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公主和驸马
有人盯上刑部尚书和左右都御史的位子,朱由检一点都不意外。
九卿的地位被他提高后,几乎能和内阁大学士相抗衡。没人盯上这三个位置才是怪事,有人盯上很正常。
如今的九卿之中,吏部尚书房壮丽、礼部尚书温体仁、兵部尚书袁可立刚刚任命不久,近期不可能撤换。
工部尚书薛凤翔投靠皇帝之后,位置也稳下来。
户部尚书郭允厚虽然即将离任,但是皇帝已属意毕自严接任。再加上九边的数百万欠饷,没有把握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不可能打这个位置的主意。
所以六部尚书之中,群臣能够争夺的,就是薛贞被拿下后、一直空缺的刑部尚书。
然后就是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同样也在空缺。
通政使吕图南、大理寺卿张九德同样属于九卿,但他们的发言权很小,位置也算稳固,没有人随便打主意。
所以,九卿的十个位子,只有这三个能够争夺。在大学士已经补充、南京官员和地方督抚已经任命的现在,群臣能争夺的高级官位,也只有这三个。
尤其是朱由检在吏部设立编制处,明确表示他不会随意超出编制任命官员后,这三个职位的争夺就更激烈了——
朝中想当九卿的、在野想要起复的,都盯上了它们。
苏茂相盯上了刑部尚书,这在朱由检看来很正常。官员有上进心是好事,朱由检非常理解。
只是这三个位置,朱由检在三法司改制完成前,并不打算任命。他之前已经任命袁可立协理三法司、推进三法司改制,自然不会在这时给袁可立拆台。
所以朱由检让王文政传话,吩咐锦衣卫盯着苏茂相,注意他的小动作,不要影响到三法司改制。
这件事和卫尉寺有点关联,锦衣卫应该注意。
安排下去之后,朱由检没有再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拿出一份奏疏,询问周围的太监道:
“原任锦衣卫正千户王元善,为他的兄长王安伸冤,乞赐恤录。”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这件事比较敏感,因为涉及到王体乾。王安之死,主要是魏忠贤和霍维华的谋划,王体乾也参与其中,获得了司礼监掌印职位。
如今王安的弟弟伸冤,王体乾是什么看法呢?
其他太监都不言语,王体乾只能自己回答道:
“宫中内臣的东西,一切都是陛下的,哪里来的私财?”
“王元善想要复官、获得他兄长被抄没的资产,一点都没道理。”
“陛下可将他驱逐回籍,不让他潜住京师、致生事端。”
这句话说得理直气壮,因为他前段时间就把家产全部献给皇帝了,如今的财产都是皇帝赐下的。
王安一个太监,只有月米一石,还有皇帝的赏赐,这样他的合法收入能有多少?被抄没的都是罪证,当然不可能发还。
朱由检想了一下,没有按王体乾的建议处置。因为这样显得太绝情,不体谅内臣辛劳。所以他下令道:
“王安是被魏逆害的,他在服侍父皇和皇兄上有功劳,应该给予恩恤,该有的褒扬都要有,这件事由高时明和刘若愚去办。”
“至于他的财产,既然属于贪墨,当然不该发还。”
“但是王安曾经有功劳,那就应该荫弟侄。”
“传旨,封王元善为东宁卫正千户,让他好好办事,以后转为世袭。”
仍旧是给东宁卫官职,让王元善去海外开拓。
周围的太监听着皇帝的处置,齐赞皇帝英明。
王安的财产早就被抄了,如今根本不知道在哪里,不可能发还给他的家人。
至于王元善想要的荫官,皇帝也给他了。只要他去东宁卫好好干,自然能博富贵。
皇帝这样处理,既照顾了王体乾的感受,也没有苛待王安的家人。他们这些内臣,自然为此叫好——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直得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难。皇帝对王安的家人这样恩恤,更不会苛待他们。
东宁卫远在海外,看似是个苦差事。但是他们都知道,东宁卫的世袭官职有可能转为爵位,王元善现在的这个正千户,有可能成为男爵。到时候就是有封地的爵爷,能传家的富贵。这样一个恩恤,王元善应该知足。
甚至王体乾也没有不满,他和王安争权是不错,却不想波及到家里人。否则王元善早就被他处理了,怎么可能在京城蹦跶。
说到底,他和王安都是北直隶宦官,是这个群体的一份子。北直隶很多人家,就靠这个翻身。
——
处理了王安的事情,宫里还有一件事需要朱由检处理——
那就是乐安公主的婚事,需要继续下去。
这件事早就定了,只是因为天启皇帝驾崩,被中断了一下。此时天启皇帝的丧礼过去,流程当然要重新继续。
乐安公主朱徽媞是朱由检的妹妹,是光宗泰昌皇帝和李康妃的女儿。这个李康妃,就是移宫案的主角李选侍,人称西李娘娘。
此人曾经看视过天启皇帝和朱由检几年,照顾得很不尽心,而且和天启皇帝母亲的死有关。
所以天启皇帝登极后,朱由检被转给了李庄妃、也就是东李娘娘看视,就是三年前被徐应元气死的那位。
李康妃如今还活得好好的,朱由检虽然对她很不待见,却不至于迁怒到自己妹妹身上。对妹妹的婚事,自然很是关心,询问王体乾道:
“驸马巩永固如何?”
“这个人的人品怎么样?”
王体乾回道:
“巩永固好读书,负才气。”
“人品自然是好的。”
朱由检听着有点兴趣,问道:
“巩永固今年多大了?”
“都读了些什么?”
王体乾道:
“巩永固今年十四岁,比乐安公主小两岁。”
“读的书自然是四书五经之类。”
这个年龄实在是太小了,朱由检想用也用不了。而且现在的人都是算虚岁,也就是说巩永固以周岁来算,那就只有十三岁——
这样一个小孩,朱由检怎么任用?
再想想另外两个妹妹的驸马年龄也不大,朱由检道:
“巩永固既然好学,就让他进太学或武学读书。”
“宁德公主和遂平公主的驸马也一样,都让他们去读书,以后视成绩授宗正寺职位。”
“还有,公主府都是怎么管理?有几个品官?”
王体乾回道:
“公主府设中使司,有司正、司副,都是杂职没有品级。”
“通常设中使一员,阍者数十员。”
朱由检想着自己听过的寿宁公主和驸马冉兴让被管家婆和宦官欺压的事情,说道:
“公主的身边人,以后完全由公主管理。”
“公主不满意的,就让她告诉皇后,及时予以调换。”
“现在三个公主出嫁,就把她们身边的人轮换一下。明天让皇后召见三位公主,让每位公主都至少上报三分之一人员名单,和另外两个公主府调换。”
“不能再发生寿宁公主的事情,让人看了笑话。”
周围一众太监心中凛然,知道皇帝重视公主。以后想欺压公主的话,小心被皇帝处置。
提高了公主处理府中事务的权力,朱由检想的是任用驸马,说道:
“十妹襁褓夭折,连名字都没有。朕思念不已,让礼部和宗正寺为她和她母亲拟封号。”
“你们说,哪位驸马比较有才学,可以和礼部一起拟封号?”
“公主和驸马的情况,你们都说一下。”
还是王体乾先答,回道:
“寿阳公主万历十八年薨,驸马侯拱辰曾经在国本议起时具疏力争,如今是宗人府掌印、宗正寺卿。”
“瑞安大长公主驸马万炜,如今是宗正寺少卿。”
“延庆公主,万历十五年下嫁王昺。他曾参与政事,尝试救御史刘光复,触怒了万历老爷,被削职。泰昌老爷登极后才复官。”
朱由检听到这里,对王昺起了注意,询问道:
“王昺才学如何?”
“他和很多文官有交往吗?”
王体乾道:
“王昺擅长书画,应该和一些文人有往来。”
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
“既然他能和文人交往,就让他担任宗正寺丞,组建验封署,负责宗室、外戚册封。”
“后宫嫔妃和公主的封号,也让他和礼部一起拟定。”
“其他几个驸马呢?”
王体乾道:
“荣昌大长公主驸马事母至孝,万历四十四年随着母亲病逝去了。”
“寿宁大长公主驸马冉兴让,是老成可靠之人,当年万历老爷和郑贵妃一起选的。”
这个人朱由检知道,就是他太老实,以至于被太监欺负。朱由检道:
“冉兴让老成持重,让他担任宗正寺丞,组建宗学署,负责各地宗学,培养宗室人才。”
“让刘有福、齐赞元、巩永固三个驸马也帮着点,以宗正寺主事的身份,学习之余在宗学署历练。”
盘算了一下,驸马中并没有什么人才,能维持宗正寺就不错。
甚至出于对王昺和冉兴让能力的担心,朱由检又点了王廷垣、王锡衮两个翰林院编修兼任宗正寺主事,帮助他们二人。
现在的驸马实在不堪用,想要有用的人才,只能培养刘有福、齐赞元、巩永固这三个年轻人。
《万历野获编》【驸马受制】:
公主下降,例遣老宫人掌阁中事,名管家婆。无论蔑视驸马如奴隶,即贵主举动,每为所制。选尚以后,出居于王府,必捐数万金,偏赂内外,始得讲伉丽之好。
今上同产妹永宁公主,下嫁梁邦瑞者,竟以索镪不足,驸马郁死,公主居嫠,犹然处子也。
顷,壬子之秋,今上爱女寿阳公主(寿宁公主),为郑贵妃所出者,选冉兴让尚之。相欢已久,偶月夕,公主宣驸马人。
而管家婆名梁盈女者,方与所耦宦官赵进朝酣饮,不及禀白,盈女大怒,乘醉扶冉无算,驱之令出,以公主劝解,并詈及之。
公主悲忿不欲生,次辰奔诉於母妃,不知盈女已先入肤愬,增师诸秽语,母妃怒甚,拒不许谒。
冉君具疏入朝,则昨夕酣饮宦官,已结其党数十人,群卒冉於内廷,衣冠破坏,血肉狼藉,狂走出长安门,其仪从舆马,又先箠散。
冉蓬跣归府第,正欲再草疏,严旨已下,诘责甚厉,褫其蟒玉,送国学省愆三月,不获再奏。公主亦含忍独还。
彼梁盈女者,仅取回另差而已。内官之群殴驸马者,不问也。
《明史》: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四十年擢御史……时寿宁主婿冉兴让为掌家宫人梁盈女、内官彭进朝等殴辱,公主三奏不达,兴让挂冠长安门去,故鹤言及之。
(本章完)
(https://www.66kxs.net/book/2282/2282351/11110922.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