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平虏军校
忙完钱庄的事,就想起赵雁的学习,不能再耽误了。
先前说过要教赵雁设置无人机,而此事只能是赵知来自己来做,可转念一想,每个人都去教一遍,那效率太低。
何不开设一个无人机学习班?
这个念头一起来,赵知来浮想联翩,仿佛抓住了关键点。
沉思片刻,他一下子想明白了,那个关键点是军校,没错,要创建军校。
前期,赵知来并不需要开设复杂的课程,像高科技产品的操作啊,像火器火药的简单知识等。
但指挥专业必不可少,提高将领素养,就能提高军队战斗力。
至于骑马射箭一类的课程,那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所有学生都要掌握。
一人计短,赵知来将所有将领找来,探讨一番。
“诸位,我想在井坪建立一所军校,你等意下如何?”
“军校?”黄晃略带思索,随后问题,“大人,你是问武学一事吧?”
“武学?”对于明朝的武学,赵知来确实不知,“黄守备,武学一事,你知道多少,可否清楚?”
黄晃抱拳道:“大人,下官同不少幼官交好,确实知悉武学。”
“哦?”赵知来顺势说道,“如此甚好,那黄守备就说一说,我等洗耳恭听。”
“不敢!”黄晃客气一下,“大人,武学有京卫武学和地方武学。”
对于京卫武学,赵知来有些明白,应该在两京之地,那地方武学又在哪,或者说,各地都设有武学。
于是,赵知来问道:“各地州县都设有地方武学?”
黄晃答道:“大人,此事并不是如此,据下官所知,地方武学主要设在京畿一带,像蓟州镇武学,像天津卫武学,另外,密云县、遵化县、永平府三地,也设有武学。”
“就这几处地方设有武学?”
“大人,其实天下府州县皆设武学生员,由提学官负责督导。”
赵知来追问道:“也就是说,安州学正负责武学生员一事?”
对于大人受伤一事,黄晃记得清楚,没有意外。
“确实如此,不仅督导,就连武学生员考核,都由学正出题。”
赵知来总算明白,明朝武官为何人才凋零,连武学生员的考核,都是让文官一手操办,长此以往,只能恶性循环。
而且事情还不只是文官操办那样简单。
黄晃进一步解释,说朝廷上下重文轻武,重视科举,提学官就不重视武学生员一事,有些地方,甚至不屑举行武学生员考选。
很多府州县武学一事算是名存实亡。
对于明朝武学的概况,赵知来准备换个方向追问,想知道武学管理问题。
“你说武学一事由提学官负责,那其中事项是否与州学一样?”
“大人,大体上确实是一样,像州学,像县学,跟武学没多大差别。”黄晃举例道,“譬如安州,武学也是学正统管,另设训导若干。”
赵知来突然问道:“那武学算哪部职权范围,跟兵部有关系吗?”
黄晃想了一下:“大人,武学跟兵部还是有关系,它既要受提学官督导,又要受兵部武库司主事督导,算得上双重管理。”
但话锋一转,他又说道,现实是兵部武库司高居中央,无法管理散布于地方的武学,地方武学只能由提学官兼管。
赵知来并不想纠结统管问题,反正,如果是他创办出来的军校,才不会管兵不兵部,他只是随便了解一下而已。
接下来又问了生员问题。
黄晃介绍道,譬如幼官,一般是二十五岁以下的在职武官;而舍人或者舍余,则是武职官员子弟;另外,还有民间技能超群之士也能进入武学。
甚至是年长武官也会进入武学,类似现代社会的干部在职培训。
赵知来的军校准备吸收相关经验。
学员既来自在职军官,也可面向城民,招收出类拔萃的人才。
于是让黄晃制定出招生章程。
既然军校要吸收相关经验,赵知来决定问问武学的课程,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黄守备,武学如何研习,都学习何种书目,或者是何种武技?”
黄晃明白赵知来的意思。
他回答道:“大人,武学所学一为文事,一为武备。”
“何为文事?”
“文事即习字、读书和会讲,习字简单,每日练习几百字即可,至于读书,则较为繁杂。”
“读书繁杂,如何理解?”
“大人,读书又分两种,一是经书,使其知晓仁义忠信之道;一是兵书,使其知晓制胜御敌之方。”
“经书哪些?兵书又是哪些?”
“经书可是小学、论语、孟子和大学,任选其一,兵书则是百将传和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
“对的,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
这样一说,读书确实比较繁杂,但不可否认,相对这个时代,读书的科目肯定有效。
但军校还是要有所区别,需进行取长补短。
停顿一下,赵知来接着问道:“会讲如何进行?”
谷</span> 黄晃说道:“一般都是五日一会,由提学官讲授,从相关书籍选取一段,升座讲说,年长武官到场就坐,幼官等则随堂听讲。”
随后,黄晃又讲了武备一事。
武备较为简单,一般都是五日练习一次弓马,每月于城外演习两次。
至此,赵知来算是对武学多少有些了解。
“但我想创办军校,跟武学有所不同,算是新式武学。”
王双心直口快:“老爷,新式武学都学些啥?”
对具体的课程,赵知来只要粗略的概念,就举了一个例子:“譬如说赵雁,要让他掌握设置无人机,就会开设相关学习课程。”
这个时候,郭大武有些想说话的样子,却有些踟蹰。
赵知来正好尽收眼底:“大武,你有何事要说,不妨说出来。”
郭大武心底确实有些苦涩。
别人不是铠甲部队,就是新式弓箭,像王双,更是掌控重骑兵部队,而他还是统领步卒,多少会有些眼热。
于是问道:“老爷,步卒可要进入新式武学研习?”
赵知来对于兵种,一直有自己的规划,而步卒则会装配火枪,只是暂时条件不足,还没提上日程而已。
现在听到郭大武的问题。
赵知来觉得可以让他们提前接触相关理念。
更何况,鸟统之类的火器,在明朝也能见到,或许,可以搞上几把,当做教学使用。
而赵知来的部队当然要装备现代自动武器。
等到能量足够,赵知来就去现代时空开设传送点,放到白沙瓦一类的地方。
然后就能够进行大肆采购了。
脑子转了一圈,赵知来答道:“当然,步卒需要掌握火器一事,到时,所有人都要配备火器。”
郭大武睁大眼睛:“老爷,所有步卒都要配备火器?”
“是的!”赵知来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明白,老爷!”郭大武的情绪马上高涨,火器可是稀罕玩意,居然全员装备,他想一想,都觉得画面很美。
而其他将领也都投去羡慕的眼光。
王双则直接巴巴地问道:“老爷,那骑兵部队呢?不装备火器吗?”
火器骑兵,或者说火枪骑兵,赵知来记得,戚家军貌似出现过,这类兵种。
但赵知来觉得不伦不类。
要不让重骑兵投手榴弹,或许这样杀伤力更大。
但赵知来一时没有决定下来,还是要等到恰当机会,再研究一下合适的搭配。
“你先好好训练骑兵,不要好高骛远!”
王双嘀咕一下:“明白,老爷!”
等赵知来转头交代其他事项的时候,王双还和郭大武拉起关系,想让郭大武得到火器时,答应让他过去试试威力。
郭大武没有打包票,只是说到时再说。
赵知来没有管两人聊什么东西,又回答了对讲机一类的事情。
这些也要开展相应课程,但不深究,主要是让官兵了解一下,不至于一头雾水。
接下来,跟众位将校聊得很是热烈,赵知来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
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创建平虏军校。
首先一件事情就是学校选址。
经过众人商量,就将军校放到东北边,紧靠兵备道衙门。
军校出门就能拐进洪涛山,进行山地拉练很是方便,而出洪涛山,就到了大同盆地,更适合大军团演习。
赵知来想着可以将洪涛山的道路修葺一下。
然后在山上修筑一些据点,这样就有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此事,以后再说,赵知来先是回现代,采购了木制课桌椅,以及黑板之类的物件。
一开始稍微简陋一点,等以后再慢慢完善。
最后就是招生的问题。
赵知来的第一批学员全都是从家丁部队招收。
这一天,军校里面齐聚一堂,像亲卫秦安、郑长栓,弓兵火根,夜不收憨娃、景松和二楞,还有任大儿子任真等,都是十几岁少年,大概五十来位。
而这只是其中一个班。
等到大班讲课,所有学员都会齐聚到校场,听讲师上课。当然,所有学员都很年轻,不超过二十岁。
同后世开学一样,各个学员都很兴奋,问东问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而各个操守则类似班主任的职能。
等操守一来,教室瞬间安静下来,然后就是相应的开学流程,向学员通报一遍,最后就将所有学员带到校场。
赵知来作为平虏军校校长,则准备给学员上第一堂课。
(https://www.66kxs.net/book/2757/2757919/678911919.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