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东厂督公免费阅读 >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封塘报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封塘报


  紫禁城。

  夜已深,但御书房内仍然灯火通明。

  崇祯手握朱笔,深眉紧锁地批阅着奏章。长年的熬夜和失眠,让他的黑眼圈很深,眼中也是血丝密布。

  “皇上,兵部塘报!”王化德拿着一封奏折小跑着呈了上来。

  崇祯蹭地一下站了起来,喜道,“可是秦书淮的?他有消息了?”

  自从秦书淮收拢两千衡山卫的守军进入横岭后就一直音信全无,崇祯这几天一直坐立不安,每天都在等他的塘报。

  王德化的神色不是太好,说道,“回皇上,是袁督师的。”

  崇祯眼中略有些失望,不过袁崇焕的塘报也是很重要的,于是立即拆开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手腕微微颤抖起来。

  “啪!”

  崇祯狠狠地将塘报拍在桌上,愤怒至极地吼道,“袁督师,好一个朕的袁督师啊!好一个朕的蓟州天险,好一个不让建奴僭越蓟西半步啊!”

  王德化赶忙上前安抚,“皇上息怒,保重龙体啊!”

  崇祯狠狠地摔了一个杯子,大吼道,“建奴已然越过蓟州,就要直抵北京城下了,朕要保重龙体有何用?袁崇焕一万五千大军扼守蓟州,竟被建奴骗走四千,战损四千,如今七千大军龟缩在蓟州城不敢出战,这就是号称大明第一军的关宁军吗?这就是朕每年上百万两银子养出来的强兵吗?!袁崇焕误朕!袁崇焕误大明啊!”

  崇祯怒气攻心,浑身不住地发抖,红着眼继续怒吼,“蓟州的二十万大军呢?从建奴入关,朕何时见过他们的身影?朕的那些强兵悍将呢,他们现在都去哪了?天下太平的时候,一个个都跟朕来说他们是如何练兵、如何强军,又如何需要钱粮,一遇战事,却一个个不是化作土行孙遁走,就是化作墙头草投降了!呵呵,朕这是在给大明养兵,还是在给大明养狼?还尽是些白眼狼!”

  崇祯吼得近乎歇斯底里,茶盏、笔墨纸砚都摔了一地,连王德化都不敢上去劝。

  也难怪他会发了狂。建奴越过蓟州以后,前方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建奴的马兵战术将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眼下已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阻挡他们西进的脚步!

  崇祯无力地做回龙椅上,目光呆滞地喘息着。

  过了许久,终于稍稍平静了点。

  细细地又看了一遍塘报,见袁崇焕在上头提到秦书淮于横岭设伏,但未知战果如何,不免又愁心大起。

  如果建奴能顺利地从横岭出来,那说明秦兄的设伏并不成功么?如此一来,秦兄是否凶多吉少了?

  建奴有六万大军,秦兄只四千人,便是设伏恐怕也寡不敌众吧?秦兄啊秦兄,为何你总要做如此冒险的事情?

  这时,孙承宗又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这个年近七十的老臣已是头发花白,腰背伛偻,却仍在为这个国家贡献着最后的光和热。

  “皇上,秦书淮急件!”

  秦书淮因为从横岭撤退后迷了路,又遇大雪封山,所以他的塘报反而比袁崇焕的晚了一些。

  崇祯顿时猛地睁开了眼睛,迫不及待地问孙承宗道,“老师,秦兄怎么说?”

  孙承宗说道,“回皇上,秦大人急报:横岭大捷!”

  崇祯疑惑道,“横岭大捷?袁崇焕既然蓟州大败,又何来横岭大捷?”

  说着,立即接过塘报看了起来。

  “臣秦书淮顿首再拜,叩请吾皇圣安!十一月二十六,建奴大军欲从横岭一小道潜越蓟州,臣率职部四千余人于该小道设伏。酉时,敌至。全军将士无不用命,与敌激战近一个时辰,血流成溪,白雪成瑰……是役,我歼敌九千余,其中六千精锐,三千厮卒,斩敌大将阿巴泰,重伤敌将阿济格。我军亦伤亡惨重,共计战损两千余人……”

  崇祯看到这里,不由鼻子一酸,大声喝道,“好!好一个血流成溪,好一个白雪成瑰!”

  放下奏折,又对孙承宗说道,“老师,秦兄说他歼灭了近万建奴,其中六千是精锐!六千是精锐哪!”

  崇祯欣喜若狂,犹如在汪洋中看到了一棵救命稻草。

  “秦兄,又为朕立下了奇功!一战便歼灭近万建奴,试问如今满朝文武何人能及?如此一来,越蓟州之建奴不足惧矣!”

  孙承宗捋了捋胡子,说道,“若秦大人没有夸大,那么此次越过蓟州的建奴主力,实则不过一万一二而已,我军若部署妥当,定能将之拦截在通州以外。”

  崇祯立即说道,“孙老师,旁人若发来这样的塘报,朕是一定要打个疑问的。但是秦兄发来的,朕是深信不疑的!朕信他!”

  孙承宗笑道,“皇上得秦大人这般良臣是福,秦大人又能得皇上这般圣君亦是福,君臣相彰,便是我大明之福也!”

  崇祯原本暗淡的眼神又渐渐地明亮了起来,一番豪情壮志又涌上了心头。

  “建奴仅凭一万余主力便想叩我京畿,真当我大明无人么?呵呵,骄兵必败!朕这回就要让他们知道知道这个道理!”

  说罢,又问道,“老师,京畿附近的防守布置的如何了?”

  孙承宗说道,“目前,昌平总兵尤世威驻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顺义,宣镇总兵侯世禄原驻三河,不过他说三河城小不易就食,申请守通州。”

  崇祯点头道,“侯世禄是守不住三河的,让他回通州吧。秦兄对通州一带熟,他的江河帮不就在通州吗?我看等秦兄回来后,通州就让他坐镇吧。”

  孙承宗说道,“秦大人虽屡立奇功,兵术谋略在我朝少有人及,但这些边关将领与他不熟,恐怕指挥起来会有难度。”

  孙承宗说的很现实。秦书淮虽然屡立大功,但只是今年刚刚才冒出来的,论资历还是浅的很。更重要的是,他的横岭大捷虽然震世骇俗,这等战功如今朝中无人能及,但因为是刚刚发生未经证实,那些将领未必会买账。再加上明末的将领各个都自视甚高,让十六岁的秦书淮去统领他们,心里肯定会有所不服。

  崇祯细想了一下,觉得孙承宗说的也有道理,便问,“老师的意思,通州当何人坐镇呢?”

  “老臣以为,还是袁督师坐镇方可。”

  崇祯皱了皱眉,说道,“老师以为,朕还可以再信袁督师么?”

  孙承宗直截了当地说道,“袁督师统筹各军,秦书淮带通州锦衣卫及江河帮协防,二人方可各尽其能。届时老臣也会去通州,居中协调,当可保各线运转顺畅,军令无阻。”

  崇祯想了想,道,“老师说的是,就依老师所说的来办吧。”

  顿了顿,又道,“不知道秦兄现在何处了?”


  (https://www.66kxs.net/book/2455/2455193/346835786.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