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大明话事人小说全文阅读 > 第668章 新的精神

第668章 新的精神


当兵部通信司的“备倭”奏疏被大批文官质疑和批判的时候,武官基本都在看热闹。

    主要原因当然是武官没有决策权,还有就是对朝鲜方向的轻视。

    大明立国以来,主要敌手当然是北虏。其他方向里面,就算说安南、缅甸这些方向有敌情,都可能会有人信。

    至于朝鲜方向,那真是让人完全没概念,毕竟二百年来这边就没发生过战事。

    唯独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把这个奏疏内容放在了心里,整日在心里琢磨。

    被迫退休的老将李成梁看着前来问安却心不在焉的儿子,借口今天的问安没诚意,将李如松狠狠训斥了一顿。

    然后又问道:“所思所想到底何事?难道比向为父问安还重要?”

    李如松答道:“我年前拜访叶大司马求职,欲出外为将官,叶大司马说以待天时。

    如今看到林九元这封备倭疏,我心里就想着,难道这就是叶大司马所说的天时?

    真要在朝鲜国作战,我辽东军必定是主力,那时主将舍我李家又其谁?”

    自从隆庆和议以来,辽东军可能算是作战经验最丰富的边军了。

    毕竟隆庆和议是针对北虏右翼,而大汗所在的北虏左翼仍然被朝廷视为敌人,主要与北虏左翼对峙的边军就是辽东镇。

    与北虏左翼摩擦了二十多年的李成梁,也从来没往朝鲜那个方向想过。

    他狐疑的对儿子反问说:“早就让你以待天时?像林九元这样的高人,不至于为了让李家掌兵,就捏造敌情吧?”

    李如松答道:“如果不是捏造,那么林九元就是玩真的,儿子我倾向于相信林九元的预判。”

    李成梁若有所思的说:“如果宁可信其有,就该早做准备。所幸我离开不久,还能在辽东军里使上力气。”

    李如松问道:“如何准备?”

    李成梁阴狠的说:“第一批仓促出兵,肯定用辽东军。先准备弄个败仗,不然为什么要起用我李家重返辽东?”

    李如松:“.”

    他对父亲的心思不敢苟同,但也劝不动,更没法传出去。

    李老将又看向自己的儿子,冷哼一声,眼神很复杂。

    如果朝鲜真有事,貌似儿子才是自己重返辽东的最大竞争对手?

    当远在苏州的林泰来用“备倭疏”卖了个破绽给朝廷,搅起了几波浑水时,翰林院也迎来了吐故纳新的时候。

    每三年一次大比,大比之后翰林院就会进新人,三鼎甲和若干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就职或者学习。

    鉴于近年翰林院实际工作不多,很多人提议今年不选新庶吉士了。

    毕竟翰林院的主要工作简而言之,就是与皇帝互动,上课讲经也好,充当顾问也好,编书、草诏或者写应制诗也好,本质上都是和皇帝进行互动。

    但近年来皇帝躲在深宫不出来,翰林们还能有多少事务?

    确实没必要再进多少新人,来了也没事干,没见连林九元的工作重心都逐渐往外面转移了么?

    不过内阁建议翰林院,可以选拔庶吉士,但人数应该少点,不要像过去一样选二三十人了。

    除了新人就是打发老人,称之为散馆,正式给上一科庶吉士安排官职。最优秀的留下当翰林,其他任命为给事中和御史。

    上任没俩月的庶吉士教习韩世能发现,自己忽然成了手握重权的人物。

    无论选拔新庶吉士,还是安排老人,自己话语权贼大,上上下下都非常尊重自己的意见。

    这让六十多岁的穷苦老翰林有点飘飘然,这辈子似乎从未如此享受过权力的滋味。

    年前还在苏州的时候万万没想到,进京后居然是这样的简单模式。

    可能跟内阁和翰林院高层大换血这个形势有关系吧,词臣系统上上下下都没什么权威。

    上批庶吉士周应秋和董其昌都顺利留在了翰林院,正式就职为编修。

    然后两人联袂拜访韩世能,询问道:“关于新庶吉士的选拔,可曾有章程了么?”

    韩世能十分诧异,选拔庶吉士跟你们俩人有什么关系?你们两个也不过是刚摆脱了新人的身份而已。

    董其昌解释道:“在过去三年里,林九元十分关心庶吉士教习工作,经常在早课上发表训话。

    我们二人已经将林九元训话编纂成册,可以作为选拔翰林院庶吉士的依据。以后等新人进来,还可以作为教习资料。”

    韩教习本能的很反感,感觉自己受了巨大冒犯,摆出老前辈架势,呵斥道:“选拔与教习庶吉士,与你二人何干?

    就连内阁的赵首辅、暂时主持翰林院事务的黄学士,对我也未有太多干涉!

    你们两个不过入院三年的晚辈人物,安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

    董其昌摇摇头,这老前辈可能是近些年不在朝廷,所以有点搞不清现在的状况。

    如果不是近些年词臣青黄不接,又兼苏州籍,这位老前辈还未必会被推举回京。

    周应秋将好言好语的董其昌扒拉到一边,上前一步,对韩教习冷笑着说:

    “老前辈可曾想过,为什么赵首辅、黄学士不怎么干涉你?

    那是因为传闻你在苏州差点进了林府当馆师,又被林泰来打发到京师!

    故而别人以为,你和林九元有什么密切关系,所以才礼让你三分!”

    韩世能:“.”

    真的如此?为什么没有人对自己说过?

    “啪”的一声,周应秋将一本书册扔在桌上,继续说:

    “既然你沾了林九元的光,就不要推脱该担负的责任!这本《林九元训话摘抄》,你想用也得用,不想用也得用!

    林九元说过,不换思想就换人!信不信我周应秋公开与你切割后,第一个收拾你的就是赵首辅?”

    董其昌依然好言好语的劝道:“韩前辈!你也不想什么都没做成,就灰溜溜的又回了苏州吧?”

    韩世能默默的收起了《林九元训话摘抄》,周应秋和董其昌便告辞。

    走到外面,周应秋长叹道:“不知九元君何时回朝,总是靠我们这些人扯虎皮吓人,也不是长久办法啊。就算是韬晦,也韬的也有点过了。”

    董其昌答话说:“入朝三年,就已经如此专横;再不韬晦,那要成什么样了?”

    又等了一会儿,韩世能暂时离开翰林院,前往文渊阁拜访首辅赵志皋。

    翰林内阁本为一体,所以其他大臣一般不去内阁做客,但高级翰林则无此顾忌。

    更何况韩世能和赵志皋乃是同年,而且都是同年里年龄比较大的,故而很有共同语言。

    在文渊阁中堂,韩世能将《林九元训话摘抄》展示给赵首辅看。

    又问道:“可以借此选拔教导庶吉士乎?”    

    赵志皋答道:“有何不可?”

    “可这是不是太过分了?”韩世能质问道。

    而后赵首辅很温和的对老同年说:“如果你实在无法容忍这些,也不必勉强自己。

    詹事府詹事还在空缺,你可以迁转为詹事,一样可以发光发热的。”

    韩世能:“.”

    什么叫用最温暖的语气说最冰冷的话,今天算是体会到了。

    打发走了韩世能,赵首辅又把其他阁臣召集起来开会。

    如今朱赓已经从浙江抵达京师,内阁阁臣已经全部就位,有些事情也不好再拖下去了。

    “你们三人至今未加殿阁号,我欲向圣上奏请,但不知谁该在前。”赵志皋说。

    刚开始在文渊阁上班的朱赓却道:“其实比起我等的殿阁号,朝廷中还有更要紧的人事吧?

    我路过苏州时,林九元也问起过,礼部尚书至今仍在空缺,却是为何?”

    张位和李春:“.”

    一开口就是林九元,如果不是抬头看了眼,还以为这是赵首辅在说话!

    赵志皋对朱赓解释说:“关于礼部尚书之任职,先前我奏请直接钦点,但皇上又下旨说让吏部推举。”

    礼部尚书虽然是六部尚书,但属性与翰林、大学士这种词臣有点接近,法理上可以由皇帝直接钦点,也可以经由廷推。

    而后赵志皋继续说:“但吏部的王天官私下里以揭帖关白内阁,说如今高位词臣各有所用,吏部难以推出人选。

    若强行推举,只能越级超擢人选,但这超擢词臣之权又应归于圣上,吏部不敢擅专。”

    朱赓叹口气说:“近一年来词臣调度频繁,不敷使用,吏部的为难也是情有可原,林九元也预见到礼部尚书必定难产。”

    如今的一线高级词臣里,张位、朱赓、李春已经齐刷刷入阁,于慎行、陈于陛都闪现到别的部当尚书了,黄凤翔主持翰林院工作,沈一贯丁忧,罗万化刚被废了。

    至于礼部左侍郎赵用贤,名声差了点,而且是隆庆五年登科,比起如今的一线词臣资历也有所欠缺。

    所以吏部也不是完全推脱责任,或者怕得罪人,按照制度规矩,真找不出合适的词臣当礼部尚书。

    高级词臣不够用的,除非从二三线词臣里越级提拔,这只能让皇帝来拍板。

    赵志皋总觉得朱赓似乎有话想说,而且可能是带来了林九元的最新精神,便主动询问道:“你还有何见解?”

    朱赓答道:“我没什么见解,但路过苏州时听林九元说,如果真没有合适人选,就不妨让阁臣兼职管部礼部尚书。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可以作为权宜之计,还是林九元这样的年轻人活络啊。”

    大明体系里,内阁和六部是分开的,物理意义上的隔绝。

    不过在非常时候,也不是没有过大学士兼职尚书的情况,但极其罕见。

    赵志皋若有所悟,目光在张位和李春两人身上来回扫视了一圈后,忽然开口道:“那就烦请李富顺多劳了。”

    李春差点就跳了起来,脱口而叫道:“凭什么?”

    傻子才会想着在国本大劫没解除时,去当这劳什子礼部尚书!兼官也不行!

    赵志皋耐心的对李春解释道:“张、朱二君皆是从乡野中直接起复,未必熟悉部务细节。

    而你先前本就是礼部右侍郎,正好熟悉礼部部务,一肩挑起礼部最为合适。

    吏部那边实在无人可推了,就请你暂且主持一下礼部。

    待我奏报了皇上,算是内阁和吏部的共同意见吧。”

    朱赓和张位齐齐点头称是,皆道首辅高见。

    李春:“.”

    怎么就突然把自己逼到了死角,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的。

    若兼了管部尚书,为避免专权嫌疑,就不适合当首辅或者次辅了吧?

    张位又半是讽刺半是调侃的对朱赓问道:“你路过苏州时,林九元还说过什么?”

    朱赓答道:“恰好申吴门回到苏州,林九元对申吴门说,于理首辅不应该推荐阁臣。

    申吴门说,此乃天子所特许,他也莫可奈何。

    林九元又说,就算首辅推荐了人选,为防范专权,此人也不应该直接占据首辅或者次辅位置。

    不然会导致野心膨胀,内阁无有宁日。最后申吴门默然无语。”

    张位:“.”

    被前首辅申时行举荐的人选,不就是他自己吗?这意思就是,自己要避嫌不方便当次辅吗?

    此时赵志皋也说:“言之有理。”

    最后张位愤怒的拍案道:“难道仅凭林九元几句话,就奉为圭臬?”

    朱赓便总结道:“林九元说他这些想法,都是站在了为君分忧的角度,只要内阁如实上奏,皇上就会理解的。

    不然的话,内阁拖延两三个月,连阁臣次序都定不下来,也选不出礼部尚书,实在太过于无能。

    还不如他这个旁观者清的人,看得更明白些!”

    赵志皋拿出了首辅的派头,一锤定音说:“不能再拖了!林泰来说过,要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所以当前应该先定一个样式,如果不合适,以后再寻机调整就是。

    今日我便具奏,以朱山阴为次辅,李富顺为三辅兼管礼部,张新建为四辅!”

    张位无语,刚才赵志皋和朱赓联手坑李春的时候,他没说话。

    现在两个浙江佬开始坑他了,把他弄成了位次最后的四辅,但却已经没人帮他说话了。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3022/3022320/11110458.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