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完璧归赵
上回书说到:丑儿用雅儿调制的迷魂药,将那栋小楼西头隐蔽房间之中的五个人。
他用多年盗墓之中积攒下来的经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识破了那鬼子用破烂箱子隐藏的窝瓜鏢。
通过熟练的开锁技能,一层层的打开了里面的套盒,当时,丑儿没明白鬼子为什么会要用这样的重复性手段,但是,随后他就知道了,鬼子这么做,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因为,每隔十分钟就会有特务巡视过来。
说当时,丑儿在那口大箱子里面找到了一个紫檀的印盒,雕刻的实在是太惊喜了!那中黑中透紫的光晕,不亚于任何一种宝石的风采!细腻而油润!并且还散发出阵阵的暗香,着实是富贵的很呀!
他放下了心来,这大箱子里装的果真是那枚御玺!丑儿用给自己身上的包袱包裹好了紫檀的匣子,将原本包袱之中装的一个普通的小木盒子以及一枚黄橙橙的东西取了出来,又照着原样,把它们放进了那一个套着一个的箱子之中!总算是这一切都顺利的很!
说来也是巧了,刚刚理顺停当,丑儿便鼻子一抽搭,闻到了有生人的味道!
咱们在前文书中说过了!这丑儿常年在地下,除了眼睛能够适应黑暗的环境,只要有一丝丝光亮就能视物以外,鼻子也不是一般的厉害!说比德国黑背警犬还要灵,也算不上是吹牛!
原来是日本鬼子的巡逻人员来了!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些小鬼子的特务每隔十分钟就会巡逻一次,敲敲门,里面会按照规定给回话!二十四消失从不间断,这样一来,就会保证万无一失了!即使一旦遇到危险,就会在十分钟之内发现!
说来也巧,丑儿上来,正好不到十分钟!幸亏此时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丑儿按照原计划,给这五个人的水杯之中,都撒了少量的蒙汗药!然后从下水道,背着东西返回了!
各位看官一定会问,这人不是都已经被迷魂烟给呛晕了吗?怎么丑儿在这种,敌人将近的时候,还要去给他们的水杯里下药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书中代言,这是溥勋和丑儿以及姑娘们,早就商量好了的!迷魂烟迷晕了他们很容易让他们把目光盯在外面的人,弄不好,这能够通风的通风口或者下水道,恐怕都会是重点审查的地方!这对于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便会带来危险和变数!
而丑儿这多此一举的在水中下药,就会将鬼子们的实现,引向内部人员,或者是能够接触到杯具的酒店人员!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打了一个时间差!转移了视线!
结果,当然是如愿以偿了!当巡逻人员,发现了倒地的人员后,便即可启动了他们的处突预案!将整栋小楼都给封锁了!紧接着又在茶杯之中发现了蒙汗药,这鬼冢机关即可进入了紧急状态,一个人一个人的甄别,后来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成功的为溥勋他们的行动赢得了先机和时间优势!这都是后话,咱们一带而过!
且说这屋里的鬼子们被用凉水泼醒后,第一时间不约而同的扑向了那个大铁框箱子,也顾不得上面厚厚的灰尘腾起呛人的尘雾了!急躁躁的扑了上去,却被那个为首的,一下子给拦住了,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然后,亲自靠过去,仔仔细细,上上下下的查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痕迹!
按理说,这箱子上有灰尘蒙着,一旦动手开箱,就会有手印留下!为什么丑儿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呢?那是因为,溥勋早就嘱咐过了!等丑儿将箱子盖回去以后,又重新的布设了伪装,蜘蛛网、灰尘都是精细重做,不用显微镜,恐怕是万难发现呀!
说到底,这间谍工作拼的就是一个细致,正所谓袭击决定成败呀!
这小鬼子,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好在这箱子里的宝贝没有丢,再者说,和英国人商定的时间也快到了!也只能容后在计较,所以便抬着箱子去赴约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咱们再说,丑儿,他带着宝贝,返回了房间之中,溥勋和梦雪姑娘也回来了!负责小楼警戒的云子和招了回来!
丑儿当着众人的面儿,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那个脏乎乎的包袱,将包袱皮直接扔掉了!里面露出来了一个紫檀的雕龙印盒,一看就是御用的!厚厚的,看上去,内敛沉稳大气尊贵。
云子忍不住吟诵到:“真是”宝函钿雀金鹦鹏,沉香阍上吴山碧。”的确是皇家之物呀!”
那上面雕刻的五爪龙还有皇帝专用的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章纹,印证着它至高无上的荣耀地位。
那绣着团龙的黄缎子里衬烁烁放光,正是皇家御用之物的气派!溥勋庄重的捧出了那枚印章,云子赶紧都开了一块洁白的手绢儿,铺在桌子上,溥勋轻轻的将那方印章,端端正正放在上面!
溥勋激动的说道:“这真是完璧归赵呀!”
那枚印章也就七八公分见方,刻有篆书“乾隆御笔之宝”,玉玺四边为夔龙纹,玺顶有九龙抢珠雕刻,象征着乾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非常珍贵和罕见。除了精致、细腻,超高水平的雕工,材质也弥足珍贵,这块石头黄而带赭,如将熟或熟透的枇杷色,正是田黄石中的极品“枇杷黄”。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因此,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民间曾有古话说道“一两田黄一两金”……
(https://www.66kxs.net/book/2494/2494737/422368704.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