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罪魁祸首
码头前,一艘小船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几人站在码头上,其中为首者便是林则徐,而他的身后则是曾国藩、江忠源、曾国荃等人,人人脸色各异,有人一脸愤愤然,有人则是平静如水——就在刚刚,这些大清国的忠臣们正亲自目送刘蓉离开。
“穆翁,江边风大,还是回衙门再说吧。”
曾国藩主动站出来,望向面前的林则徐,这才惊讶地发现这位政治强人此时也暴露出了疲惫的一面,他额头上渗出了许多汗水,几乎都快站不稳了。
林则徐没有说话,他只是回头看向了码头前的湘勇,轻轻叹了一口气,“咱们现在的这一支兵马,还没办法一战呀。”
“穆翁,这倒也正常,强军都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不蜕个几层皮,还显不出精神气来。”
接话的是江忠源,他之前训练过楚勇,带过兵打过仗,几乎是这些人当中最有经验的一位。即便是林则徐,在许多时候也会向他请教。
林则徐苦笑了一声,道:“可咱们怕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的确,太平军已经北上,复汉军也随时会东进,到时候湘勇还有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也难说,不过好在湘勇都是湖南士子发动宗族、门生、佃农组成,战斗力先放下不谈,光是凝聚力就不是寻常清军能比。
曾国藩听到这番话,眼睛中闪过一丝忧虑。
就在两个时辰前,刘蓉亲自赶来与众人见了一面,而这位前来的目的,就像当初在长沙城劝林则徐北上一样,这一次竟然是劝林则徐前往两江,美其名曰替大清朝守住最后一片财赋之地,同时也保卫名教不遭太平军的毒害。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说法,却让曾国藩感觉到无比荒唐——当初林则徐以保卫武昌的名义率先撤离了长沙,僧格林沁又以这个理由赶往了荆州,导致长沙城几乎在短短的时间内陷落,而林则徐也并没有真正守在武昌,仅仅只是与太平军稍一接触,便脱离了战局,竟然跑到了黄州?
尽管林则徐的理由十分充分,可是曾国藩却已经产生了怀疑,这位大清朝的所谓忠臣,到底还是不是一颗忠心赤胆?
等到众人回到了衙署后,练军总粮台李兴锐站了出来,道:“穆翁,眼下军中粮饷颇有些难以为继,全军上下三万练军,光是军饷每个月都要十二万银元,若是大军出征作战,还需要另外再加赏钱,此外像咱们的军械、粮米、菜金还有着装等等,无一处不要银钱,原先带来的银子怕是撑不了太久。”
听到这番话,林则徐和曾国藩都下意识叹了一口气,实在是养军队太费钱了!
在创办团练时,林、曾二人深知后勤的重要性,乃战局成败的关键所在,于是为了避免遭到掣肘,专门设立了一个总粮台,有些类似复汉军的总后勤司,负责掌管全军粮饷、军械等项事务,设总理事务一人总领台务,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后勤保障体制。
但是,再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也得有进有出才行,而眼下的湘军就是只有花钱的地方,却没有进钱的机会,除了从长沙带出来的一笔款子,接下来压根就没有进项。除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湘军为了保持战斗力,采取了跟绿营不一样的制度,也就是所谓的长夫制度。
清廷绿营兵制中有规定,绿营兵平时除了训练和战事以外,同样肩负着各种繁重的差役,当然这种制度想得挺美,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绿营长期缺乏足够的训练,战斗力极为低下——因此,林、曾二人参考了复汉军的情况,便首创长夫制,即在军营中专门设置后勤人员承担军中杂务。
这一套在复汉军中并不稀奇,赵源从一开始就将杂役跟现役军队进行了严格区分,所有的杂役都从预备役和民兵组织抽调,这些人虽然也装备武器,但是并不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而长夫制同样如此,用长夫来负责军中后勤,从而使得正卒摆脱了差役的羁绊,可以专心进行训练作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当然,这么做的代价也就导致了湘军的军费奇高无比,林则徐和曾国藩养的这三万兵马甚至要超过寻常七八万绿营,比复汉军也不遑多让。
听完李兴锐的诉苦后,众人忽然反应过来,怕不是林穆翁已经有了打算,只是让李兴锐出来试探一二?
曾国藩眯着眼睛,却没有吭声,他对林则徐有所怀疑,但是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他一个下官绝不能质疑湖广总督。
林则徐瞥了一眼曾国藩,缓缓开口道:“咱们在湖广筹不到饷,但是若去了两江,以两江的富庶,养活咱们这三万人只怕是绰绰有余......”
他说完这番话后,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或许会质疑我的用心,但是我还是得跟你们说一句,天下到了眼下这个份上,正是因为猜忌过多,做事的人太少,朝廷需要有人去守住两江这块财赋之地,光是一个区区的八旗新军,是绝对守不住的。”
“下官不敢。”
曾国藩眉头微微皱起,“穆翁一番良苦用心,下官自然是晓得的。可是眼下这个时候,是不是得先请示一番朝廷?”
林则徐神情未变,笑道:“自然是要请示的,此番你我二人可联名上折——只是,若是一味等朝廷批复,只怕会贻误战机,刘蓉所言或许是假的,可一旦是真的呢?眼下两江空虚,若是无人防御,怕是会让教匪生出一些不该生出的心思.......”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望向曾国藩、江忠源等人,道:“咱们身为汉臣,有时候得理解朝廷的为难之处,若是凡事都请奏上去,到时候皇上未必会力排众议答应下来......可要是不同意,江南也就危险了,咱们不能为了一点生前身后名,就将江南置于风险之中。涤生,岷樵,说一句不该说的,我已经老了,怕是没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了,可是你们还要继续走下去,有些时候难得糊涂啊......”
曾国藩眉头一皱,便下意识开口道:“穆翁,可是......”
“涤生啊!”
没等他话说出口,林则徐便直接打断了他,沉声道:“两江不仅仅是朝廷的未来,也是华夏民族的未来,你非要将江南闹个血海滔天才肯罢休吗?”
听到这番话,曾国藩的话语被打断了,可是他也陷入了沉默。
没错,林则徐这一番话的确说到了曾国藩的心坎上,他正有这个想法,那就是依托江南的财赋,跟复汉军好好在这里大战一番,集中江南人力财力物力,未必不能跟复汉军在此争锋,至于到时候会产生的代价,他并没有过多考虑。
眼看着曾国藩陷入了沉默,林则徐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望向了平静的海面,却低低叹息了一声。
......
“林则徐就是罪魁祸首!”
京城圆明园慎德堂,年迈的道光皇帝接连遭遇了几场挫败后,已经宛如风中残烛,不知何时就会被吹灭,他手中拿着湖广送来的战报,脸上带着几分愤恨。
的确,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谈,湖广战局的关键变化就在于两点,一是林则徐贸然放弃了长沙,二是太平军迅速攻占了武昌,二者叠加起来的结果就是清军几乎已经只能龟缩在荆州一线,更严重的是林则徐所率领的练军则有了几分不听话的苗头。
当然,跪在地上的军机处一众大臣们,对这个局面也算是洞若观火——这几个人能够爬到今天这个位置,无一不是人精中的人精,手腕能力不可能看不出林则徐的小心思,可是他们却不敢说,也不敢将这层窗户纸戳破。
说到底,自从满清绿营将领接二连三投靠复汉军以来,再加上汉臣又屡屡在这种关键问题上表现出摇摆的立场,使得满汉之间的关系已经形成了深深的沟壑,其次道光皇帝自己也因为一时气氛,不仅没有去弥合缝隙,反而导致缝隙越来越大,以致于到了今天这个不能收拾的场面,林则徐的所作所为就好像一巴掌扇到了道光的脸上,让他顿时清醒了几分。
不过除了满汉关系的缘故,还有一点,那就是随着长沙、武昌之战的进行,导致清军最后一丝脸面也被扒了个干净。
在武昌之战和长沙之战前,很多人下意识会认为,无论是复汉军也好,还是太平军也好,说破天了也是地方纤介之祸,朝廷真要不顾一切动真格,应该还能平定下来,就好像平定三藩之乱和川楚教乱一般,可是这两仗结束后,大家伙却已经渐渐闻到了大清朝死亡的味道。
自从清军入关以来,大清的统治基础就不怎么牢靠,区区一百来万人,十几二十万八旗军队,竟然压制得亿万汉人动弹不得,这几乎就是一个神话,而神话总有一天会动摇,一旦出现了一个足够有分量的挑战者时,天下汉人的心就会下意识倾斜过去。
即便清廷总有一些愿意为他效死的汉人忠臣,可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
总之,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在人心争夺这个问题上,复汉军可谓是赢了又赢,已经渐渐成为了王师的代表。
反观清廷,可谓兵败如山倒,原本连复汉军都打不赢,此时面对太平军也是左右为难,大清朝真正能依靠的军队,似乎只剩下了停留在纸面上的区区十万不到的新军,以及二十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所谓八旗劲旅了。
更惨的是,就算只剩下这么多人,清廷都没办法完全调动——原因就在于清廷已经接连失去了多个财赋之地,倘若等江南再被夺下,到时候光是养活二三十万八旗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六十万绿营了。
道光皇帝在心中盘算了一番,却是悚然一惊,莫非他竟有了成为大清末代皇帝的可能?若是如此,他还有何颜面去面对地下的列祖列宗?
前明末代皇帝崇祯将自己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下,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大清历代皇帝都要前去歪脖子树下瞻仰一番,从而警示自己!
一想到这里,道光皇帝冷哼了一声,道:“你们倒是说说,此次到底该怎么处理林则徐?”
听到这番话,在场一众军机大臣顿时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https://www.66kxs.net/book/3024/3024366/109706214.html)
缂佹梻濮炬俊顓㈡煥濞嗘帩鍤�,闁绘劘顫夐婵囩▔閻愵剙袚(闁稿繐绉甸弫鐐哄礃閿燂拷)闁瑰瓨鍨冲⿰鎴炲濮橆剚鏅奸煫鍥跺亜椤︹晠鎮堕敓锟�.濞戞挾鍋撴慨銈夊触鎼淬値鍤為柤鐗堝姇缁哄墽绮垫径濠勭,妤犵偠娉涢崺娑㈠棘娴兼番鈧妫冮埀顑藉亾閿燂拷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