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 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 > 第178章 华沙包围战

第178章 华沙包围战


4月12日加利西亚宣布建立波兰民主共和国,首都华沙,由波兰社会联盟为执政委员会,以,兵锋直指华沙,他们的政府呼吁人民拿起武器,用鲜血扞卫波兰民族的尊严与自由。

  波兰这个沉寂了一个世纪的强大国家,终于在灭亡了一百多年后重新复活,奥地利帝国已经消失了,普鲁士王国现在也已经不在了,唯一还活着的就是俄罗斯帝国,波兰政府、从无到有武装了一支十万人的复国军。

  但是波兰的军队最多也就是打打酱油,德国的强大超乎了波兰人的想象,他们的机械化部队三天时间就打进了凯尔采和普沃茨克,俄军的百万农奴大军根本就拦不住德军的进攻速度。

  开战的第一个星期,俄军的战线被向东推进了五十多公里,德军的二号坦克也是沿用了一号的设计,重量上增加了不少,但本身的数值则并没有太多的削弱,而且随着坦克在战场上的实战价值被验证,大量的资金开始注入到坦克的建造中,每个月都可以稳定向前线输送一百多辆坦克,这个产能十分的恐怖,甚至比战前的产能还要高。

  德军十分阔绰的武装了六个装甲旅,由马肯森与兴登堡挂帅东进卢布林与萨姆扎,突进的部队总共只有不到二十万人,而对面的俄军则数倍与德军,这就是毕典菲尔特一开始担心的问题,俄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这两把刀扎不进去,那么德国将一口气损失大量的装甲部队。

  而且问题是这个时代可没有无线电的通信技术,只能靠电报机来进行互相交流,但是电报并没有那么好用,它的使用是十分复杂的,要先解密,然后才能读取其中的文字,并不能做到实时交互,而且还有被破译的风险,不过一想到对面好像是俄军,那这个问题其实应该不算大吧。

  就是这样一个近乎是赌命的计划,在东欧的大平原上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空间,德军的推进速度其实也算不上多快,反正比起后世的闪电战,现在德军的速度那最多算是乌龟战,但是这个速度仍然比俄国快。

  德军很轻易的就能够在俄军层层的防线中撕出一个口子,后续的士兵也能如群峰一般从这个伤口涌进去,不断的分割包围俄军的部队,而俄军的部队素质拉胯,再加上俄军的铁路线路十分单一,从圣彼得堡到前线的铁路只有两条,这也就意味着沙俄缺乏足够的运力将士兵调往后方休整。

  这与法国做出了鲜明的对比,法国也是初战不利,但是它拥有贯通全国的庞大铁路网,法国的战线虽然是在一步一步被推进,但他们的军队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大溃败,这正是得益于铁路,他们的军队可以实现快速的换防,那些损失惨重的部队可以及时被撤下,他们的后勤也可以通过火车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运输。

  历史不是单线程的,它永远是一盘珍珑棋局,你根本就看不出对方的后手,有时候你作为博弈者,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底牌,不是每一次的精明计算都能永远盈利的,注定会有一些你在当时看不懂的,或者是很多在当时看起来很亏,甚至有点蠢的选择会在未来的十步之后能成为你一口气反败为胜的关键。

  不要以为自己很精明很会算计,这世界上的精算师太多了,他们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这类人通常很难取得最终的胜利,沙俄的统治集团就犯了这个毛病,他们只知道这样做可能会造成的风险,万一德国人控制了铁路,一路打到圣彼得堡那可怎么办?贵族老爷子可就不能花天酒地了。

  所以他们看不到这样做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也就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他们的格局和见识注定了他们看不懂这盘复杂的棋局,所以他们注定会被打败。

  俄国为了防止德国能轻松的攻进来,所以没有修那么庞大的铁路网,而这恰恰就变成了沙俄帝国的催命符,德军的坦克宛若钢铁洪流一般不可阻挡,俄国的主力部队是骑兵团,但是马刀砍坦克肯定是不现实的,骑兵又不可能随时拉着大炮到处跑,所以只要到了开阔地带,将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德军的进攻,恰好东欧又多是平原,所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路德军就完成了对华沙的合围。

  在此之前,叶夫根尼判断出了德军的想法,他们想打一波巨大的包围战,但是德国的兵力本身就比俄国少,不集中一点冲散俄军的阵型,反而是将本就不多的兵力分散,在人数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仍然采用这种手段,叶夫根尼只能将其认为是对自己太自信了。

  他立刻派遣了手下的第二骑兵团突击德军侧翼,此时德军正在围攻卢布林,而这支部队正是由马肯森率领的,马肯森作为骑兵出身,本身的素质十分过硬,他在前面的战事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卢布林的攻防战比起前面的战斗都尤为关键,这直接影响到后续能不能合围上。

  他虽然预判到了俄军的动向,但此时德军已经连续强攻了三天,在得知叶夫根尼朝自己这边派兵的时候,马肯森承认自己慌了一下,因为此时的德军已经有些疲惫,眼见胜利在即,马肯森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自己亲自跑到前线去观察情况,并发出指令。

  最近的时候距离俄军的阵地只有两公里,甚至可以看见俄军的高射炮,时间来到围城战的第四天,此时德军的防线已经十分脆弱了,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叶夫根尼再派两个师过来,那德军有可能就真的坚持不住了。

  可叶夫根尼再三天的攻防战之后选择了主动收缩防线,因为他得知了德军的主力正在炮击华沙,那问题就大了,他这波判断失误世界葬送了俄军的优势,现在俄军三十万人被困华沙,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四面夹击。


  (https://www.66kxs.net/book/2277/2277688/11110595.html)


1秒记住66小说网:www.66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66kxs.net