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内务调查司
四月二十二日,广州。
从四月二十日宣布起事开始,复汉军仅仅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宣告拿下广州,而后又用了一天时间清剿了城中的溃军,直到目前为止广州一直都处于戒严的状态——广州固然已经被夺下,但不代表城内就不存在清廷的死忠分子。
说到底,满清得天下虽不正,但也有二百年,不少汉人士子早已将其奉为正朔,为其读书做官,对清廷仍以君父待之,因此即便在广州这座堪称反清氛围最为浓厚的城市里,依然有大批的岭南士子对赵源表示沉默,他们既不接受,也不反对,更多还是观望为主。
除此之外,清军撤离虽然仓促,但是毕竟经营日久,临行前也在广州城内埋下了大量的细作,这些人不同于溃兵直接暴露在大家面前,想要挖出来也需要一定的时日。
至于清廷官员的态度就更加明显,当赵源率军进入广州时,几乎所有的满清官衙都空空如也,原来做事情的官员要么跟着穆特恩一起逃走,要么干脆混在乱民里面溜走,与此同时广州满城的家属们也跟着满洲八旗一同撤往了肇庆,像广州将军府、两广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再包括广东布政使、广东按察使、广东学政、广东道御史以及粤海关等等,全部都空无一人。
唯独一直留在城内的广州知府关晓峰,却在广州被攻克前的最后时刻迟迟未能自杀,最终被复汉军士卒所擒获。
总体来说,这些并不出乎赵源意料之外,说白了在天下人看来,即便赵源拿下了广州,但也不能说明什么,顶多也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在这种情况下,赵源自然不可能有足够的文官来支撑整个广州的需要,但是他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过去通过行商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其次复汉军中也有一批优秀的军官可以临时充当官员,算是能将这个架子给搭起来。
在一众复汉军的护送下,赵源带着一众军官、行商以及那些站在复汉军这边的士绅群体,直接迈步进了广州将军府——此地已经被改成大都督府,将会成为复汉军政权的核心之一。
之所以说是核心之一,只因为复汉军政权明面上的领袖并不是赵源,而是前清廷虎门镇总兵赵诚,而就在昨晚赵诚也送来了消息,那就是他已经控制了整个虎门镇以及半支广州水师,算是取得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就在四月二十号当天,赵诚率领一群心腹在虎门镇宣布起事,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对虎门镇全军的控制,将所有忠于清廷的清军军官杀掉,并对广州水师完成了突袭,乘机夺下了半支水师,大约有二十多条战船,拥有兵力四千多人,而另外半支水师则在广州水路总督赖恩爵的带领下仓皇北逃。
在一些不了解内情的外人看来,起事的重点既然在广州,那自然应该以广州为中心,但是赵源却认为虎门镇的位置和广州水师尤为重要,有了他们就能保证拥有一条前往兰芳的退路,因此虎门镇和水师一直让亲爹赵诚掌控,才更加让人放心。
大都督府中,复汉军核心群体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堪称紧急的会议。
刚刚被任命为复汉军都督府参议的潘正炜,很快就说出了心中的第一个担忧,“大都督,广州城内现如今有不少清廷官员、候补官员以及家属,他们既不愿意投靠我们,恐怕还是存着效忠清廷的意思,若是不好生处理这批人,只怕会形成隐患。”
赵源面色凝重,他当然知道这里面潜藏的风险——要知道,大清朝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再加上捐纳制度缘故,导致广州存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捐纳官员,这些人基本上没有实职,都是广州城内的商人,可是这些人也算是给大清朝交了一笔银子,在广东各地也拥有大量的良田,属于士绅中的中坚力量。
处理这些人,自然是要小心再小心,表面上看这些人不算什么,可是他们人数却相当多,光是广州城内的捐纳官员至少有数千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姻亲,至少也有个几万人,这些人眼下被困在广州,或许已经在骂娘了。
处理这件事,罗广平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他在兰芳就杀得血流成河,自然不在乎在光州多砍一些脑袋,他用手掌轻轻往下一劈。
“大都督,要是麻烦,就让臣将其中为首部分全部处死就好了!”
“不可!”
潘正炜、伍崇曜、卢继光等人齐齐摇头,他们还真怕赵源一个冲动,将这些人给杀光,要知道这里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广州本地人,这些人捐大清朝这个官只是为了买个身份,倒不会真的跟大清朝有什么纠葛。
赵源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摆了摆手,道:“这件事不能盲目杀人来解决,本督倒有几点想法。”
在这件事上,他不准备再听其他人的意见,打算先独断专行了。
“首先,在城内张贴通告,愿意投靠我们的清廷官员亦或者是候补官员,皆可根据才能和资历授予相应的实职,若是不愿意者,可以放其离粤北上,但是所有离开者只需携带一个包袱,总价值不得超过五两白银,所有银行、票号单据不得携带离去。人人都需要经过搜身,方可送走。”
听到这里时,众人脸色顿时有些怪异,赵源这么做看似是放他们离开,可是却将他们都变成了穷光蛋,这么一来除了那些满清死忠,只怕其他人都会好好想一想。
赵源不慌不忙地继续道:“其次,广州城内所有百姓、士绅、官员着,想要通过广州各城门外出,必须剪掉辫子,不得违制,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
“这......”
当场便有人看出了其中的险恶,倘若想要离开广州,那么必须要剪掉辫子,而一旦剪掉辫子进入了清军控制区域,那就是妥妥的反贼啊!到时候只怕没有死在复汉军的手上,反而死在了清军的手中,这一招倒显得有些毒辣阴损。
赵源继续道:“自即日起成立内务调查司,执行内部情报调查工作,将直接接受本督的领导,首任调查司司长由罗广平担任;另外枢密院下成立军务调查司,专门负责军方和对外情报调查,首任军务调查司司长由陈锦耀担任,将对本督以及枢密院负责。”
一听到这两个调查部门成立,众人顿时心中一紧,在他们看来,这不就是厂卫组织吗?
赵源看了一眼众人,解释道:“清廷在广州埋下了许多暗谍,他们时刻都想找到我们的弱点,甚至会试图行刺我们中的重要人物,因此内部的反谍工作必须要抓起来,广平过去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给与支持和理解。”
赵源并不希望将内务调查司变成了前明时期的斗争工具,因此必须从一开始就将它的权限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采用罗广平担任此职位,也是因为他的背景相对而言更加独立,在广州不会涉及到太多的权力斗争。
至于军情调查司的成立就显得比较正常,任何朝代都有类似的机构,而且主要工作体现在军事方面和对外方面,并不会那么敏感,由一直在赵源身边历练的陈锦耀担任就比较合适。
至于陈锦耀担任军情调查司司长这一工作后,侍从室主任便由赵富贵担任,也算是赵源给身边老人的一些特殊照顾。
听完赵源的安排后,潘正炜十分赞同,他补充道:“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咱们筛选出来的这些清廷死忠,一旦送回去以后,到时候道光皇帝怎么处置他们,也是一件麻烦事,搞不好就会烫了手。”
卢继光皱眉道:“把这些大清朝的忠臣给道光送回去,难不成对道光来说还是一件坏事?”
“好与坏,那得看怎么说。”
赵源自然明白潘正炜的意思,笑道:“若是杀了这些个大清朝的死忠们,倒是成全了他们的名声,可一旦把他们放归北边,到时候这些一无所有的大清死忠,道光是管还是不管,这一管得管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全广州加起来少说也有个上万人,道光就算想管,怕是也没那么多的钱来管。
若是这些人到时候没有安顿好,全天下的大清死忠们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正所谓攻心之策,绝不是看一时之成效。
“果然是妙计,妙计啊!”
伍崇曜脸上洋溢着热烈的笑容,他一想到这件事顿时心中就乐开了花。
处理完这件事以后,行商们也郑重地向赵源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重新恢复过去广州十三行的特殊地位,其中卢继光甚至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成立内务府。
没错,在这些行商眼里看来,天底下哪个衙门最豪奢?那必然是内务府啊!这帮人什么都不羡慕,就是羡慕内务府的特殊地位,但是这么一来,却让赵源多少有些为难。
行商们作为赵家造反的首批投资人,想要一些回报很正常,但是赵源也深刻地明白,这件事是绝对不能这么做的,否则一旦干成了,那么他苦心孤诣的工商兴国战略就彻底泡汤了......
只是,怎么向行商们解释,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https://www.66kxs.net/book/3024/3024366/1102075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