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开港洪泽湖
在任何的时代,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却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和平年代就是如此,大量人员集中在了定海军附近,仅仅是吃喝这一点上面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花费。
枢密院一直都推动,赶快交接,未尝没有甩包袱的想法。
按照一个厢军,每天的伙食和其他的标准在20文左右的话,一天的花销,就超过了500贯,军队,永远是资金消耗的大户。
在这位中层官员见证下的,赵信抵达之后的当天下午,就举行了一个小型的仪式,负责交接。
超过2.5万的厢军,在交接之后,就已经不输于军队的编制了,不过出于赵信的身份,枢密院还是留下了足以支撑两个月的各种物资,当然了,只有简单的,甚至连团练都不如的武器。
赵信没打算要中枢的武器,这对于他来说,没用,坐拥着铁匠作坊,可以说,整个北宋,甚至是在亚洲,最强的锻造都是在他这里,想要武器还不容易。
如果赵信想要的话,他甚至可以打造一个,全部用不锈钢组成的军队。
银白色铠甲,反射性极强,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光明甲,同时,硬度指标达到6.1,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强的。
仅仅是不锈钢的硬度,就可以用更加薄的钢板,达到之前的防护强度,减少士兵的负重。
冷兵器时代,士兵的负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少一两斤,对于战斗力,都有不小的提升,更别说最少减少40%以上,北宋的重步兵,会更强,更持久,更具有战斗力。
可惜,重步兵不是重点,先不说,长弓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北宋的兵种。
哪怕是没有工业化,没有铁匠作坊,长弓也是最适合北宋的兵种。
北宋可以支撑的起长弓的所有消耗,无数的原料,蚕丝,这些都可以支撑长弓的大量出现,至于长弓对后勤的消耗,这对于北宋而言,没有太多的问题。
以长弓队的投射能力,除非碰到对方精锐,否则,都是完克,就算是精锐,面对着的破甲弓这样的,专门针对重甲武器,加上火药包这样的投射性武器的,也足以占据上风。
除了机动能力略微有些不足之外,在野战只是那个面,北宋的战斗力,已经大大的提升了。
更别说,赵信已经有准备,在接下来,在相当的时间之中,赵信已经准备,逐步的淘汰冷兵器了。
热武器,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点,无论是历史,还是认识之中,都是如此,这才是跟这个时代拥有着代差的武器。
打个比方吧,元蒙,已经把骑兵发展到了极致,明朝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元蒙,依靠的除了拼搏的精神之外,就只有火枪了。
成建制的火枪营,在灵活运用了之后,对于骑兵有巨大的杀伤作用。
赵信超越这个时代,或许无法制造出,现代化的机枪和火炮,但是依靠着卡牌系统和钢的出色,明清,甚至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火枪,应该没问题。
制约火枪的有三个要素,一个就是钢材的质量,最初的火枪和火炮,都是铜制作的。
虽然铜在整体性能上面,比起钢铁,有不小的差距,可是单纯性能指标,是要超过钢铁的,唯一的坏处,就是太贵了。
一门普通的铜炮,可能价格就超过千贯,这是一个棱堡的价格,更别说红衣大炮了。
这玩意,只是前装的重型滑膛炮,是舰载加重型的,威力无穷,可是重量也可怕,2吨的重量,在中国,几乎是没办法达到。
4000斤的重量,使用的还是铜,按照每斤300文的价格,单纯火炮本身使用的铜,就高达1200贯以上,这个价格,昂贵的太吓人了。
可是如果是钢铁的话,哪怕是使用了硬度和性能最为高不锈钢,25文一斤的价格,几乎是铜的12分之一,也就是说,单纯材料,150贯就够了。
钢铁的发展,才是热武器突破的根源,只有足够廉价的钢铁,再加上足够的产量,才能够推动整个热武器时代的出现。
现在,赵信已经拥有了,哪怕是6.1级别的不锈钢,没办法做到量产,却也可以小规模生产,而5.5以上的,更是可以在作坊之中大量的生产,产量更是如此,这就先天拥有了热武器的条件。
另外一个方面,热武器最重要的基础的火药,赵信知道最完美的配方,甚至知道颗粒状火药的制造方法,这就足够了。
TNT虽然更强大,可是在TNT出现之前,整个19世纪,18世纪,在热武器在世界流行的时候,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黑火药。
更别说,赵信这里拥有了硝酸,硝酸是一切火药的基础,无论哪一种火药,都是硝酸的化合物或者是变种,最适合作为枪械发射药的,就是硝化棉,这个更加容易,种植棉花,用硝酸硝化,不清楚指标也没关系,慢慢摸索吧。
有先进,可以定装弹药的火药枪,就已经可以跟冷兵器,拉开巨大的代差,如果再有一些小型的步兵炮的话,那就是近代意义上面的热武器军队,这样,北宋的军队,才能够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些都是远景,在最初的时候,除了简单的护卫部队之外,赵信是不准备大规模的建立军队的,甚至热武器,也不准备从枪开始,而是准备从炮开始。
类似红衣大炮这样超级重炮,在最初的时候,只是适合在军舰之上,定海军作为海港,一只强大海军是必不可少,这样可以提供足够的机动性,而且攻击力相当的强大。
枢密院的官员,在交接了之后,就直接离开了,做成了这一次任务,他也算立下了不小的功劳,2.5万厢军,每年的各种投入,都要超过30万贯。
30万贯,对于枢密院来说,不是一个大数目,可是在这个情况下,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甚至这还是第一批。
2.5万人,只不过是第一批,只要定海军发展合适,未来,还会逐步的接受,更多厢军,一直到把厢军保持在一个健康数字为止,别的不说,可能裁撤30万的厢军,可能每年减少的费用,就在300万贯以上,这才是大头。
赵信没有在军营多待,军营只不过是需要他走一个手续,把人员接收了。
本身,赵信准备留下原来将领,然后控制着他们干活,可是在他们刚刚调动过来,也离开了厢军的阵营,正是人心惶惶的前提下,孙吉留下,还是可以稳定军心的。
不过,没有跟之前那样,什么都不安排的,而是安排下了一系列的任务。
主要的任务,就是放在这里的建设上面,这里地盘比较大,又比较的荒僻,在海运和其他的运输,没有取代水运之前,洪泽湖这边,会成为必要的节点。
之前,就跟朝堂上面说过,会在洪泽湖这边划出一片地,用于定海军的中转站。
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地皮的重要性,又不是什么良田,湖边的荒地,怎么都没什么,只要地方同一。
虽然封建社会,以土地为主,那些土地,大部分都是两天,湖边,因为经常会被淹没,除非一些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在这里种植一些蔬菜之类的,容易收获,其他的,大部分都荒着。
地方政府的同意,这一点都没有问题了,定海军支持淮南东路这么多的资金,同时还接收了20多万的紫爱民,这样的关系,划出一片湖边的荒地,这有什么问题,最终差不多占据了一片5000亩荒地。
2.5万壮年劳力,加上赵信提供了一大批先进的工具,铁器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在工程上面,其他的东西,或许磨损不高,可是铁锹,锄头,这些东西,跟地面接触,如果没有足够的强度的话,很容易被复杂的环境和石块给磨损的。
合适的工具,充足的伙食,还有不低于曾经厢军的月俸,这些都让他们可以安心下来。
实际上,厢军除了少部分,剩下的大部分都在干各种各样的活,他们的薪水,其中一部分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在哪里干不是干。
这些工作,远没有他们之前从事的工作那么辛苦,不过是挖开土方,平整土地,并且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的,开始港口和大型仓库的建设。
他们只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劳力上面的工作,其他的,则会从定海军调动人员过来。
未来,洪泽湖这里,会形成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首先就是河港,这个规模会更大,也就是说,比大名府的铁匠作坊更庞大的港口。
湖泊这边,比起运河旁边,地盘更大,港口也可以建的更大,只不过,在之前,没有这个必要而已。
除了港口,就是大量仓库和建筑物,顺带的,会建设一个庞大的市场,未来定海军向内陆发展的一个节点,一些不太方便在定海军举办的销售会,可以放在这里,交通什么还方便一些。
在一片芦苇丛中,谁也不会知道,未来,北宋最大的一个商贸中心和中转仓库,就会在这里出现,这里峰值的交易额,甚至占据了定海军所有交易额60%,是定海军在外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基地。
(https://www.66kxs.net/book/2574/2574482/399580864.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