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张岩忍气吞声
接着,其他几个朋友也表示愿意参与投资,控股或参股都可以。
张岩见状,入情入理地说:“欢迎各位朋友到唐宁县投资,但我希望你们不要盲目投资。如果你们把钱投下去了,又不能赚钱,我会过意不去的。
如果这确实是个好项目,有钱不去赚,那也可惜。所以我建议你抽空到我们那里去实地考察一下,做到心中有底。”
最后几个朋友约定,尽快确定时间到唐宁去,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回到唐宁县后,张岩把到燕京推销金针菜的情况详细向张天逸书记和王明山县长做了汇报。
书记和县长对他的工作很满意,认为张岩刚升任常务副县长,就亲自出马推销产品,是一个实干的领导。
张岩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不管大事小事,他都要把它做得光芒四射。
他不会轻易让燕京之行就这样过去了。
他回家跟林玉莲团聚了两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积极跟秦璐的那几个燕京朋友取得联系,说他把燕京之行的全部情况都向县委汇报了,县委县政府非常感谢他对贫困地区经济工作的支持,同时也真诚地欢迎他有空到唐宁县来旅游观光。
说得让这几个燕京的朋友心花怒放。
但张岩暂时不提投资的事。
他觉得在金针菜这个项目上让他们来投资,太小了,似乎有点不值得,应该有很多的项目可以投资。
他希望请他来玩,联络感情,增强友谊,进一步深挖合作的契机。
在频繁地跟燕京朋友联系的同时,张岩让宣传部的人找到《怀宁日报》记者,做一个新闻。
标题他都拟好了,叫做《唐宁县金针菜打入燕京市场受亲睐》,他还要求一定要在头版头条发表。
这条新闻如愿以偿地在《怀宁日报》头版头条见报后,果然不出所料,引起了强烈反应。
在怀宁市内一些销售金针菜产品的商家,都纷纷把那张报纸张贴在商店门口,让顾客进门首先能瞅一眼报纸。
而售货员则说得言之凿凿:“唐宁县的金针菜连首都市民都喜欢,还有什么好说的?”
紧接着省报也发了消息,只是标题摇身一变,成了《质量过得硬,野菜进首都》。
这个新闻报道的明显把调子拔高了,还加了个副标题“唐宁县金针菜占领燕京市场”,正文里特别强调了,“常务副县长张岩亲自出马推销产品”。
本来是进入燕京市场,但一改成“占领首都市场”,那意义就不一般了。
反正人们是相信省报的,谁也不会跑到燕京去做一番市场调查。
张岩看后大笑,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不敢夸大,别人替他夸大了。
省报的影响自然要比市报大得多了,新闻发表第二天,张岩就接到潘毅的电话,潘毅开口就说:“张岩,你干得真漂亮啊!”
张岩说得多谦虚:“都是跟你学的。”
潘毅一听就懵了:“我可没教过你这些呀!”
张岩赶上了绿色食品的浪潮,又沾上了新闻的光,金针菜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接下来,好几个乡镇都办起了金针菜加工厂,乡镇有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唐宁县里有了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产品,还解决了几百名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项目只是由几个乡镇企业组成,县里没出一分钱,但张岩亲自抓了,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省市的领导下来检查工作,顺便要看看企业状况,金针菜就成了招待领导的绿色食品,也成了馈赠他们的礼物。
唐宁县直机关到市里和省里办事,也都拿金针菜出去,说是本地特产。
张天逸当着市委书记谭斌的面说:“我们这金针菜是张岩牌的。”
在县里,张岩的知名度,因为金针菜,比张天逸和王明山要大得多。
虽说他只是个常务副县长,但他曾经在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整顿的事迹,有各种媒体的陆续报道。
前些年知名度的厚重积累,现在知名度的持续叠加,使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风光人物。
省里市里下来的领导,来了都要问:张岩在吗?一定要让他陪同吃饭。即使不陪吃,也要见见面,聊上几句,看看到底是何许人也。
所以,张岩在县里的人气骤旺,几乎谁见了他都要热情地走上来打个招呼,哪怕是县政府天天见面的人也都这样。
在别人看来,下面有什么事情要汇报,向张岩汇报跟县委书记和县长汇报是一样的,他在他们心目中有足够的份量。
即使跟张岩主管的工作没什么关系的事,下面部门也乐意对张岩说说。
仅仅是跟他说说,似乎也比不说更有说服力,甚至还有一些荣耀:这事情跟张副县长说过了!
当然,人气太旺也给张岩带来了压力。
他在众人的目光中被抬高了许多,明显感觉到有点功高盖主了。
对于从政的人来讲,这就是犯了大忌。
尽管你是常务副县长,是县委常委,但毕竟还是副职。
上面还有两重天,一是县委书记张天逸,二是县长王明山,你不过是他们的助手而已。
而且还有跟你平级的县委副书记。
每当想到这些,张岩就有点胆寒和后怕。
张天逸他是了解的,是个直肠子,也是非常欣赏他的。
再说他是县委一把手,就凭着自己和张小强的哥们情谊,不会对他的工作带来不利。
至于王明山,他就更用不着担心了,张岩的妹妹是王强的妻子,也就是王明山的儿媳妇。
县政府里平时的工作,王明山都是放手交给他的。
但是尽管如此,张岩还是小心翼翼,尽可能将功劳归功于两位领导。
……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张天逸调往曲江市任副市长,王明山升任县委书记。
而县长这把交椅偏偏让洪建坐上了,张岩到现在还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张岩是个聪明人,无论委屈也罢,怀才不遇也罢,都只能忍在心里,深藏不露。
他能做的,就是积极支持和配合洪建的工作。
新上任的县长,首先要面对的是县政府班子成员的分工。
为此,洪建主动找了张岩,两人私下交换了意见。
洪建不打算有什么新动作,包括常务副县长在内的六个副县长,他们原来的分工一律不变。
县长主持县政府全盘工作,也按照前任的分工不变。
这样的话,常务副县长张岩的权力依然是很集中的,分管人事,财政,工业、教育和政府办公室。
对此,张岩不仅松了一口气,而且感到很髙兴。
他倒不是担心洪建上任之后会削弱他的权力,因为无论是群众基础,还是工作能力方面,他自信洪建是离不开他的。
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动,当然更好。
当然,洪建也自有他的想法。
初来乍到,前任县长王明山又升任本县的县委书记,他就不能随便调整了,保持原状就意味着对前任既定格局的继承和肯定,也是一种尊重和支持。
不仅如此,对县政府下属的各个部门,也保留原来的状况。
张岩非常赞同洪建的意见。
就在两人谈话的时候,潘毅给洪建打来了电话,询问了就职的情况。
洪建接电话的时候并没有回避张岩,就坐在他的对面说话。
张岩听出来了,电话是潘毅打来的。
张岩觉得,作为曾经的知青战友,潘毅对洪建的关心是无可非议的。
可是他哪里知道,潘毅自始自终是力挺他,一直是反对洪建当县长的。
张岩当然也未必明白,当领导的,在人事安排上的一些想法,是不便与下属通气的,特别是当事人。
(https://www.66kxs.net/book/2872/2872481/89134717.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