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赠礼
韩启正在大兰山期间乃是屯田司的主事,仅仅在王翊、王江以及褚九如、沈调伦、邹小南这几位文官之下,与孙钰等人乃是平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陈文收复金华府后他才得以获得了金华府同知的官职,作为已经升任知府的孙钰的副手。而他其实也是那时随军来到金华府的其他大兰山一系文官的一个缩影而已。
从去年陈文光复了金华,到曹从龙发起叛乱,这期间整个金华府的官场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大兰山一系文官的天下,其中宁绍两府的文官更是几乎占据了垄断性的地位。
府衙的知府、同知,再到通判、推官,这些官职之中只有孙钰一个非宁绍籍的文官,其他如经历、知事、照磨等低阶文官中虽有不少本地人士,但也并非一家独大。至于占领区九个县的令丞簿尉中,除了浦江县的知县来自于台州外,其他各县的非宁绍籍官员最多只是坐到主簿、县尉,而且数量还少得可怜。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大兰山明军自身拥有较为完整的文官体系,只要占领一块新的根据地便可以迅速的展开工作,为大军提供所需的物资和人力。陈文此前一度得益于此,但是在王江被俘的消息得到确认后,宁绍籍官员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其结果就是在曹从龙叛乱时他们大多选择了借此反抗“陈文——孙钰邪恶轴心”。
叛乱者必须被清洗,这是陈文的底线,但他却不可能将所有文官都清洗一遍,如果真的那样做了,金华明军不仅仅会因内伤而实力大损,势必将会导致他与抗清文官士大夫们的分裂,无法再从那里获得必要的情报和物质帮助。而若是进一步将他们排挤在政权之外的话,更是会引发与儒家士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战争!
这是眼下身处于浙江这片儒家士人阶级力量无比强大,还在清军的重兵包围之中的陈文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取胜的。
可若是仅仅清洗掉宁绍籍的文官,本地的文官必然会一家独大。孙钰虽说是陈文一直以来最坚定支持者,但是这个人作为官员的缺陷很大,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善于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当时宁绍籍文官和本地文官出现分裂的可能,孙钰就茫然不知,包括叛乱前的串联也是一样。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孙钰把所用的精力全部用在了工作上面,以至于无暇他顾。
现在孙钰的官职和威望在本地文官中处于领袖地位,但若是日后出现有心人将其架空的话,对于这支明军一样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不仅仅是反对叛乱的那部分宁绍籍官员需要适当的拉拢和奖励,就连参与叛乱的也要从中筛选出一些实际上并非死心塌地反对陈文的中间派人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大兰山出身的文官在近期拥有足够的力量制衡必然崛起的本地文官。至于日后,地盘的扩大以及李定国两蹶名王的影响也将会使得更多的士人加入其中,从而形成互相牵制的格局。
韩启正并非是纯粹的中间派,但是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此人也绝非是曹从龙坚定地支持者,仅仅是因为他在宁绍籍文官中最为年长,论资排辈的话较之其他人威望稍高一筹,曹从龙才会选择拉拢其人以换取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而且最重要的是,原本的大兰山五司的五个主事中除了孙钰和他,另外三个全是叛乱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权利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陈文的侵蚀,对于叛乱之事可谓不遗余力,尤其是原营造司、后来的军器司的主官更是绝对不可以饶恕的。
只不过,仅仅如此却还是不够的!
“……臣保举金华府知府孙钰为浙江布政使、金华府同知韩启正为浙江按察使……”
看到了奏章中的这一句,韩启正不由得松了口气,至少他自己和家人们的性命是保住了。但是这浙西按察使的官职……
“我大兰山王师初以故王经略和王巡抚为主,故王经略负责军务和讼狱,王巡抚专司庶务,王师得以兴也。后故王经略殉国,讼狱便转由王巡抚兼领,再到王巡抚被俘,孙知府继之。”
“然而,王师于大兰、天台之时,辖地甚小。今时今日已光复金华,月前更是收复了衢州的龙游县,日后光复的府县还会更多,孙知府一人负责难免顾此失彼,各府各县的官员也容易被胥吏所蒙蔽。所以,本爵与孙知府商议,决定恢复大兰山时的传统,将民政重新分为庶务和讼狱两部分,布政使专司庶务、按察使专司讼狱。”
陈文的计划并非是恢复什么传统,布政使司下属的各级府、县衙门此后不再负责审案,而按察使司则要建立起各级提刑衙门,不得插手行政,从权责上将行政和司法进行分离。
听到这里,韩启正犹豫了片刻,随即便试探性问道:“如此,下官还需要一些熟悉刑律的官员才能将各县的衙门搭起来。”——能不能别赶尽杀绝?
“叛乱尚未彻底平定,人选吾自会决定,臬台无须多虑。”——可以,但是谁死谁活只有我说了才算数。
“下官遵命。”
送走了韩启正,陈文摇了摇头,这个人其实并不适合作为提刑官,可是掺杂了那些外在的因素,现在也确实没有更加适合的人选了。不过嘛,这世上可没有白来的午餐,这位臬台老大人应该已经理解了他即将扮演的角色,但是却未必明白他背上的黑锅到底有多重。
时辰已经差不多了,陈文换了身更为正式的官服后便赶去城南的会场。待他赶到时,那里早已挤得人满为患,甚至就连会场边上的木栅栏和更外面的树上都多有百姓向里面张望,比起行刑开始的第一日前来的百姓显然是又多出了不少。
穿过了侧面的小门,陈文便来到了主席台。他仅仅是开幕的时候来过一次,而今天则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本来打算让孙钰负责这里,顺带着能够亲眼看着仇敌是如何死的,不过孙钰显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闲,每天最多是下了值才会过来看看,其他时候则回衙门处理事务,而这里则干脆交给了一个经历来负责。
陈文落座后,会场里也迎来了一阵欢呼声。不仅仅是因为陈文的到来,更多还是在于随着陈文的抵达,刑罚的最后阶段也即将开始。
经过了三天的行刑,作为行刑者的那位老师傅和他的两个徒弟即便每十刀可以稍作休息也早已累的不成样子了。而此时,绑在架子上的马进宝也早已不是那个喧嚣一时的清军大帅,强壮的**早已离他而去,剩下的只是被刻意留下的骨骼、血管、以及骨架支撑起的薄膜和皮肤,还有的就是完好无损的内脏和仅剩下了最后一口气的性命。
见陈文已经抵达,那位老师傅在向主席台行礼后,便提着刀走向马进宝。最后的十刀先要去掉五官,最后才是一刀致命。老师傅飞快的完成了前九刀,随即转身换过了一把全新的匕首,在屏住了呼吸的人群的注视下一刀扎进了马进宝的心脏。
黑色的暗血涌了出来,早已没了哀嚎气力的马进宝彻底低下了头颅。眼看着这个贪婪残忍的屠夫被复仇的烈焰吞没于他为祸多年的这片土地,会场中的士绅百姓在沉默了片刻后迅速爆发起来,声震云霄。只是这片欢呼之中却间杂着声声哭诵,犹若泣血。
完成了最后的刑罚,陈文借着这个机会再度表示了明军对于叛乱的态度,并且勒令组建团练的士绅富户限期解散,归还抢夺的田土财货,交出行凶的歹徒,否则一概以叛乱者视之。
结束了这场盛会,陈文便返回了巡抚衙门继续处理公务,而孙钰则是直到士绅百姓散去,将余下的事务安排完才回到了那座他曾经居住了十余年的小院,向他父母的牌位行礼,呆了很长时间才依依不舍的将牌位重新带回家中。
距离会场不远的八咏楼,这里曾是历代文人骚客会文吟诗之处,留下了不少绘景抒情的名篇。南朝的东阳郡太守沈约、宋时的女词人李清照都曾在此留下过名篇,甚至与陈文书信往来的李渔当年在这里也留下了一副“沈郎去后难为句,婺女当头莫摘星”的对联,只可惜在金华之屠中这里遭逢了清军的大肆破坏,对联的牌匾也被毁坏,以至于陈文初临金华府时便没有见到。
前不久,陈文在与李渔进行书信交往时曾打算请他重新手书一份,再如先前那般制成匾额悬于此处。不过此时此刻,这个设想还没有能够成型,倒是八咏楼这些天却被陈文包了下来。
这几天,八咏楼中除了相关的人员,客人则只有周钦贵、陈汝安等一众被俘的罗城岩白头军的大小头目。
………………
八咏楼建在近九米高的石砌台基上,视野辽阔,周钦贵等人这三天便在此地吃酒住宿,每日打开窗子遥望会场上的凌迟之刑。
自白头军起事抗清以来,包括曾经的主帅尹灿在内,无以计数的同袍、同乡被马进宝率领的清军屠戮,而他们这些幸存者也不得不躲在了罗城岩。“己死得其所,义士当如此!”的慷慨陈词声犹在耳,白头军与金华镇标营之间的仇怨已经根本没办法再理清楚,能够再死前喝着酒、吃着肉、看着这个仇敌如何被虐杀,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馈赠了。
直至会场上人已大多散去,周钦贵和众兄弟饮尽了最后的一杯酒便摇摇晃晃的要起身离去。只是在临着重新登上囚车之时,周钦贵却走到了作为带队军官的张俊的面前。
“张队头,可否替在下向临海伯捎句话。”
张俊不太能理解陈文为什么会对这些叛乱的参与者有所礼遇,但是既然他的大帅吩咐了,那么作为亲兵队长的张俊也只能执行。
看到张俊了点了下头,周钦贵咧开大嘴便是慨然一笑:“请转告临海伯,我等会铭记爵爷的大恩,还望爵爷也能够善待其他人。另外……”
说到这里,周钦贵转而以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的口气说道:“愿爵爷能够早日光复两京,杀尽鞑子。明日之后,我等的魂魄会在这金华府为王师欢呼,为爵爷祈福!”
………………
第二天一早,陈文便率众来到了用以安葬在曹从龙作乱于府城时奋起抵抗而战死的将士们的墓地。安葬早已完毕,陈文今天赶到此处仅仅是用那些杀害他们的凶手的鲜血进行祭祀。
简短的仪式后,在烈士亲友们的痛斥声中,周钦贵等前抚标营被俘军官引颈就戮,没有求饶,也没有做出什么显示气概的行为,只是平静的进行了斩首祭奠阵亡将士的死刑,似乎在他们心中这是再应该不过的一般。
目视着一排排墓碑,绝大多数的阵亡将士陈文没有丝毫的印象,不过在这其中倒也出现了几个他或多或少有所熟悉的姓名。
金华府城的守将、驻军军法官、负责留守老营的那个千总、还有武库卫队的那个副队长……
尤其是那个武库卫队的副队长,陈文记得他是和他大哥一起入营的,他的大哥似乎在前不久强渡灵溪时还受了不轻的伤。
但是作为在大兰山时就加入南塘营的老兵,这个副队长和其他人不一样,是少有被军训司清除出营的废物,仗着资深老兵的资历才得到了这个职务。只是没想到,这个胆小怕事的老资格火兵会在那样的情况下选择去作最后的冲锋,或许那一刻才是他作为战士的归宿吧。
怀揣着略带压抑的心情,陈文回到了老营。巡抚衙门的事情已经全部处理完毕,那里将会在未来重新改建为金华府讲武学堂,回到它本来的轨道之上。
收复了兰溪县的陈国宝已经帅军南下武义,准备从那里开始重新夺回武义、永康和缙云这三个县的控制权。老营这里也已经清理完毕,除了讲武学堂被焚毁外,其他都没有遭到什么破坏。陈文打算在此重新开始完成筛选和训练工作,继续为北线和衢州的两路大军提供后备兵员。
只不过,陈文前脚回到了老营,屁股还没来得及坐热,紧接着就收到了义乌县守将的报告。而报告的内容也非常简单明了,那就是失踪数日的浙江巡抚曹从龙与巡抚标营左营副将何德成出现了,而且还是带着一支一千余人的大军出现了,正在朝着东阳县进军,目的地不明。(未完待续。)
(https://www.66kxs.net/book/2297/2297023/300017338.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