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杨家庄
趁着休息的空档张东生打算了解一下杨家庄的情况,不仅仅只是壮猪的饲养情况,还有其他情况在也连带着了解一下。
坐在院落上大块的雕刻着花纹的院落边沿石头上,男主人,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朝张儒生和张东生打招呼,“来坐一会儿,歇歇脚!”
张儒生拒绝说还要抓紧时间再在村子里面转转,不然开着车出来一天油钱都要帖进去了。
张东生却开口说道:“那就在大叔家坐一会儿吧,反正时间还早!”说着话就往院落上走上去,汉子随手递过来一个四方木头凳子,张东生接了坐下来,汉子朝屋里喊了一句:“拿两个凳子出来!”说完回头再次朝张儒生和驾驶员招呼说:“时间还早,很多人都在地里打烟杈(将烟树上面新发起的嫩芽儿掰下来),等一会儿人都回来了,要卖猪的多得很!”
张儒生笑着拿眼睛看张东生,张东生知道二哥现在肯定腹中饥肠辘辘,想早点买好了出去吃饭,可没有办法,他肚子也早饿了,但钱都买猪了,现在身上实在是没有一分钱了。他朝二哥笑笑:“上来坐一会儿,休息休息!”
说完接着汉子的话题说道:“杨家庄现在有多少户人家啊?”
汉子一只手把手中的水烟筒递过来给张东生,张东生摆摆手,“不会抽烟!”汉子把烟筒又递到刚坐上来的张儒生手中才慢悠悠的说道:“现在有四百多户人家了!”
张东生说:“那应该是咱们远山镇人口最多的村子了!好在你们这边田地多,粮食收成也多,换做其他村庄,是不敢像你们这边这样养猪的!”
汉子点点头:“这倒是,就目前来看,我们远山一年粮食收成最多的还是杨家庄。”停顿了一下,汉子说道:“地多,人就苦多了,而且我们村的公余粮是整个靖水上交最多的,算下来差不多!”
张东生点点头,是这么个道理,土地多,人自然就要累得多,收成却并不见得就多出多少,现在的公余粮上交比例还很高,在张东生的记忆中,就他们家来说,每年上交公余粮都是满满一大马车,上面还要用绳子捆绑高出车厢很多,粗算一下,怎么着也得有七八百公斤到一吨左右,具体他不是太清楚。
公余粮上交数量各地大不相同,就是在远山农民用车拉着去上交的时候,在靖水城边上的几个乡镇用手提着一个小提萝(用蔑织就的一种盛装东西的器物,大小不一,主要手提。)就把一年的公余粮交完,所以各地上交数量不尽相同,不知道政府是按照地域还是田地多少划定的。
公余粮上交了还不算,还有提留款,数目同样不小,所以一年到头,留在手中的真的不多了。
说着话,张东生拿眼睛四处看,可还是没有哥哥和爸爸的身影出现,肚子实在太饿了,他端起大汉泡好的茶叶水喝了一口,勉强压住,这时候是下午三点多一些的时光,又聊了一会儿,汉子再次朝堂屋里面喊道:“小梅,去烧些洋芋来吃吃!”屋子里面的小姑娘答应了一声。
张东生看向二哥笑笑,这下好了,还是安心等待着烧洋芋到来,填饱肚子再说。
烧洋芋花费不了多少时间,烤房里面的炭火正旺,十多分钟,擦得金黄的洋芋就摆在大家面前,汉子招呼大家一起吃,不够再去烧:“我们老农民家,其他没有,就洋芋多!”说着哈哈大笑了起来,这句打趣的话即是实情,也是一种自嘲。听在张东生耳朵中却有另外一番滋味在其中。
要是放在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以后,就算人家有你也不一定吃得到,就算是现在也只是在农村你可以有这个待遇,放在那些自以为是的城市人那里,你看都别想看。所以说,现在农村其实正是最淳朴也是最好客的时候。随着经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乎跌到冰点,甚至就住在对门的人都一辈子不相识,大家各自忙于自己的生计,对别人漠不关心,从道德层面上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的国内,完全是人情冷漠,道德彻底沦丧,从这个层面上将,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大发展带来的社会伤害不是一般的大。
张东生随手拿起一个洋芋,吹吹,一口咬上去,刚烧出来的还有些烫,可他不管这些了,哈着气,拿起小姑娘刚拿出来的筷子,夹起一筷子莲花白酸菜塞进嘴巴里面,降降温,把嘴巴里面的洋芋咽下去,然后才笑道:“杨家庄现在平均一个人怕有五十多亩土地吧?这么多土地,忙不过来啊!”
汉子有些自豪的笑笑:“不止,大概在七十亩左右,肯定忙不过来嘛,过去主要就是种玉米,小麦,大麦、还有就是洋芋,洋芋大部分就是用来养猪赚点钱,玉米那些上完公余粮,剩下的就是磨成面粉,一部分人吃,一部分还是喂猪!”
“那有没有想过把土地租出去,自己出去打工,这些年外出打工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张东生一边风卷残云般的吃着洋芋一边说。
男子摇摇头,“租出去租金不高,一亩也就在八十到一百左右点,谁来租,种玉米遇到年成不好,肯定是要亏本的!至于出去打工的人,倒是听说了,深圳那边去的人最多,但我们现在这种年龄怎么出去,拖家带口的,出不去!”汉子眼神中有些悲凉的味道,这正是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
现在人们还顾忌拖家带口,出不去,再过几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国经济发展提速,大力朝小康生活迈进,所有人都被这股滚滚洪流裹挟在其中,身不由己的跟随着前进。
在聊天中,张东生才知道眼前的魁梧汉子竟然是杨家庄的村长,在张东生的印象中,这时候的村长和支书大多是村子里面比较有威望的、老成持重的年龄偏大一些的人担任,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当村长和支书成为了摇钱树之后,这种传统的选举方法被彻底颠覆,而是以宗族势力或者社会背景,更直接一些的就是家中拿得出钱来贿选的或者拳头硬的有黑涩会背景的才能干上村主任。
在张东生觉得眼前这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是村长有些奇怪的时候,汉子和边上坐着的几个村民,甚至驾驶员老林都在心中权衡,原本以为这两个人会是以年长一些那个为主的,没想到是眼前这个看上去只有二十二三岁的小伙子居于主导地位的。
当然,看穿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有些不合适了,毕竟大家只是萍水相逢而已。
大家各自揣着怀疑和猜测,接着说其他话题,张东生很健谈,接着把话题扯到烤烟上面,汉子对此也是颇多感触,“这栽种烤烟是目前农民最大的收益,也是唯一能见现钱的东西,可里面道道还是太多!”
不用说,张东生对里面的猫腻一清二楚,他虽然没有专职栽种过烤烟,可家里面哥哥姐姐家包括父母都是栽种烤烟的,他如何不知道其中的一些猫腻,如果仔细算起来,农民的工时费一个工几分钱都算不到。
终于,在最后一个洋芋被消灭掉的时候,四点一刻的时候,张明忠带着张福生出现在村长家院子里面。一看爸爸和大哥来了,张东生把手上的最后一嘴洋芋塞进嘴巴里面,站起身来拍拍手,“刚才说过价的几位,咱们把猪上车,然后结款!”
几个刚才说定价格的人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跟着张东生往院落下面走去,沐阳转身和汉子告别,“谢谢,打搅了!”
汉子笑笑:“没事,以后来了还来坐!”汉子也不是太过热情的那种人,一方面习惯使然,俗话说上门即是客,这个道理深入人心,另外一方面,从刚才的闲谈中,汉子敏锐的捕捉到一些东西,直觉告诉他,这个小伙子不一般,以后说不定真的还会再相见。所以两人相互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钱送到了,张东生看爸爸和大哥的脸色就知道,这爷儿俩受老气了,不用说肯定是价格被压得太低。但他此刻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知道,如果现在就畏首畏尾的,那今生就什么都别想了。
他是清楚自己的斤两的,更知道自己家的状况,要说自己有什么经天纬地、惊艳绝才的才能,那纯粹是骗人的鬼话,就算是重生回来,那些所谓的见识和经验,甚至那些所谓的先知,仔细推敲的话,都是虚假的,毕竟前世浑浑噩噩的度过的那些年,就窝在工厂里面,一切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聊中道听途说,甚至有些是被动接受的事,所以今生他才会选择老老实实的扎根农村,从贩猪开始做起,这是他唯一能够使用的金手指。
相信天道酬勤,任何事都需要自己百分之百的去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这样,这辈子才不至于走前世的老路,这辈子的生活才会幸福一些,这也就是他的第一目标只是尽快带领全家奔小康。
这边先前说定的几家的猪都装上车子,驾驶员开着车往前面走去,张东生和二哥接着在村中吆喝,此刻夕阳已经斜斜的挂在远处的大山顶上,得要加快速度了。
哥俩一路吆喝着,在村子中间的大路上,一个三十出头的壮实汉子大声喊道:“嘿,买猪的,来看看我家这两头猪!”
张东生答应一声,和二哥往那汉子所在的地方走过去。汉子打开猪圈门,两头肥壮高大的黑猪在猪圈里面啃吃啃吃的喘息着。张儒生拿出电筒射了一圈,张东生呵呵笑道:“你家这猪太大太壮了,我们身上的钱不多了,下次来看吧!”说着就和二哥转身要离开,汉子在后面喊道:“便宜一些卖了,养着一天白吃一天的粮食!”
张儒生还想要问价,张东生拉了一下二哥,对汉子笑笑:“对不住了,下次来看了!”说着话拉着二哥往路上走去,汉子在身后说了一些难听话,大致上是说买不起还来吆喝之类的,张东生只当没有听见,在杨家庄这种地方,千万不要以为你可以王八一般横着走,很多时候,在这种地方没有道理可讲,惹毛了,人家一个村就是一个宗族的,你有功夫也顶毛用。
(https://www.66kxs.net/book/2328/2328546/403835425.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