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确定国号
高义欢所料不错,他放出消息后,地方上还是陆陆续续有奏疏上来。
这其中以河东、河北之地发现的祥瑞最多,如蒲州知府报告,有百姓发现黄河中,巨浪翻滚,有巨龙出没,代州有人报告,五台山上有祥云降落,而河北新投之地,也不甘示弱,冯铨恬不知耻,居然干脆直接说,自己梦见神仙托梦,说合该高义欢称帝。
他这个奏疏真是不要脸到极点,别人多少要花些力气,搜山检海的找些奇珍异兽,花点功夫让人半夜点火,烧两片林子,他到是好,做个梦就解决了,而起里还没法子印证。
有他带头,河北的歪瓜裂枣便纷纷效仿,一时间人人都做了怪梦,不是梦见神仙,就是梦见佛陀,传达的意思还只有一个,就是高义欢必须做皇帝。
高义欢虽然不要脸,但也没到这个地步,忙下旨,做梦的就不用上书了,得有实物才行。
高义欢一汇总,便发现,关中、湖广这些最先控制的地区,很少有人附和,当然他们也不是反对高义欢称帝,只是觉得称帝就称帝,没必要那么高调,有些太不像话了。
而河东当年是陈名夏负责招抚安置,安插了不少门生故旧,所以河东发现的祥瑞便比较多。
河北新投靠的冯铨等人,没什么节操可言,满清都能投靠,何况高义欢称个皇帝。
他们发现了高义欢的意图,便投其所好,而按照官场的惯例,以及君臣间处事的默契,他们给高义欢把事情办了,高义欢就得给他们奖赏,让他们在魏国站住脚。
如若不然,高义欢下次有什么不能说的事情要办,招呼一声,有谁为他干呢?
高义欢收到了不少祥瑞,不过他却并不太满意,一是他的老家陈留,没人给他报个祥瑞,二是报上来的祥瑞虽也不少,等级却不够,五灵一个没有,或者是含糊其辞。
这日高义欢看着奏疏,忽然眉头一挑,脸上露出微笑,转首问道:“陈先生,牛金星担任川东巡抚,做的怎么样啊!”
陈名夏心头一凛,提起了警惕,皱眉道,“川南这两年土司闹得很厉害,牛金星管着重庆、夔州、顺庆三府,到也算安宁,不过臣听说牛金星,在地方上喜欢拉帮结派,这个人还是有很多毛病。”
牛金星在奏疏中,说发现祥瑞,要进行一只白龟和白虎,这让高义欢心里大喜,本来想提携一下老牛,不过陈名夏一句,老牛喜欢拉帮结派,便让高义欢刚生出的一点好感,荡然无存了,不过老牛一下进献两支顶级瑞兽,不赏也是不行的。
高义欢手在桌子上敲了敲,沉吟道:“牛金星对礼制,好像有些研究,将他调回王京,在礼部任职吧!”
高义欢准备让王世琮,主管山东、淮北的生产和恢复,牛金星曾经鼓捣出一套大顺官制,还有礼仪,高义欢觉得他称帝后,或许能用一用。
陈名夏闻语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大王,关于国号和年号的事情,内阁想与大王商议商议。”
高义欢问道:“几位大学士都到了吗?”
陈名夏道:“除去走不开的,都已经到泰安了。”
高义欢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今晚商议吧!”
陈名夏领命,便要告退,高义欢却叫住他,“等一等,将这份奏疏的内容,发在邸报上,要头版!”
陈名夏行礼接过,点头称是,退出书房,打开一看,脸立时就拉了下来。
~~~~~~
由于故意泄露,高义欢将要称帝的消息,已经在魏国境内扩散。
不过,这个消息却并没给人们多少震撼,可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早在河东之战后,魏国的威望就已经超过南明,而魏国上下对于高义欢称帝,也早有预期。
时下这个局面,大魏一统北方,版图比南明要大得多,威望也高于南明,魏王不称帝,魏国军民都得替他着急。
这样的局面,已经不可能同南明和平相处,更不可能继续做藩属,高义欢答应,军队也不会答应。
因此听到这个消息,绝大多数魏国人,谈论的不是该不该称帝,而是称帝后,会用什么国号,什么年号,以及新朝会有什么新的政策。
明朝已经存在二百七十多年,留给北方百姓的映象,就是流寇、建奴轮翻祸害,以及朝廷的腐败和民不聊生。
明朝在南方的根基,或许还很稳固,但在北方,百姓并不留念,他们对高义欢要登基开国,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还是充满了期待。
······
是夜,在泰安行宫内,李岩、陈名夏、王世琮等人聚齐,商议着国号的事情。
这里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建议继续用魏,一派则建议另选择国号。
建议用魏的理由很简单,陈留是魏地,高大王从魏武军首领到魏王,一脉相承,比较符合惯例。
建议另选国号的人,理由便是新王朝新气象,而历史上魏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应该图个吉利,改个国号,而至于要改什么,意见就多了,有说汉、有说周,都能拿出一大堆理由。
这时,几人在厅堂内争论,一个个引经据典,各自都有道理,都希望最后选择自己的方案,获得确定国号的荣耀。
这时,门外侍卫一声高喝,“大王驾到!”
众人纷纷起身,只见高义欢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众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大王!”
“诸位先生免礼,请坐!”高义欢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后,挥了挥手。
众人在两边坐下,高义欢便问道:“不知道几位先生,有定论了吗?”
李岩作为首辅,开口道:“回禀大王,分歧还很大,并未达成共识,臣主张继续用魏,王阁部、陈阁部他们各有建议,主要有汉、周、宋、齐等几个方案,还请大王定夺。”
高义欢微微皱眉,沉思片刻,“为何有齐,好像不沾边吧。”
陈名夏道:“这个是老太公的建议~”
高义欢想起来,早前高祖荣,热衷于考证来着,给他找了一堆祖宗,不过这个齐,他不会用。
“齐就算了,周和宋是什么缘由!”高义欢问道。
王世琮道:“周崇礼,用周有恢复道德和秩序之意。”
鲁义方道:“宋文化鼎盛,百姓富足。”
高义欢沉思,周和宋要说都不错,不过高义欢却觉得有点不对,半响开口道:“这两个国号太过弱势,新朝必须扭转中原王朝,向内收缩的局面,孤以为国号上,应该强势一点。”
众人想了许多的国号,转瞬间就被高义欢否定了一大半,不免让建议之人,感到可惜。
这时陈名夏笑道:“大王,那汉呢?”
高义欢皱眉沉思,半响后还是摇了摇头,“汉这个国号,确实不错,但有两汉存在,延续传承的意义,大于了开扩,孤王还是用魏吧!”
李岩微笑道:“陈留属于魏地,战国时期魏武卒所向披靡,三国时期,魏也相对强势,而且还没有以为魏为国号的统一王朝,用魏为国号,统一天下,便能开创一个新王朝!”
高义欢微微颔首,从魏武军开始,他对魏已经有了感情,遂即对众人道:“既然如此,就称大魏了!”
······
公元1651年9月30日,据钦天监的官员说,是一个黄道吉日。
此时,泰山脚下,十万魏军各列成阵,旌旗猎猎作响,长矛耸立入云。
高义欢的仪仗队,出现在军队和百姓的视野里,只见三千黑甲铁骑开道,后面身穿蟒袍,腰悬雁翎刀的玄衣卫,鲜衣怒马,十二杆龙旗大纛在前,日旗、月旗、青龙、白虎等六十四面大旗在后,最后就是各种黄盖、华伞、大幡,高义欢端坐六匹健马拉着的大车之内,在手持斧钺剑戟各种礼器的力士簇拥下,出泰安城,前往泰山。
高义欢的仪仗一路行来,沿途欢呼声不断,也预示着大典正是开始,一个新的帝国,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
(感谢大家的支持)
(https://www.66kxs.net/book/2516/2516653/45324938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