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实民充边
这么在营帐区走了几圈,虽没事无巨细的去过每一间营帐,但随便进去的几间,都发现内里备好了薄毯。只要难民进来,就可以安歇了。另外地面也洒过石灰,进行过基本的消毒。
并且每一个营帐区,都有单独的露天厕所。在卫生上,符合太医院倡行的防疫条例。
另外距离营帐不远的地方,还单独挖了几口深井。不仅缓解了难民的饮水难题,还为日后关口镇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不错!镇上最缺的就是水井,你能一连打出三口,着实不错。”张钛铭心里很满意,就又赞许了几声。提姆买买激动得,脸色都涨得通红。
就拼命使自己保持冷静,应声道:“还是起儿漫与讷儿的异密体恤,将他们那里存放的火药调拨了一些给关口。从而短短数日,打下三口深井出来。”。
起儿漫与讷儿是很早之前就发展起来的镇子。其中讷儿,还是一座有围墙的小城。现在随着人口的增多,两地都已经升级为县了。同时像关口一样的镇子,也数量增多了起来。
只是有些地方和关口一样,远离窣利水,吃水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部允许各个郡守申报火药分量,好调拨到地方打井取水。
不过关口镇的体量太小了,而火药的分量又有限。所以一直以来,提姆买买都很难为关口镇申请到火药。这次难民的涌入,张钛铭的到来,让关口镇的分量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
因此提姆买买以前很难申请到的火药,这次也轻轻松松的调拨过来了。
为了利用好,提姆买买就一口气打了三口井。好一劳永逸,解决往后关口镇的吃水难题。
这个因果张钛铭是没心思探究的,因而听到这话,只以为提姆买买不居功,不自傲。心里对其,更加赏识。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轰的一声传来炸响。就见本就阴暗的天空,更加晦暗。一道道蓝色的闪电在云层中穿梭,狰狞而又恐怖。
“大狄万,还是快些回镇上吧。这雨说不得,就要下来了。”,提姆买买关心道。虽然他心里还想和张钛铭多待一会儿,但天公不作美,只能违心的劝其离开了。
“无碍!太久没下雨了,淋湿了也高兴。”,张钛铭笑着道。提姆买买只好赔笑,接着道:“那关口,是不是可以放开了?”。
“嗯!既然营帐都已经准备好了,就赶紧放开了。入关路引的话,现在不急着办。等他们都安置下来后,再多派些人手帮着办就行。”,张钛铭想到难民早些进来,可以避避雨。就点点头,应允道。
提姆买买应了声是,就要下去办事了。张钛铭想到了什么,又出声道:“等等!营帐周围再增派两千边军。让他们时刻在内外巡逻,防止生事。还有,在没有领到路引之前,不准难民离开。就算要走,也要听安民司的意思走。”。
路引是在呼罗珊境内行走的重要通关文牒。在重要关口和城池,都会查验。特别是在难民大肆涌入呼罗珊之际,查验更加严格。之前有难民通过窣利水或是其他地方,入境呼罗珊。但是没有路引,很快就被人发现。然后被罚一年的义工,需要免费在呼罗珊官方的工坊里劳动一年。
虽然不至于饿死,但相比那些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路引,有法子赚钱的难民而言,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很多难民宁愿在关口等着,也要获得路引。
只是这次的难民实在太多了,所以关口那边不敢一下子放开。同时也是为安民司争取时间,好让他们尽快想出安置的法子。
毕竟难民一下子涌入呼罗珊内地,很容易造成治安恶化、物价上涨、人力成本降低、工人收入减少等社会问题。一个处理不好,就极容易引起地域间的对立与敌视。
因此这些难民,呼罗珊是绝不允许他们自由迁徙的。
刚好李承绩打下了古尔和信德的大片领土,那地方连连战乱,人口锐减德厉害。又是新附之地,百姓们对呼罗珊的认同感不高。所以将他们安置过去,正好充实当地人口。同时对于呼罗珊的统治,也有一定的益处。
这是李承绩得知难民大批涌入呼罗珊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做下的决定。负责安置移民的安民司,也立即执行李承绩的命令。对各地入关的难民或是逃奴,采取优选安置古尔和信德的举措。
当然,难民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一定是不愿的。毕竟古尔和信德,对他们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地方。抱着对未知的恐惧,他们自然不愿去的。
但是他们没有选择!
毕竟西喀喇汗国和大辽都不太平,能依靠的,只有呼罗珊。另外考虑到他们的情绪,安民司也不会那么快的透露安置地点。所以这些难民们,注定要充实古尔和信德之地。
对于这些,提姆买买是不知道的。不过就算知道,他也没心思理会。当下来到关口,一道道土墙混合着铁丝网组成的边界,将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牢牢地挡在关口镇外。
这不是呼罗珊修建的,而是西喀喇汗国修建的。并且是呼罗珊建立之初,桃花石汗奥斯曼向李承绩建议的。明面上,说的是防止西喀喇汗国与呼罗珊国出现边境纠纷,有损两国友好关系。但实际上,是桃花石汗害怕李承绩的步步蚕食,所以急不可耐的要修建边境墙。
也是最初的时候,呼罗珊与西喀喇汗国的边界,其实就在起儿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呼罗珊牧民往窣利水的上游迁移。慢慢的,一些下游的汗国村落,开始出现了呼罗珊牧民的身影。双方为了草场与土地没少发生争斗,使得边境上也渐渐不消停。
同时呼罗珊的安民之策,吸引了很多失去自由的奴隶、没有土地的农人、居无定所的牧民、生活艰难的匠人等社会底层百姓。使得他们用各种法子逃离西喀喇汗国,成为呼罗珊人。
并且一些临近呼罗珊的村子、部族,还集体改投呼罗珊。
(https://www.66kxs.net/book/2613/2613425/417992766.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