胜数场,自不必说,赢了是正常的,输了才不正常。

    至于另一场面对缅军象兵的败仗,李成梁自承情敌疏忽,将官临阵指挥不利,不仅损失数百名士卒,还丢掉了不少火器。

    而这次看到的,也是一场败仗,但魏广德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因为这次显然不同于之前遭遇象兵,明军准备不足,而是遭遇到夷人火器的突袭。

    损失不损大,百十人伤亡,火器损失有,但也不多,但却让魏广德大大的触动。

    之前魏广德让工部发展红夷大炮,其实主要是为了南海水师海战使用,佛朗机炮虽然好,但缺陷明显。

    他认为陆战使用佛朗机炮要比红夷大炮强,因为这炮发射速度快。

    即使存在射程、威力不足等弊端,也是可以克服的。        毕竟在大明周边,貌似没发现有可以匹敌的对手。

    也因此,红夷大炮铸造出来优先供应水师,也是魏广德拍板定下来的。

    可这次西南战报,算是给魏广德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了为什么佛朗机炮会被红夷大炮取代。

    对于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的优缺点,他魏广德自认为看得清楚,比这个时代许多人都了解。

    佛郎机炮,独特的后装滑膛设计,可谓独树一帜,用后世眼光看其实已经是非常接近现代火炮的一种武器。

    炮管、炮腹与子炮,三位一体,共同谱写他的传奇。

    开炮之际,火药与弹丸齐备于子炮,再将其安放于炮腹,炮管上的准星与照门如同他的眼睛,瞄准目标后,一点火门,弹丸便呼啸而出。

    其炮腹粗硕,炮尾舵杆灵动,让炮管可随心所欲地转向,展现无尽威力。

    它射速惊人,弹炮分离设计让它在战场上快如闪电,重型版“无敌大将军”三炮连发仅需二十秒。散热迅速,后装设计确保火力持续,降低自燃风险。

    火药容量稳定,安全无忧,子炮分担膛压,炮管寿命更长久。

    明朝得到佛郎机炮后,不仅仿制,更勇于创新,孕育出舰炮、城防炮、战车炮、野战炮等多款火炮,以及步兵枪、骑兵枪等枪械,种类繁多,总数高达数万门。

    嘉靖末年,佛郎机炮已成为明军得力助手,至明末,明军冷热兵器配比优化至三比一皆因为此物。

    佛郎机炮虽好,但天生有缺陷。

    受限于技术,其子炮与炮腹间气密性差,火药气体外泄,射程受限,面对敌骑冲锋,难以施展威力。

    这也为后来居上的红夷大炮提供了机会,使其脱颖而出,成为新的霸主。

    与佛郎机炮不同,红夷大炮乃前装滑膛铜炮,射程翻倍,最远可达数千米。

    威力巨大、炮管修长、精度上乘、管壁厚实,红夷大炮在实战中也展现的卓越性能,迅速赢得了明廷官员的赞誉。

    当然,红夷大炮的射速,始终是绕不开的坎,对于大量使用佛朗机炮的明军来说,这个时代其实对这炮还是觉得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实际上,若不是水师需要重炮,兵部是看不上这种火器的。

    至少在没有证明他实战能力之前,是不会选择让工部大量铸造的。

    但是这次西南潞江边一战,红夷大炮就用射程教训了明军,让他们第一次体会到红夷大炮对佛朗机炮在战场上绝对的碾压之势。

    “善贷,可是西南出事了?”

    魏广德看完文书久久无语,张居正开口问道。

    “叔大兄看看吧。”

    魏广德把手里文书递给张居正,让他也看看。

    魏广德是支持铸造红夷大炮,说起来似乎这事儿又一次体现出他知兵的一面,但他却没办法沾沾自喜。

    因为实战的效果,也冲击到了他的思想。

    火炮射程,任何时代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此时,魏广德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

    大炮被誉为战争之神,在战场之上可以摧枯拉朽,但即便都了后世飞机满天飞,导弹可以洲际打击的时代,大炮依旧在顽强的生存着,还在努力的提高射程。

    从过去的十几公里到二三十公里,再到底部排气弹的五十多公里,并没有被时代淘汰。

    魏广德也重视大炮,但相对他更重视射速,而不是射程。

    现在,葡萄牙人算是给他魏阁老上了一课。

    “这红夷大炮还是善贷最早提出来让工部铸造的吧?

    虽然我们的工匠没有搞出来,但是从壕镜学到制炮手艺也是一样。”

    张居正已经看完战报,知道明军又吃了个败仗,但还是奉承魏广德道。

    “当初只是认为这种炮对于水战有利,倒是忽略了陆战之威,所以铸造出来的红夷大炮,优先供应给了南海水师,陆师给的不多。

    现在看来,这炮工部还得加紧生产,各卫所也要装备一些才行。”

    最早红夷大炮的思路提出后,工部是以将军炮命名。

    但是因为需要熟铁精铸,一直没有成功,直到在壕镜发现葡萄牙人能铸造这类火炮,于是明廷才从那里学会了铸造之法。

    于是,将军炮在明廷里也有了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红夷大炮”,也显示出技术其实来自西洋。

    “让他们多生产一些红夷大炮,减少一些佛朗机炮的生产?”

    张居正问道。

    红夷大炮既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其实在张居正看来,似乎佛朗机炮就没什么继续生产的必要了。

    不过他也知道,魏广德似乎一直很喜欢佛朗机炮,故而由此一说。

    “嗯,是该如此。”

    果然,魏广德当即就点头说道:“红夷大炮要多生产,各部都要装备,佛朗机炮射速快,也适合陆战使用,也不能少。

    若非缅军之中混入夷人,何至于有此一拜。

    这个战报,我还要让兵部发到各地卫所去,让下面的将官都知道此事,免得他们以为朝廷给了他们火器,就不可一世了。

    当知道现在不同了,夷人西来,带来了太多新东西,对战争作战模式改变很大。

    以前是用火铳和弓矢为主,现在变成佛朗机炮和鸟铳,以后或许还要增加红夷大炮的远程火力压制。”

    魏广德嘴里不断吐出一些新词,但是字面意思,张居正大概还是能理解是什么意思。

    毕竟,他也是军户出身,他爷爷可就是军队的指挥,虽然没打过仗,但耳闻目染还是有的。

    再想到魏广德的话,张居正其实也很快理解了魏广德对战场的分析,那就是大炮打得远,先把敌人打一顿,放近点就是佛朗机炮轰,还有军中现在不少卫所都装备的虎蹲炮、鸟铳,最后才是真刀真枪的厮杀。

    “嗯,有道理。”

    张居正点头支持道,虽然这些火器制造起了很费银子,但只要能打赢,其实花钱都是小事儿。

    对他们来说,打败仗是不可接受的,至于花银子,想点办法总是能办好的。

    当即,魏广德就在值房里写了条子,让芦布安排人送到兵部和工部去。


  (https://www.66kxs.net/book/3130/3130265/114337165.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