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玉璧之战
南朝即将迎来的灾难有个深远背景,而这个背景与北朝是密不可分的。
546年8月23日——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这一天,高欢下令动员全国精锐,在晋阳集结完毕,准备对西魏发起新一轮的总攻。
高欢近些年饱受疾病困扰,似乎预感到自己没几年寿命了,所以想在临死前把西魏这个麻烦解决掉,不管成功与否,总算对得起自己。
9月,东魏大军越过国境线,把玉璧团团围住。
就像前凉时代的枹罕城,玉壁也是西魏的军事重镇,牢牢扼住了东魏西进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关键,此时镇守玉璧的是西魏晋州督导官韦孝宽,在此前不久,调任荆州督导官的王思政力荐韦孝宽接任并州督导官一职,负责玉璧的防卫工作。
事实证明王思政的眼光何其毒辣,韦孝宽简直就是为了接下来的大战而生。
高欢亲自带兵日夜不停地攻城,韦孝宽随机应变,竭力抵抗,一场经典的攻防战就此拉开序幕。
玉璧城中饮水完全依靠汾水,高欢于是让人把汾水改道,又在城南筑起土山,打算居高临下越过城墙。
城上原有两个指挥作战的碉堡,韦孝宽让人在碉堡上又建碉堡,一直保持比城外土山还要高的高度,用以防备敌人偷袭,同时又让人加紧在城中开凿水井,解决饮水问题。
高欢一计不成,派人警告韦孝宽说:“你把碉堡加到天上,我就穿地道捉你归案!”
他这么说了,也是这么干的,让人深入地层挖掘十条地道,集中力量攻击北城。
韦孝宽则在城内挖掘长长的壕沟,切断东魏的地道,并选派大量战士驻守,发现有敌人从地道涌入,立即加以击杀,又在深沟外堆积木柴,只要发现有地道口,就点燃火种塞进去,再用皮风箱用力往地道里面吹风,一时间烈火浓烟全都顺着地道包围了东魏士卒,东魏损失惨重。
高欢大为愤怒,再用攻车撞击城墙,被撞击的地方,都被摧毁,效果倒是十分显著,但韦孝宽很快就找到应对的办法,用布匹缝成庞大的帐幔,从城头上垂下去,攻车所到之处,力量都被帐幔化解。
但帐幔毕竟不比城墙,高欢仿佛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兴奋地下令把松枝和麻秆绑到长杆上,把城上的帐幔全部点燃,火势迅速上窜,一度烧至城头,韦孝宽当即下令把所有帐幔全抛到城下,于是绕城周围瞬间成了一片火海,倒成了护城的屏障。
帐幔不见了,高欢大可以继续用攻车撞击城墙,但韦孝宽当然也可以继续再制作帐幔,如此便陷入无休止的循环,高欢终于放弃这个办法,改用早年间攻城掠地的老办法,重新启用挖掘的地道,着重在城墙下面扩大挖掘,距离地面越来越近,同时用木柱进行支撑,然后放火焚烧木柱,木柱烧断之时,地道随之塌陷,地面上的城墙也一起崩塌。
因为工程量的限制,此举虽然效果不错,但范围不够宽广,韦孝宽及时在城墙崩塌处,用栅栏封堵,东魏士卒同样无法攻入。
一个多月过去了,高欢想尽一切能用的办法,都无法取得进展,只得象征性地派人游说韦孝宽:“你困守一座孤城,西方又没有援军,恐怕最后仍无法保全,为什么不早归降?”
其实高欢很清楚,韦孝宽能守两个月,就绝无投降的可能,而明知没有效果,还是派人向城中游说,足以证明高欢此次远征已是强弩之末,难以为继。
韦孝宽当然也看出高欢力不从心,让人回复说:“我们的城池坚固,军粮绰绰有余,攻城辛苦,守城安逸,天下哪有只被包围十天半月,就要援军的道理,我担心的倒是你们的军队,恐怕有来无回,韦孝宽是关西大丈夫,绝不当降将军。”
高欢再派使节蛊惑守城士卒:“韦将军接受他们的荣华富贵,或许可以与此城共存亡,但是普通军民凭什么随着他跳到滚汤热火之中?”
守城士卒面面相觑,还真有点心动了,但也仅此而已,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或许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高欢想到了这一层,特地把悬赏文告射到城中,向城中军民宣布:“斩韦孝宽出降的,升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封开国郡级公爵,赏赐绸缎一万匹。”
这下城中不淡定了,可是韦孝宽毕竟能力出众,且西魏一直处在上风,因此没有出头鸟敢做这件事,韦孝宽甚至根本没把这种潜在威胁放在心上,连基本的安抚慰问都没有,全当没发生过,让人在高欢的文告背面亲笔写下西魏的悬赏,射回城外,写的是:“斩高欢投降的,封赏与此相同。”
当士兵把文告带回交给高欢,高欢气到发狂,狠狠地撕碎文告,更加忧虑起来。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东魏士卒阵亡和病死的有七万人之多,埋葬在附近的一个大坑里面,高欢的智力全都枯竭,面对坚城却无计可施,忧愤之下,旧病复发,无奈只好下令解除包围,原路撤退。
11月11日,高欢自知时日无多,派段韶护送次子高洋到邺城坐镇,而把长子高澄调回晋阳见面,准备交待身后事。
东魏大军乘兴而来,铩羽而去,基层士卒普遍认为他们的主帅其实已经死掉了,不然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韦孝宽更是大肆宣传说高欢被自己的机械强弓射死,让东魏国内变得人心惶惶。
高欢为了安定人心,勉强起身接见高级干部,组织召开了扩大军事会议,并让斛律金唱起了脍炙人口的,以鼓舞士气,当斛律金唱完一遍,高欢也忍不住带头吟唱,但当在场众人同声齐喝,高欢再难抑制满心的悲凉,悄悄落下了两行热泪。
的歌词是这样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本是充满豪迈抒情的意味,但对高欢来说,却哪里还有半点闲情逸致。
高澄抵达晋阳时,高欢已经卧床不起了,问高澄:“我虽然患病,可是你脸上显露的忧愁,似乎远超对我病情的担心,为什么?”
高澄还没回答,高欢说:“莫不是担心侯景?”
高澄点了点头。
高欢说:“侯景控制黄河以南长达14年之久,只有我才可以约束他,你自然无法驾驭。”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而今四方仍动乱不定,我死之后,先不要发布消息。库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全都性情刚正,不会辜负你;可朱浑道元、刘丰生,从远处投奔我们,也不会三心二意;潘相乐是有道之士,心地忠厚,你们兄弟会得到他的支持;韩轨从小憨直,有时做出冒犯的事,应该多包容;彭乐心怀诡诈,难以信任,应该提防。能够克制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我故意压制他,不肯擢升,就是想留给你对他重用。”
高澄恍然,原来父亲大人早就替儿子规划好了未来,只听高欢接着说:“段韶忠诚仁爱,智勇齐全,亲戚之中,只有这个孩子是个人才,军国大事,应该多和他商量。”
段韶的母亲和高澄的母亲是姐妹,也即段韶是高欢的外甥,算是关系比较近的亲戚了。
高澄满口答应,高欢终于如释重负,缓了好一会儿,叹息说:“邙山一战,我不能采纳陈元康的建议,把祸患留给了你,死也难以合眼。”
当初火烧西魏的话,当然也没有后来这许多波折了,但历史就是这样,即便不好吃,却仍然让人无法抗拒。
次年正月8日,东魏丞相、勃海王高欢病逝,享年52岁,高澄谨遵其遗命,封锁死讯,不对外发布,只有政务秘书陈元康知道。
但机智的侯景还是提前获悉了高欢的死讯,于正月13日,在洛阳叛变,宣布向西魏投降,一场持续多年的灾难就此开端。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https://www.66kxs.net/book/2311/2311813/409201460.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