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天竺 吕宋很近啊!
第117章 天竺 吕宋很近啊! 听着李景隆略微念了念其中的几种组合方式。
朱高炽问道:“夏尚书,照姜先生所言,此法真能有这般效果?”
“若是真的直接列出了最合适的组合,那么确实有可能出现这种效果因为大明的国土过于广袤,不同地方的农作物不同,水热条件也不同,如果没有合适的组合方式,自己一个一个摸索,那么花费的时间就太长了,代价也太大了。”夏原吉沉声回答。
朱高炽近来一直时不时有些皱紧的眉头,终于放松了下来。
同时,朱高炽说道:“如此一来真是太好了,可以与化肥一起,对百官乃至天下,宣称此乃天赐仙方,若能在大明逐步地推广轮作,大明的各种农作物产量绝对会增加三成以上!甚至有望达到四成以上!”
夏原吉也深吸了一口气,压抑着内心的激荡说道:“殿下,臣赞同您的策略,如果此法真的可行,我们大明,将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增产。”
朱高炽想的更多,或者说点破了夏原吉不敢说的事情。
“而随着百姓切实地看到了仙方和仙丹带来的农作物增产,就必然会对父皇得到仙人认可,继而降下祥瑞的说法深信不疑!”
“到了那时候,哪怕还心念建文帝的某些士绅再怎么不愿意,民心归附父皇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夏原吉连忙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正是如此。”
事实上,夏原吉这种处于帝国高层的顶级官僚,已经清晰地意识到,新皇帝的权威正在逐步攀升。
这种权威,除了横扫天下的至强武力之外,还包括了民心的归附。
最明显的就是,伴随着摊役入亩在江南地区的深入开展,乡间那些听着让人气愤的阴阳怪气童谣,不自觉地就消失了。
让小孩闭嘴的当然不止是刀枪,而是随着徭役的取消,老百姓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以前很多农人自愿去当佃农,无非就是恐惧徭役,可如今没了徭役,他们还怕什么呢?
因此,哪怕乡土间的话语权依旧掌握在士绅阶层手里,哪怕各种文人的雅集、聚会,还是之前建文朝的主流论调。
但小孩们原先唱的童谣却消失了,反而渐渐萌生了一些歌颂摊役入亩善政的童谣。
而夏原吉相信,摊役入亩过后,如果皇帝能把姜师的化肥仙丹和轮作仙方拿出来,那么新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改观,威望也会极大地提升。
刀枪无法征服人心,但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却可以,这便是畏德不畏威的道理。
到了那时候,做下了如此之大的功德,甚至可以说是活人无数,作为降下化肥仙丹和轮作仙方的姜师,他的雕像恐怕也会遍布大明的每一处角落,接受受他恩惠的百姓的敬仰。
这样一尊雕像矗立在那里,不仅是对姜星火为大明百姓所作贡献的嘉奖,同时恐怕也是大皇子想为这位先生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
夏原吉思及此节,脸上也是浮起了难掩的激动神色。
“夏尚书,刚来的时候听你说除了土培的芽苗菜,荠菜、小油菜、油麦菜、苋菜、青蒜这些,化肥也显示出了明显的效果?”朱高炽忽然问道。
夏原吉怔了怔,不是问过了吗?不过他也没表现出什么,直接回答道。
“回殿下,确实如此。”
朱高炽沉吟几息,问道:“那如果当众在百官面前表演,夏尚书觉得有信心获得同样的成功吗?”
朱高炽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因为这次化肥仙丹的当众演示,虽然他跟夏原吉初步商议过后定下了方案,随后呈报了给了远在几百里外的江南的朱棣。
嗯,朱棣这个时候正借着周缙那颗“建文余孽”的头颅,在江南高高举起了屠刀,杀得腥风血雨呢。
私藏兵甲、编练私军,聚众意图谋反。
这种人,怎么会没有同党呢?
虽然大明征北大将军很大概率会同意大明摄皇帝所提出的方案,但朱高炽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化肥仙丹人前显圣的具体细节,仍然需要仔细研究,尤其是对临场的各种要素准备好预案,才知道能不能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而且朱高炽对于这种从来都没发生过的事情,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毕竟在这个年代,没有姜星火的指点,哪怕是最顶尖的炼丹术士都没办法制造出化肥仙丹这种物品即使朱高炽身边能找到一群农业方面大佬,但他们都是靠前人经验、靠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凭空变出化肥仙丹这种东西,仅凭他们自己的想象力更是根本无法做到。
而从来没出现过的事情,想要在人前显圣的过程里,一次性地保证通过,就仿佛魔术师要在上台表演的时候,临时发挥表演一个只彩排过一次的高难度魔术一样,哪怕知道大概率成功,但心头还是有些忐忑。
夏原吉却微微颔首,肯定地说道:“殿下放心,当然可以成功。”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忍不住露出喜悦的表情道:“如此一来,我们大明就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了。”
“是的。”夏原吉郑重地应道,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彩。
“有夏尚书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朱高炽爽朗的笑声响了起来,他走到桌案旁边看了几眼。
郭琎和柴车立刻停止了书写,纷纷抬头看向了朱高炽。
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然后笑吟吟地打量着夏原吉。
夏原吉被他盯着感觉有点不对劲,遂拱手拜道:“殿下可是还有其他吩咐?”
“夏公。”朱高炽用一副欣赏的语气,温和地说道,“我有一句肺腑之言,你千万别介怀。”
“殿下请讲。”夏原吉恭谨道。
“你跟其他的那些官员不一样。”朱高炽说道,“有很多官员,表面上效忠于父皇,可实际上,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罢了.父皇不是一个昏庸的人,不管是父皇还是我,对待治国之道,都是一片赤诚,父皇和我都一直想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点始终没变。”
朱高炽喟叹道:“而姜先生,就是那个能让大明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
“姜先生的秘密,一直以来都被严格保守着,即便是内阁那几位天子近臣,都不得再向外透露,否则姜先生的事情一旦被透露出去,定然会引来有心之人的算计。无论是不是废话,我都要在这里提醒夏公一句,不管是为了天下苍生,亦或是为了江山社稷,夏公都应该尽心竭力一同保守这个秘密才是。”
夏原吉听了半晌,认真说道:“臣明白姜师关系重大,此间的事情,绝对是半点都不会往外说的.至于化肥仙丹的计划,臣会匿去姜师的名字,先与户部的诸位推演一遍,如果有什么疏漏,臣会第一时间告诉殿下的,争取尽快圆满完成此事。”
得到了夏原吉的保证,当朱高炽看向两个小吏时,两人为了自己的项上人头和族谱安危,也是纷纷保证,就算是自己死都不会透露姜先生的秘密的。
心细的朱高炽确认了自己这边不会泄密,而另一侧,姜星火的中策也开始缓缓展开,两个小吏赶紧提笔继续记录下来。
“其实新大陆虽然是最好的选择,但考虑到如今大明的现实条件和航海技术以及移民成本,中策则是除了给大明国内农业开的两副药以外,就是改良版的海外殖民。”
听着姜星火的话语,李景隆疑惑问道。
“这跟之前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姜星火点头解释道:“首先,如果从大明出发,向东方的大陆进行海外殖民,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新航路的问题,这个问题只能依靠官方船队去探路解决,而且路途极为遥远,需要付出比较高昂的代价,才能获得一条稳定的向东方大陆的新航路。”
“其次,即便是获得了新航路,后续还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譬如如何鼓励民众远涉重洋,如何提防沿途海盗劫掠运输船,因此向东方进行海外殖民的难度很大。”
李景隆似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但依旧问道:“那姜先生的意思是?”
“中策依然是殖民,但不是向东探索遥远的新大陆,而是向南和向西探索处于大明影响范围内的陆地。”姜星火说道。
朱高煦想起了少年时期不背就要挨打的《皇明祖训》,不禁背诵道。
“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背完了,又拿一双豹眼看着姜星火。
意思很明显,到底是大明太祖高皇帝说的有道理,还是您说的有道理? “大明太祖高皇帝说的确实没错,这些国家按现在看来,即便征讨占领了,也完全是亏本买卖。”
而姜星火接下来的回答则是让他有些哑然。
“不过我说向西或向南探索的陆地,不在十五个不征之国里。”
姜星火点了点文字地图的东南方向,说道:“这里有一串群岛,名为吕宋。”
李景隆却插话说:“我知道,洪武年间曾经三次遣使来大明,宋元以来,华夏商船常到此贸易,福建百姓迁居此地者甚多,不过听说岛上都是一些割据的小王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姜星火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大明如今对吕宋的了解并不少。
事实上,要到半个世纪以后,苏禄王国才会在吕宋诸岛上兴起,即便如此,吕宋诸岛也从未形成过一个统一的国家,等一个世界后,麦哲伦就会率领西班牙的环球航行船队来到吕宋岛,西班牙殖民者会继续统治这里三个世纪之久。
横跨了半个地球而来的西班牙人能做到的事情,没道理近在咫尺的大明做不到,如果说“收取北美五十州”可能还有亿点点困难,但“不破吕宋终不还”,那对于这个时代的大明来说,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姜先生的意思是要占据这里吗?”朱高煦疑惑问道,“这里看起来是跟日本一样的蛮荒之地啊,这里又没有金山银山,有什么好占领的呢?”
姜星火解释道:“伱可以把这里当做是一个没有多少人的江西加江南。”
“吕宋的面积,跟江西和江南加一起是差不多的,同时,吕宋的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而且比江南更加湿热,终年高温,年降水量极为丰富。”
朱高煦反应了过来:“所以姜先生的意思是这里很适合种水稻?”
“对。”姜星火说,“因为高温多雨,所以水稻的长势是极好的,即便是山区多一些,这里也是饿不死的,反而在大明灾年的时候,能向大明输送粮食。”
朱高煦忽然问:“那为何不直接把安南和更南面的占城打下来?那些地方有很多平原,也有诸如占城稻等高产水稻,不比吕宋这种群岛好多了吗?”
听到这个问题,姜星火沉默了,李景隆也沉默了。
“元朝的镇南王,头挺铁的”李景隆开口道。
镇南王三攻占城而不成的先例犹在眼前。
朱高煦蹙眉问道:“俺就不信,有那么不好打吗?”
“不是好不好打的问题。”
李景隆替姜星火解释道:“以大明和安南的力量对比,打安南不会超过一年,但问题是,打下来怎么办?”
“须知道,安南有足足三百多万本地人口,比现在大明一些布政使司的人口都多!”
“如果直接按大明内地的统治模式来,那么消化安南至少要上百年的连续移民,再加上持续不断地汉化,等到下两三代人通过科举等方式成为安南本地的统治阶层,才有可能会成为汉地的一部分,这也仅仅是有可能.大明还要维持不知道多久的驻军存在,用来镇压叛乱。”
“如果按照云贵那边的土司羁縻模式来,那打完安南,无非就是把一个统一的国家拆成了几个、十几个土司区,大明并不能从中获取什么好处,反而会因为割据势力众多而面临更多的麻烦。”
“云贵都没有吸收消化完成,现在去打安南,无异于痴人说梦。”
朱高煦还是有些不相信,但也说不过李景隆,于是复又问道。
“那占领吕宋便没有困难吗?”
如果姜星火告诉他,在他前世的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直接任命了当地一位华人来做统治者,轻易统治了吕宋主要岛屿数十年,不知道能不能让他清晰地意识到占领吕宋和占领安南之间的难度差距. “基本不会遇到任何抵抗,因为群岛天然决定了每个独立的割据势力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系,互相之间也缺乏最基础的信任来对抗外来者,这跟安南处于平原地带的土司们是不一样的。”
“大明在安南玩不了分而治之,因为那里的土司联姻数百年,面对共同的敌人时自然会团结在一起。可吕宋不一样,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他们只会先把队友卖了换取天朝的赏识。”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中,吕宋群岛上的割据势力,在一个多世纪后,面对人数稀少的西班牙时,就是这副拉胯的表现。
姜星火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面对大明,他们的表现只会更拉胯。
姜星火如此解释,朱高煦这才相信。
随后,他的眸中闪过喜色。
如此说来,这种开疆扩土的功劳,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拿到手?
等自己出狱了,一定要向父皇请缨挂帅,拿下这个吕宋。
“这是姜先生说的向南,那向西呢?”朱高煦迫切问道。
就仿佛,姜星火口中说出的答案,就是明晃晃的军功一样。
“天竺!”
当这个答案说出口的时候,两人都愣了。
“天竺?”
在他们印象里的天竺,还停留在那个玄奘西行时的印度上。
事实上,自从几乎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并存的笈多王朝外,整个广义上天竺地区,已经有上千年没有被统一了。
而等到下一次统一,还得是“远征大明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帖木儿大汗的孙子巴布尔所建立的莫卧儿帝国,这次统一,如果历史时间线没有被扰动,将发生在未来的十多年后,眼下帖木儿大汗还没死呢。
“天竺,除了是佛门的发源地,还有什么好的?”李景隆也有些费解。
“平原,大片的平原!”
见两人对此依旧不以为然,姜星火直接说道:“恒河流经的平原,就有足足两个半华北平原那么大!而占据了天竺三分之二的高原,足足有七个华北平原那么大!”
“不论是平原还是高原,都是极为适宜耕种的田地。”
“天竺跟吕宋一样,都是季风气候,也同样是比江南更加湿热,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极为适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有大江大河经过,是真正的天府之土!”
“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人,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被无数异族所征服过,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沿用类似于如同元朝把人划分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的制度,被称作‘种姓制度’,所以那里的人很容易就会接受新的统治者。”
这是实话,天竺地区的统治民族,跟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你蒙古人后裔能在未来十几年后统一天竺,这件事你能做得,我击败了蒙古人的大明就做不得? “这倒还真不知晓。”李景隆回想了一下自己关于天竺历史的认知,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姜星火简略讲道。
“古天竺地区,第一次是被西北草原上的雅利安人所征服的,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现在体征比较独特的天竺人。”
“古波斯人则是第二个光顾天竺地区的征服者,古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就曾征服了天竺。”
“第三个征服天竺的君主,则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
“第四个,就是被汉朝赶跑的大月氏。”
“.”
当听完姜星火的叙述后,两人都沉默了。
他们看出了彼此之间眼神里的东西。
“怪不得王玄策能一人灭一国。”
“就这种谁来都能占领,却偏偏平原高原广大,极为适宜耕种的地方,大明现在如果不将其占领了,那可真的是暴殄天物啊!”
“我李景隆/朱高煦,立下如王玄策那般不世之功的时候到了!!”
就在两人兴奋之时,姜星火又说道。
“哦对了,如果真的去吕宋,去印度的话,其实中间的地方还能带点好东西回来。”
事情太多压得作息完全崩溃了,第二章要很晚,今天凌晨前一定码出来发,着急的不要等了。实在抱歉,磕头了。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078/3078944/11111007.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