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孙权:汉为兄,吴为弟
弘农杨氏狭义上讲,指的是杨震、杨秉、杨赐、杨彪、杨修这一脉的血统。
杨修作为“四代三公”的直系后裔,被曹操以鸡肋之名所杀,弘农杨氏嫡系传承被断,朝中无人转为高门士族的希望随之落空。
如今弘农的杨氏,地位和实力比太原郭氏都要差了许多,两个当家人, 杨骏和杨珧,在魏国的地位都不高。
杨骏在洛阳任骁骑司马,算是一个都城的闲散官员,杨珧还未出仕,仅在洛阳的玄学圈里搏了些许的声名。
是应该选择继续跟着魏国,还是和太原郭氏一样两边投注?
选择摆在弘农杨氏面前, 也让杨骏、杨珧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
希翼踏上魏国朝堂核心圈的杨骏, 当然想着继续留在魏国,而杨珧此时二十出头、三十不到,正是心高气傲之时,投奔蜀汉凭着自己本事,搏一个封妻荫子,是他真实的想法。
这一次华州魏转汉,杨骏的态度很明确,立即跟着司马师逃回了洛阳,而杨珧则选择留下,他准备过一段时间,到长安去看看,听说刘封在荆、益等地推行科举取士,也就是考试制度,杨珧就不相信, 凭自己的学问,不能出人投地。
杨艳的舅父赵俊,算是弘农杨家的依附旁支, 这一次也跟着杨珧留在了华州。
汉、魏关中攻守之势大变。
让关中大族纷纷内部切割以自保,杨氏是如此, 京兆的杜氏、韦氏等大族选择也是一样。
杜畿这一支中,杜恕、杜预一支继续在魏国为官,杜恕任弘农郡太守,杜预也被司马昭招为幕僚,成为司马家重要的谋士。
杜畿的另一个儿子杜宽,好学问不好俗务,选择在关中京兆的杜氏家中清净做学问,等到关中被刘封拿下时,杜宽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从魏国人变成了汉国人。
杨氏、杜氏......,他们的选择迫不得已。
陈仓城中,魏将孙礼、徐质被围已经半年之久,在刘封与司马师对峙期间,孙礼这个打虎将曾经鼓起勇气,试图反推蜀军一次。
谁知道魏延经验丰富,早就在城外候着,孙、徐两人一出城,就被魏延摆了一个空营计, 等到他们惊惶无措时, 魏延领兵斜刺里杀出。
徐质不慎,被魏延一刀劈成两截,出城的魏军四千将兵,被俘被杀者有三千余人,孙礼只带着千余残兵侥幸逃脱,退守陈仓城中,再也不敢离开半步。
孙礼坐困孤城。
想着司马师、郭淮能不能大发神威,一举突破刘封的重围,将他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但长安失守,郭淮归汉的消息传来,让他失望无比。
在无助和绝望中,孙礼于醉酒之后,忿然自刎于堂下,倒也全了与曹丕、曹叡的君臣之义。
孙礼既死,陈仓魏军也就没有了再坚持下去的勇气,春夏之交,正是青黄不接之时。陈仓城中存粮再多,也禁不住长期的围困。
汉延熙七年(公元244年)的三月,在裨将杨珀的带领下,城中魏军余部出城投降。
陈仓回归蜀汉之后,雍凉一带,属于魏国的城池,就只剩下了北面的安定。
安定郡的北面,就是灵州、河套一带,从这里可以绕路回并州,所以,安定的魏军处境和陈仓魏军不同。
驻守在安定的魏军所部,是世居安定的汉化胡人家族胡遵一族。
安定胡氏,汉末将门世家,在魏晋时期军中影响力巨大。
历史上,钟会带着十五万魏军攻打蜀汉,被姜维堵在剑阁进退不能,最后还是胡烈、胡渊父子从米仓道入阆中,包抄到了姜维的后面,才逼迫刘禅无奈投降。
郭淮归汉之后,与夏侯霸一道,前往安定游说胡遵、胡奋、胡烈父子。
郭淮的到来,让胡遵终于放下了对蜀汉的成见,开始认真的谈判起来。
四月下,手握重兵的魏国安定郡太守,镇军将军胡遵,在郭淮的劝说下,终于选择彻底的回归汉国。
刘封在长安听郭淮汇报胡遵父子有意归汉,心情颇是激动,胡氏虽然是胡人汉化身份,但在抵抗西北边患时表现得很是忠勇。
胡烈战死。
胡渊战死。
从这一点来说,刘封私下以为,胡烈、胡渊父子在成都平叛钟会之乱时的杀戮,也算是功过相抵了。
安定既下,胡氏这一将门归汉,从历史的规律性来讲,意味着刘封朝着改变蜀汉结局的方向,迈出了有影响力的一大步。
关中军民归心。
蜀汉的国力、影响力也越发的强大起来。
同时,马忠、王异策动的封王声浪也达到了最顶点,在荆州、交州以及凉州,请求刘封为王的呼声,如雪片般的送到成都。
就算是益州一带,支持刘封为王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让本想躲着避过此事的刘禅好生着恼。
就在蜀汉内部为封王之事僵持不下时,远在江东的吴主孙权,也在为如何平衡好汉、吴、魏三国的关系而烦扰。
孙权是前三国时期硕果仅存的君主。
蜀汉这边,刘禅是刘备之子,辈份上和孙权同辈,但名望上差得不是一丁半点,也唯有当下如日中天的刘封,能和孙权相提并论。
曹魏那边从曹操开始,已经经历了曹丕、曹叡两代,现在的小皇帝曹芳,跟孙权相比,已经是小小小辈。
面对魏国一个比一个小的后辈,孙权这个大魏吴王,终于脸面上挂不住了。
一个失了关中的魏国,已经不值得他吴大帝再进贡递表了,相反,一个拥有荆、益、交、凉、雍五州之地的汉国,才是他孙权值得结交的友邦。
汉、吴同盟自刘备病逝之后,由诸葛亮主导而结成。
当时,蜀汉的国力不如东吴,在双方关系上,吴兄蜀弟也是双方默认了的,要不然,也不会是邓芝等人一次次跑到建业去出使了。
到了刘封任丞相时,双方国力渐渐翻转,相比占据了三州之地的蜀汉,东吴只有大半个扬州,孙权也不好意思提什么吴是兄、蜀是弟了。
刘封不争虚名,孙权对虚名却是在意得紧。
作出重新修复汉吴关系后,他再次遣了选曹尚书薛综为使,直接跑到长安,向刘封送上国书奏表。
奏表中文字扬扬洒洒,中心的意思有两条。
其一:奉汉为兄,吴为弟。
其二:为刘封请关中王。
(https://www.66kxs.net/book/2871/2871108/721078201.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