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古今之变
贾诩命人重新准备了一些酒菜,与刘协对饮。
喝酒是次要的,沟通有无,深入了解才是关键。
有杨修在侧,有些话说起来总是不太方便。
太尉之子,又出身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杨修身上的标签不仅明显,而且刺眼。
天子与杨彪在营门外的较量也逃不过明眼人的注意,更何况是贾诩这样的人精。
这一点,刘协明白,贾诩也明白。
所以贾诩刚才主动提出暂留段煨大营的建议,将主动权送到刘协手里。刘协心领神会,顺手将难题推给了杨彪。
你不是要兵权吗?我就给你兵权,看士孙瑞能不能搞得定。
你搞得定北军,还能搞得定杨奉、杨定和董承?
别的不说,就你们那副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姿态,能和西凉反贼、黄巾余孽尿到一个壶里去?
这算是两人第一次打配合,效果还不错。
“先生,朕答应了杨定一个要求,为他筹措半个月的粮食。”刘协开门见山,将之前对杨定的承诺说了一遍。
贾诩品了一口酒,点点头。“陛下明日可对宁辑将军直言,他会安排的。”
“朕可听说,宁辑将军与杨定不和。”
“若杨定自求,自然是一粒粮食也没有。陛下开口,有求必应。”贾诩笑笑,提起酒匕,为刘协添了一点酒。“宁辑将军虽附董卓,却与李傕、郭汜等人不同。他在董卓军中一向不受重视,只是报国无门,别无选择罢了。”
贾诩叹了一口气。“大多数西凉人都是如此。”
刘协也叹了一口气。“岂止是西凉人,朝廷何尝不是如此?孝桓皇帝器重段太尉,平定羌乱,落下多少骂名?先帝欲平边乱,习胡风,食胡食,也成了罪状。可那些大儒名臣在朝堂上义正辞严,下了朝,吃起胡饼来,比谁都香。”
贾诩的嘴角抽了抽,费了好大力气,才没笑出声来。
“陛下有高皇帝磊落之气。”
刘协瞅瞅贾诩。“先生是说朕对待儒生的态度么?”
贾诩有点尴尬。他的确是这个意思,可是有必要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么,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就对待儒生的态度而言,朕比高皇帝多了四百年的经验,自问要略胜一筹。”
贾诩诧异地看着刘协,这才明白刘协刚才不是说话直白,而是有感而发。
他心中一动。“敢问陛下仔细。”
刘协露出一丝浅笑,举起酒杯,与贾诩碰了碰。“先生自问是儒是道?”
贾诩端着酒杯,沉思良久。“半儒半道。”
刘协呷了一口酒。“进则儒,退则道?”
贾诩点点头。“庶几近乎。”
“你的道是黄老道,还是黄巾道?”
贾诩的眉头蹙起,再次沉思良久。“所谓黄巾之道,不过是巫祝之术,杂以百家之言,岂能称道?”
“先生此言,未免失之偏颇。”刘协毫不客气地说道。
要得到贾诩真正意义上的效忠,他必须拿出让贾诩折服的东西。人情世故,他肯定不如打拼了半辈子,见惯了魑魅魍魉的贾诩,唯有从理论高度进行降维打击,从心理上折服他。
天子是天意的代言人,当然应该思考点高大上的理论,谁会去关心柴米油盐啊。
“请陛下指教。”贾诩淡淡地说道。
“于先生而言,百姓与万民,谁更不可或缺?”
贾诩脸色微变,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呷了一口酒,却含在嘴里,半天才缓缓咽下去。
天子一言,打破了他长久以来的思维误区。
他痛恨关东世家歧视凉州人,盘剥凉州汉羌百姓,却忘了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而且歧视是家乡人。
他和那些人有本质的区别吗?
恍惚之间,贾诩仿佛登上了一层看不见的楼,低头看见了丑陋的自己。
“陛下批评得是,臣的确失之偏颇了。”贾诩吁了一口气。“百姓本出乎万民,奈何自矜高洁。臣一意指责关东世家心怀偏见,排斥西凉士子,其实西凉士子又何尝没有偏见?五十步笑百步尔。”
刘协笑了。“朕苦思半月,先生一朝顿悟,不愧是凉州上士。”
贾诩躬身一拜。“陛下谬赞,臣不敢当。论世事人情,臣年近半百,或许能胜陛下一筹。论天地至道,臣不如陛下远矣。此乃天资所限,非人力可求。愿随陛下左右,常聆玉音。”
刘协伸手托住贾诩的手臂。“先生言重了。朕也是偶有所得,愿与先生共琢磨。”
贾诩顺势问道:“与壬寅之夜的天象有关?”
刘协摇摇头。“天意玄远,非朕所能臆测。”
贾诩很意外。“那陛下如何得之?”
刘协拈起一颗青豆放入口中,慢慢地嚼着。“凉州羌乱百年,平而复叛。关东黄巾生变,八州并起。说到底,都是百姓民不聊生,不得不反。百姓如此,朝廷又何尝不是?先生曾在宫中为郎,想必知道早在二三十年前,朝廷就捉襟见肘,不能足额发放郎官的薪俸。”
贾诩面色一黯,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天子此言,勾起了他的伤心事。
作为一个凉州士子,举孝廉为郎本是前途光明的好事。谁曾想,他在宫中为郎数年,不仅看不到一点升迁的希望,反倒因无法得到足额的薪俸,衣食窘迫,最后连治病都拿不出钱,只好弃官返乡。
相比之下,那些才智远不如他的关东士子,却可以依靠家族的资助,不仅活得很滋润,还可以呼朋唤友,日夜宴饮。升迁外放时,他们也常常能得到超擢的机会,令人艳羡。
“百姓没钱,朝廷也没钱,钱去哪儿了?”刘协又拈了一颗青豆。“都说先帝奢侈,建万金堂,卖官鬻爵,可那些钱用在何处,他们真不知道吗?退而言之,万金堂所积累的钱财,真比世家积累的资产丰厚?”
刘协咧嘴一笑,意味深长地看着贾诩。“先生在董卓军中,应该知道是董卓从宫中劫掠所得多,还是从洛阳世家劫掠所得多吧?”
贾诩尴尬地咳嗽了两声。“依陛下此言,是欲借万民之力,抑百姓之强?”
刘协摇摇头。“不是借力,而是行道。力有时而穷,唯道无有尽时。当年夫子有教无类,使王官之学惠及天子士子。高皇帝废世卿世禄,使布衣可登卿相。朕欲更进一步,使万民共沐王道,天下大同。如此,方能根深本固,太平万年。”
刘协举起杯,向贾诩示意。“若能如愿,凉州何患不安?”
贾诩倒深一口冷气,痴痴地盯着天子。
他知道天子志向远大,但他没想到天子的志向会如此远大。
中兴大汉算什么,天子这是要行王道于天下,像夫子、高皇帝一般,建圣人功业。
猛一听,会觉得这是狂妄。
细一想,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大道,也是夫子造福后世的真正功德所在。
夫子让普通士子有机会学习礼仪。
高皇帝让布衣可以为卿相。
天子要让万民共沐王道,天下大同,实现真正的太平。
若人人得温饱,能读书,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太平何愁不至?
由王公而百姓,由百姓而万民,这不就是太史公汲汲以求的古今之变?
古往今来,读书人千千万,又有谁能看出这一点,又身体力行,向道而行?
太史公云:五百年有圣人出,其唯陛下乎?
刘协心中忐忑,脸上却不露声色,笑容满面地看着贾诩。“先生,可共饮一杯无?”
贾诩回过神来,有些慌乱的举起酒杯,向刘协示意,一饮而尽。
“臣浅陋,愿攀陛下龙鳞,立尺寸之功。”
(https://www.66kxs.net/book/2916/2916230/664455114.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