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捷报
第一百三十章捷报
女子们见到红果和马车回来,激动的一阵欢呼。红果却板着脸道:“都安静,别以为老爷心善,你们就一定能留下。在老爷这里,不会有人欺负你,但是也别想吃白饭,得干活。”
带上百余女子,继续往前,这个时候的北直隶战场,就整体而言,进一步恶化。
初四,永平失陷。后金军入城,劫掠开始。副使郑国昌、知府张凤奇殉国。永平的失陷,揭开了后金在正月里的四处攻略的序幕。
北京城里的官员们,面对朱由检的问计,束手无策!这群让他动作天下第一,遇见事情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文官,让崇祯皇帝的心情失望了到了极致。
初六日,辰时二刻,一骑飞驰而至广渠门。
皇极殿,朱由检与群臣正在就北直隶战事商议应对之策,众多大臣的意见比较统一,敌情不明,不可轻举妄动。尤其是遵化失陷后,后金骑兵数日可至京师,不可不防。屯重兵于蓟州、三河、京师等地,是必须做的防备。
没有一个人提到反击,这让崇祯很恼火。作为一名有大志向的皇帝,朱由检最想看见的事情,就是有人站出来,愿意领兵去赶走还在北直隶东部肆虐的后金军。
很明显,没有人往这上面去想,“从长计议”这四个字出现的最多,其次就是“不可野外浪战”。客观的说,就大明眼下的情况,这些大臣在战略上都是对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崇祯皇帝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远见的君王。在对付魏忠贤的时候。朱由检可以做到不动声色,那是因为魏忠贤是皇帝的家奴,朱由检很了解他的底细,所以可以做到从容布局,有步骤的拿下魏忠贤这个兵没有实际造反念头的阉奴。
干掉魏忠贤。借朝臣内斗之手削弱东林党,这些漂亮的手段,只能证明崇祯的帝王心术是合格的。但是不等于他就是一个合格的胜任的君主。从小生长于宫墙之内的崇祯,对整个大明天下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他并不像他的祖辈朱元璋、朱棣那样,对大明的基层有深刻的认知。而偏偏他有想做那样的皇帝,加上性格上的缺陷。在短暂的英明正确期过去后,错误一个接一个。就杀大臣这一点来看,倒是学的很像。别的,那就不要提了。
明朝中期,文官的权力不断的膨胀。一度发展到文官希望皇帝安心待在宫廷里造人就行了,什么都不要管。这导致了君权和臣权的几度激烈碰撞。互相不肯妥协的结果,就是出了一群奇葩皇帝,十年二十年不上朝,他真是一点都不新鲜。可以说明朝昏君不断,有趣的是,文官集团偏偏就盼望出个圣天子之类的事情发生。问题是,真的出了圣天子。君权这个东西,能让给文臣去随意摆布么?这两种权力之间,平衡才是最稳定的结构。
朱由检毫无疑问是要牢牢抓住君权的皇帝。这一点体现在他动辄杀大臣之上。但是在崇祯朝这个烂摊子的基础上,朱由检的这个倾向,加剧了君臣之间的裂缝扩大。说句不好听的,还不如让魏忠贤继续当他的九千岁,有他在,朝廷里的文官还是能听话好好做事的。
现在是大臣们的动嘴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崇祯还是很安静的看着下面的大臣口沫横飞。有趣的是,还是这些人。在后金大军逼近北京的时候,他们都很安静。没有一个大臣愿意站出来。操家伙出城去玩命。
看着这一幕的崇祯觉得很厌恶,但是又不得不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个局面。
一直到曹化淳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的冲进来时,崇祯才从龙椅上站起来:“曹化淳,你这个老奴,何事惊慌?”
“万岁爷,万岁爷,大捷!大捷!大捷啊!”曹化淳高举手中的捷报,飞奔上前。王承恩疾步上前,接过捷报呈上。众位大臣都安静了,面带希冀的看着皇帝的反应。
“……,四日午后,义民首领团练大使陈燮挥师北进,于石门镇外五里处与后金一甲喇精骑一千五百余相遇。……,待臣至,硝烟未散,激战已定。陈部不待休整,急速追击,后金军驱百姓数千为先导,……。正待继续追击之际,有难民者阻挡大军于官道之上……。至此,共计斩首级五百三十一,解救难民三千,缴获无算。陈燮与臣商议,欲让功于臣,……臣石柱指挥使秦良玉奏报。”
秦良玉是个实诚人,在正式的奏本里头夹了一张纸,把整个过程都写了上来,甚至连陈燮说的那些话担心功劳太大的话也都一一转载。事实证明,实诚人也会说谎话,在提到伤亡和消耗的时候,秦良玉加进去了一些艺术加工。什么浴血奋战,陈某人奋勇当先,鼓足余勇追击贼寇,陈部不堪再战,故而掉头回转,休整之后以利再战。
看完这么一份奏报,朱由检的心肝颤抖的厉害。不过是一伙团练,民间武装啊这是,竟然敢于直面后金精锐,战而胜之。这让那些每年消耗国家大量财力物力的正规军,情何以堪啊?朱由检心里微微的发酸,口中发苦。
“各位爱卿,石柱宣抚使秦良玉捷报,与蓟州以北三十里处,遭遇后金一甲喇精骑,得义民陈燮相助,两军合力,阵斩建奴首级五百三十一。现秦良玉率部回京师,陈燮挥军南下香河,首级随军来京。”崇祯还是决定,“保护”义民陈某人。
皇极殿瞬间沸腾了,捷报在众人手里传阅的时候,崇祯脸上带着笑,袖子里的手紧紧攥着拿份附加的密折。
“陛下,有秦良玉挥师京师,可保京师安定。”深受崇祯信任的周延儒,先站出来说话了。奖赏什么的,先放一放,确保京师安定才是关键。这个话,深得崇祯的心思。白杆兵有一万三千余,先到一部分,近几日又能到一部分。把秦良玉放在北京,确实可以保证安全。
想到不用在担心京师被围,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真实的微笑。心里在想,这个陈燮,要好好调查一下了,骆养性这个废物,到现在都没查清楚。
散朝之后,众官员去商议奖赏之事,朱由检回到书房时,脸色陡然变沉,对王承恩道:“王承恩,骆养性还没查清楚么?”
“万岁爷,骆指挥使在外等候多时了。”王承恩赶紧回答,崇祯这才缓和脸色道:“传。”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属于明朝历史中权势不太大的指挥使。跟他的前辈纪纲和前任魏忠贤之流,根本没法比。按照文官们的意思,锦衣卫最好是裁撤了事。原因嘛,呵呵呵。谁当官也不喜欢有眼睛盯着自己的后背,人皆如此吧。
“陛下,已经查明了,通州一战,为陈燮陈思华率部激战获胜,非解经传等人说奏,更没有什么攻城之举。建奴还没到城下,就遇见了北上的陈燮,两下里在城外摆开阵势激战,陈燮所部以火器猛击建奴,不过半个时辰,建奴不支而走。锦衣卫天津百户元中上报,陈燮为南宋遗民后裔,自海外美洲而回之富商,因地方不靖,故筹备团练以安地方。建奴入寇,登州营副总兵张可大,因粮饷不济,夜入陈府求助。陈燮慷慨解囊之余,主动请缨,率义民北上勤王,并为登州营先锋。今登州营后续主力五千,已抵达天津,正在星夜赶往京师。”骆养性知道的这些,都是来自元中,也是按照陈燮的意思来讲的。
崇祯可不是傻子,听到这里便抬手,怒道:“自去岁勤王令下,至今近三个月。登州营就算是爬,也该爬到京师了。登州营乃重镇,每年饷银二十万,如何会有粮饷不济之事?查,给我查清楚。”
这下骆养性傻眼了,只能拿眼神求助王承恩。登州营的事情不能查,一查这源头就是户部,响应下发,肯定先要漂没三成。到了登州,兵巡道要刮一层,到了登州营,能有五成剩下就是厚道的,一般都是四成。这事情是潜规则,不能明说的。
王承恩当然知道这些,所以在旁开口:“万岁爷,息怒。”
崇祯挥挥手道:“骆养性,你要记住,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不是文官的奴才。下去吧。”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了,骆养性吓的背后都被冷汗湿透了,他这个指挥使挺窝囊的。缓缓的,骆养性退了出去,剩下朱由检和王承恩。
“王承恩,你说,这秦良玉和陈燮为何敢于野战并能取胜。那些大臣们反而一再跟朕说,我军疲弱,不可野外浪战。这大明的官兵,到底是怎么了?”这个问题,王承恩肯定回答不上,就算能回答,也不会回答。
“奴婢不知兵事,不敢妄加猜测,以乱圣断。”王承恩这个答案,倒是很稳妥。朱由检看看他的老脸,笑了笑:“你这个老奴,倒是会说话。去把曹化淳叫来。”(未完待续)
(https://www.66kxs.net/book/2288/2288985/77769816.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