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大明征服者免费阅读小说 > 第五百零八章 驳斥

第五百零八章 驳斥


  “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杨一清肃然道:“陛下曾经说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天下没有万年不变之成法,该改变的事物都需要顺应时代而改变,在臣看来,儒家传承数千年,之所以改变,也是因为顺应时代而变,数千年间,儒家前辈名臣辈出,治理天下之政,虽也有奸臣于世,但瑕不掩瑜,陛下组建大明盟,想要以各行精英充斥官场,已然是在否定数千年间儒家为王朝社稷做出的努力,臣对此深以为憾。”

  朱厚炜笑道:“杨爱卿不愧是一代名臣,这话说的倒是没错,但是朕同样也不以为然,自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理论,并且改变儒家契合皇家治天下之理念后,百家被黜,儒家从此以后便把持了朝堂的话语权。

  自那以后,儒家一家独大,天下之政再无别家学说立言之地,然而一家独大也意味着狂妄自大,自那以后,儒家再没有给天下各业翻身的机会。

  按理来说,儒家把持官场,行一家之言而理天下政,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儒家人,这胸中当有浩然正气长存,正人盈朝之社稷,又岂会有国祚覆灭之隐忧。

  然而事实上呢?在儒家治理下的王朝社稷,长的也就如大汉四百年江山,甚至可以说汉之国祚在王莽篡汉立新之时就已经亡了!

  王莽是什么人?难道不是儒家的读书人!

  当然儒家不会愿意将亡国的罪名加在自己头上,因为在儒家眼里导致社稷危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宦官专权、外戚专政、藩镇割据、武将窃国等等。

  反正罪名都是别人的,不是儒家的,但是朕就在这朝堂上问问诸位爱卿,问问这满天下的儒家官员,治理天下,替天子牧民的是谁!是不是儒家!

  吏治腐败、贪腐横行、尸位素餐、不懂不问政事,不理民之诉求,以至冤案频出,百姓民不聊生是不是儒家的过错!

  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为了一己之私利,不顾社稷苍生的是不是儒家的锅,士绅勾结,酷虐百姓,兼并土地,这其中官员又占了多少!

  这些官员是不是儒家,是不是士族,是不是读书人!

  皇家赋予了儒家读书人治理天下的权利,是要让你们去治民,不是去拿着自己的官位作威作福,以为自己高高在上,然后不可一世看不起天下人的。

  满天下的读书人都觉得朕苛待读书人,苛待儒家,可谁知道朕真正的初衷是什么?

  朕的初衷就只有一个!

  让大明社稷传承万代!真正的永世传承,而不是耍嘴皮子似的传承!

  满朝公卿谁敢站出来,说儒家治理的天下才能传承万代!

  当然,你们可以不负责任的表态,毕竟谁也活不到万代,看不到将来,但是朕能预见到!

  就凭现在的家国天下一言堂,若非是朕的改革举措,大明最多还有两百年就会走向衰亡,即便朕的这些改革举措能一直延续下去,有些根本不动,几百年后的大明依旧会成为历史上的烟尘!

  对于儒家而言,王朝的衰亡和兴盛危及不到儒家的根本,因为就算改朝换代,在儒家眼里,治理天下还是要靠儒家!

  这才是儒家最大的底气,不破不立,大不了推到重来嘛。

  比如衍圣公,自宋仁宗册封孔家嫡传为衍圣公之后,宋亡元兴,衍圣公还是衍圣公,元灭明兴,衍圣公爵位依旧稳如泰山。

  这样的体制下,朕倒是想问问诸公,衍圣公会在乎王朝覆灭吗?儒家换个朝廷依旧治理天下,有多少儒家官员会为王朝殉葬!

  诸公觉得朕设盟是要覆灭儒家的道统,是要掘儒家的根,那么朕现在要是说,如果朕立下祖制,哪一天大明王朝要覆灭了,末代帝王当不惜一切代价灭了孔家,杀绝天下读书人,你们觉得如何!”

  满朝官员被嘉靖帝这一番杀气腾腾的话给惊住了,皇帝要真这么干,儒家就不是道统危亡,恐怕是直接绝灭了。

  至于皇帝会不会,敢不敢这么干,或许盛世、中兴之君不会,但是亡国之君为什么不会?

  社稷都亡了,灭了儒家算什么!

  梁储颤颤巍巍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恳请陛下恩准老臣致仕还乡,颐养天年……”

  “准!”朱厚炜无比干脆的吐出一个字。

  满朝直接愣了……

  梁储可是内阁次辅啊,按照常例,总得来个三辞三让吧,这才能显出陛下爱护老臣,并且肯定老臣辛劳和政绩吧。

  直接准了?

  梁储一世英明岂不是尽毁!

  此时梁储也如同被一记天雷劈中,顿时感到万念俱灰。

  身为人臣,仕途走到尽头,唯一的念想就是身后名了,现在他们请辞,陛下直接恩准说明什么?

  说明陛下已然不满他久矣,也说明在陛下的眼里他就是一个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庸臣!

  那他百年之后还能落个什么好名,朝廷能给出什么样的谥号……

  话已出口,覆水难收,这一刻万念俱灰的梁储老泪纵横,哽咽道:“老臣谢陛下圣恩。”

  气头上的朱厚炜看着泣声的梁储,这心里面也有些不落忍,于是叹道:“朕务实不务虚,梁卿确实是年事已高,想要回乡养老也是人之常情,朕若强留,反倒是不近人情了。

  朕之所以说不务虚,是因为古往今来太多的朝臣以致仕请辞来要挟君王,朕不受要挟,从今往后,只要哪位官员觉得自己不想当官了,想致仕了,只要报到朕这里,朕无有不准!”

  群臣傻眼了,皇帝说的没错,在朝为官,很多时候请求致仕只是手段,也是料定皇帝必然会挽留,这才有的底气。

  毕竟这天下还是要靠读书人去治理,没有了儒家,皇帝难道靠太监靠军队去处理地方政务?

  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官员有恃无恐,因为庞大的儒家就是天下读书人最大的倚仗!

  但是现在这种倚仗似乎在嘉靖帝这里不复存在了,那么嘉靖帝的底气何在?

  答案显而易见!

  新学!

  


  (https://www.66kxs.net/book/2728/2728189/673229705.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