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黄帝纪元
不管外界的议论如何,朱由检都认真穿上衮冕服行告天礼,去奉先殿谒告祖宗。准备在群臣讨论出结果后,以上天名义确定新的纪元。
次日,朱由检再次到皇极殿上朝。
听取群臣处理天启皇帝后事的进展后,朱由检便见到他们争先恐后地就纪年发表看法。反对设立新纪年的意见虽然也有,却淹没在众人议论里。
朱由检认真听取,发现群臣所奏意见虽然各有不同,总体来说却不外乎三种: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干支纪年。
支持孔子纪年的自然是儒家之人,想要仿照基督纪元,确定孔子纪元。
支持黄帝纪年的比较复杂,有的是信奉黄老道教之人,有的是勋贵一派,还有的揣摩圣意、想要投皇帝所好。
支持干支纪年的想法最为简单,他们认为现有的干支纪年法已经很好,只要选定一个元年、用数字编排就行了,不用有大动作。
三派吵吵嚷嚷,朱由检也不参与,让他们自己吵出结果。
最终,孔子纪年因为有把儒家宗教化的嫌疑,被许多文人所排斥。黄帝纪年和干支纪年争论之下,最终逐渐合流,甚至还引用儒家先贤学说,让支持孔子纪年的人也说不出反对:
“孔颖达《尚书正义》有云:”
“《世本》云:‘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已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史记》有云: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
“既然黄帝制定历法是用甲子纪日,我们可以定黄帝制定历法之年为元年,以黄帝纪年,并用干支纪年。”
众多意见统一,似乎结束了争论。然而,因为黄帝的年代久远无考,导致这只是更大争论的开始。
围绕着黄帝什么时候制定历法,众人议论纷纷。还有人提议应该以黄帝登极之年作为元年,这样争论就更多了。
有人按《皇极经世》推算的尧舜年代往前推,有人按《帝王世纪》往前算,却都难以确定年份。
最终,还是朱由检一锤定音:
“《大戴礼记》云:”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
“孔子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所以黄帝纪元不用强求确切年份,只要是在黄帝的年代就可以了。”
定下这个基调,朱由检道:
“今年往前4324年,是唐尧往前三百年的甲子年。以该年为黄帝纪元元年,更往前称为黄帝纪元前。”
“黄帝纪元除了数字纪年外,并用干支纪年,今年是第七十三个干支循环的第四年,是为丁卯年。”
“所以今年的全称是: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二十四年,天启七年,丁卯年。”
“今日的全称是:八月己酉月,二十六日己未日。”
“礼部拟定祭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若是上天认可,今后就以此纪年。”
群臣或许还有其他意见,但是皇帝发话,并且要祭告天地祖宗,他们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强行压回去。
就这样,朱由检用自己身为天子的权力,压下其他观点。避免民间有人议论纷纷,冒出什么谶言。
不止如此,朱由检还把民间俗称的皇历,正式定名为黄历,以便民间更容易接受黄帝纪元。后来流传过程中,人们更多地把黄帝纪元年份简称为黄历年份,黄历这个词语,成为了黄帝纪元的简称。
这些变化自然不是如今的朱由检能知道,在确定黄帝纪元之后,朱由检当即命令翰林院,编纂《中国编年简史》和《世界编年简史》,以中国的视角,记录世界历史。
翰林院的官员听到,顿时兴奋异常。他们之所以支持新的纪年法,不就是为了青史留名吗?如今朱由检让他们编撰史书,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就连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也忍不住这个诱惑,纷纷主动请缨。
虽然知道四人并不是理想人选,朱由检为了回报他们辅佐自己登极的功劳,还是命令黄立极、张瑞图主持编纂《中国编年简史》,施凤来、李国普主持编纂《世界编年简史》。让他们尽快编纂出第一版简史,争取年内定稿。
四人觉得困难,都觉得难以完成,朱由检道: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有大事即可。”
“所有事迹务必源自信史,有存疑者可暂时舍弃,留待以后增添和编纂全史。”
听到还有全史,四人更是欣喜。因为他们已经听出来,只要简史编得好,以后很可能由他们编纂全史。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一辈子的事业。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用时十九年,他们我们编纂时虽有这些史书参考,但因为史料更多,用时可能会更长。
两部编年全史,完全能让他们修到老死!
难怪陛下让他们先编纂出第一版简史,以后继续完善。
明白了皇帝的想法,四人躬身领命,一时君臣和谐。不管以后如何,只要这两套图书编纂出来,君臣五人都可以留名青史。在后人编纂的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如此一来,君臣间的默契自然提升许多。其余朝臣对皇帝也大加称赞,毕竟编纂史书是在彰显文治,他们作为参与者,也是与有荣焉。
所以修书的活动一展开,朱由检感觉朝臣看自己的目光,都尊敬了许多,自己的皇帝位子,自然更加安稳。这让他更加热衷于编撰图书,打算在以后财政宽裕时多找出些项目,给那些朝臣找事做,不让他们老是盯着自己。
朱由检的皇位稳当了,那些阉党之人,则是更加不安。尤其是参与逆案,又曾在建造信王府时大肆搜刮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在次日便提出告病,想要出宫闲居。
对此心怀疑虑,朱由检召来徐应元、王国泰两人,商议如何应对。
黄帝纪年又称道历,道教多有使用。和基督纪年换算方法是西元+2697,西元前+2698。
看到中国历史用西元纪年后面加上一月、十二月的资料要注意。有的年月日都被转换成西元历法,有的直接是用干支纪年转换年份、但月日没有转换。要仔细分辨是哪一种,分清是前一年还是后一年。
西元1626年:黄帝纪元4323年,丙寅年,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八月病逝,皇太极/黄台吉九月继位)。
西元1627年:黄帝纪元4324年,丁卯年,大明天启七年(八月天启皇帝病逝,崇祯继位),后金天聪元年。
西元1628年:黄帝纪元4325年,戊辰年,大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
西元1629年:黄帝纪元4326年,己巳年,大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该年十月发生己巳之变)
西元1636年:黄帝纪元4333年,丙子年,大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大清崇德元年。皇太极/黄台吉由后金大汗进位大清皇帝。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2282/2282351/11111109.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