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路遇拆迁风波
盯着桌上的物品清单,陈馨抓了抓头发。
作业本纸上写了一大篇,绿色记号笔勾出来的是必须要买的,主要以蛾子的用品居多,黄色记号笔是需要用但是不需要立刻购买的,是她为未来的路储备的。红色勾掉的几个是可以去借用的不必须的东西,但还有五六样她拿不下决心勾掉。
买单反是买不起的,她暂时在十年内也用不上单反,就算要用,也可以去租借甚至勾搭一个合作的照相师。而且再往后她明知道手机的像素堪比普通的数码相机了,当然不太想要为迟早会被淘汰的东西买单。所以相机她很果断的换成了一款国内的中高档相机,至少能用个五六年不会被淘汰的那种。
她犹豫的是电脑这一块。现在买台电脑的价格轻轻松松就上万。这个价格在郊区都能买一套房子了。当然她也可以不买,要么去文印店弄,要么去学校机房蹭。但问题是她不太想把自己的打算摊放在别人面前,学校的学生虽然相比之下要单纯很多,但是谁都不知道你身边的人会不会因为差距太大而心生黑暗。
可要是把电脑放家里也不妥当,现在住的那个房子周围环境太杂,而且她跟张璋的人设可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如果上了半年学就买了一台电脑,恐怕会有些人盯上她们。
想来想去权衡了好多天,陈馨还是放弃了买电脑的打算。反正现在的电脑才386,而且她需要的很多功能都还没开发出来,买来除了修图写稿也没太多用处。
倒是是时候买一套商铺了,他们两姨侄的生活靠早餐铺是不太靠得住的,看现在的发展,每天的收入已经固定,而且铁叔他们要兼顾两头也有点心有余力不足了。
不过短时间里她还没想好再弄点什么营生出来,并且如果现在就说不做了,怕铁叔两口子会自责。
他们也是苦命人,心地好又勤快,陈馨不想因为这事儿跟他们闹得不开心。再说了,早餐铺子原本就是陈馨用来遮掩旁人的窥探的,有个明面上的收入来源,她私下想做点什么也就不会太过引起别人的关注。
一边上课一边趁这时间逛了下周围。
这跟她记忆中的城市不太一样,很多地方现在都还是农田,那二三十年后的扩张了一倍地盘的水泥森林此刻连影子都没有。
沿河那段开始闹着要改造了,可问题是那边是最早的棚户区,改造不难,难的是如何安置。虽然临河这段年年夏天都要被水淹,请愿改造也不是一年两年,然而更多的老人不愿意搬离这里,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是他们祖辈居住的地方,要让搬走给其他人腾位置,他们死都不愿意。
陈馨路过河边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围在一起,说什么出人命了,又有人在说那家子为了一套房子简直六亲不认。
“大姐,这是怎么回事啊?”
看陈馨小胳膊小腿儿,穿得又简朴,那个大姐嘴角扯了扯,抬抬下巴:“还不是为钱闹的。那家的老头子前年走了,太婆身体也不好,不是说要拆迁了整改河岸嘛,太婆问了说还要一年吧才能动工,就不想搬,说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起葬在一堆。结果她那个儿媳妇听了就跳起脚脚闹,骂太婆是个老不死的,看到都讨厌得很,还说她不想搬不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个地头,是想鼓捣把房子留给小儿子小女儿。小儿媳妇听了就当真了,说大儿子都不赡养老人,没得资格分这个房子,还有小女儿是嫁出去的人,也没得资格。这不,一家人闹起来,小儿媳妇把大儿媳妇推到地上,脑壳撞了个洞洞,转头大儿子把小儿子打得头破血流,小女儿去劝架,被大儿家的儿子拿了水果刀捅到屁.股上了。哎哟喂,简直是没得眼看。”
周围看热闹的人看到救护车来了,警车也来了,这才散开一条道,让警察和医生护士进去处理。
闹了好半天,受伤的人被送到医院去了,行凶的也被带走了,其他人才三三两两的散去,一边还在议论那个拆迁的事情。
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去关心下老太婆到底咋样了。
陈馨不认识他们,也不可能贸然的去看,只能张望了一下打算离开。
走到街头那里,就看到有告示贴在路边的报栏上头,是关于拆迁的公示,还有临河拆迁的范围。
她走近了仔细看了好半天,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临河房屋都要被拆,拆的只是低洼的那一段,然后另一边的房屋因为离河边还有一段距离,可能会直接沿河修建一条观景道。
暗暗将这地方的名字记下,打算过段时间再去那条路看看。虽然拆迁不了,但是那条街的位置也不错,离她印象中的二环都还有好一段距离。只可惜她只是曾经路过这座城市待了一周时间,而且关注点还在美食和著名的景点上,这种不属于景点的老街她根本连印象都没有。
但是没关系,虽然地段不是后来最有名的那条路,可距离也不算太远,有种闹中取静的雅致。反正她也不打算开酒吧什么的,作为私房菜馆,或者兼卖简餐的咖啡厅的话,这地方却是恰恰好的。
不着急去看的原因是她想着手上钱不多,如果能在现在还没开发出来的那条著名的景点买一间房的话,以后只收租金都够他们用了。
时间晃一晃的就到了元旦。程洁邀请陈馨带着张璋去他们家过节,顺便给她介绍个朋友认识。
这个朋友是个摄影师,专门拍风景的,人物不是太擅长,但是静物拍摄比非专业人士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程洁跟陈馨俩人现在交情莫逆,对陈馨的打算也知道一些,所以这位摄影师如果愿意跟她合作的话,她完全可以在杂志社开一个美食专栏。
宋老师原本就不是以这方面见长,他是历史系毕业的,现在写的文章也多偏向于民俗风情,还有社会评论,偶尔也会写一些书评,字句犀利,论点切入一针见血,在报纸上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吸引了不少读者,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都是厚厚一叠。
上次他介绍的本地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美食跟饮食习惯,在杂志上刊登连载后,引起读者很大的反响,其他地方也出来不少跟风的文章,都是在推荐他们本地的特色。
宋老师当时就明说了,自己文内的菜肴是好友亲手制作的,甚至应不少读者来信的要求,在第二期的时候还刊登了其中三样的制作方法。
然而这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杂志社也在跟他商量,能不能加开一个美食专栏。但是要求不能只是菜谱,最好是能融合每一道菜背后的风俗故事。
宋老师对民俗历史毫无问题,然而让他去发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这不,他干脆借元旦这个机会找上了陈馨,问她愿不愿意接手这个专栏。
陈馨当然愿意,她以前就是做这个的,不过那时候是在网络上发表而已,配上当地的风景照片跟食材照片,让人能了解得更深。现在不可能直播,那么只依靠照片也不是不行,这就需要一个摄像师的全力配合了。
(https://www.66kxs.net/book/2618/2618706/441325088.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