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青龙镇
告别了申明,三兄妹一起上车,车晨没有跟郑铭争开车的位置,让兴奋的这货开着路虎就上路了。
郑铭是大学时跟人家一起参团报考的驾照,证早就下来十年了,不过因为情况不允许,所以一直没有打算买车,回来之后偶尔也会开成哥店里的车练练手,但是那台帕萨特跟这现在车根本没法比。
“果然好车就是好车,比我以前摸过的中低档车要舒服太多了,车身稳定动力也强!申明那小子真是太坏了,开过了这样的好车,将来再买辆便宜的可让我怎么开啊?”
车晨斜眼看了他一眼。
“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不想开换我来。”
“别啊!”郑铭赶忙赔笑着说:“我这不还没过瘾呢嘛!”
这车本来就是进口的,质量过硬,内部装饰又都被申明改装成不输一般二百万的高档轿车那样的档次,所以虽然是SUV,但是舒适感完全超过一般轿车。而且全环保材料让新车竟然一点异味也没有,申明还贴心的在车载冰箱里准备了饮料和晕车药,向来爱晕车的郑颖今天在车里呆着也格外舒服。
不像一些国产车和低档合资车,为了节省成本,追求利润,用的材料都不环保,不但新车味道大,太阳一晒车里还会不停泄露有害物质。
郑颖方才在人家面前没敢表露出来,现在就剩下自家大哥二哥了,这才一脸羡慕的摸着车内的真皮装饰。
“二哥,这车得一百多万吧?我们学校领导的四环A6感觉也没有这车漂亮舒适!”
对车来说在米国留学的郑铭可比车晨熟悉多了,一边开车一边抢着回答:“没那么贵,这车在国外也就不到十万块美金左右吧,到了国内因为各方面垄断还有税比较重,就至少九十万起价,不过申明那小子改装之后跟国内销售的几百万的车也没什么差别,可能就是没有一些不一定用得上的新功能,还有排量要低一点!”
开着路虎一路轻松而过,没有在滨城新区停留,直接就顺着宽敞的景观大道奔金沙镇上而去。
五十多公里路不过就是四十分钟的路程,这还是车晨为了安全着想告诫郑铭不准超速,不然以这车的性能,就是老家那边的乡道开到高速的速度也不是问题。
一路上都是宽敞大道,到了金沙镇区域更是修缮一新的景观路,两旁绿化花草做的十分美丽。
在副驾驶上欣赏风景的郑颖不禁感叹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老家镇上村里也能跟金滩这边一样干净漂亮就好了!”
车晨闻言一笑,打趣道:
“到时候咱家也盖个小别墅,给你招个上门女婿好不好?”
郑颖不依道:“讨厌,还是先给二哥你娶个媳妇好了,到时候我让老妈多跟她那些老姐妹商量商量……”
“打住,打住!你嫌我还没烦够啊……”
车晨顿时讨饶,那些三姑六婆的战斗力他可承受不起。
金沙镇也是国家级5A风景区,环境不输于市区南面的虎滩,因此政、府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胜地,所以从九十年代起就开始招商引资并给与政策倾斜,如今一个海滨小镇除了面积和人口,设施和繁华都不输于一般45线的小城市。
离开繁华整洁的金沙镇,再向北开了十多分钟,过了一条青水河大桥,就到了跟其它乡镇没有什么区别的青龙镇上。
清水河和临沙河将青龙镇包围,与南边的金沙镇和北边的临沙河镇分割开来。
青龙镇原本的名字比较土,九十年代时候大家就投票改了现在的名字,只是改名之后也没多大发展。虽然跟金沙镇比邻,也是海滨小镇,但是却没有什么名胜景点,仅有的几个小渔港也一直发展不起来,因为北边有著名的与朝鲜隔江相望的边境名城安东港,南边还有著名的金州湾、旅大湾和旅大军港等重要港口,夹在这之间的各镇小渔港或者说是码头,自然没有地理优势竞争不起来,只能以打渔为生。
而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渔业资源逐年减少,所以这些年打渔的也少了,车晨他们村里的渔民也纷纷转行。
倒是一些头脑灵活的开始搞水产养殖,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人大部分都富了起来,尤其是搞海参牡蛎等名贵水产的养殖户,一个个都开起了公司,成了老板。
不过相比起广大村民,这些富户毕竟是少数,所以带动镇上经济增长也是有限。
随着车开进略显破旧的板油路主道,路上两旁行人开始出现,相比滨城市内几区和新区的繁华与拥挤,这小镇的节奏无疑慢上许多,连路上行人都带着几分懒散。
车子停在略显萧条的镇上街边一家小吃店门前,不远就是青龙镇的中心地带——火车站老街,郑铭家的铺子就在那里。
虽然镇上的火车只不过是滨城到北边安东主干上的一条小小支线,而且早已被取消三十年,但在上个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火车是人们最发达的主流交通工具,曾经这一带因为火车站的存在而繁华,建起了横竖两条马路,两边都是老式的平房和小二楼,在当时那可是富人才能居住的地方。
不过随着现代交通越来越方便,这种小镇的火车站已经逐渐被废弃,九十年代在镇政、府和卫生院那边形成了新的繁华地段,被老百姓称为新街,取代火车站成为了青龙镇的核心商业区,富人们也大多卖掉了房子搬到那边去住。
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都在加大城镇化建设,两千年的时候车晨还在上中学,区里下来指示,镇政、府准备翻修火车站老街,打造新城镇面貌。
于是一座座老式的平房被推倒,重新建起了统一的二层临街商铺。并且在老街后面脏乱差的民居都统统拆迁,陆续建起了回迁房,都是洋房式的五层住宅小区,不出一年,青龙镇就彻底变了一番模样。老街又恢复为了青龙镇的繁华地段、商业中心,而且环境优美比新街那边更适宜居住。
因为有政、府给的补助,所以郑家的铺子改建倒是没有花多少钱。老街逐渐繁华之后,租金也由刚建成时候的每年几千元慢慢涨到了现在的几万元。跟大城市里没法比,但是在青龙镇这样的滨海小镇,足可以抵得上一个壮劳力的一年的收入。
有了这份租金,郑铭家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不然也供不起三个大学生其中还一个博士。何况郑铭父亲把楼下铺子分割了一下,楼上三间房两间自住一间出租,楼下主要门面租了出去,自家还留了一间三十平的门斗继续开小超市,客户主要是周围的住户邻居和来往人员,因为买卖公道,生意还算不错。
想当初郑铭的父亲这个老实人咬牙东挪西凑借了三万块,在老街上买下一间铺子全家搬到镇上,当时谁也没有看好,背后还在指指点点。
毕竟老街破败了许久,那时一年租金也不过千把块,但是郑家前面开店,后面住人,两口子加两个小的挤在后面屋子里,村里的老宅就住了二老,农忙时夫妇两个还得回去帮忙伺候田地。虽然辛苦拮据,却硬是把日子过了下来。
自从老街改建郑铭家的二层店铺建了起来,郑家可以说是翻了身,当初指指点点刻意嘲弄的人如今都后悔不已。
青龙镇总共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横穿镇北的老街到镇南的商业街,走路不过十多分钟,如果是开车的话,三五分钟足以,这还是有着行人和其它车辆影响速度的原因,不然车子跑起来还会更快。
车晨没有到老街的铺子,因为明天是八月十五,各家都回来过节,小超市虽然会生意不错,但干妈肯定不会继续看店而把家里扔给二老,现在家里人肯定都在村里。倒是小叔他们可能舍不得白天的营业额,还没有收拾回家。
到了小吃店,果然还在开业,不过客人只有三两个。
面前这家店是郑家小叔家开的,卖的是鲁省小吃蓬莱小面和金丝旋饼还有著名的德州扒鸡。
这是早年郑铭奶奶娘家带来的手艺,她跟车晨奶奶是鲁东同乡,都擅长做面食,虽然不一定比得上大厨,但是味道正宗,十足的家的味道,小时候奶奶们每次做,车晨郑铭他们这些小的都吃的满口流油,感觉比过节还幸福。
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足,这些年小吃行业发展起来,头脑灵活的小叔看中了这里面的商机,两口子不再种地打工,在镇上租了一间铺子,卖起了家传的手艺。
见到自家铺子门前来了一辆漂亮的好车,郑洪涛以为来了客人,赶紧打开门迎了出来。
没想到下车的竟然是自家大侄子他们。
“小明怎么是你,这车是你开来的?”
————————————————————————
地理为作者杜撰,请勿与现实对号。金手指就要出场,快了,大家不要催啊!!
(https://www.66kxs.net/book/2627/2627323/431730995.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