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前进,105毫米重炮!
车间内,伴随着金属撞击声响彻四周,火热且炽热的钢锭进入所有人瞳孔。
刹那间,全体试验人员和战士激动起来,压抑许久的情绪如同火山迸发般骤然涌出,军工局高层精神一振,眼中透露出兴奋之意。
钢锭!
这是一根成形的固态钢锭,而不是滚烫的液态钢水。
钢锭和钢水,这是现阶段辨别电渣重熔技术是否成功的土办法,简单且实用,其检验原理基于电渣重熔技术核心步骤——结晶器冷凝。
“终于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性能炮钢了……”耳边传来周围试验人员和战士们的欢呼声,余华却显得格外宁静,双眼凝视看着平板运输车上的火红钢锭,脑海闪过一幕幕关于抗战的影视资料画面和文字记录,心中自语。
炮钢,这是决定火炮性能基础的基础。
没有高性能炮钢,就造不出性能优秀的火炮。
别人一门炮可以打十公里,你的炮只能打三公里,那么永远只能挨打不能还手,这就是差距。
而衡量炮钢材料的性能强弱,则由重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从现阶段角度讲,日本无论火炮领域的发展,亦或者冶金工业的发展,都强过中华太多太多,这些领域最终反哺于日军,为其建立了近乎绝对的火炮优势,涵盖海陆体系,口径覆盖50毫米—460毫米区间。
然而,从今天起,日军背后的日本基础工业领域所建立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了。
“怎么样?”李强靠了过来,神情略微谨慎,轻声问道。
他是一个严谨的人,在电渣重熔钢的正式检验报告没有出来之前,不会胡乱庆祝。
尽管,他已经知道如何辨别电闸重熔钢和普通钢铁的土办法。
土办法归土办法,军工局和组织需要的是正式且权威的报告。
电渣重熔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太过重要,他必须慎重,要知道,大窑洞从昨天到现在一直等着消息。
余华回过神,听到李强这番话,轻轻点头:“成了,八九不离十,不过还是等检验报告出来。”
“好。”
李强深呼吸一口气,心里有底,强忍着激动作出答复,咬牙耐心等候。
不急。
不能急。
等了这么久,再等一会儿就好了。
欢呼声不绝于耳,余华没有庆祝,依旧稳居中位,待钢锭自然冷却到暗红状态后,下令取样送检,两名战士迅速按照事先培训的流程,从电渣钢锭顶端切割取下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块,接着送往钢铁厂内专门设立的检验室,通过显微镜和滴定法进行检验。
显微镜可以获取样品的金相组织结构,滴定法可以获取样品的化学成分比例。
当然,受限于检验设备水平较低以及检验方式单一的缘故,检验室的准确度并不高,远远不及后世的检验准确度。
电渣钢样品迅速送检,喧嚣且热闹的车间内逐渐安静下来,全体试验人员和战士们保持纪律,不再出声,军工局一众高层凝视着自然冷却的暗红电渣钢锭,强迫躁动的内心冷静,默默等候最终的结果。
二十分钟后,检验室完成样品的金相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比例检验分析,将一系列检验分析结果转化为书面形式,送进电渣炉试验车间,交给身为总工程师和首次冶炼试验负责人的余华。
决定命运的最后时刻来了。
看着送到余华手里的纸质报告,电渣炉车间鸦雀无声,包括李强在内的所有人全都屏气敛息,不让自己发出任何一丝声音,他们明白这份检验报告将决定本次试验的最终结果。
余华立于中位,环顾四周,神情肃穆且郑重,打开留有检验室负责人和操作员共同签字的纸质报告,当众宣读道:“现在,我向大家宣读电渣重熔试验炉首次冶炼试验结果。”
“试验样品经显微镜和滴定法予以检验,对试样的纵向和横向分别经过磨制抛光进行观察,经观察发现无夹杂物聚集、缩孔和疏松等宏观偏析缺陷,具有高组织致密性和成分均匀性,试样表面光洁,有害元素成分比例分别如下:碳含量为0.16%,锰含量0.9%,硅含量0.58%,磷含量0.028%,硫含量0.026%,均达到首次冶炼试验要求指标。”
话音沉稳而有力,犹如潮水般向四周扩散,试样的详细检验数据进入众人耳畔。
听到总工程师余华的最后一句话,周围众人意识到什么,立马激动起来。
“各位,我想我们可以庆祝了,我宣布,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和试样检验数据,电渣重熔试验炉首次冶炼试验通过,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世界上最落后的地方,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尖端钢铁!”余华话音逐渐高昂,蕴含些许个人波动的情感,含笑为眼前最可爱的人们,送上自己的称赞。
在当今世界上最贫穷和最落后的地区,诞生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和最优秀的炮钢。
成功了!
经过严苛科学检验和流程的成功,绝非主观意义上的成功!
首次冶炼试验通过,意味着电渣重熔技术点亮,根据地基础工业体系的最后一块空缺也被补上。
从今往后,乾坤扭转,攻守易形矣。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上午9:10分,电渣试验炉首次冶炼试验于延城柳树沟钢铁厂通过,电渣重熔技术宣告研发成功。
毫无疑问,余华的话音堪比一枚重磅炸弹,全体试验人员和战士之前强行压抑的情绪,随着首次冶炼试验结果公布而再次爆发,有的战士热泪盈眶,有的试验人员摩拳擦掌对于重炮已经迫不及待,更多的人互相拥抱,似如庆祝一场战斗胜利那般,为了此刻,为了成功,他们已经奋战了不知多少个日夜。
军工局一众高层纷纷兴奋色彩,露出灿烂笑容,双手拍击鼓掌,为首次冶炼试验通过送上掌声。
余华望着电渣炉车间内的热闹场景,面容含笑,没有说话,静静享受这个时刻。
这种感觉,挺好。
作为诞生于余华手中的众多‘零一’技术成员,电渣重熔技术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这项冶金技术的最大应用价值,完全在于军事领域开发先进的火炮和各类重武器,作为第一根诞生于抗战年代的电渣钢锭,其军事应用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全体都有,向电渣炉总工程师同志,敬礼!”就在这时,军工局负责人李强突然出声,只见李强背脊笔直,神态肃穆,眼角微红且湿润,站着最为标准的军姿,抬起右手,向余华致以军礼。
洪亮的话音微微发颤,作为留学苏联的高材生,没有人比李强更懂电渣重熔技术对组织的意义。
千言万语无法述说心中的情绪,作为军人,他只能送上一个军礼,用心铭记余华的付出和贡献。
厂房内骤然安静,看着人群之中并不高大的余华,军工局所有高层、全体试验人员和战士,不约而同停下手里的动作。
所有人立正,保持沉默,打直背脊,以军人姿态正对这位年轻且伟大的总工程师,整齐划一举起右手,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以示感谢。
超过九成半的人无法知晓余华真实身份和名字,但这绝不影响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与感谢。
没有这位总工程师,就没有电渣炉,没有氧吹炉,没有化工厂,没有一切……
“这是我应该做的。”
余华看着眼前与氧吹炉首次冶炼试验通过时极为相似的画面,笑了笑,谦虚回应,而后有条不紊安排各项事宜:“好了,就这样,各试验单位回归岗位,按试验流程进行电渣重熔试生产作业,朱同志,试生产作业就交给你了。”
首次冶炼试验成功,接下来进行电渣重熔试生产作业,如果连续三次生产均无问题,那么电渣试验炉则宣告竣工投产,进入每个月7.5吨的正式生产状态。
每个月7.5吨,这是经过种种权衡考虑之后确立的产量数据,没办法,电渣重熔炉的生产作业耗电量过高,一旦开炉整个柳树沟工业区都要停工停产,为其让出电力资源,柳树沟工业区暂时还养不起这头吞电巨兽。
“是!”待在旁边的朱睿大声回应,迅速接过指挥权,按照标准流程开始安排试生产作业。
“李局,这是正式检验报告,麻烦你给大窑洞报喜。”余华将检验报告递向李强。
“好。”
李强深吸一口气,接过这份正式检验报告,转身离开电渣炉车间,以最快速度前往大窑洞。
做好一系列安排,余华目光看向金属平板车上的电渣钢锭,炮钢材料已经造好,接下来,开始制造炮管!
很快,一台红星拖拉机头安排进入电渣炉车间,连接金属平板车的牵引勾,拉着重达一点五吨的电渣钢锭离开钢铁厂,直奔机械制造厂而去。
长夜已过,黎明已至。
前进,105毫米重炮!
……
机械制造厂。
“真漂亮,真漂亮,无法相信还有这种质量的钢铁,综合性能远超克虏伯专门生产的优质炮钢。”粗加工车间内,庄教授右手举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面前这根钢锭的表面和切口部位,察觉到电渣钢锭的不凡,轻声给出最为陈恳和务实的评价。
远超克虏伯生产的优质炮钢!
作为顶级专家教授,庄前鼎接触过的东西绝非常人能够想象的,他曾经受邀参观过克虏伯钢铁厂,并亲眼见过对方的炮钢生产线,毋庸置疑的讲,克虏伯所生产的炮钢,绝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尖端炮钢。
然而,他今天却在陕北根据地看到了超越克虏伯的炮钢……
“余华,你在冶金学的造诣,已经达到连西方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庄前鼎转而看向身旁的年轻学生,看着这幅年轻的面孔,轻声感慨。
年纪轻轻,超越世界。
这才是天才吗?
余华笑着摇头:“教授,您过誉了,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不是谁都有资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庄前鼎笑了笑,目光转而看向电渣钢锭:“开始吧,让我们造出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大炮。”
话落,打出手势。
已然准备就绪的粗加工车间,顿时如精密运转的机器般运行起来,五吨级行车吊起电渣钢锭送往加热炉,将其重新加热至一千一百摄氏度左右,待加热完成,取出钢锭送至1000公斤级空气锤砧座进行锻压加工。
经过锻压工序处理的电渣钢锭,综合性能还要提升10%左右,内部组织更加致密,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
“咚!咚!咚!”不多时,锤头与火热电渣钢锭狠狠撞击的声音传出,短粗的钢锭受热变形,逐渐拉长。
(https://www.66kxs.net/book/3125/3125264/784413223.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