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要俩港口吧
第233章 要俩港口吧
前线军情紧急,所有后方的讨论和妥协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快。
英国人和法国人很快就拿到了朱靖垣开出来的条件。
如果大明只是帮忙稳住战线,保住当前剩余的土地和港口,等待英法联军抵达自己平叛。
那么大明要得到密歇根湖最南端与莫比尔港连线以西,以及密歇根最南端与伊利湖最西端联系以北的土地。
差不多是后世美国的威斯康星、伊利诺伊、密歇根、密西西比四个州,以及肯塔基和田纳西两个州西部的部分土地。
与此同时,英国将弗吉尼亚以北的州,以及西弗吉尼亚地区交给法国。
三方交换领土之后,相当于英法两国各给大明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是各自殷洲殖民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如果需要大明全程作为主力平叛,那就把整个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都给大明,英法两国就剩下历史上美利坚的开国十三州的地盘了。
同时仍然按照同样的方案交换土地,将弗吉尼亚以北划给法属加拿大。
朱靖垣最终还是选择了折中方案,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从英法两国殖民地西部吃地。
将英法两国的殖民者从西向东驱赶。
同时调解英法两国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展示大明的诚意。
塔列朗看完电报内容后递给黎塞留公爵,表情非常复杂的说:
“大明还是有那么一丝良知的,支持我们和英国人交换领土,消除英属美利坚的内部问题。
“但是胃口同样很大,密歇根胡以西交给大明,那加大那地区就没有自己的铁矿了。
“与此同时,弗吉尼亚以北给我们,英属美利坚就基本没有工业能力了。”
黎塞留公爵心情复杂的看完电报之后说:
“这么拆分,对于加拿大和美利坚两个国家而言当然不是好事。
“但是对于我们法国和对岸的英国人而言,却未必不是好事。
“这样拆分之后,他们对宗主国彻底失去威胁了。”
塔列朗当然也明白,但是有句话不想说。
对宗主国英法没有了威胁,对大明也同样没有威胁了。
黎塞留公爵继续看着电报内容,反复看了三遍了,仔细考虑了许久之后说:
“对于我们法国而言,客观上最佳的选择,似乎是让大明帮助我们全力剿匪。
“但是我们不能选择这种方案,国王陛下和贵族以及大臣们都不会接受的。
“所以我们只能选第一种方案,英国人应该也是一样的情况。”
塔列朗沉默着点了点头。
黎塞留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有些不死心的问:
“我们具体要交出的土地,还有商量的余地吗?”
塔列朗表情怪异的看了黎塞留公爵一眼:
“这电报是从大食国发来的,殷洲的局势可拖不得。”
塔列朗的意思很明显,这上面的条件是朱靖垣开出来的。
而要跟朱靖垣讨价还价,就得准备好直接谈崩,然后从头再来的准备。
那样的话时间就没数了,说不定谈判结束了,殷洲也不用打了。
黎塞留再次无奈的叹息:
“那不谈土地,谈人口,大明不能再马上驱赶人口了,加拿大局势崩盘,被大明从北部赶过去的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们的到来,直接导致了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崩溃,以及更加恐怖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再出现了。
“不论大明把那些人口怎么样,都不能再驱赶了……”
人口是财富,但是有时候也是毒药,如果控制不住还不如没有。
塔列朗欲言又止,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首先去跟英国人沟通了一下,英国人也有类似的想法。
于是双方再次共同给朱靖垣发了消息。
朱靖垣看到牛鉴送来的消息,明显有些惊愕:
“不要人口?要求我们不能驱赶当地人?
“我从西部吃地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赶人吗?
“不让我赶人,我还从西部吃地干什么?”
朱靖垣的思维和办事逻辑,其实就是争夺生存空间。
一块土地上,生活的是大明的百姓,这块地才是大明人的生存空间。
如果土地虽然属于大明,但是上面生活的人却是泰西人,那不还是泰西人的生存空间?
如果以后这个世界的社会文化发展逻辑,以后会逐步与上辈子逐步趋同的话,那这帮西夷以后会不会闹独立?
然后再给自己搞出来个白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在朱靖垣看来,消失的泰西人才是好泰西人,所以朱靖垣一直习惯于要地不要人。
再问两国要一块土地,作为这些泰西人的保留地?
在两国的殖民地中间的俄亥俄河两岸划个方块出来?
与其这么要,不如在海岸上要个岛屿了,学学英国人的操作。
朱靖垣考虑了一会儿,吩咐牛鉴写电报回复英法:
“如果英法要把当地人留给大明,那就得额外给两块土地安置这些人口。
“我要纽约对面的长岛和附属小岛,再加上诺福克对面的切萨皮克半岛。
“由于这些土地本来都是要给法国的,所以英国在肯塔基北部划块地补偿法国。
“警告他们,不要在跟我讨价还价了,要么就接受之前的条件,要么接受这个条件。
“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了,我们不应该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了。”
朱靖垣本来提的条件,只是本能的带着类似露西亚的大陆国家视为,直接向英法索要内陆的大块土地。
而英法这么讨价还价,让朱靖垣又想起了类似英国人的海洋国家的操作方案。
在大陆旁边,在关键地区,索要环境优异的优良的岛屿和半岛,作为控制和干涉对面的大陆国家的桥头堡。
这其实就是英国人索要舟山群岛和香江地区的玩法。
切萨皮克半岛和两边的切萨皮克海湾、特拉华海湾,以及长岛旁边对面的纽约,是北殷洲东部仅有的几个港口条件天生比较好的地方。
别看北殷洲东海岸、南海岸的海岸线很长,但是这里却极度缺乏天然良港。
只有东北部的纽约到马里兰地区,这块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脚下的海岸上,有几个勉强还算不错的港口,天然航道入口勉强逼近了十米。
弗吉尼亚以南,一直到佛罗里达,甚至包括墨西哥湾北部,直到德克萨斯,这片区域的沿海地区的地形都是冲击平原。
冲击平原海岸线多滩涂和淤泥。
就像江苏虽然是沿海地区,但是却没有出名的港口城市。
因为淤泥海滩并不适合建设港口。
美国东南海岸线,绝大部分地区与江苏类似,但是情况又更加的恶劣。
它的海岸线大部分都是“潟湖”海岸。
河流从陆地上冲刷下来的泥沙,在相对适中的潮汐力度的作用下,在海岸线外部堆积,形成一道天然的“沙坝”。
沙坝不断扩大增厚,最终将内部的水域与大洋隔开,形成了位于海陆之间的潟湖。
潟湖在地形上属于湖泊或者沼泽,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会被视为陆地。
所以美国东南部海岸线看上去似乎非常的平滑。
不像浙江、福建、广东的海岸线那么的蜿蜒曲折。
但是在卫星地图上放大了看的时候,就发现海岸线里面到处都是潟湖。
这里看上去到处都是口小腹大的“小海湾”,可能会有人以为这里到处都是天然良港。
其实恰好相反,潟湖海岸非常不适合建设军港。
潟湖水非常浅,两三米都算是好的,很多地方直接是沼泽。
美国东南海岸,就像是在江苏东部的浅谈海岸之外,又多了一道泥沙堆砌成的沙坝。
水浅而且淤泥厚,地质基底软硬相间,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在这种地方修港口,是对建造工艺的巨大挑战。
美国人不得不顺着海岸的河流上行,穿过沙坝和潟湖,在河道旁边的大陆上建港口。
例如查尔斯顿、新奥尔良、休斯顿、萨凡纳、莫比尔,都是这种类型的港口。
他们不是不想直接把港口放在大洋沿岸,方便船舶进出,而是工业化早期根本做不到。
而且这里的河流,还不是类似长江那种天然航道较深的清水大河。
都是类似黄河那种从平原上冲刷泥土而来的浑浊河流,自然形成的河道往往都比较浅。
殖民时代船小的时候还好说,工业化完成之后船越来越大,吃水越来越深,疏浚河道和近海航道,就成了美国港口的日常任务。
十万吨以上货轮和军舰,进入美国东海岸和南海岸的港口,得严格按照海图上标注的航道航行,就跟在河里面航行的情况类似,不小心跑偏就可能搁浅。
在华夏这边,天津港算是个自然条件极差的港口,因为渤海沿岸的水比较浅,天津得在近海疏浚一段航道才能让大船入港。
但是美国东海岸和南海岸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港口条件比天津都还要差。
美国的天然港口都在西海岸,旧金山海湾和西雅图所在的海湾,周边都是天然的良港。
因为这是落基山脉脚下,岩石地基足够坚固,而且旁边的海水也足够深,
但是这些地方没有足够广阔的经济腹地。
最好的港口,应该是背山面海,这样的自然禀赋适合建港。
同时旁边还有大平原和大河,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能够支撑它发展成大型港口。
松江府地区唯一的缺点,就是背后不是山,而是一块冲积平原。
是举世无双的长江黄金水道,举世无双的优越腹地,把它强推成了世界最大港口。
不过,在松江府外不远处就是舟山群岛,舟山群岛是山脉地形,门口就是二十甚至三十米的海水,多大的船都能直通大洋。
广州府与松江府类似,只是珠江流域的经济腹地和航道价值不如长江。
同时,广州府下面也有个新安县,辖区包括后世的深圳和香江地区。
这里同样出门就是二十米甚至三十米深的大洋,还能直接利用珠江流域腹地和内河航道。
所以综合来看,舟山群岛和新安县,差不多是世界上综合条件最好的港口了。
舟山群岛的腹地更加广阔,新安则与腹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本身部分位于大陆上。
当松江府、广州府的港口不满足航运需求之后,这两个地方都能直接填补空缺。
只不过大明还没有发展到迫切需要这种世界顶级海港的时候。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船也不过四万吨,距离十万吨大船普及还早着呢。
目前舟山群岛和新安县两地,都不是什么繁华地区,没有专门建设大型港口。
不过不妨碍大明提前从别的地方搞港口,就像当初英国人索要舟山和香山一样。
纽约和诺福克周围这种级别的港口,虽然在大明本土的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但是在北殷洲东南海岸线上,就这两个地方。
大明拿下长岛,就是拿下了半个纽约,后世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和皇后区都在这个岛上。
拿下了且切萨皮克半岛,就让整个切萨皮克海湾暴露在了大明面前。
这两个地方,都是历史上的美国最核心的地区。
以后法国人要去纽约、巴尔的摩、费城,英国人要去诺福克、里士满、怀特岛,就都得从大明眼皮子底下走了。
(https://www.66kxs.net/book/3121/3121764/116802817.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