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大明文魁在线阅读 > 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李如松

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李如松


  见过李三才后,考功司郎中赵南星返回京师。

  赵南星没有直接去寓所,而是先去了顾宪成的府上。

  这一次顾宪成起复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当初宋纁为吏部尚书时就屡次向天子推荐顾宪成为吏部员外郎。

  但是天子以顾宪成有前科为由不允。但众人都知道这不是天子的意思,而是申时行的主意。

  当时申时行与宋纁在吏部有些明和心不和。若非宋纁卒于任上,恐怕后来二人要翻脸。

  到了陆光祖为吏部尚书后,不断有官员在陆光祖面前推荐顾宪成。

  但陆光祖一直没有出声,一直到了林延潮向陆光祖推举了顾宪成,许孚远二人后,陆光祖在任吏部尚书最后的日子里,打算将二人提拔了。

  但当时顾宪成却以在东林书院教书育人的理由推拒不受,明眼人都知道顾宪成是不愿承林延潮的人情。

  陆光祖入阁以后代执吏部尚书近月,然后又廷推南京兵部尚书孙鑨为吏部尚书。廷推孙鑨时,陆光祖正因为王锡爵辞去天子首辅任命的不安,故而不敢出门,更没有参与廷推。

  故而孙鑨这一次出任吏部尚书,朝廷官员们一致公推出来的。

  孙鑨的祖父孙燧,任江西巡抚时,正值宁王叛乱。

  宁王起兵前一日,以生辰为名将宴请孙燧及江西文武官员。在宴上宁王托言太后密诏要江西官员随他起兵,但身为江西最高长官的孙燧第一个站了出来指着宁王的鼻子大骂,最后为国死节,极其壮烈。

  孙鑨之子孙如法,在天子欲册立郑贵妃为皇贵妃时上疏,最后被贬官。

  因此孙鑨这一次出任吏部尚书,既也因他清廉刚直为众官员们敬重,另外也有不简单的背景。

  孙鑨担任吏部尚书后发觉,陆光祖虽入阁,但吏部不少官员都是他的心腹,比如文选郎中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人都是陆光祖一手提拔上的。

  孙鑨没有说什么,而是向天子推荐了顾宪成等官员。

  从宋纁,陆光祖,再到孙鑨,接连推荐着顾宪成。顾宪成也因此名声大噪。

  而顾宪成因孙鑨推荐而颜面有光,最后将东林书院交给邹元标打理,自己则是再度出山。孙鑨将顾宪成视为心腹,任为考功司员外郎,让他与赵南星二人主管考功司。

  赵南星到了顾宪成的府上后,但见顾宪成在书房正披衣批改公文。

  赵南星见此点了点头,当即走进书房里。

  顾宪成头也不抬问道:“见过道甫了?”

  赵南星道:“见过了,他现在可谓意气风发。”

  顾宪成闻言抬起头,提笔蘸了蘸墨道:“恩,那是当然。”

  “你为何不见道甫一面。”

  顾宪成道:“你也知道,我与他并没有深交。”

  赵南星道:“当年你我道甫三人一起在户部为官,大家还同在一舍编纂过《万历会计录》,怎说没有交情。”

  顾宪成搁笔道:“此事我怎么会不记得呢?但是你想过我以后如何与道甫相处吗?”

  “怎么说?”

  顾宪成道:“道甫是王太仓高第,而我这一次起复,则蒙大宰冢的举荐。你以为王太仓为首辅后会与大宰冢和睦相处吗?”

  赵南星闻言点点头道:“是啊,内阁一直侵吞吏部部权,以至于阁重部轻。之前宋太宰即不安于任上,陆平湖为太宰时,铨权方重归吏部之手,但现在陆平湖入阁后,恐怕吏部又要听令于内阁了。”

  顾宪成道:“文选郎中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都是陆平湖的心腹,而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则是林侯官的心腹,有这二人在,太宰行事多受肘制。”

  赵南星闻言深以为然:“不过陆,林二人近来多受困扰,林侯官因征朝之事,不愿取代宋仁和为备倭经略而名声受损,而陆平湖因王太仓马上回朝,而自觉窘迫。他们现在是自顾不暇吧!”

  顾宪成道:“那可不尽然,林,陆二人对于大权都有染指之心,陆平湖揽权是为了自己,林侯官揽权是为了事功。只要二人在朝一日,都不会放过这侵夺吏部之权的机会。”

  “再说我之前与道甫书信来往,他也对林侯官推行海漕抑制河漕十分不满。”

  赵南星闻言立即道:“叔时你还说与道甫没有深交?”

  顾宪成闻言笑了笑道:“道甫知我不满林侯官,我也知道道甫不喜此人,大家在此事倒是可以聊上两句心底话。”

  赵南星道:“不成,不成,叔时,我可不许你对付林侯官。再说了他对你我一直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当初他还一再在朝堂上推举你。”

  顾宪成冷笑道:“此为口蜜腹剑也。梦白,现在的林侯官已并非当年那个死谏天子,为民请命的林侯官了。他自拜礼部尚书以来,身居高位,暮气沉沉,醉心于权谋之中,打着变法事功的旗号,其实忙着结党营私,何尝为百姓办得一事,这还是你我当初认识的林侯官吗?”

  “现在林侯官为权位所累,若我是他恐怕也无颜在朝为官了,还不如趁此下野,不失为明智之举。”

  赵南星摇头道:“叔时,无论怎么说我都不会支持你与道甫所谋的。”

  顾宪成叹道:“梦白以后你就会明白我有先见之明了。”

  数日之后,宁夏之役献俘。

  久不上朝的天子亲御皇极门接受百官的朝贺。

  众所周知,天子自万历十四年以来,一直不上朝,甚至连内阁九卿,堂堂首辅都见不了几次。

  如此竟‘宅’到了一等化境的天子,唯独是献俘大典时竟然出现了!

  有此可见天子重军功啊!

  知道要进行献俘大典的时候,身为礼部尚书的林延潮可是为此操劳了好几天。

  这是国之重典,对于好大喜功的皇帝而言,肯定是要出尽风头的。

  而且天子也有用这宁夏之役的献俘大典敲打一下倭国,告诉他们我大明已不是两线作战了,咱已经腾出手来收拾你们了,至于那些乱贼的下场你们自己看好。

  所以如何烘托造势,林延潮可谓煞费苦心。

  礼部的天理报连出了数版特刊,将逆贼荡平布告天下,然后还要替天子主持祭告太庙的典礼,告慰明朝的列祖列宗。

  献俘大典当日,天子先在皇极门接受百官朝贺,然后登午门的五凤楼,然后鸿胪寺官奏献俘,再由刑部官引俘见。

  天子在城楼上接见之后,然后由侍驾在旁的林延潮宣读平虏诏书。宣读完毕后,天子金口磔哱承恩、何应时、陈雷、白鸾、冯继武等首恶,斩哱承宠、哱洪大、王文德,各枭示九边。

  看着午门下面披着红布衣衫的俘虏垂头丧气的样子,天子当然露出了愉悦的神情。

  献俘大典之后,天子于暖阁里稍事休息,主持典礼的林延潮御驾在旁,立于暖阁之外。

  而这时候临时首辅赵志皋,临时次辅陆光祖,临时三辅张位三人前来,身后还跟着一文一武二人。

  方才在献俘大典时,林延潮已经见过认得这位雄赳赳气昂昂的武臣正是平定宁夏之乱,马上要入朝御倭的总兵官李如松,而另一位镇定自如的文臣则是于宁夏之役中运筹帷幄的三边总督叶梦熊。

  陆光祖搀扶老态龙钟的赵志皋走上台阶,赵志皋喘了好几口气,然后与林延潮笑着:“宗海,老夫和几位辅臣,以及两位功臣前来面圣了,还请劳烦你通禀一下。”

  林延潮道:“元辅哪里话,下官这就去禀告。”

  说完林延潮与同样守在暖阁外的陈矩说了几句。

  陈矩闻言当即入内。过了片刻后,陈矩对赵志皋道:“典礼之后,陛下有些疲乏,兼之前几日龙体欠安,两位勋臣若有什么话,还在此转达吧。”

  林延潮闻言也是替叶梦熊,李如松感到没被天子礼遇,毕竟立下如此大功,替朝廷平定了叛乱,但最后却没有得到天子的接见。

  但见二人却丝毫没有不高兴的样子,都是在暖阁外叩了头。

  叶梦熊说了几句陛下龙体安康的话。

  倒是李如松磕了三个头,朗声道:“臣蒙陛下隆恩前去朝鲜平倭,臣是武人不知说什么话,但唯有知精忠报国四个字,我李如松愿以死报效君王的知遇之恩。”

  林延潮看向李如松也是不由感叹,历史上李如松在征朝之战后,战死在与蒙古作战的疆场上,算是以行践言了。

  李如松说完后,林延潮上前道:“提督的忠勇陛下早已知之,宁夏之战哪个人不知提督的惊世之功。吾但盼此去朝鲜能够再传捷报,满朝文武天下百姓无不翘首以待!”

  李如松第一次来京并不识得林延潮,见他如此年轻,又穿着二品大员的官袍当即猜出了对方身份。

  李如松抱拳道:“多谢大宗伯吉言,末将心领了。”

  林延潮点了点头,这时候一名中官也从暖阁出来道:“陛下口谕,李如松的忠心朕已经知道了,特赐美酒一盅,望此去朝鲜再传捷报!”

  说完一名中官捧着金杯端出,李如松接过酒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即道:“臣李如松谢过陛下。”

  说完李如松豪迈地一饮而尽。


  (https://www.66kxs.net/book/2683/2683757/49858662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